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周先岭  刘维洲  钱振  瞿萍 《安徽医药》2018,39(9):1068-1071
目的 探讨脑微出血(CMB)可能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方法 选择铜陵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1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7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常规序列(T1WI、T2WI、FLAIR)、DWI及T2-GRE扫描,对CMB进行分区、计数、分级。根据有无CMB,分为CMB组(36例)与无CMB组(38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年龄、吸烟饮酒史、血糖、血压、低密度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等情况。结果 CMB组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比例高于无CM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13,P=0.010;χ2=6.121,P=0.012)。两组患者血浆生化检查结果进行比较,除了UA,Cr之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OR=4.66,95% CI:1.22~17.64,P=0.010)、腔隙性脑梗死(OR=4.321,95% CI:1.19~16.75,P=0.012)是CMB的危险因素。结论 CMB与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密切相关,其中高血压为CMB最重要的可控危险因素,腔隙性脑梗死与CMB可能具有类似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制草乌、姜半夏配方颗粒与饮片煎剂的急性毒性差异。方法 参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14年发布的《药物单次给药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对制草乌、姜半夏配方颗粒与其饮片煎剂进行小鼠急性毒性实验,根据毒性实验结果的不同,分别以最小致死量(minimum lethal dose,MLD)或最大给药量(maximum administration dosage,MAD)来反映制草乌、姜半夏配方颗粒与其各自饮片煎剂的毒性差异。结果 制草乌饮片煎剂的MLD值在生药25.6~32 g·kg-1之间,而制草乌配方颗粒的MLD值在生药40~50 g·kg-1之间;姜半夏饮片煎剂与姜半夏配方颗粒小鼠灌胃的MAD均为生药238.872 g·kg-1,以姜半夏在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的上限用量9 g·d-1计算,相当于人用剂量的1 592.48倍。结论 制草乌颗粒的毒性明显低于制草乌饮片煎剂;姜半夏配方颗粒与饮片煎剂均未见毒性表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相同生药量浓度下制草乌中药配方颗粒与饮片煎剂对H9c2心肌细胞毒性的差异。方法 以不同浓度制草乌配方颗粒与同批次原料饮片煎剂作用于H9c2心肌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活性;Hoechest 33258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核形态并半定量统计分析;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试剂盒测定细胞LDH释放率。结果 H9c2细胞在制草乌饮片煎剂的干预下,高剂量组细胞活力下降,LDH释放率提高,且呈浓度依赖,较配方颗粒组有显著性差异;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下可见细胞核固缩碎裂等,相同浓度下饮片煎剂组荧光强度强于配方颗粒组(P<0.05)。结论 在相同生药浓度下,制草乌中药配方颗粒对H9c2心肌细胞的毒性显著小于制草乌饮片煎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醋酸阿比特龙联合多西他赛与泼尼松在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中的应用及N-末端α位乙酰基转移酶基因10(acetyltransferase gene 10,Naa10)与治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12月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22例mCRPC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经过雄激素剥夺治疗。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多西他赛注射液,剂量75 mg·m-2,每3周1次;口服醋酸泼尼松片,1次1片,每天2次;在注射多西他赛注射液化疗前1天、当天和后1天均口服醋酸地塞米松片,1日2次,总剂量7.5 mg。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空腹口服醋酸阿比特龙片,每次1 g,每日1次,治疗4个周期(12周)。比较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远期生存率等情况,随访3年,计算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免疫组化法检测mCRPC癌组织中Naa10蛋白表达,将患者分成Naa10阳性表达组和阴性表达组,分析其临床病理参数,单因素和Cox回归分析确定影响mCRPC预后的因素,分析Naa10蛋白阳性表达与治疗敏感性的关系。结果 治疗4个周期后,试验组患者9例完全缓解、40例部分缓解、8例疾病稳定及4例疾病进展,治疗总有效率为80.33%;对照组患者2例完全缓解、34例部分缓解、20例疾病稳定及5例疾病进展,治疗总有效率为59.02%,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6.556,P=0.011)。