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比Mast Quadrant微创系统下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 Mini-TLIF)与传统开放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 Open-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0例单节段腰椎滑脱症患者,Quad-rant后路微创撑开系统辅助下行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20例为微创组,开放腰椎后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20例为开放组。收集患者围手术期的资料,包括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手术时间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等。对所有患者术前、术后2周、2个月、1年、2年进行VAS及ODI评分并记录。比较微创组与开放组患者之间的疗效。结果微创组在切口长度、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等方面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微创组手术时间长于开放组( 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ODI评分均呈下降趋势,术后各时点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微创组术后VAS、ODI评分下降幅度较开放组下降幅度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术后2周VAS、ODI评分,微创组优于开放组( P<0.01)。结论 Mast Quadrant微创系统下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与开放腰椎后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比较,具有切口小、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少、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短期临床疗效显著等优点。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该项微创技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分析采用Quadrant通道与传统开放单侧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临床效果及优缺点.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6月,87例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行单侧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其中40例采用Quadrant通道微创手术治疗,47例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等,采用VAS疼痛评分、ODI功能障碍评分和改良MacNab分级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12~52个月,平均26.7个月.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ODI功能障碍评分和改良MacNab分级评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Quadrant通道下单侧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是临床上可行的实用的一种脊柱微创术式,与传统开放式手术比较疗效相近,为退行性腰椎疾病的外科治疗提供又一选择,但由于提供的操作空间有限,手术视野小,所以病例选择及手术操作熟练程度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Mast Quadrant可扩张通道微创系统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该院脊柱外科收治的LDH患者57例,其中在Mast Quadrant通道下手术的患者26例(微创组),行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患者31例(开放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术区引流量及手术时间,以及术前、术后随访周期的日本骨科学会疗效评定标准(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定(VAS)评分、功能障碍指数(ODD评分,以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及手术疗效.结果 Mast Quadrant通道下微创手术治疗LDH对患者创伤显著小于开放手术,微创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术区引流量及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开放组(P<0.01);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6个月JOA评分、ODI评分、VAS评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ast Quadrant通道下微创手术治疗LDH对患者创伤小,术后患者下腰痛发生率较低,可早期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有利于术后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 Mast Quadrant 微创通道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与传统开放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4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开放组,微创组采用 Mast Quadrant 微创通道下椎弓根钉内固定,开放组采用传统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影像学指标、腰背疼痛改善情况。结果两组病例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天数及术后手术伤口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术前与术后影像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凸 Cobb 角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 Mast Quadrant 微创通道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经Quadrant通道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TLIF)与经Wiltse入路单侧TLIF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4年3月对62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Quadrant通道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和经Wiltse入路单侧TLIF手术2种方法进行,比较2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并对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进行VAS评分和ODI评分。结果:经Quadrant通道手术组手术切口长度为6.2±1.5cm、手术出血量为127.6±118.1ml、术后3个月ODI评分为15.2±6.9分,优于Wiltse入路单侧TLIF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iltse入路单侧TLIF手术组手术时间为182.35±84.7分钟、术后1周VAS为3.4±0.8分、术后1周ODI评分为30.1±11.8分,优于经Quadrant通道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Quadrant通道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手术治疗腰间盘突出具有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有助于患者脊柱功能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肌间隙入路的微创椎体融合术治疗腰椎疾患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例腰椎滑脱、5例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4例腰椎间盘突出复发患者行经肌间隙入路的微创TLIF手术(包括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并随访6个月以上观察疗效。结果19例手术均获成功。无神经根损害等并发症发生,切口均一期愈合,2例失访,17例获12个月以上的随访,均骨性融合。术后3个月、6个月及术后12个月腰腿痛VAS及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根据Nakai分级,优11例(64.7%),良5例(29.4%),可1例(5.9%)。结论改良微创椎体融合术具有切口小、出血少、骶棘肌剥离范围小、术后恢复快、手术设备较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微创与开放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45例,其中开放组27例,微创组18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节段、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椎间融合率等。