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斜肌减弱术治疗先天性垂直性麻痹性斜视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的下斜肌减弱术在先天性垂直性麻痹性斜视中的疗效。方法对108例先天性垂直性麻痹性斜视分别行下斜肌断腱术、下斜肌截腱术、下斜肌转位术及下斜肌截腱联合同侧上直肌或对侧下直肌后徙术。结果治愈率81.5%,好转率10.2%,欠矫率5.6%,过矫率2.8%。90例头位改善或消失。32例恢复了I级视功能,9例恢复II级视功能,6例恢复了III视功能。结论下斜肌减弱术是治疗先天性垂直性麻痹性斜视的首选术式,它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外观及双眼单视功能。  相似文献   

2.
分离性垂直斜视与麻痹性垂直斜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垂直分离性斜视(DVD)与麻痹性垂直斜视合并存在的临床特点、治疗原则并观察其手术疗效。方法回顾530例DVD手术病例,分析其中合并麻痹性垂直斜视病例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530例DVD中合并麻痹性垂直斜视者106例(20%),其中单眼上斜肌麻痹者伴同侧DVD86例(16.23%);双下转肌麻痹伴同侧DVD7例;下直肌麻痹伴同侧DVD2例;双上转肌麻痹伴对侧眼DVD2例;上直肌麻痹伴对侧眼DVD8例;固定性下斜视伴对侧眼DVD1例。两者伴发的特点:原在位垂直斜视;遮盖后高位眼上斜视加大且不稳定,低位眼遮盖后也可能上飘;单眼运动有确切的眼外肌麻痹及亢进。手术疗效:满意:87.6%;改善:12.4%;无效:0。结论DVD可与麻痹性垂直斜视合并存在,两者伴发的治疗原则是单眼麻痹性上斜视合并DVD时可同期手术,麻痹性下斜视合并对侧眼DVD,一般须先行下斜眼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垂直直肌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情况。方法根据不同情况对110例垂直直肌麻痹性斜视采取垂直直肌及部分配偶肌的减弱或加强,并对41例伴有水平斜视的患者进行眼位矫正。结果 110例术后斜视眼位均得到矫正,其中52例伴代偿头位和28例伴复视者的症状均已消除或减轻。结论全面细致的术前检查,准确的术前诊断,对正确实施手术矫正垂直直肌麻痹性斜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外伤性上斜肌麻痹性斜视诊断治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对外伤性上斜肌麻痹的诊断,治疗和手术预后进行探讨。方法:外伤性麻痹斜视的患者19例,在常规的斜视检查的基础上,采取单纯下斜肌切断,合并对侧下直肌退后,上斜肌加强及上斜肌的矢状移位(Harada-Ito 和Fill手术)等手术方式进行矫正。结果:手术前后单眼麻痹患者的垂直斜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双侧麻中层得垂直斜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比较旋转性斜度变化,双侧麻痹患者手术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而单侧麻痹患者差异无显著性,患者的双眼视,眼底旋转性变化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外伤性上斜肌麻痹通过不同的手术方式,能改善垂直斜度和旋转斜度,保持并恢复较好的双眼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直肌联扎术在麻痹性斜视手术中的应用进行回顾评价。方法对14例(14只眼)应用直肌联扎术的麻痹性斜视病例的矫正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14例麻痹性斜视患者术后12例正位,2例欠矫;麻痹水平直肌术后运动恢复平均10,°麻痹垂直肌术后运动平均恢复5;°9例后天性麻痹性斜视患者术前有复视者术后正前方及正下方有限视野范围内复视消除,5例先天性麻痹性斜视者手术前后均无复视。结论直肌联扎术应用于麻痹性斜视除可获得满意眼位外,还可获得部分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Jensen直肌联结术联合麻痹肌的拮抗肌后徙术和超大量麻痹肌缩短联合超大量麻痹肌的对抗肌后徙术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麻痹性水平斜视,观察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及临床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01/2014-08收治完全性或近完全性水平直肌麻痹斜视患者15例17眼,分别采用Jensen直肌联结术联合麻痹肌的拮抗肌后徙术治疗A组7例7眼,超大量麻痹肌缩短联合超大量麻痹肌的对抗肌后徙术治疗B组8例10眼,术后随访平均21±8.71 mo观察手术疗效。
  结果:术后观察患者15例17眼均获得满意效果,14例16眼患者术后随访获得较为理想的远期效果。1例1眼患者术后6 mo随访斜视度30?。远/近斜视度数明显降低( t=28.71,P<0.001;t=36.21,P<0.001),双眼固视视野范围扩大(t=17.96,P<0.001)、麻痹肌运动程度提高等视觉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t=9.20,P<0.001)。
  结论:采取Jensen直肌联结术联合麻痹肌的拮抗肌后徙术和超大量麻痹肌缩短联合超大量麻痹肌的对抗肌后徙术治疗完全性或近完全性麻痹性水平斜视,手术方法安全可靠,患者能获得眼位正位、麻痹肌运动改善、双眼固视视野扩大的长期稳定效果。  相似文献   

7.