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出现骨髓抑制(χ2=0.209,P=0.648)、肝功能损伤(χ2=0.830,P=0.362)、胃肠道反应(χ2=0.370,P=0.543)、水钠潴留(χ2=0.209,P=0.648)及心脏毒性(χ2=0.899,P=0.343)等3级以上不良反应,但两组间差异未见显著性。mCRPC癌组织中Naa10蛋白阳性表达与治疗周期(χ2=9.106,P=0.003)、淋巴结转移(χ2=5.055,P=0.025)、T分期(χ2=4.391,P=0.036)、骨转移病灶数(χ2=19.863,P=0.000)、内脏转移(χ2=5.009,P=0.025)等具有显著相关性,但与年龄(χ2=3.059,P=0.080)、化疗方案(χ2=0.880,P=0.348)、EOCG评分(χ2=3.453,P=0.178)、民族(χ2=0.135,P=0.713)及Gleason评分(χ2=0.837,P=0.360)等没有显著相关性。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CRPC患者中位生存期与EOCG评分(χ2=7.464,P=0.006)、淋巴结转移(χ2=6.114,P=0.013)、化疗方案(χ2=7.049,P=0.030)、治疗周期(χ2=5.051,P=0.038)、T分期(χ2=1.196,P=0.035)、骨转移病灶数(χ2=9.611,P=0.008)、内脏转移(χ2=1.085,P=0.048)及Naa10蛋白阳性表达(χ2=15.600,P=0.000)等指标具有显著相关性。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转移病灶数(>10个)(OR=2.404,95% CI:1.424~4.056)、治疗周期(>8个疗程)(OR=0.458,95% CI:0.253~0.832)、化疗方案(试验组)(OR=0.360,95% CI:0.160~0.801)和Naa10蛋白阳性表达(OR=2.563,95% CI:2.106~3.117)是mCRPC患者预后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醋酸阿比特龙联合多西他赛与泼尼松应用于mCRPC治疗,可有效提高近期临床疗效,延长生存期,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同时Naa10蛋白高表达是mCRPC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临床宜监测指标,及时调整和评估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具有降血脂作用的黄酮醇衍生物2-(3,4-二甲氧基苯基)-4-氧代-4H-色烯-3-基乙酸酯(4)晶体结构及旋光性。方法 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获得绝对构型及SGW®-1自动旋光仪测定化合物旋光性。结果 X射线单晶衍射表明化合物4属于正交晶系,P212121空间群,晶胞参数a=7.763(2)Å,b=13.930(4)Å,c=14.906(4)Å,α=β=γ=90.00°,V=1 611.91(8)Å3,Z=8;该晶态下分子间不存在氢键联系,分子以范德华力维系其在空间的稳定排列。从单晶数据可以看出,化合物4中二甲氧基取代的苯环相对于4H-色烯骨架有33.9(2)°扭转,推测可能存在旋光性;进一步的旋光实验结果证明该化合物具有左旋光性,比旋光度为[α]D19.1=-5.077°。结论 从单晶结果可知,由于化合物4中,二甲氧基取代的苯环相对于4H-色烯骨架有33.9(2)°扭转,形成手性,化合物具有旋光性。这类非黄酮苷类黄酮具有旋光性,未曾见报道。  相似文献   

6.
孙玉  侯娥艳 《中国药事》2020,34(5):608-613
目的: 探究重组人干扰素α-1b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及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16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其基础上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进行治疗,一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指标水平及T淋巴细胞群检查指标水平。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6.75%)显著高于对照组(61.45%),两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x2=13.841)。治疗前,两组患者IgA、IgM、IgG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IgM水平高于对照组(P=0.092,t=1.332),IgA、Ig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t=93.047;P<0.001,t=8.037)。治疗前,两组患者CD4+、CD3+、CD4+/CD8+三项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三项指标水平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三项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t=15.515;P<0.001,t=7.346;P<0.001,t=5.462)。通过6个月的随访,研究组复发率(50.60%)明显低于对照组(69.88%),两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t=6.439)。研究组患者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病程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t=6.386;P<0.001,t=6.306)。研究组发生不良反应17例,占20.48%,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24例,占28.91%,两组数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87,P=0.208)。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1b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治疗效果优越,可有效控制患儿病情,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曾敏  胡茂能  含笑  刘亚 《安徽医药》2020,41(10):1147-1150
