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笔者自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32例痰浊上扰型眩晕症,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32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男15例,女17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58岁;病程最短7天,最长12年。临床表现:头晕昏沉,倦怠神疲,头重如蒙,心烦而悸,胸闷脘痞,或时吐痰涎,少食多寐,口干不渴或口干引饮,饮后仍干,或便溏或便秘,舌胖,苔浊腻,或白厚而滑,脉弦滑。辨证均属于痰浊上扰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浊毒清颗粒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UAER分为UAER正常组(UAER<30 mg/24 h)4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UAER 30~300 mg/24 h)40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UAER>300 mg/24 h)40例,3组均予降糖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分别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予浊毒清颗粒,1剂/d,分2次早晚水冲服,对照组仅予控制血糖,不使用浊毒清颗粒,两组均观察2个月.各组试验前后均测定CRP、Hcy、UAER.结果 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Hcy均较UAER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临床糖尿病肾病组Hcy较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明显升高(P<0.05),Hcy与UAER呈明显正相关(r=0.556 6);浊毒清颗粒治疗组较对照组UAER、Hcy明显降低(P<0.05).结论 Hcy与UAER呈明显正相关;浊毒清颗粒可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UAER、Hcy.  相似文献   

3.
1995~1997年,笔者应用自拟化湿和中汤治疗湿滞胃脘痛73例,疗效满意,兹报道于下。1 一般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院住院和门诊病人73例。其中男44例,女29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74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3年;中医辨证属湿热内蕴61例,寒湿困阻12例。1.2 分型 共同症状:胃脘部隐痛,时轻时重,脘腹痞满,不思饮食,食后腹胀甚,身体困重,四肢无力,头蒙而胀。1.2.1 湿热内蕴 口干粘腻不欲饮,午后身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1.2.2 寒湿困阻 口淡腻,遇冷腹痛加重,面色黄白,舌质淡嫩,苔白滑腻,脉濡缓。2 治疗方法2.1 化湿和中汤药物组成 藿香10g,…  相似文献   

4.
慢性胃炎中医湿证证候诊断标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以中医诊断学辨证要素为基础,结合多元数理统计方法,完善传统的慢性胃炎中医湿证宏观辨证标准,探讨建立中医证候辨证标准的方法和手段.方法 运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1)对确立脾胃湿热证有意义的症状排序为:舌红苔黄、苔腻、口黏腻、小便黄、大便秘或干结、面色红、肢体困重.(2)对确立脾虚湿阻证有意义的症状排序为:苔腻、口黏腻、小便黄、胖大舌、齿痕舌、口淡、纳少.结论 通过中医学理论与多元统计方法的结合可筛选出对中医湿证诊断有意义的辨证要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滋肾降糖饮加瑞格列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55例,中医辨证均属脾肾两虚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25例,分别给予瑞格列奈和滋肾降糖饮加瑞格列奈治疗,共8周。检测、比较治疗前后FBG、2hBG、HbA1c、BUN、Scr及UAER等。结果:两组FBG、2hBG、UAER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有板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前后HbA1c、BUN、Scr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滋肾降糖饮加瑞格列奈治疗早期DN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肾功能衰竭期的证候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HANS)(肾功能衰竭期)患者临床表现为“湿浊内蕴”证的机率,并揭示导致湿浊内蕴证的物质基础。方法:按照原发病的不同分为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组、慢性肾小球肾炎组、糖尿病肾病组、马兜铃酸肾病组四组,观察各组患者肌酐、尿素氮、尿酸、甲状旁腺激素的水平。结果:HANS组患者肌酐、尿素氮、尿酸、甲状旁腺激素比其他各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HANS(肾功能衰竭期)患者以湿浊内蕴证为主要证型,肌酐、尿素氮、尿酸、甲状旁腺激素与湿浊内蕴证的发生呈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IR)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IR、血脂各项、血尿酸(UA)及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的相关性。选择186例2型糖尿病病例,按中医辨证分为湿热(痰浊)困脾、阴虚热盛、气阴两虚、血瘀脉络及阴阳两虚血瘀水停等5型,对其进行相关指标检测及分析。结果:①2型糖尿病中医各辨证分型组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均低于正常组(P〈0.05,〈0.01);血脂各项、UA、CRP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组间比较,湿热(痰浊)困脾组和瘀血阻络组大多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②ISI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各项(除高密度脂蛋白外)、UA及CRP均呈负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中医各辨证分型在ISI、血脂各项、UA、CRP水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以湿热(痰浊)困脾和血瘀脉络两型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体重指数、血胰岛素水平及血脂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其中阴虚热盛组、湿热困脾组、气阴两虚组及血瘀络脉组各30例,分别记录体重指数及中医证候积分,并检测空腹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血脂。结果:各组间高胰岛素血症所占比例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以湿热困脾型高胰岛素血症所占比例最高;各组血脂异常患者所占比例有显著性差异(P〈0.01),以湿热困脾型血脂异常所占比例最高;四组肥胖患者所占比例有显著性差异(P〈0.01),以湿热困脾型肥胖者所占比例最高。结论:糖尿病患者的体重指数、空腹胰岛素及血脂水平与中医辨证分型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且湿热困脾型患者体重指数、空腹胰岛素及血脂水平与中医其他辨证证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为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物质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采用自拟止晕汤治疗眩晕3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36例,男8例,女28例;病程1~10d.临床表现为:眩晕为主,可伴见头痛,胸闷,多梦,恶心,呕吐,纳呆,苔腻,脉濡滑.中医辨证属痰浊中阻型.……  相似文献   