后天性麻痹性斜视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于1985-1987年共诊治后天性麻痹性斜视100例,现将病因,诊断及手术问题作一分析. 临床资料一、性别: 后天性麻痹性斜视100例,男80例,女20例,男女发病率4∶1. 二、病因与年龄: 100例麻痹性斜视中外伤性36例,以  相似文献   

8.
下斜肌后徙转位术治疗分离性垂直斜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伴有下斜肌亢进的分离性垂直偏斜的有效手术方式。方法对54例95眼伴有下斜肌亢进的DVD患者应用下斜肌后徒转位法。依据上斜程度确定下斜肌新附着点的位置。上斜小于6△16眼转位到下直肌止端水平后1mm;上斜7~11△45眼,转位到下直肌止端水平;上斜大于11△34眼,前移到下直肌止端前1mm或2mm(1mm25眼,2mm9眼)其中1例单眼上斜50~80△者联合同侧上直肌后徙6mm,对合并水平斜视者,则采用水平直肌后徙和缩短术同时矫正水平斜视。结果术后满意者93眼(97.89%),好转者2眼(2.11%),无1例无效者。95眼术后下斜肌亢进均消失,无1例上转受限者。结论下斜肌后徒转位术是治疗伴有下斜肌亢进分离性垂直斜视的有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下斜肌转位术治疗分离性垂直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5例DVD患者,17例伴下斜肌亢进,8例不伴下斜肌亢进。下斜肌亢进或不伴下斜肌亢进,但垂直斜视度≥10△均行下斜肌转位术。结果 (1)25例患者行下斜肌转位术后,22例术后残余垂直斜视度< 10△,1例术后残余垂直斜视度≥10△,2例术后残余垂直斜视度≥15△。(2)伴或不伴下斜肌亢进的DVD患者术前、术后斜视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下斜肌转位术是治疗伴或不伴下斜肌亢进分离性垂直斜视的有效方法,尤其适合垂直斜视度>15△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先天性外斜视合并下斜肌亢进的早期手术效果。方法通过对38例先天性外斜视患儿眼位的定性和定量检查,得出水平斜视及垂直斜视的度数,根据检查结果设计斜视矫正手术方案。结果先天性外斜视合并下斜肌亢进病人多有代偿头位。本组病人水平斜视15°~45°,合并单眼下斜肌亢进27例,双眼下斜肌亢进11例,全部病人在手术后水平斜视和垂直斜视得到矫正。结论早期手术可使病人尽快获得双眼单视功能,改善和矫正代偿头位。  相似文献   

11.