目的 探讨DR高仟伏成像和胸部CT成像在尘肺病诊断中的差异。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合肥市职业病防治院)住院的40例尘肺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比较DR高仟伏成像和胸部CT成像对尘肺病患者及其合并症检出率的差异,并评价两种方法在尘肺病分期中的价值。结果 DR高仟伏成像和胸部CT成像对尘肺病检出的一致性较好(Kappa=0.648,P<0.001)。DR高仟伏成像对Ⅰ、Ⅱ、Ⅲ期尘肺病患者的检出率分别为73.1%(19/26)、87.5%(7/8)和100.0%(6/6),而CT成像的检出率分别为92.3%(24/26)、100.0%(8/8)和100.0%(6/6)。对于Ⅰ期尘肺者,CT的检出率明显高于DR高仟伏胸片成像(P=0.003)。CT成像对尘肺病患者肺大泡、胸膜增厚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等合并症的检出率均高于DR高仟伏成像(χ肺大泡2=4.501,P肺大泡=0.034,χ胸膜增厚2=6.275,P胸膜增厚=0.012,χ淋巴结肿大2=4.507,P淋巴结肿大=0.034)。结论 胸部DR高仟伏成像和CT成像对尘肺病的检出率一致,但胸部CT检查更易早期发现尘肺病患者的影像学改变及肺部合并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组织(简称“清甲”)的疗效及131I清甲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3年3月至2015年1月安徽省立医院行131I 清甲治疗的DTC术后患者41例,其中乳头状癌37例、滤泡状癌4例,131I清甲治疗剂量为1 110~5 550 MBq。观察131I清甲成功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131I清甲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41例DTC术后患者中,131I清甲成功率为60.98%(25/41)。单因素分析显示残余甲状腺质量(χ2=8.431,P=0.006)、24 h摄131I率(χ2=7.663,P=0.015)和131I剂量(χ2=12.751,P=0.001)是影响131I疗效的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残余甲状腺质量(Wald=4.326,P=0.018)和131I剂量(Wald=12.320,P=0.000)是影响131I清甲治疗效果的独立因素。结论 DTC患者术后131I清甲治疗的成功率较高,残余甲状腺质量和131I剂量是影响131I清甲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成人心脏瓣膜术后心肌细胞氧化应激程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143例因心脏瓣膜病接受心脏手术的成人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45)、低剂量Dex组(低剂量组,n=50)和高剂量Dex组(高剂量组,n=48)。所有患者均采用静脉麻醉并在气管插管后均给予常规麻醉药物维持,在此基础上低剂量组患者以0.3 μg·kg-1·h-1的速度持续泵入Dex,高剂量组以0.6 μg·kg-1·h-1的速度持续泵入Dex,对照组患者持续泵入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在体外循环开始前即刻(T0)、手术结束时(T1)、术后6 h(T6)、术后12 h(T12)和术后24 h(T24)采集外周血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肌钙蛋白-I(malondialdehyde,cTnI)水平,并记录各时点的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心指数(cardiac index,CI)。比较3组间各时点的指标差异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术后各组cTnI水平均明显升高,高剂量组升高幅度最小,其次为低剂量组和对照组,3组间术后各时点cTnI水平均有明显差异(均P<0.05)。术后各组SOD水平均逐渐降低,高剂量组降低幅度最小,其次为低剂量组和对照组,3组间术后各时点SOD水平均有明显差异(均P<0.05)。而MDA的变化呈现出与SOD相反的趋势,高剂量组升高幅度最小,其次为低剂量组和对照组,3组间术后各时点MDA水平均有明显差异(均P<0.05)。术后HR和MAP均有所降低,CI逐渐升高,但3组间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结论 Dex能够明显减轻心脏术后心肌细胞的氧化应激程度并发挥心肌保护作用,呈现出明显的量效关系,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不良影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柱前衍生-HPLC测定白消安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参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建立测定家兔血清中白消安浓度和家兔体内药动学特征的柱前衍生化HPLC。方法 以1,5-戊二醇二甲磺酸酯为内标,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为衍生化试剂。流动相:甲醇-水(54∶46),流速:0~20 min(1.0 mL·min-1),20~27 min(1.3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80 nm,进样量:25 μL。