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评价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预防髓母细胞瘤术后放射治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60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其分为A组(rhIL-11预防治疗组30例)和B组(对照组30例)。A组患者放射治疗中血小板计数〈100×109/L时或血小板计数较放射治疗前基线水平下降〉50%即开始按50μg·kg^-1·d。剂量给予rhIL-11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续应用,直至血小板计数≥200×109/L时停药;B组患者不予预防性应用rhIL-11治疗,但当血小板计数〈50×109/L时则按50μg·kg^-1·d^-1剂量给予rhIL-11皮下注射治疗,每日1次连续应用,直至血小板计数≥100×109/L时停药。结果:本研究中54例患者可进行疗效评价。rhIL—11可显著升高髓母细胞瘤术后放射治疗中血小板的最低值,显著缩短血小板减少症的持续时间和缩短放射治疗所需的时间。主要不良反应有注射部位疼痛、硬结、红肿、水肿、乏力及心悸等,但大多程度较轻,且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rhlL-11具有明显的促血小板生成作用,可显著减少髓母细胞瘤患者术后放射治疗过程中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保证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且不良反应较轻,较易处理。  相似文献   

2.
李婧  陈丹  杨颖  徐朱俊  程杰 《中国保健营养》2012,(16):3350-3351
目的比较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与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治疗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11-2011.11收入我院的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34例,随机分为TPO治疗组(18例)和IL-11治疗组(16例),分别皮下注射rhTPO(15000u/d)和rhIL-11(3mg/d),监测血小板生长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rhTPO治疗组血小板开始恢复时间与血小板恢复至100×109/L以上所需时间均较rhIL-11治疗组明显缩短,统计学差异显著,分别为P<0.01与P<0.05。rhIL-11治疗组有1例患者化疗后需要输入外源性血小板,rhTPO治疗组无患者需要输注血小板。与rhIL-11相比,rhTPO较少发生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较好。结论与rhIL-11相比,rhTPO能更有效地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3.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防治化疗所致血小板(PLT)减少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病例自身对照研究,对第1个周期化疗(对照组)后PLT减少的45例实体瘤患者,第2个周期(治疗组)采用相同方案化疗,化疗结束后24 h开始,皮下注射rhIL-11,连用7~14 d,或至PLT≥100×109/L时停药。结果治疗组化疗后各时点PLT计数均高于对照组。化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PLT最低值分别为(113.6-50.9)×109/L和(48.3-15.7)×109/L,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恢复正常时间的中位数,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 d和12 d,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大多数不良反应均为I~Ⅱ度,Ⅲ度不良反应发生率<4%,经药物处理后可完全缓解。结论rhIL-11是治疗化疗后PLT减少的有效药物,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 (rhIL-11)对恶性肿瘤化疗所致重度血小板减少的治疗和预防效果.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对58例恶性肿瘤化疗后出现重度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在出现重度血小板减少后应用rhIL-11治疗(治疗周期);所有患者在下一个疗程化疗结束后48 h给予rhIL-11预防性治疗(预防治疗周期).观察两个周期血小板减少的程度和持续时间.结果 治疗周期治疗总有效率100.0%(58/58),治疗周期和预防治疗周期用药持续时间、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血小板最低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8±5.6)d比(5.2±3.7)d、(11.5±5.7)d比(5.1±3.8)d、(25.8±15.6) ×109/L比(42.2±18.7)×109/L,t值分别为2.42、2.86、3.23,P值分别为0.03、0.00、0.00].治疗周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6%(16/58),预防治疗周期为25.9% (15/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IL-11可促进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重度血小板减少的恢复,减少化疗后重度血小板减少的发生.并能缩短重度血小板减少的持续时间,不良反应轻,患者可耐受.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分为3组。丙种球蛋白(IVIG)+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组,G-CSF组,IVIG组,分别观察比较其各组血小板恢复情况。结果IVIG+G-CSF组和IVIG组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用药5d后血小板增加值与用药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和P〈0.05);与单用G-CSF组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IVIG具有升高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作用,IVIG与G—CSF联合应用具有明显增强其升高血小板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于2018-02~2020-02期间收治的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增加针灸治疗,评价两组临床疗效,测定治疗前后WBC、症状评分及T细胞亚群水平变化.结果: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显...  相似文献   