冯长顺 《眼科新进展》2003,23(6):405-405
自 1993年以来 ,我院采用地塞米松眼外肌封闭疗法治疗麻痹性斜视 12 8例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后天性麻痹性斜视患者 12 8例 ,均为 1条眼肌麻痹。其中男 88例 ,女 4 0例 ,年龄 10~ 72岁。外直肌麻痹 78例 ,内直肌麻痹 30例 ,上直肌麻痹 11例 ,上斜肌麻痹 9例。其中外伤性 36例 ,高血压性 2 8例 ,高热后 2 1例 ,精神因素 6例 ,过度劳累后 10例 ,酒精中毒 2例 ,病因不明 2 5例。发病至就诊时间 3~ 72d。1.2 方法  2 0g .L 1地卡因滴患眼 3次 ,麻痹结膜表面 ,用2mL注射器抽 0 .3mL( 0 .5mg)地塞米松…  相似文献   

12.
动眼神经麻痹导致的外斜视是眼科难治性斜视之一,手术治疗的目的为使眼球在第一眼位时处于正位。作者成功的对一例先天性左动眼神经麻痹行手术治疗,术后眼位达到基本正位,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韩爱军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7):1286-1287
目的:探讨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分离性垂直斜视(disso-ciated vertical deviation,DVD)的临床特征,分析改良的下斜肌前转位术治疗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DVD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DVD48例。将下斜肌离断,然后转位固定于下直肌止端颞侧1mm后1mm处。术后随访2wk~12mo。结果:下斜肌转位术对小度数DVD组和中等度数DVD组的原在位垂直斜度的矫正效果无显著性差异,小度数DVD组和中等度数DVD组与大度数DVD组在原在位垂直斜度的矫正效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改良的下斜肌前转位术治疗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垂直分离性斜视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许梅 《眼科新进展》2001,21(5):362-362
1 临床资料患者 ,女 ,4岁 ,发现歪头视物 2 a余 ,于 2 0 0 0年 10月 2日入院。患儿 17个月会走路时家长发现其歪头视物 ,头向右肩倾 ,下颌微抬 ,歪头以视近物时明显 ,看远略好转 ,曾到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检查排除头颈部肌肉器质性病变。患儿歪头随年龄增长逐渐明显 ,有早产剖腹产史。入院检查 :身高 85 cm ,体重 12 .5 kg,全身状况正常。眼科检查 ,查视力不配合 ,眼前节 (- ) ,眼底 (- ) ,检影 :双眼 1.5 0 D 0 .5 0 C× 80°。代偿头位 :头向右肩倾 ,下颌微抬。眼球运动 :单眼运动 ,右眼内上转受限 ,过中线 5°,内下转亢进 ;双眼运动 :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儿童青少年外斜视手术联合或不联合下斜肌减弱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09年8月至2011年9月期间按照常规外斜视手术量住院行外斜视矫正手术的连续性病例179例,根据其外斜视矫正手术是否联合下斜肌减弱术,分为联合下斜肌减弱术组(A组,48例)和不联合下斜肌减弱术组(B组,131例),比较2组术后近期(1~3 d)及远期(≥6个月)随访时的眼位正位率、过矫率及欠矫率。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术后近期随访A组眼位正位率、过矫率、欠矫率分别为73%、23%和4%,B组分别为72%、21%和6%(χ2=0.276,P>0.05);术后远期随访A组眼位正位率、过矫率、欠矫率分别为62%、6%和31%,B组分别为69%、5%和26%(χ2=0.807,P>0.05),2组术后近期及远期随访手术疗效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童外斜视矫正手术中,联合下斜肌减弱术对外斜视的矫正效果可能无影响,可按术前水平斜视度设计手术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三种下斜肌转位术治疗分离性垂直斜视的手术疗效,探讨治疗DVD的最佳手术方法。方法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DVD患者75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3组:单纯下斜肌转位术组、下斜肌截除联合转位术组、下斜肌截除联合前徙并转位术组。观察3组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眼位、下斜肌运动、代偿头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3组患者术后下斜肌亢进均消失;代偿头位均不同程度改善;单纯下斜肌转位术组和下斜肌截除联合转位术组术后效果良好者23例(92%)、下斜肌截除联合前徙并转位术组术后效果良好者24例(96%),3组间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单纯下斜肌转位术无明显的睑裂变化及上转受限,而联合截除术式有少部分患者出现睑裂变小和眼球上转受限。结论单纯下斜肌转位术可矫正15△~25△的垂直斜视,且术后眼球上转受限和睑裂变化也不明显,是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DVD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先天性麻痹性斜视眼外肌形态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雪  刘双珍 《国际眼科杂志》2007,7(5):1366-1368