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手术节段、手术时间,术前VAS及ODI评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小于开放组(P<0.05);术后1周及3个月时腰痛VAS评分微创组优于开放组(P<0.05),术后1周、3个月时腿痛及末次随访时腰腿痛VAS评分两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ODI评分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术后1年随访CT平扫椎间融合率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两组术式均能取得较好的远期治疗效果,但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减轻术后腰背部疼痛方面微创手术优于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扩张通道管系统(X-tube) 辅助微创经椎间孔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 治疗退行性腰椎疾患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 年10 月- 2011 年9 月我科采用X-Tube 辅助MIS-TLIF 治疗的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病变患者52 例,统计术前1 d、术后3 d、5 d、3 个月、6 个月、1 年腰背痛和下肢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s,VAS),术前1 d、术后3 个月、6 个月、1 年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术后1 年Nakai 疗效评级和Bridwell 脊柱融合评级,并与同期行传统开放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 的38 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术后3 d、5 d、3 个月,微创组腰背痛VAS 评分低于开放组(P < 0.05,其中术后3 d、5 d,P < 0.01) ;其余时间两组间腰背痛和下肢痛VAS 评分、ODI 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 > 0.05) ;两组术后1 年Nalai 疗效评级和Bridwell 脊柱融合评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时,MIS-TLIF 术式可获得与传统开放PLIF 术式相当的治疗效果,且术后短期内腰背痛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传统开放性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与微创通道(LUXOR)辅助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疾病的疗效。方法选择采用LUXOR通道辅助MIS-TLIF手术治疗的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病变患者34例,回顾性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和术前及随访时的腰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ODI)和影像学检查资料,并与同期行传统开放PLIF手术的30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诊断、病变节段、术前腰背痛VAS评分和ODI评分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IS-TLIF组手术时间长于PLIF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及术后3,6月时的VAS评分及ODI评分均明显低于PLIF组(P<0.01)。术后随访影像学显示,所有患者手术节段均在术后半年内获得良好的节段融合。结论与传统PLIF手术比较,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具有出血少、术后恢复快、腰背疼痛轻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叶茂  邹毅  王奎 《重庆医学》2015,(18):2558-2560
目的:研究单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102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方式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及住院情况,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临床疗效、椎间融合率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费用等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ODI评分及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ODI评分及VAS评分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椎间融合率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能够取得和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相当的满意效果,同时还具有手术创伤小,简单易操作,治疗费用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肥胖对开放及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并不稳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39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并失稳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比较不同手术组的围术期参数、临床疗效及术后影像学检查等各项指标。结果34例肥胖患者及105例非肥胖患者在开放组及微创组中进行相关指标比较。其中肥胖患者围术期指标在开放组均大于非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微创组中,肥胖组与非肥胖组术中出血量及切口长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13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无脱钉、断钉现象。所有患者在开放或微创手术后6个月随访视觉模拟(VAS)评分及疗效情况(ODI)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1)。在开放和微创手术中,肥胖组与非肥胖组术后6个月O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可能是影响 TLIF治疗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显微镜辅助通道下微创与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手术方式分组:41例行显微镜辅助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MIS-TLIF组),39例行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Open-TLIF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采用ODI评分和VAS评分评价两组患者手术后的临床效果。采用Suk标准评价椎间融合情况。 结果 MIS-TLIF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Open-TLIF组(P<0.05); 两组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的ODI评分和VAS评分均优于术前(P<0.05),术后6周及术后3月MIS-TLIF组的ODI评分及VAS评分均优于Open-TLIF组(P<0.05)。Open-TLIF组1例出现切口浅表感染,MIS-TLIF组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所有患者手术节段均完全融合。 结论 显微镜辅助通道下MIS-TLIF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早期康复佳、临床疗效良好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研究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中小切口与传统开放术式对脊旁肌损伤的情况,为小切口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宁陵县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78例单节段下腰椎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均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观察组患者行小切口术式,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放术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肌酸激酶水平,对两组患者进行1~2 a的术后随访,并对患者进行MRI或CT扫描复查,观察患者的多裂肌脂肪化程度和萎缩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ODI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肌酸激酶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1~2 a随访中,观察组的VAS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多裂肌横截面变化不大,脂肪化不明显,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的ODI分数相差不大。