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TEN/ MMACl/ TEPl基因是 1997年 3月以来发现的一种新型肿瘤抑制基因 ,一些研究已经证明它与肿瘤的形成 ,尤其是肿瘤的进展晚期有关。该基因先后被国际上三个科研小组分别克隆 ,因而有不同命名。由于该基因定位于第 10号染色体上 ,其编码的蛋白与磷酸酶和细胞质张力蛋白同源 ,并在许多肿瘤中伴有第 10号染色体的同源性丢失 ,故命名为第 10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 -张力蛋白基因 (phosphatase and tensinhom ology deleted onchromosome ten,Pten) [1 ] 。Steck等 [2 ] 发现在许多进展晚期的肿瘤有该基因的突变 ,故而命名为多发性进展…  相似文献   

2.
来自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霍德华休斯医学院,凯斯西储大学(casewesternreserveUniversity)等处的研究人员揭示了在人类结直肠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起着关键作用的信号传导通路,这对于研究人类结直肠肿瘤的起源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肝细胞癌(HCC)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全球性癌症,可被许多不同的刺激因素诱导。Losson等在小鼠身上发现了一个肿瘤抑制基因Trim24,它可能通过调节视黄酸(RA)转录网络来特异性抑制HCC发生。RA可与许多受体结合而形成细胞核受体超家族的一部分,并通过募集大量共调节蛋白来控制转录。TR  相似文献   

4.
抑癌基因具有抑制原癌基因表达的作用。由于抑癌基因的突变或缺失 ,使抑癌基因失活 ,从而导致原癌基因活化或细胞增生失控而引起癌变。与大肠癌有关的抑癌基因有 p5 3、APC/MCC、DCC、nm 2 3、p16及一些新近发现的 p73、p2 1、HSU17714等 ,现介绍如下。1 p5 3p5 3基因位于 17号染色体 (17p5 3) ,其蛋白产物的分子量为 5 3kd ,故称 p5 3。p5 3分野生型和突变型。野生型 p5 3保存期极短不易检测。而突变型p5 3在细胞内保存期相对较长。在大肠癌中约 5 0 %~ 60 %有 p5 3表达 ,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及腺瘤[1] 。p5 3…  相似文献   

5.
采用1个载体编码2个shRNA技术, 构建Livin基因和Survivin基因联合靶向的siRNA重组表达载体, 研究其对人大肠癌细胞生长协同抑制的增效作用。构建Livin基因和Survivin基因联合靶向的siRNA重组表达载体并转染大肠癌细胞, 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Livin基因与Survivin基因的表达, 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处理后细胞的凋亡效应。经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证实Livin基因和Survivin基因联合靶向的siRNA重组表达载体构建成功, 它对大肠癌细胞Livin和Survivin mRNA的抑制率分别为27.90%和32.24%, 对Livin和Survivin蛋白表达的抑制率分别为22.28%和40.86%,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率为 (11.69 ± 1.37) %, 但协同干扰作用比单独干扰Livin基因或Survivin基因弱。Livin基因和Survivin基因联合靶向的siRNA重组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并能抑制Livin基因和Survivin基因的表达, 但协同抑制作用比单独干扰Livin基因或Survivin基因弱。  相似文献   

6.
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我国位居第五的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发病年龄也明显提高.(CRC)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涉及多种基因改变和多阶段的致癌复杂过程.Survivin是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IAP)家族中的一个成员,人类Survivin基因是Am-brosini等于1997年经效应细胞蛋白酶受体1(effector cellpretease receptor-1,EPR-1)cDNA在人类基因组库的杂交筛选中分离出来的.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CRC中Survivin的阳性表达与CRC的发生、转移均有一定关系[1-3].就Survivin基因的结构、分布、作用及其在CRC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燕  王喜梅  吴绍新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5):2290-2291
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我国位居第五的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发病年龄也明显提高。(CRC)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涉及多种基因改变和多阶段的致癌复杂过程。Survivin是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IAP)家族中的一个成员,人类Survivin基因是Am-brosini等于1997年经效应细胞蛋白酶受体1(effector cellprctease receptor-1,EPR-1)cDNA在人类基因组库的杂交筛选中分离出来的。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CRC中Survivin的阳性表达与CRC的发生、转移均有一定关系[1~3]。就Survivin基因的结构、分布、作用及其在CRC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国药店》2002,(3):74-75
当前,肿瘤患者处于高发期,是导致人类死亡的前三种恶性疾病之一,死亡率高、痛苦大。其发病的外因即环境因素包括化学致癌因素,如含有3—4苯比的煤焦油、沥青等多环碳氢化合物,若长期接触皮肤或被呼吸道吸入后,可引起皮肤、肺等肿瘤;还有物理致癌因素、生物性致癌因素及其他因素,如长期胃溃疡引起癌变等。但环境因素并不是决定性因素,其决定性因素还在于  相似文献   