目的:研究先天性麻痹性斜视眼外肌的形态学改变,为麻痹性斜视病因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先天性麻痹性斜视16例20眼,将术中切下的弱侧肌6例8眼、强侧肌10例12眼以及正常组10例10眼分别行VG染色、光电镜观察,并测量肌细胞横截面积。结果:弱侧肌组肌纤维排列极其紊乱,絮状变性、溶解,肌纤维间隙大量胶原纤维增生,有的未见肌组织;强侧肌组肌纤维形态表现多样,部分肌纤维轻度肥大,走向欠规则,部分肌纤维排列紊乱,肌细胞内肌丝稀疏、溶解,线粒体水肿、空泡变,内质网扩张,甚至部分肌细胞内出现灶性絮状变性区。强侧肌组和对照组肌细胞截面积分别为758.31±163.55μm2,641.8±75.27μm2,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VG染色两组胶原纤维面积/肌纤维面积分别为19.27±2.73%,11.17±2.4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先天性麻痹性斜视眼外肌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特别是强侧肌组形态改变的多样化是产生麻痹性斜视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手术联合下斜肌减弱术治疗儿童复杂斜视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5-01/2017-02我院收治的68例80眼复杂斜视患儿,均行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手术,对其临床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是否联合下斜肌减弱术治疗,分为联合组(30例35眼)与非联合组(38例45眼),比较两组患儿手术前后视功能、5m斜视度、下斜肌亢进程度、Titmus立体试验结果,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疗效。

结果:术后6mo,两组具有同时视患者、一定融合范围患者、远立体视功能患者和近立体视正常者(40″~60″)所占比例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mo,两组患儿下斜肌亢进程度、5m斜视度与术前相比得到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术后1~3d,1a随访显示,两组患儿正位率、过矫率和欠矫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儿童复杂斜视采取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手术治疗时,联合下斜肌减弱术可能不会影响外斜视矫正效果,进行手术设计时,可忽略下斜肌减弱术对患儿水平斜视度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和探讨成人麻痹性斜视的类型和手术矫正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0-06/2013-06成人麻痹性斜视临床病例46例,将所有病例分为水平斜视组和垂直斜视组,其中水平斜视为主者26例,包括外直肌麻痹16例,内直肌麻痹10例;垂直斜视为主者20例,包括上斜肌麻痹7例,上直肌麻痹8例,下直肌麻痹2例,双上转肌麻痹3例。发病原因:先天性者9例,车祸等外伤所致19例,鼻部或颅脑手术史8例,原因不明者10例。手术方式包括直肌后徙术、直肌缩短术、直肌部分移位术或直肌联结术、下斜肌部分切除术、下斜肌后徙转位术等。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卡方检验,同时对水平斜视组的两种术式改善麻痹眼运动情况进行t检验。
  结果:末次随访时水平斜视组治愈、好转和无效者分别为20例(77%),5例(19%),1例(4%);垂直斜视组分别为15例(75%),3例(15%)和2例(10%),两组间统计无显著性差异(P>0.05);麻痹眼的眼球运动得到改善。水平斜视中所用的两种术式,均能改善麻痹眼的眼球运动,分别为3.76±0.91,3.72±0.84mm,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93)。
  结论:成人麻痹性斜视病情复杂,根据不同麻痹肌及麻痹程度不同,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术后可获得眼位的美容正位,改善代偿头位和主要注视野的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