家兔分别以灌胃、静注的方式给予白消安,按本法测定血药浓度,DAS 3.0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白消安的血药浓度在0.1~3.4 mg·-L1 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日内、日间精密度以及样品稳定性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的规定。低、中、高浓度的萃取回收率分别为90.0%,89.0%,91.5%。不同给药途径获得的药动学参数:单剂量口服t1/2=(2.26±0.66)h,k=(0.33±0.12)·h-1,ka=(2.54±1.3)·h-1,AUC0–t=(1.95±0.18)h·mg·mL-1;单剂量静脉注射t1/2=(1.53±0.09)h,k=(0.45±0.03)·h-1,AUC0–∞=(4.38±0.26)h·mg·mL-1。多剂量口服后Css=(0.48±0.03)mg·mL-1,AUC0–τ=(3.87±0.26)h·mg·mL-1结论 建立的柱前衍生-HPLC法适用于白消安血药浓度测定及药动学研究,不同给药途径的药动学参数为临床药动学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鉴定生川乌配伍白蔹、白及的入血成分,比较配伍前后血中移行成分的变化特征。方法大鼠ig给予生川乌配伍白蔹、白及提取物,收集血浆样品并采用UPLC-QTOF/MS法鉴定入血成分,由半定量分析比较配伍前后血中移行成分的变化。结果检测配伍组20个成分,均为来自于生川乌的原形成分,配伍组中双酯型生物碱的相对质量分数均显著降低,单酯型生物碱中苯甲酰乌头原碱的相对质量分数显著降低,醇胺型生物碱中宋果灵的相对质量分数显著降低,其他没有显著性变化。结论生川乌配伍白蔹、白及能够改变其血中移行成分的体内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生川乌瓜蒌不同配伍比例醇提液中乌头类生物碱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比较瓜蒌对其药动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建立灵敏、专属、快速的测定大鼠血浆中6种乌头类生物碱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ig生川乌与瓜蒌1∶0、6∶1、1∶6配伍醇提液,在不同的时间点采血分析,经DAS 2.0软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的药动学参数tmax和t1/2发生了显著变化,且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生川乌与瓜蒌6∶1配伍组tmax显著减小(P0.05),生川乌与瓜蒌1∶6配伍组tmax显著增加(P0.01、0.001),且t_(1/2)显著降低(P0.05、0.01),提示生川乌与瓜蒌不同配伍比例影响了3种生物碱的吸收和消除过程。结论生川乌与瓜蒌配伍影响了乌头类生物碱的药动学过程,配伍比例是其配伍禁忌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黄芪水煎液中黄酮类成分HPLC-MS鉴定方法.方法 黄芪水煎液采用C18固相萃取小柱获得黄酮类化学成分.采用HPLC-DAD-MS的方法对黄芪水煎液中黄酮类成分进行了定性研究,对比所建立化合物库的化学成分与实测的化学成分质荷比信息以及化合物的裂解规律确定各化学成分.结果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可对黄芪水煎液所含...  相似文献   

14.
卢旭  李玲  张宁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3,38(7):1597-1605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探讨苗药土大黄防治功能性子宫出血(DUB)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基于文献研究筛选得到土大黄主要活性成分,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预测土大黄的作用靶点,利用OMIM、DrugBank、DisGeNet、GeneCards数据库确定DUB的疾病靶点,并通过Venny 2.1.0在线工具将其与土大黄靶点取交集后获得土大黄防治DUB的潜在作用靶点;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互作网(PPI)分析,结合Cytoscape 3.8.2 软件筛选关键靶点。将筛选得到的交集靶点导入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最后运用AutoDock Tools软件将筛选出的关键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结合文献研究与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筛选得到药物活性成分26个,药物靶点392个,疾病靶点436个,共同靶点74个;经PPI及网络拓扑分析后,获取核心靶点7个,分别是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原癌基因酪氨酸蛋白激酶(SRC)、磷酸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1(PIK3R1)、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基α(PIK3CA)、雌激素受体(ESR1)、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转录因子p65(RELA);经活性成分–核心靶点网络的构建及网络拓扑分析,得到土大黄防治DUB主要活性成分9个,分别是槲皮素、阿魏酸、豆蔻酸、羟基大黄素、决明柯酮、大黄素甲醚、委陵菜酸、大黄酚、3,4-二羟基苯甲酸乙酯;GO富集到基因功能303个(P<0.01),KEGG富集到基因通路122条(P<0.01),结果表明,土大黄防治DUB的作用机制是通过调节低氧诱导因子-1(HIF-1)、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蛋白激酶B(Akt)等信号通路来发挥防治DUB的作用。分子对接验证结果显示,关键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均可自发结合。结论 初步揭示了土大黄防治DUB的有效成分和可能的作用机制,并为深入研究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5.