结论:小切口手术相对于传统开放术式,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对脊旁肌损伤小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降钙素对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对照的前瞻性研究方法,将58例腰椎退变性滑脱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行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并给予鲑鱼降钙素鼻喷剂和钙尔奇D治疗,对照组行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及钙尔奇D治疗。观察患者术后第2,4,6,8周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ODI)和术后3个月时植骨融合情况。结果鲑鱼降钙素组术后VAS和ODI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实验组植骨融合率(93.1%)高于对照组(78.5%)(P<0.05)。结论鲑鱼降钙素可以减轻腰椎椎体植骨融合术后疼痛和改善术后功能障碍,且有助于椎体间植骨融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疾病临床效果。方法给予研究组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给予对照组传统开放经椎间孔椎体融合术。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情况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显著多于对照组,但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20.00%,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5.00%;随访6个月两组视觉模拟评分( VAS)较治疗前显著减少,而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 JOA)则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与治疗前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两组对比P>0.05,提示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腰椎疾病患者给予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后可获得满意疗效及预后,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微创单侧入路双侧减压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对腰椎椎管狭窄症(LSS)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新密市中医院收治的72例LSS患者,依照手术方案分为微创组(36例)与开放组(36例)。开放组接受传统后路开放减压术治疗,微创组接受微创单侧入路双侧减压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情况(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估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疼痛度及腰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微创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较开放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开放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微创组VAS评分较开放组低,JOA评分较开放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LSS患者采取微创单侧入路双侧减压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创伤小,术后疼痛度轻,腰椎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常规开放和微创改良经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失稳患者 围手术期临床指标、ODI 评分及椎间融合率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失稳患者 共100 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 组(50 例)和B 组(50 例),分别采用常规开放和微创改良TLIF 术式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首次下地活动时间以及手术前后VAS 评分、JOA 评分、 ODI 评分、椎间融合率等。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患者术中出血 量、术后引流量及首次下地活动时间均优于A 组(P <0.05);两组患者术后3、和12 个月VAS 评分低于术 前(P <0.05);B 组患者术后3 个月VAS 评分低于A 组(P <0.05);两组患者术后12 个月VAS 评分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3 和12 个月JOA 评分、ODI 评分均优于术前(P <0.05);两组患 者术后3 和12 个月JOA 评分、OD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两组患者椎间融合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常规开放和微创改良TLIF 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失稳具有 接近的临床疗效,但微创改良TLIF 术式应用在降低手术创伤程度、促进术后康复及减轻术后腰腿疼痛程度 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Quadrant通道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对单节段性腰椎病变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60例单节段性腰椎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行Quadrant通道辅助下MIS-TLIF)和对照组(30例,行传统开放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相关指标、肌酸激酶(CK)水平、T2弛豫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腰椎滑脱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的患者43例为对照组,采用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的患者43例为观察组.从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术后异体血回输量、腰痛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日本矫形外科协会下腰痛评分、术后并发症、术后疗效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中术后异体血回输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腰痛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均明显下降,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日本矫形外科协会下腰痛评分均明显上升,治疗后观察组腰痛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治疗后观察组日本矫形外科协会下腰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和融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是安全有效的,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反应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S-Tube下腰椎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e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与传统开放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e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75岁以上老年人单节段腰椎退性行疾病的围术期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3年6月,接受单节段腰椎融合手术的75岁以上患者45例,20例行MIS-TLIF,25例行PLIF,比较围术期相关指标及并发症。结果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S-TLIF组术后发生并发症1例(5%),PLIF组5例(20%),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S-TLIF组钉道制备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地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PLIF组(P<0.01),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 d MIS-TLIF组腰痛VAS评分优于PLIF组(P<0.05),术后两组间ODI评分、腿痛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P <0.05)。结论与传统开放PLIF相比,S-Tube下MIS-TLIF术式治疗75岁以上老年人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