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发伤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关系。方法:96个多发伤患按照SIRS诊断标准分为非SIRS组和SIRS组(包括非感染性SIRS组,全身性感染组和感染性休克组)。计算各多发伤患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各组别SIRS、MOD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全身性感染SIRS组,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S组MODS的发生率高于非SIRS组,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旦发生MODS,病死率均高于50%以上;APACHEⅡ评分越高,病死率越高。以颅损损伤为主的多发伤患,病死率最高(P<0.05);结论:多发伤、SIRS到MODS是一个临床常见的渐进过程。早期发现SIRS并有效调控,控制继发感染,阻止其进一步发展,可能是降低MODS发生率和改善多发伤,尤其是重症患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王建荣  綦丽霞  高辉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11):1588-1589,1592
目的:研究产科急危重症病情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以降低孕妇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85例产科急危重症产妇临床资料,采用改良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对产妇临床生理指标赋值,根据产妇结局分为生存组162例,死亡组23例,比较两组改良APACHEⅡ评分。结果:死亡组改良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生存组(P〈0.01);随着改良APACHEⅡ评分的升高,产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衰竭器官数目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改良APACHEⅡ评分≥26分时对产妇死亡的诊断指数(DI)与诊断效率(DE)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急危重症病情评估对产妇的结局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刘琼  黄纪坚  林吉忠  黄桃 《重庆医学》2001,30(4):320-321
目的:探讨多发伤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的特点,不同程度SIRS与MODS的关系以及对进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防治。方法:根据SIRS的诊断标准,同时参照APACHE评分系统、创伤严重程度、全身感染等确定SIRS的严重程度,分析不同程度SIRS与MODS的关系以及由SIRS向MODS发展的渐进过程。结果:353例中轻、中、重度SIRS分别为158例、118例和77例。与轻度SIRS比较,中、重度SIRS患者MODS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受累器官中,呼吸功能障碍最多见,患病率达27.5%;随着受累器官增多,病死率显著增加(P<0.05)。结论:多发伤后SIRS患者由于二次打击因素的存在,MODS发生率高,SIRS的程度与MODS的发病和预后密切相关。高度重视SIRS向MODS转变过程中的高危因素,阻断或削弱二次打击,早期进行脏器功能支持是防治MODS最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科危重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诊断、治疗以及对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转归的影响。方法:总结1998年-2000年2月,我科收治的外科危重症患者223例,根据美国胸科医生学会(ACCP)和危重病医学会(SCCM)制定的标准诊断,同时参照APACHEⅡ评分系统,血糖水平,全身感染情况等,制定了SIRS的严重程度分级,以便更好地进行治疗和防止SIRS的恶化,对预后进行评估。结果:223例中,轻度SIRS34例(15.2%);中度SIRS166例(74.4%);重度SIRS23例(10.3%),APACHEⅡ评分均>10分。发生各种严重并发症45例(20.1%),223例中治愈195例(81.44%),评为重度SIRS的23例,全部死亡。结论:外科危重患者,SIRS发生率高,与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我们对SIRS的综合分级对诊治和预后判断有积极的意义。地州级医院应建立SICU以便及早把危重患者集中治疗,对降低危重患者的死亡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解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在小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996年10月-2001年5月我院儿科监护病房收治的危重患儿276例,根据Hayden修订的SIRS诊断标准和全国小儿急诊学组拟定的MODS诊断标准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全组276例患儿符合SIRS标准163例,占59.05%,病死率为16.56%,原发病有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两组无显性差异。随着SIRS连续恶化,最终进展为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63例,占38.66%,病死率为41.27%(26/63)。结论:SIRS和MODS是小儿监护病房中常见病症,病死率高,SIRS和MODS进展至器官功能衰竭前存在器官功能受损的表现,应予高度重视并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危重新生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的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地总结分析NICU2006年1月~2009年10月收治的危重新生儿,根据Hayden修定的SIRS诊断标准和全国小儿急诊学组拟定的MSOF诊断标准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全组364例危重儿,符合SIRS诊断标准261例(71.7%)。最终发展为MODS134例(51.3%)。死亡48例,病死率为35.8%。产伤、窒息、患儿成熟度及胎粪羊水污染使SIRS易发展为MODS,病死率明显高于非MODS组。结论:SIRS和MODS在NICU中发病率高,病死率亦高,而且围产因素严重影响其预后。必须提倡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7.