岑菁  吕珊  唐敏 《药学实践杂志》2021,39(4):373-378
目的 系统评价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eftazidime/avibactam,CAZ/AVI)治疗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CRE/CRKP)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BM、CNKI、VIP电子数据库,...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甘草和大戟配伍的体外肝毒性。方法 采用显微观察法和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甘草单煎液、大戟单煎液、甘草-大戟合煎液和甘草-大戟单煎混合液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影响,并比较大戟单煎液、甘草-大戟合煎液和甘草-大戟单煎混合液相当浓度下细胞毒性的大小。结果 大戟单用及大戟与甘草配伍均有细胞毒性,且呈剂量相关性;与大戟单煎液相比,甘草-大戟单煎混合液细胞毒性无明显差异,甘草-大戟合煎液细胞毒性减小。结论 甘草和大戟配伍导致大戟的体外肝毒性减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人体肠道菌群体外生物转化大黄过程条件及成分变化。方法 采集3名健康儿童(1~3岁)新鲜粪便制备菌群悬液;以活菌数保持最多为依据进行初始培养基的选择;按照初始培养基中原有的0.5%碳源和0.5%氮源的添加量,进行不同碳源/氮源组合,依据活菌计数结果判断最优组合;通过指纹图谱技术筛选菌群体外培养条件,包括大黄添加方式(大黄粉或大黄水浸液)、转化时间(24或48 h)、氧需求(有氧或无氧);基于LC-MS代谢组学进行转化前后成分分析,采用SIMCA软件(V16.0.2)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差异代谢物分析采用MetaboAnalyst 5.0。结果 菌落计数和指纹图谱结果显示,蔗糖/大豆胨为改良YCFA培养基最适组合,粉状大黄为添加方式,培养基与大黄粉最适添加体积质量比为32∶1,有氧培养24 h为最优生物转化条件。代谢组学结果表明,主要代谢产物共计763种,数目较多的代谢物类别分别为脂质和类脂质分子(244种)、苯丙烷和聚酮化合物(138种)、有机杂环化合物(101种)、有机酸及其衍生物(92种)和苯类(59种);转化前后代谢物PCA图能良好区分,确定18种关键差异代谢物,山柰酚-3-O-刺槐二糖苷和薯蓣皂苷上调最明显。结论 采用指纹图谱技术联合代谢组学方法揭示了大黄在菌群生物转化前后存在的成分差异,通过菌群生物转化可提高大黄活性成分的溶出和转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人参–黄芪药对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获取人参–黄芪药对的主要成分和对应靶点,通过UniProt和DrugBank数据库查询靶点对应的基因,运用Cytoscape3.6.1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相互作用网络。然后通过TTD、DigSee、CTD多个数据库查询2型糖尿病的相关靶点,与人参-黄芪药对作用靶点取交集后获得人参–黄芪药对–T2DM疾病交集靶点。运用STRING在线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最后通过DAVID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得到41个活性化合物,对应靶点219个,关键靶点涉及PTGS2、PTGS1、ADRB2、NCOA2、SCN5A等。PPI网络包含36个蛋白,包括BCL2、CASP3、CASP8、TGFB1、NOS2、PPARG等。GO功能分析获得269个条目(P0.05),KEGG通路富集得到71条信号通路(P0.05),包括胰岛素抵抗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脂肪细胞因子信号通路等。结论人参–黄芪药对治疗2型糖尿病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作用,主要参与炎症反应、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等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采用体外溶出法考察野生西洋参细粉、极细粉与超微粉人参皂苷Rb1的溶出速率与溶出度。方法 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进行不同粉碎度野生西洋参粉体外溶出度试验,绘制溶出曲线,考察不同粉碎度粉末的体外溶出行为及释药机制。结果 前10 min,野生西洋参中人参皂苷Rb1的溶出速率为极细粉>细粉>超微粉,10 min后超微粉的溶出率最大,极细粉的溶出次之,而细粉溶出最慢。结论 野生西洋参粉中人参皂苷Rb1的溶出速率与粉末本身的粒径和浸润有关,在粉末浸润后,超微粉的溶出最快。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玄参中哈巴苷、哈巴俄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HPLC-PDA法测定,固定相采用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以乙腈–0.03%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10、280 nm.结果 哈巴苷、哈巴俄苷分别在0.1020~0.5100 mg/ml(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