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栓心脉宁对阿司匹林抵抗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筛选出阿司匹林抵抗及半抵抗患者共58例,测基础血小板聚集率后分为3组,第一组阿司匹林加倍为200mg/d,第二组口服血栓心脉宁4粒,3次/d,第三组继续口服阿司匹林100mg/d,同时加用血栓心脉宁4粒,3次/d,8周后复查血小板聚集率。结果:阿司匹林200mg组ADP及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较前下降,但未显示出统计学显著性差异;单用血栓心脉宁干预后,ADP及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较前下降,亦未显示出统计学显著性差异;阿司匹林100mg+血栓心脉宁干预后ADP及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较干预前亦均有下降,两者均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结论:阿司匹林联合血栓心脉宁可降低阿司匹林抵抗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改善阿司匹林抵抗。  相似文献   

2.
黄润坚 《中外医疗》2012,31(33):105-106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 mg,1次/d及复方血栓通胶囊3﹟,3次/d,对照组33例对照组单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 mg,1次/d,服用6周后,观察患者头晕头痛等症状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2%,对照组有效率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预防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确诊的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195例,随机分为2组。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组(联合治疗组)给予阿司匹林(100 mg,1次/d)+双嘧达莫(100 mg,3次/d);阿司匹林组给予(100 mg,1次/d)。观察2组血栓栓塞事件、出血及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随访时间12~28(20±7)个月。2组均无严重出血。联合治疗组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阿司匹林组(8.3%比18.2%,P<0.05),轻微出血及其他不良反应总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6%比8.1%,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预防老年非瓣膜性房颤血栓栓塞事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应用复方血栓通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一白细胞聚集体(PLA)的影响。方法52例明确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和复方血栓通组,分析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患者血液PLA变化。结果阿司匹林组治疗后。PLyA、PMA、PNA和PLA有所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复方血栓通组治疗前后PLyA、PMA、PNA和PLA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复方血栓通组头与阿司匹林组治疗后PLyA、PMA和PLA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PNA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复方血栓通胶囊及阿司匹林,能够降低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对改善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竭胶囊配合小剂量阿斯匹林对肿瘤患者静脉置管后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1年10月入住河南省肿瘤医院的800例深静脉置管的肿瘤患者,研究组432例和对照组368例,研究组自置管之日起,给血竭胶囊2粒,1日3次;阿司匹林100mg,睡前1次口服。同时加用奥美拉唑20mg,1日2次口服,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阿司匹林和奥美拉唑。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比较两组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例数,检验水准a=0.05,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对照组显著高于研究组(7.6%VS0.7%,P=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竭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可以降低肿瘤置管化疗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且不良反应小,价格便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就诊于我院的46例(50眼)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4例)26眼应用复方血栓通胶囊2片/次,3次/d口服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20mg+生理盐水(NS)250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22例)24眼应用常规治疗药物维脑路通200mg,3次/d口服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治疗周期30d,根据视力、视野、眼底病变的恢复情况为疗效判断指标进行观察分析,评价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88.47%)明显优于对照组(62.5%),二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视力和视野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李晨 《四川医学》2013,34(1):126-127
目的 观察和分析复方消化酶胶囊联用乳果糖口服液与单用复方消化酶胶囊分别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选择 60 例老年便秘患者随机分为2 组,复方消化酶胶囊与乳果糖口服液联用组( 治疗组,n=30,复方消化酶胶囊2粒,3次/d,乳果糖口服液20ml,3次/d) 复方消化酶胶囊单用组(对照组,n=30,复方消化酶胶囊2粒,3次/d),2 组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 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33.3%;2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消化酶胶囊与乳果糖口服液联合应用是治疗老年人慢性功能性便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陈国盛 《中外医疗》2013,32(15):104-105
目的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辛伐他汀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住院治疗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68例分为观察组(n=34)与对照组(n=34),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辛伐他汀片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IMT、斑块面积、TC、TG、LDL-C及HDL-C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MT、斑块面积、TC、TG、LDL-C、H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辛伐他汀片能有效减轻颈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曲美他嗪(万爽力)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符合稳定型心绞痛诊断的门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应用复方血栓通胶囊,每次3片,每日三次,曲美他嗪每次20mg,每日3次。对照组35例服用复方血栓通胶囊,每次3片,每日3次。疗程均为6周。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比治疗前减少,ST段下移幅度也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用复方血栓通,且经济、服用方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拜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ABCD2评分在4~7分的中高危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BCD2评分在4~7分的中高危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90例,随机分成拜阿司匹林组30例,氯吡格雷组30例,拜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组30例。拜阿司匹林组:拜阿司匹林首次300 mg口服,之后100 mg/d口服,疗程90 d。氯吡格雷组:氯吡格雷首次300 mg口服,之后75 mg/d口服,疗程90 d。拜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组:拜阿司匹林首次300 mg口服,联合氯吡格雷首次300 mg口服,之后拜阿司匹林100 mg/d口服,联合氯吡格雷75 mg/d口服,疗程90 d。三组均根据需要予以阿托伐他汀调节血脂稳定板块,调控血压、血糖、活血化瘀及营养神经等治疗。随访90 d,并对三组治疗方案的总有效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凝血功能异常、脑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即安全性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拜阿司匹林组:总有效率30%,复发率70%,不良反应发生率6.7%;氯吡格雷组:总有效率53.3%,复发率16.7%,不良反应发生率3.3%;拜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组:总有效率86.7%,复发率13.3%,不良反应发生率10%。氯吡格雷组总有效率高于拜阿司匹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P<0.05)。但拜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氯吡格雷组及拜阿司匹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拜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ABCD2评分在4~7分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优于单用拜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氯吡格雷由于拜阿司匹林,且不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相似文献   