蔡挺  刘鹏  杨群  许兆军  陈童恩 《现代实用医学》2006,18(7):468-468,470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治疗作用。方法100例SIR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根据不同疾病给予相应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加用GSH治疗,在入住ICU时和治疗第8d分别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所有病例治疗前后均进行APACHEⅡ评分和观察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CRP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治疗后的CRP值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的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并有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的APACHEⅡ评分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较对照组为低,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GSH对SR IS有确切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低钙血症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新生儿的关系,探讨血钙与SIRS预后的相关性,为判断SIRS预后提供简易可靠的指标。方法将符合SIRS诊断标准的72例新生儿患者,在入院后24小时内收集SIRS所需资料,于第2天进行血钙值测定,1)分为正常血钙组与低钙血症组:统计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2)存活组及死亡组:统计两组血钙水平的变化。结果正常血钙组及低血钙组MODS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低于正常值的标准数及血钙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钙水平反映SIRS患儿的病情及预后,可作为判断SIRS预后简易可靠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 是指各种非特异性侵害,如感染、创伤、外科手术及其他危重疾病作用于机体而引起的一种全身性防御反应.SIRS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s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早期诊断SIRS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期我科成功救治1位SIRS导致MODS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多发伤患者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影响多发伤患者病死率的因素。方法:分析住ICU113例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予统计学分析。结果:113例中存活80例,病死33例,病死率29.2%,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43例,发生率38.1%,其中病死25例,病死率58.1%;存活组与死亡组相比较,住ICU时间、SIRS评分、大量输血(复苏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MODS、休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发伤病死率高,住ICU时间、APACHEⅡ评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MODS、休克、大量输血是其影响因素。积极干预可以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蝮蛇伤病人中毒程度与血清C反应蛋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70例蝮蛇咬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蝮蛇伤病情严重程度及与SIR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的关系,分析蝮蛇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变化对疾病的病情及顸后估计的意义。方法根据毒蛇咬伤的临床分型及严重程度评分标准,按患者入院时中毒的程度设轻型、重型、危重型,比较各型之间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差异性;根据ACCP/SCCM提出的SIRS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SIRS组与非SIRS组,比较两组之间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差异性;根据MODS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MODS组与非MODS组,比较两组之间血清酶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差异性。结果重型、危重型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与轻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SIRS组与非SIRS组血清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MODS组与非MODS组血清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SIRS组MODS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SIRS组,SIRS组与非SIRS组MODS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存在高度显著性(X^2=19。73,P〈0.001)。结论蝮蛇咬伤患者病情程度越重,其血清C反应蛋白升高得越明显;蝮蛇咬伤患者并发SIRS时,血清CRP升高明显,发生MODS几率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常见临床因素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 dis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2月ARDS患者35例.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ARDS诱因、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 Ⅱ)评分、最低改良氧合指数、真菌感染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发生率等多项资料的差异.结果 存活组与死亡组APACHE Ⅱ评分[(13.7±5.6)分 vs (18.7±6.1)分]、真菌感染率(7/17,41.2% vs 2/18,11.1%)及MODS发生率(12/17,70.6% vs 2/18,1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DS死亡患者具有较高的APACHE Ⅱ评分、并发真菌感染及MODS发生率,这可能是造成ARDS病死率升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烧伤早期的急救处理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影响,探讨两者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996年1月至2001年1月和2001年2月至2008年1月两个不同时期住院的烧伤病人分为Ⅰ组和Ⅱ组,回顾性分析两阶段符合SIRS诊断的患者早期治疗方法的差异,比较SIRS的发生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死亡率的差异。