9.
赵妙  杨兵 《临床医药实践》2010,19(3):163-164,167
大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我国恶性肿瘤中居第五位。日前仅5%的大肠癌患者在早期得到诊断,大部分患者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肿瘤标志物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判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提高大肠癌的诊治水平,寻找能够用于早期诊断、治疗观察、预后判断且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度的肿瘤标志物,成为该领域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处方药》2004,(6):7-7
约翰霍普金斯Kimmel癌症中心和霍华德·休斯医学院的科学家发现一种基因家族,这种基因的突变与四分之一的结肠癌有关,而且也与其它常见的癌症包括乳腺癌和肺癌有关,将可以做为新抗癌药靶标。这篇研究发表于2004年5月21日的Science杂志上,将可以作为更具选择性的个人化治疗,以抑制不同肿瘤突变的基因途径。这项发现直接影响癌症发展的变化,大部分已经发现的癌症基因并不会影响癌症恶化,如同乘客无法改变公车的速度或方向。但是这项研究发现正如同发现了公车的刹车。研究人员分析了157个结肠癌病例后,发现在77个病例中,发生了制造酚基乙氨酸…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肿瘤”与“NK—天然杀伤细胞、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吞噬功能”等免疫相关常识及与“康爱新生素”的关系作简要介绍。 NK—天然杀伤细胞。天然杀伤细胞,具有自发抗瘤反应性,在原发及移植性肿瘤部位积聚,NK—细胞被激活后,以  相似文献   

13.
肿瘤多药耐药(MDR,multidrugresistance)是指肿瘤细胞对分子结构不同作用机制各异的抗肿瘤药物产生交叉耐药。MDR是肿瘤化疗取得成功的一大障碍。现已证实,MDR主要是由mdrl基因编码的Pgp(P-glyC0protein)9;起的,pgp是一种能量依赖性药物输出泵,将细胞内药物泵至细胞外,降低细胞内药物蓄积,导致化学治疗的效果下降乃至消失。本文就近年来大肠癌mdrl/Pgy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MDR表型的肿瘤细胞常有mdrl基因过度表达。mdrl基因是一组基因家族的成员,该家族中共有5个成员,其中3个存在于仓鼠(PPPI,PPPZ,PPP3)…  相似文献   

14.
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ituitarytumor-transforminggene,PTTG)是一种新近发现的肿瘤转化基因。近年来的报道显示,PTTG在没有其它辅助癌基因参与下既具有致瘤能力又与大多数肿瘤发生有密切关系。1PTTG的基因结构、正常表达及分布1997年,Pei等犤1犦利用差异显示PCR技术发现,有一条约396bp的DNA片断与当时分离出来的基因库中已知序列无同源性,用此片段从垂体肿瘤细胞中检测到一个长约1.3kb的mRNA呈高表达,而在正常垂体细胞中则没有。为进一步描述这个垂体肿瘤mRNA的特征,他们用396bpDNA片段作探针从大鼠垂体肿瘤细胞系GH4cDNA文库中…  相似文献   

15.
16.
融合基因是指两个基因的全部或一部分序列相互融合为一个新的基因的过程,是染色体易位、中间缺失或染色体倒置所致的结果,通常具有致瘤性,在各种不同的肿瘤中普遍存在。基因融合是肿瘤的普遍特征,可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并可作为肿瘤的分子诊断和治疗靶标。随着RNA 深测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融合基因逐渐被发现。本文综述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肿瘤融合基因BCR-ABL、SLC45A3-ELK4 和PAX3-FOXO1,着重阐述融合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分子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7.
FHIT基因与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关于FH IT基因分子生物学的新发现,对FH IT基因的结构、功能及与肿瘤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脑肿瘤p53表达与对亚硝脲类抗癌药耐药的关系。方法:采用WesternBlot分析,对10株人脑肿瘤细胞的p53、ERCC2表达进行检测,并与肿瘤对二氯乙基亚硝脲(BCNU)及二氯乙基肉芥子亚硝脲(SarCNU)耐药性进行比较。结果:ERCC2表达与肿瘤对BCNU和SarCNU耐药相关。p53与BCNU和SarCNU耐药相关。多元回归分析,ERCC2+p53与BCNU和SarCNU间的相关性明显提高。结论:ERCC2和p53基因表达在人脑肿瘤对亚硝脲类抗癌药耐药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高鸿  陈勇  刘颖  刘巍 《河北医药》2011,33(10):1555-1557
RhoE又称为Rnd3,是Foster等于1996年采用酵母双杂交方法鉴定并命名的,是Rho家族的主要成员之一。近来有研究揭示RhoE在多种肿瘤细胞中表达失调,参与调节肿瘤细胞形态及迁移能力,与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  相似文献   

20.
张云昌  曲华  王凤安 《河北医药》2010,32(21):2959-2961
目的探讨WWOX(WW domain-containing oxidoreductase)基因及P53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相关性及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分别检测WWOX及P53基因在35例大肠癌组织及14例正常大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WWOX基因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降低,与正常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突变型)基因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WOX与肿瘤浸润、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P〈0.05)。P53表达与癌组织的浸润密切相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情况无关(P〉0.05)。WWOX与P53基因的表达情况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P〉0.05)。WWOX与P53基因的表达呈负相关(r=-0.442,P=0.008)。结论 WWOX、P53(野生型)基因同为抑癌基因,且两者之间在大肠癌的发生、浸润及转移过程中有着较为明显的协同作用,联合评价其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