10.
吕久省 《中医杂志》2004,45(9):665-665
消渴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尿浊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证.历代医家多以阴虚燥热立论.治法有养阴、清热、温阳、补肾、益气、健脾、活血化瘀等,而从痰湿论治的资料罕见.验之临床,常见一些患者,除见"三多"症状外,还表现为脘痞胸闷、口渴不欲饮、口中粘腻或有甜味、身体困重、苔腻等一派湿浊内蕴之象,养阴清热实难奏效,而以健脾化湿、行气消痰之法,竟收良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脑利钠肽(BNP)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相关性,为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证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入选的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脾肾阳虚组30例与肝肾阴虚组30例两组,并和20例健康对照组相比,分别测定血BNP、UAER值并进行比较。结果脾肾阳虚组BNP、UAER值明显高于肝肾阴虚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经直线相关性分析,BNP与UAER之间存在正相关(P〈0.01)。结论 BNP、UAER可以作为评价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客观性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癌症与非癌症患者腻苔的定量值分析,为舌诊量化研究服务于临床提供方法与技术上的支持。方法:用尼康5000数码相机拍摄腻苔患者舌象,对中医辨证为痰湿壅盛证的183例病人分为癌症组腻苔与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非癌证组腻苔作了量化比较研究,采用灰度共生矩阵熵值方法作定量分析。结果:肿瘤患者图像的矩阵对角线周围点分布较集中,计算出的灰度共生矩阵特征向量熵值较小,对应细而密的灰度纹理。而非肿瘤患者的腻苔图像灰度共生矩阵中点分部较离散,对应的灰度纹理较复杂。癌证患者组腻苔定量值为(39.68±3.88),非癌证患者组腻苔的定量值为(45.04±3.03),两组比较统计学处理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从腻苔的定量角度揭示癌证与其他不同疾病湿邪病性有所不同,考虑以湿邪为主的证型中,癌证阴寒湿邪盛于其他疾病所致的寒湿,湿邪越盛,病程越长,缠绵难愈。对中医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为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自1998年以来,笔者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葛根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5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根据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认并发周围神经病变58例。全部患者在治疗前1个月内血糖控制稳定。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平均年龄54.6岁;糖尿病病程平均11.9a;周围神经病变病程平均4.1a。对照组23例,男13例,女10例,平均年龄53.8岁;糖尿病病程平均11.2a;周围神经病变病程平均3.8a。两组患者均不同程度临床表现为:消瘦、乏力、口干多饮、肢麻、感觉障碍、针刺烧灼样痛、…  相似文献   