结果Ⅰ组与Ⅱ组SIRS的发生率、MODS发生率、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显示Ⅱ组疗效优于Ⅰ组。结论烧伤早期充分有效的液体复苏、足量有效应用抗生素、特异性的免疫治疗等有针对性的防治SIRS,可有效阻断SIRS的发生及发展,降低MODS的发生率及死亡率,从而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高原地区危重病患者合并SIRS和MODS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对高原地区危重病患者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顺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认识;方法:分析266例SIRS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至少符合2项SIRS标准,包括发热或体温过低、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白细胞计数异常;MODS的诊断标准是,机体受打击24小时后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功能不全;结果:266例中符合2项标准者69例(25.9%),3项者102例(38.3%),4项者95例(35.7%);发展为MODS的有65例(24.4%),其中2项的有9例(13.0%),3项的有26例(25.5%),4项的有15例(15.8%);死亡40例(15.0%),其中SIRS2项的5例(7.2%),3项的20例(19.6%),4项的有15例(15.8%);二脏衰死亡7例(28.0%),三脏衰死亡21例(77.8%),四脏衰死亡7例(87.5%),五脏衰以上死亡5例(100%);结论:SIRS可由感染和非感染因素引起,病情进展可发展为MODS。高原地区由于缺氧,发生SIRS符合3项标准者为多,且在这一项中并发MODS和死亡率均高,建议完善高原地区SIRS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胆管炎 (ACST)患者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情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 1991年 7月至 2 0 0 1年 7月间收治的 10 8例ACST患者临床资料 ,根据SIRS诊断标准 ,同时参照APACHE评分系统 ,确定SIRS的严重程度 ,分析不同程度SIRS与MODS的关系和发病率。结果 所有ACST患者都发生SIRS ,发病率为 10 0 % ,并发轻、中、重度SIRS分别为 48例、3 6例和 2 4例。与轻度SIRS比较 ,中重度SIRS患者MODS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P <0 0 5 ) ;受累器官中 ,肝功能障碍最多见 ,患病率高达 3 3 3 % ;随着受累器官的增多 ,病死率明显增加 (P <0 0 5 )。结论 ACST患者均发生SIRS ,由于第 2次打击因素存在 ,MODS发生率高。SIRS的程度与MODS的发病和预后密切相关。高度重视SIRS向MODS转变过程中的高危因素 ,早期诊断SIRS ,并积极调控机体炎症反应 ,早期进行器官支持 ,是防治MODS及改善ACST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atic inflammatory reaction syndrome,SIRS)是各种危重病发展成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基本环节.为探讨SIRS时血糖的改变以及与MODS的关系,对52例肺炎合并SIRS患儿的血糖进行动态监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在ICU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ICU中行CBP治疗的MODS患者的一般资料、血液生化检查、疾病危重度评分等,对比分析CBP治疗前后临床参数的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①共收集进行CBP治疗的MODS患者401例,患者ICU期间行CBP治疗的主要指征为:氮质血症(62.3%)、少尿或无尿(51.4%)、急性肺水肿(27.9%);②通过CBP治疗患者心率、呼吸频率、中心静脉压、血肌酐、APACHEⅡ评分降低,氧合指数(PO2/FIO2)升高;③死亡组患者年龄大、衰竭器官数多、A-PACHEⅡ评分高,病情更为危重;④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CBP治疗前衰竭器官数、APACHEⅡ评分为临床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BP能改善ICU中MODS患者的预后;有条件应及时转入ICU进行病情监测和CBP等多脏器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us-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疗效。方法30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除经内科常规治疗外,行PE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在治疗前、PE后、CVVH结束时,分别检测生命体征、血尿素氮、肌酐、动脉血氧分压及氧合指数、电解质、酸碱平衡的变化、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血肿瘤坏死因子a(tumornecrosis factor-alpha,TNF-a),并进行ICU监护的结果记录。以APACHEⅡ评分及SIRS评分判断患者病情的变化。在治疗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血浆置换后血CRP、血TNF-a明显下降(P〈0.05),CVVH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血尿素氮、肌酐、动脉血氧分压及氧合指数、电解质、酸碱平衡的变化APACHEⅡ评分及SIRS评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PE联合CVVH治疗可显著改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改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早期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疗效及对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45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在早期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治疗后观察患者临床指标及生化指标变化、APACHEⅡ和MOD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多巴胺剂量逐渐减少,心率、平均动脉压及氧合指数均较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酐、尿素氮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红素和游离胆红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及MODS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有改善预后的作用,患者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近10多年的大量实验研究和临床资料揭示了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是从创伤、感染、中毒、休克等发展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多器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