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对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应用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病例对照观察研究方法,以2009年5月14日-2010年3月23日189例使用rhTPO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的170例住院患者作为同期对照,通过PASS系统追踪记录用药情况并动态监测血小板计数变化情况。结果:临床实际应用rhTPO差异较大,主要表现为未完全按照说明书推荐剂量使用、适应证范围扩大、用药疗程缩短、给药时机不一、患者病生理状况复杂;rhTPO和rhIL-11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有效率分别为73.0%和57.6%(P<0.01)。结论:rhTPO用于多种原发病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优于rhIL-11,实际用药疗程和总剂量低于说明书推荐量即可达到预期效果,最佳给药时机为化疗后6~24h,化疗前预防给药对疗效提升无明显效应性,使用rhTPO后导致血小板过度升高的特征分布和安全性尚需扩大样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和白介素-11(interleukin-11,IL-11)用于肿瘤患者化疗中出现的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效果和经济性,为决策者在临床药物的选择上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5月28日—2018年2月28日由于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病例,分为rhTPO组和IL-11组,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按1︰1进行匹配,每组匹配84例;根据血小板下降水平分为2组,为Ⅰ/Ⅱ度、Ⅲ/V度血小板减少组。以显效率和有效率作为疗效评价指标,并根据药物治疗效果采用最小成本分析与成本-效果法评价2种药物治疗不同程度血小板减少症的经济性。结果 对于Ⅰ/Ⅱ度血小板减少症患者,rhTPO组和IL-11组的显效率、有效率以及血小板恢复速度均无统计学差异,利用最小成本法可得,IL-11组所花费成本较rhTPO少。对于Ⅲ/Ⅳ度血小板减少症患者,rhTPO的显效率高于IL-11,2种药物的有效率和血小板恢复速度无统计学差异。采用成本-效果分析可得,在Ⅲ/Ⅳ度血小板减少症时,每获得1%的有效率,需多支出132.24元,远远低于意愿支付阈值(2种药物平均总成本为2 439.43元),提示使用rhTPO的成本-效果性更佳。结论 治疗Ⅰ/Ⅱ度血小板减少症,IL-11的疗效与rhTPO相当,在经济性上更具优势。而对于Ⅲ/Ⅳ度血小板减少症患者,rhTPO的成本-效果性更好。 相似文献
4.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白介素-11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以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为对照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PLT)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9例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皮下注射rhTPO、rhIL-11,观察外周血小板变化.结果 治疗组血小板的最低值和恢复的最高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血小板<50×109L-1的持续时间、恢复至70×109L-1和100 ×109L-1所需的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不良反应较轻微.结论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国产重组人血小板生成因子注射液(rhTPO)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耐受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健康志愿者27例,分别单次皮下注射rhTPO 0.5,1.0,2.0μg·kg-1,进行耐受性研究,动态观测健康志愿者用药后血象、血小板形态、凝血酶原时间和血清生化指标等。结果:除1例受试者用药36 h后四肢出现皮疹外,其余未观察到明显毒性反应;血小板计数约于给药后14 d达高峰,给药后21 d基本回落至基础水平,血小板升高时形态、功能及凝血酶原时间无明显改变。结论:单次皮下注射rhTPO 0.5~2.0μg·kg-1对人体是安全的,不良反应轻微,具有特异性和剂量依赖性升高血小板作用,对血小板形态和功能无明显影响。推荐Ⅱ期临床给药剂量为皮下注射1.0μg·kg-1,qd,连续7 d。 相似文献
6.
血小板减少在脓毒症患者中常见,且与死亡率相关。因此对血小板减少的脓毒症患者早期干预有一定的临床意义。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具有与内源性血小板生成素相同的作用,刺激骨髓巨核细胞生长和分化,并最终分裂为成熟的血小板释放入外周血。由于rhTPO具有良好的升血小板作用和耐受性,近年来也逐渐用于治疗严重脓毒症引起的血小板减少。rhTPO在治疗脓毒症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中具有确切的疗效和耐受性,为血小板减少症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某院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使用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的状况,评价使用rhIL-11的规范性。方法:对某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接受化疗并且使用过rhIL-11的204例患者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个人信息、化疗方案及使用rhIL-11的情况,评价使用合理性。结果:从用药指征、剂量、疗程、停药指征及用药禁忌等方面综合评价,204例患者中52例应用rhlL-11与说明书或专家共识推荐用法完全相符。结论:目前某院rhIL-11的临床应用与说明书及专家共识存在较大差异,临床医师应更加规范的使用rhIL-11。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rhIL-12)对食蟹猴的长期毒性。方法:食蟹猴皮下注射给予rhIL-12,剂量分别为0.5,5和40μg·kg-1,每周3次,共13周。检测指标包括临床症状、血液学、血生化、免疫、血清抗体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rhIL-12给药后导致动物出现腹泻、面部及眼睑部肿胀、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溃疡、及注射局部红斑和硬结等临床症状,并出现贫血和白细胞分类异常,血液生化指标出现肝脏转氨酶升高,免疫学指标出现外周血总T淋巴细胞比例增加,CD4细胞百分率下降,CD8细胞百分率增加。第7次给药后,给药组动物产生了rhIL-12抗体。结论:食蟹猴皮下注射给予rhIL-12,毒性靶器官和组织为血液系统、肝脏、心脏、肾脏和淋巴结等免疫调节系统,其安全剂量为0.5μg·kg-1。 相似文献
9.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因子对辐射后C57小鼠及MO7e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国产重组人血小板生成因子(rhTPO)对辐射所致C57小鼠血小板减少的治疗作用及对辐射所致MO7e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雄性C57小鼠^137铯γ射线4Gy全身照射,于照射前及照射后不同时间点剪尾取血,测定血小板数。MTT法测定辐射后MO7e细胞的存活率,流式细胞仪、透射电镜观察MO7e细胞的凋亡。结果:rhTPO4.5—18μg/kg可剂量依赖性地升高由^137铯辐射降低的C57小鼠外周血小板水平,其升高血小板作用比白介素11强而快。在体外实验中,rhTPO 10、100μg/L能明显提高MO7e细胞存活率,减少辐射引起的细胞凋亡。结论:国产重组人血小板生成因子能降低辐射对小鼠造血系统的损伤,减少辐射引起的MO7e细胞的凋亡,升高细胞存活率,具有一定的辐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致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5月在我院肿瘤内科接受rhIL-11治疗后出现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肿瘤患者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治疗和护理方法,总结其护理要点。结果经胺碘酮治疗后,8例患者的心律失常均在5天内消失,转为窦性心律,无其他不适,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患者接受rhIL-11治疗后出现快速性心律失常时,护理人员应及时协助患者吸氧,使其保持平静;适时给予胺碘酮治疗,同时予持续心电监护;积极进行心理干预,观察并及时处理患者可能发生的各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