8.
职业性白细胞减少症2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细胞减少症是职业病临床常见病症,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临床上用于治疗的药物虽较多,但疗效均不够理想。为寻找职业性白细胞减少症的有效治疗方法,自1988年以来,我们应用再障生血片和阿胶浆口服液两种中成药,对28例职业性白细胞减少症患者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9.
格拉诺赛特对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Granocyte(rhG-CSF)对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化验白细胞低于3.5×109/L时,每日rhG-CSF50~100ug,皮下注射,白细胞达到4.0~109/L以上时停药。结果63例用药后3日白细胞平均值与用药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此药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可保证化疗按计划完成,是防治化疗后因白细胞下降发生严重感染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学工程》2015,(10):1351-1353
目的通过与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吉巨芬)对比,探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衍生物(百杰依)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将50例化疗后PLT<50×109/L的恶性肿瘤患者分为百杰依组和吉巨芬组。百杰依组第1疗程接受百杰依(1.5 mg)治疗,第2疗程改用吉巨芬(3 mg)治疗,吉巨芬组用药顺序与百杰依组相反。PLT升至100×109/L以上时停药。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外周血血小板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百杰依组治疗后血小板严重减少(PLT<20×109/L)持续天数、血小板恢复至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吉巨芬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药治疗后患者PLT最低值、PLT<50×109/L持续时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主要药物不良反应包括乏力、发热、头痛、注射部位疼痛、肌肉及关节疼痛、心悸、颜面四肢浮肿等,停药后可自行消退,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比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 IL-11衍生物可缩短化疗后血小板重度下降(PLT<20×109/L)的持续时间及血小板恢复至正常时间,药物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是一种治疗恶性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有效、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白细胞减少症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的临床常见病症。目前对其治疗的方法甚多,但效果都不十分理想。自1983年以来,我们以中药当归75g、黄芪100g、首乌75g、鸡血藤90g、熟地75g、大枣60枚等为基础,加水煎熬,浓缩至500ml,研制成升白合剂,进行对白细胞减少症试验治疗,以观察疗效。并同时与常用的刺激白细胞生成药物:脱氧核苷酸、维生素B_4、利血生、辅酶A等的治疗效果作比较。现就这方面的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职业性白细胞减少症是接触职业性有害理化因素,使机体受到损害,在血液等方面所表现出的一组综合症。因此,该病的临床表现,除了白细胞减少(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低于4.0×10~8/L)外,还具有与该联合因素对机体损害所引起的一系列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如贫血、头昏、乏力、易疲劳、失眠多梦、体质虚弱易感染和感冒等。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是新生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以早产儿发病更多见。早发性(≤出生后72 h)血小板减少多因胎母相互作用因素所致特别是以母亲妊娠高血压疾病最为常见;晚发性(>生后72 h)血小板减少的病因以感染最常见。临床活动性出血表现并不常见,多数可自行缓解,预后较好,个别重症患儿需血小板输注,但对于血小板输注的标准和时机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利可君配合乳腺癌化疗,以观察其在治疗和缓解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住院352例,经病理确诊的乳腺恶肿瘤患者,其中化疗后服用利可君者165例为治疗组,对照组皮下注射集落刺激因子者187例作为对照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白细胞上升幅度比对照组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有效率相当,患者感染发生率下降.结论 乳腺癌患者化疗时配合服用利血生能有效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且明显降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曾国庆 《社区卫生保健》2007,6(3):214-214,216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Ⅱ治疗肺癌合并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62例肺癌所致胸腔积液患者,先行胸腔穿刺置管和闭式引流胸水,再胸腔注射白细胞介素Ⅱ200万U/次,每天1次,连续2d,第3天拔管,1个月后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有效率为69.4%。结论胸腔闭式引流后注入白细胞介素Ⅱ治疗肺癌合并的恶性胸腔积液,近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防治苯中毒的实验研究获得良好结果的基础上,自拟中药专方“生血灵”,治疗了22例苯引起白细胞减少症病人,并与西药利血生对照组进行了比较,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血小板减少症是临床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尤其好发于青年女性。 一般来说,造成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减少的原因有3个:①血小板不能正常产生。如应用了各种抗癌药物或放射治疗后,骨髓中巨核细胞减少。②成熟血小板分布异常。如脾脏肿大时,大量的血小板蓄积在肿大的脾脏之内。③血小板寿命缩短,可因多种原因使其过早破坏(寿命短于9天),而骨髓中的代偿功能又不能补偿血小板的大量破坏,使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减少。 我们遇到的血小板减少症病人大多数是由于血小板破坏过多而引起,其原因往往与机体免疫功能异常有关。医学上称之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  相似文献   

18.
内科: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减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卫生》2005,(6):53-54
  相似文献   

19.
黄芪注射液治疗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黄芪注射液治疗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2例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均采用黄芪注射液40ml加入250ml糖或盐水中静滴,1次/天,15天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对比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和临床症状。结果显效27例,有效32例,无效3例。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黄芪注射液有任何毒副作用。结论采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白细胞减少症过程中无明显毒副作用,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20.
赵成  王红 《中国医师杂志》2009,11(7):994-995
目的评价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治疗难治性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难治性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患者皮下注射rhIL-11。结果用药后血小板平均值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停药后迅速改善。结论rhIL-11治疗难治性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疗效好,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