11.
李建军  郭碧芳 《吉林医学》2013,(29):6067-6068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联合中医理疗治疗脑卒中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深圳市两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阿司匹林联合中医理疗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对两组患者康复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对两组脑卒中患者治疗前后MESE、ADL和运动功能进行评分显示,观察组治疗后MESE评分下降幅度、ADL和运动功能积分评分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中医理疗治疗脑卒中疗效确切,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极大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非索非那定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7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1例口服盐酸非索非那定片,60 mg/次,2次/d,同时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胶囊,2粒(50 mg)/次,3次/d,连续治疗2周;对照组38例仅口服盐酸非索非那定片,方法、疗程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24%,对照组为71.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治疗慢性荨麻疹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对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心内科收治的心房颤动患者80例,根据抽签法随机划分为两组,各40例,A组给予150 mg/d阿司匹林口服,B组给予250~300 mg/d的阿司匹林口服,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B组患者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较A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致残率、病死率、出血率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浆P选择素、血栓烷素B2(TXB2)均下降,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50~300 mg/d阿司匹林可预防心房颤动血栓形成,且不增加出血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陈大俊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4):1719-1720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片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8h内进展性脑梗死患者3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8例,口服阿司匹林片100mg,1次/d,注射血栓通450mg静滴1次/d;治疗组1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钙5 000U,皮下注射,2次/d,连用7d,两组均14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效果显著,且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司匹林片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产后下肢深静脉软血栓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8例产后下肢深静脉软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6例,对照组12例;治疗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4 100 U,皮下注射,2次/d,共7~10 d;阿司匹林片50 mg口服,1次/d,共30 d。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片50 mg口服,1次/d,共30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66.7%;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0.05)。两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而在治疗后,治疗组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0.05),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治疗组出现1例(6.25%)腹部切口渗血,对照亦出现1例(8.33%)会阴切口皮下出血点。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配伍阿司匹林治疗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在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或消失的同时,无严重并发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相同剂量低分子肝素联合不同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2组低分子肝素用量相同,5 000U腹部皮下注射,2次/d,连用2周.对照组阿司匹林100mg口服,1次/d,连用2周,治疗组阿司匹林300mg口服,1次/d,连用2周.2周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及凝血功能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临床有效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梗死急性期,低分子肝素同等条件下,阿司匹林肠溶片300mg/d临床疗效优于100mg/d.  相似文献   

17.
石彬 《当代医学》2014,(13):137-138
目的:探讨翁沥通胶囊治疗慢性精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兴宁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慢性精囊炎患者140例,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70)。采用甲氧苄啶胶囊口服,480 mg/次,2次/d,对对照组的患者予以治疗,采用翁沥通胶囊口服,1200 mg/次,1~2次/d,对观察组患者予以治疗,各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2组患者用药后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49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为98.6%;观察组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37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为88.6%;对照组1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7%;2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翁沥通胶囊应用于慢性精囊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两组均予皮下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治疗,控制患者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血糖9.0 mmol/L。同时指导患者饮食,给予降压和降脂治疗。对照组予羟苯磺酸钙片口服,3粒/次,每天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口服,500 mg/次,每天3次,两组均连续治疗5个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8.732,P0.05)。两组患者的视力及视野情况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其中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明显提高,视野MD值明显缩小,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效果确切,可使患者的视力明显提高,改善视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梅  张利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8,40(12):1462-1464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在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方法:将187例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阿托伐他汀组、阿司匹林组和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组。阿托伐他汀组(ATT组)予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d,阿司匹林组(ASA组)予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100mg,1次/d,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组(ATT+ASA组)予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d,肠溶阿司匹林片100mg,1次/d。3组均治疗2年。观察3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血脂水平、急性脑梗死发生率和不良反应。结果:ATT+ASA组治疗后血脂水平明显下降,与其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性脑梗死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其它两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肯定,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20.
王超 《吉林医学》2012,(32):7014-7015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在阿司匹林抵抗(AR)患者治疗中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426例,根据血小板聚集率筛选出阿司匹林抵抗及半抵抗患者共99例,接受阿司匹林(100 mg,1次/d)联合复方丹参滴丸(10粒,3次/d)治疗,1个月后复查血小板聚集率。结果:426例患者中99例存在阿司匹林抵抗或半抵抗,占23.2%。经阿司匹林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1个月后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阿司匹林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可以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复方丹参滴丸可以作为阿司匹林抵抗患者的补充性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