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脊髓髓内肿瘤部位重要,手术全切除难度大。显微手术切除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1996-2002年.我们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脊髓髓内肿瘤18例,效果满意。现分析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体感诱发电位( SEP)、运动诱发电位( MEP)联合监测在脊髓髓内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脊髓髓内肿瘤切除术患者36例,分别于切除前和切除后3个月进行SEP、MEP联合监测,并进行JOA评分以评价脊髓神经功能。比较分析髓内肿瘤切除后脊髓神经功能改善及无变化患者手术前后SEP、MEP指标。结果脊髓神经功能改善16例,未明显改变18例,下降2例。与术前比较,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患者术后SEP-P40潜伏期缩短、波幅升高,MEP-AHB潜伏期缩短,P均<0.05;脊髓神经功能未明显改变患者上述监测指标手术前后变化不明显( P均>0.05)。结论 SEP、MEP联合监测可反映脊髓髓内肿瘤切除术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3.
脊髓髓内动静脉畸形是脊髓动静脉畸形的一个亚型,临床上较为少见,但可因出血、压迫效应、盗血等原因造成严重的脊髓神经功能障碍.主要治疗方法有栓塞和手术切除.手术治疗时,在切除畸形血管团的同时应注意避免损伤脊髓功能.作者在实施脊髓髓内动静脉畸形切除术中,采用皮质体感诱发电位监测术中脊髓功能的变化,避免手术损伤脊髓.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脊髓髓内肿瘤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7例经显微手术治疗的髓内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肢体麻木为首发症状13例,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9例,大小便功能障碍2例,腰背部疼痛2例,痛温觉分离者1例,呼吸困难1例,肌肉萎缩1例。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行MRI平扫+增强扫描明确髓内占位性病变。全部病例采取全椎板切开术后复位固定。对患者术后病理以及术前、术后症状体征和随访复发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外科显微手术治疗髓内肿瘤的效果。 结果本组患者中,11例室管膜瘤10例全切,1例次全切除;2例星形细胞瘤1例全切除,1例次全切除;表皮样囊肿、血管母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术后转移各1例均全切除;1例炎性组织部分切除。术后症状改善11例,1例术前双下肢瘫和大小便失禁,术后无变化,5例术后症状加重,经康复治疗后2例完全恢复,2例留有轻度功能障碍,1例仅轻微改善,遗留有中度功能障碍,没有死亡病例。17例随访0.1~4.5年,2例肿瘤复发,1例再次手术,1例转放射治疗。 结论对于不同病理和性质的髓内肿瘤采取不同的显微手术方法和手术技巧,获得较好的成功率。术前症状较重者,预后较差。因此,显微外科手术是脊髓内肿瘤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背景 脊髓海绵状血管瘤(SCCH)较为罕见,约占髓内肿瘤的5%,其早期症状隐匿,但瘤体常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的脊髓损伤甚至截瘫,极易误诊漏诊,延误手术时机并增加手术风险,故需早期识别.目的 探讨SCCH的临床特征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预后.方法 回顾性选取2005年1月至2021年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7例SC...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髓内肿瘤的临床特点和显微手术疗效,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至2012年8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经手术治疗并证实为髓内肿瘤的165例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年龄用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肿瘤定位及病理类型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165例患者共发现171个肿瘤,男性患者肿瘤好发于颈段,女性好发于胸段(χ2=11.97,P0.05);青少年患者病理类型主要为星形细胞瘤,成年患者主要为室管膜瘤(χ2=86.50,P0.001);术前MRI定位诊断准确率97.5%,定性诊断准确率96.4%。术前Mc-Cormick分级Ⅰ级48例,Ⅱ级85例,Ⅲ级21例,Ⅳ级11例。手术采用椎板切开显微切除肿瘤,辅助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和术后综合治疗,术后早期随访Mc-Cormick分级判断疗效,术后Ⅰ级139例,Ⅱ级20例,Ⅲ级1例,Ⅳ级5例,症状缓解率96.4%,其中症状完全恢复者139例(84.2%),大部分好转恢复者20例(12.1%),症状同前4例(2.4%),肢体运动功能恶化2例(1.2%)。结论髓内肿瘤起病缓慢,早期症状隐匿易被忽视和误诊,术前MRI定位和定性诊断准确性和特异性高,为早期诊断提供了保证。显微手术切除是治疗髓内肿瘤唯一可靠有效的治疗手段,尤其是近两年来使用神经电生理监测指导显微手术,极大地提高了手术全切率和预后。  相似文献   

7.