14.
根据刘永祥30年来的临床观察,对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的辨证施治深有体会,提出“治在中焦”的治疗原则,现整理如下。 辨证施治与验案 湿热证 1.湿热交阻、气机不利型 证候:胸腹满闷,烦热倦怠,口干不欲饮,小溲短赤,便秘或泻而不畅;苔薄黄腻,脉弦濡而数。治法:芳化渗湿,清热解毒。方剂:甘露消毒饮加减。本方由藿香、白蔻仁、石菖蒲、连翘、黄芩、滑石、茵陈、木通、生苡仁、芦根、甘草组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层次分析法研究冠心病稳定期痰湿证主要临床表征诊断权重。方法:邀请全国各地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中医心脑血管病专家,现场填写课题组设计的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是判定冠心病稳定期痰湿证的临床表征(临床症状、舌象、脉象)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程度,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冠心病稳定期痰湿证临床表征的权重。结果:①冠心病稳定期痰湿证权重(wi值)为:舌象0.529>临床症状0.295>脉象0.176。②冠心病稳定期痰湿证舌象权重顺序为:苔腻0.497>苔白滑0.269>舌胖边有齿痕0.233;③冠心病稳定期痰湿证临床症状权重顺序为:胸闷胸痛0.222>肢体困重0.120>口粘0.112>体胖0.108>脘腹痞满0.091>面色晦浊0.082>大便粘滞0.076>嗜睡0.075>纳呆0.072>呕恶0.055);④冠心病稳定期痰湿证脉象权重顺序为:脉滑0.517>脉濡0.303>脉缓0.179。结论:冠心病稳定期痰湿证所有要素排序权重的结果中,苔腻、苔白滑、舌胖边有齿痕、脉滑、胸闷胸痛、脉濡、肢体困重、口粘占冠心病稳定期痰湿证临床表征总权重的80%,在冠心病稳定期痰湿证诊断中具有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中医界已发布的冠心病痰湿证辨证标准是以主症、次症形式定性地给出,存在主观性较强的问题。本文引入约束隐结构分析,该方法将主症、次症的语义作为约束条件加入隐结构分析过程,得到含有主症、次症语义约束的定量化中医证候辨证规则。使用该方法对冠心病痰湿证患者556条无标签数据的分析,得到其约束隐结构模型,最后建立定量化痰湿证辨证规则,舌胖边有齿痕(3.16)、苔腻(3.12)、苔白滑(4.72)、胸闷(1.73)、脉濡或滑(6.04);次症:肢体困重(0.48)、口黏(0.63)、体胖(0.49)、大便粘滞(1.38)、脘腹痞满(0.97)、面色晦浊(0.79)、嗜睡(1.18)、纳差(1.07)。与经典隐结构模型得到规则和中医界已发布的定性化辨证规则相比,约束隐结构得到的规则客观性强,具有可重复性。在证候类大小、规则的量化合理度上较好地反映了主症、次症的特点,得到的规则切合中医实际,为冠心病痰湿证辨证标准的定量化研究提供帮助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8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肾病(DN)组43例、无肾病组39例,正常对照组为44例健康体检者。检测分析各组的血清Hcy含量。结果:糖尿病肾病组、无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清Hcy含量分别为14.79±5.08μmol/L、11.18±2.39μmol/L、10.85±2.21μmol/L。经统计学处理,糖尿病肾病组血清Hcy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无肾病组(P〈0.05),糖尿病无肾病组的血清Hcy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Hcy含量增高,血Hcy水平与早期糖尿病肾脏病变之间存在相关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DN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8.
针刺配合梅花针治疗神经性皮炎11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临床资料:118例患者中,汉族76例,俄罗斯族42例;年龄最大54岁,最小8岁,男68例,女50例;病程最长18年,最短3个月,局限型85例,播散型33例。治疗期间均未用其他疗法治疗。辨证分型:风热外犯:患处皮肤潮红,瘙痒,有红色疹斑块,皮损不断扩散;伴有心烦、口干、舌红、苔薄白、脉浮数;湿热阻滞:患处皮肤阵发剧痒,斑疹融合成片。皮肤逐渐增厚,肤色变暗,并可有部分皮损糜烂,湿润和血痴,常伴纳减脘闷,便秘或便溏。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濡数;血虚风燥:病程较长,患处皮肤干燥、肥厚、脱屑,状若牛领之皮…  相似文献   

19.
清热利湿治疗阳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30岁,农民。1985年5月3日就诊。3月前淋雨,当时感到全身不适,未服药。1月后出现阳萎,经某医院给服甲基睾丸素及补肾壮阳的中药,均未见效。刻诊:面色晦暗,神疲懒言,微微恶寒,头昏、身重、肢节酸痛,怠惰嗜睡,胸闷腹满,口粘无味,渴而不饮,大便溏,小便短赤,时有白浊,舌质淡红,苔白厚中间微黄腻,脉濡缓。证属寒从湿化,湿热内蕴,清阳  相似文献   

20.
黑苔从湿论治验案3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功铮 《中医杂志》2001,42(9):533-533
1 病例介绍例1:赵某,女,72岁。1990年1月23日初诊。素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近日口干欲饮,头晕,胸闷,纳呆,大便秘结,需服泻药始得解。苔薄白、中焦黑,脉细弦。证属久病之躯,中运乏力,津液输布无权,致大便秘结,郁热内蕴,湿浊中阻,上泛为焦黑之苔。治拟芳香化湿以解郁,甘寒清热以生津。处方:苏梗10g,佩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