万宪玉  于丽娜  孟媛 《山东医药》2004,44(29):75-76
椎管内肿瘤指脊髓、神经根、脊膜和椎管壁组织的原发性和继发性肿瘤,多发生于胸段。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受损节段以下躯体运动、反射、感觉及脏器括约肌功能和皮肤营养障碍等。治疗原则为尽早手术切除肿瘤,缓解脊髓受压。自2002年以来我科对7例椎管内肿瘤患者行手术治疗,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血管内治疗和手术治疗脊髓动静脉畸形的短期和长期疗效。方法 对103例脊髓动静脉畸形的患者进行血管内治疗34例,占33.0%;手术治疗69例,占67.0%。治疗前、后行脊髓血管造影检查,评估治疗的影像学效果。使用阿米诺夫量表评估治疗前、后脊髓功能的改变,x^2检验用于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短期和长期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中脊髓畸形血管团完全清除60例,占58.3%;部分清除43例,占41.7%。术后1个月的治疗效果为:治愈19例(18.4%),改善14例(13.6%),无变化57例(55.3%),恶化13例(12.6%);随访6个月的治疗效果为:治愈26例(25.2%),改善33例(32.0%),无变化29例(28.2%),恶化15例(14.6%)。结论 脊髓畸形血管团完全清除的患者比部分清除的患者获得更好的长期治疗效果。手术治疗方法更有利于完全清除畸形血管团,血管内治疗畸形血管团的完全清除率虽然相对较低,但短期疗效却优于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2003年1月-2007年12月,我们应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辅助手术治疗急性脊髓损伤患者1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李颖  马晓春  李红旗 《山东医药》2006,46(30):38-38
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12例。术后平均随访8.5个月,患者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改善,JOA评分改善率平均为52.8%。认为对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根据病因选用恰当的减压及内固定术式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脊髓海绵状血管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MRI的广泛使用 ,以往认为发生率极低的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率、发生率明显增加。该病分为髓内型、硬膜内髓外型、硬膜外型和椎体型 ,以髓内型多见。临床表现为反复出血及脊髓损害 ,症状多样 ,主要通过MRI检查确诊。该病诊断一经明确就应早期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12.
脊髓损伤并严重胸外伤患者病情重、并发症多,处理不慎易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2005年7月一2008年7月,我们共收治脊髓损伤并严重胸外伤患者32例,均予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将手术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金荣忠  谈国明 《山东医药》2010,50(34):82-82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无脊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将78例无脊髓损伤的胸腰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随访1 a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脊柱后突角分别为43.82°±2.21°、16.24°±1.43°,椎体高度分别为0.403±0.058、0.883±0.061;对照组分别为43.27°±2.45°、22.15°±1.32°及0.429±0.051、0.679±0.053,与治疗前比较,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结论手术治疗无脊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效果优于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4.
脊髓海绵状血管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MRI的广泛使用,以往认为发生率极低的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率、发生率明显增加,该病分为髓内型、硬膜内髓外型,硬膜外型和体型,以髓内型多见临床表现为反复出血及脊髓损害,症状多样,主要通过MRI检查确诊,该病诊断一经明确就应早期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15.
2004年4月~2006年12月,我科共收治6例脊髓血管畸形患者,经显微手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诊治体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脊髓肿瘤术后硬脊膜外瘢痕粘连的机制及预防方法。方法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脊髓肿瘤患者29例,切除肿瘤后,严密缝合硬脊膜,外敷明胶海绵及人工硬脊膜,最后将完整切除的椎板复位固定,分层关闭切口。结果 29例患者术后脊柱CT复查,显示手术节段局部肌肉软组织愈合良好,椎板复位融合,硬脊膜外未形成明显瘢痕粘连,全部恢复良好。结论瘢痕粘连与血肿、症状反应及术中椎板切除过多有关;椎板切开复位技术与硬脊膜外敷明胶海绵及人工硬脊膜的联合应用可以有效预防脊髓肿瘤术后的硬脊膜外瘢痕粘连。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合适的临床治疗措施,本文对我院收治的老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分别采用手术和非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并对两种治疗措施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8.
李端峰  李牧 《山东医药》1997,37(4):22-22
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二次手术原因分析济阳县人民医院(251400)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李端峰李牧1993年1月至1996年5月,我们收治陈旧性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22例,均因首次术后疗效不佳而再手术。现报告并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  相似文献   

19.
叶锋  游潮  贺民  李进  张瑜  贾璐 《山东医药》2009,49(43):34-36
目的提高脊髓动静脉病变的治疗水平。方法对65例脊髓动静脉病变患者根据脊髓血管畸形的分型和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治疗后随访26个月,对综合疗效进行评定。结果经26个月的临床和影像随访,脊髓动静脉病变的总体治愈率为50.8%,改善率为32.3%。结论对脊髓动静脉病变患者,根据脊髓血管畸形的分型和具体情况行个体化治疗可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GC)治疗对硬脊膜动静脉瘘和脊髓髓内动静脉畸形(AVM)并发静脉高压性脊髓病(VHM)的危害与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硬脊膜动静脉瘘与1例脊髓髓内AVM合并VHM患者的临床资料。因误诊为急性脊髓炎等疾病,使用GC治疗后使患者原有的脊髓功能障碍迅速加重。经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后,采取手术切除与血管内栓塞动静脉瘘口的综合治疗。观察患者术前GC对VHM患者脊髓功能的影响及手术治疗对脊髓功能恢复的效果。结果①应用GC治疗3 d后,评价脊髓功能的改良Aminoff-Logue评分均上升(病情恶化)。步态评分:22例均上升,用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M2=20.045,P0.01;小便评分:除1例无变化,其余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M2=19.048,P0.01;大便评分:除5例无变化外,其余17例评分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M2=15.059,P0.01。②术后1个月,步态评分:8例恢复到用药前,14例上升;小便评分:11例恢复到用药前水平,10例上升,1例下降;大便评分:15例恢复到用药前状态,7例评分上升。③术后6个月步态评分与用药前比较,3例评分降低(进步),11例上升;小便评分12例恢复,7例较用药前改善,3例比用药前差;大便评分有6例评分下降,2例上升。④术后6个月综合状态评定:正常2例(9.1%),基本正常7例(31.8%),轻度异常9例(40.9%),中度异常3例(13.6%),重度异常1例(4.5%),其中正常和基本正常占40.9%。结论硬脊膜动静脉瘘合并VHM易误诊为急性脊髓炎。使用GC治疗后,可致患者脊髓功能障碍短期内进一步恶化。早期手术切除或栓塞动静脉瘘口缓解VHM是挽救脊髓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