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刘清妹 《中外医疗》2013,32(2):52+54-52,54
目的探讨常规鼻饲与间歇泵奶运用于早产儿喂养的效果。方法筛查200例胎龄为32~34周不能自行吸吮的早产儿,按随机化原则分为间歇泵奶组100例及常规鼻饲组100例,记录早产儿周期性呼吸或出现呼吸暂停次数,胃食管反流和残留次数。结果间歇泵奶组发生周期性呼吸或呼吸暂停次数39次,胃食管反流率2%,残留率4%,胃管平均留置时间(10.3±2.1)d,出生2周后平均增加体重(346.3±27.37)g;而常规鼻饲组周期性呼吸或呼吸暂停次数53次胃食管反流率11%,残留率6%胃管平均留置时间(15.2±2.4)d,出生2周后平均增加体重(231.5±32.54)g。结论间歇泵奶喂养早产儿残留率低和胃食管反流率较少发生,较少有周期性呼吸或呼吸暂停的发生,安全性高,是临床上喂养早产儿的理想方法 。  相似文献   

2.
郑瑞莺 《吉林医学》2013,34(18):3693-3694
目的:探讨分析微量泵鼻饲喂养中度胃食管反流婴儿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择40例中度胃食管反流婴儿,根据喂养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给予微量泵鼻饲喂养,对照组给予常规鼻饲喂养。观察比较两组婴儿的体重增长情况、奶量、残奶量、腹胀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结果:入院后经过10 d的喂养,观察组婴儿的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婴儿的体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婴儿在奶量、残奶量、腹胀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婴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泵鼻饲喂养中度胃食管反流婴儿的应用简便、安全、有效,能够促进婴儿胃排空,减少胃潴留,减少胃食管反流次数,促进胃肠动力的发育,促进婴儿的摄奶量,有助于婴儿体重的增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重力喂养与常规鼻饲早产儿喂养的效果。方法将100例符合条件的早产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均以常规方法插入胃管,同一种配方奶喂养,实验组采用重力喂养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鼻饲方法。记录两组早产儿每天静脉补液量、进奶量、残奶及呕吐量、体重、腹部及大便情况,喂养相关情况(开奶时间、留置胃管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体重最大下降率、达全肠胃营养时间、住院时间)及喂养相关并发症(呼吸暂停、窒息、吸入性肺炎、呕吐、腹胀、腹泻、胃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胃穿孔)的情况。结果实验组留置胃管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全胃肠营养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发生呼吸暂停、呕吐、腹胀较对照组显著减少,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力喂养较常规鼻饲喂养可促进早产儿奶量增加。提早迭全胃肠营养时间,减少喂养相关并发症,促进体重增长,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是值得推广的改善早产儿间歇鼻饲喂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仰俯卧位对早产儿护理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月青海红十字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60例早产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例行体位变更,每3h按仰卧位、俯卧位、仰卧位顺序变换;对照组30例行常规持续仰卧位,观察两组患儿体重增长情况、胃食管反流情况、反复呼吸暂停发作次数、平均住院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俯卧位患儿体重增长较仰卧位患儿快,而胃食管反流情况、反复呼吸暂停发作次数、平均住院时间较仰卧位患儿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产儿护理中变更体位与传统仰卧位比较,可增加患儿体重、减少胃食管反流的发生、反复呼吸暂停发作次数及缩短平均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微量泵泵奶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宇  黎瑞兰  郑燕  杨林  鲁利群 《四川医学》2007,28(6):674-674
目的观察微量泵泵奶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将诊断为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42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予吗丁啉口服、小剂量红霉素静脉滴注等常规处理。治疗组予微量泵泵奶。对照组常规胃管注奶,每2h1次。结果治疗组在残奶量、奶量、呕吐消失天数上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低血糖数上,治疗组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应用微量泵泵奶,可减少胃潴留、胃食管反流等喂养不耐受现象,使患儿奶量增长较快,效果优于胃管喂养。  相似文献   

6.
凌其英  陈虹  李静  陈苹 《四川医学》2011,32(7):1026-1028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 I)生后早期合理的营养方法。方法 40例极低体重儿(VLBW I)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间断鼻胃管喂养,观察组采用间断鼻十二指肠喂养。用同一种配方乳喂养,观察两组患儿喂养1周的进奶量、胃储留、胃食管返流、误吸、呼吸暂停、腹胀、血糖、体重下降幅度、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平均每日体重增长、平均使用静脉营养液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2例因肺出血分别于21h和35h放弃治疗,对照组2例因肺出血放弃治疗,1例死于呼吸窘迫综合征,其余患儿喂养后1周鼻十二指肠喂养组较鼻胃管喂养组平均进奶量显著增加(P〈0.001),体重下降幅度、恢复出生体重时间、每日体重增长、胃储留、胃食管返流、平均使用静脉营养液的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01),腹胀发生有统计学意义(P〈0.05),误吸、呼吸暂停和低血糖发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二指肠喂养为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后早期提供了合理肠内营养,减少了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观察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儿体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156例早产儿,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8例早产儿采用鼻饲奶喂养,观察组78例早产儿采用胃管泵奶喂养,比较两组早产儿经过不同喂养方式喂养后在出生28d后呼吸功能发育情况和生化指标情况。统计两组共计156例早产儿的最终喂养结果 ,将获得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出生28d的早产儿微觉醒指数、呼吸紊乱指数和呼吸暂停次数都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早产儿的生化指标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早产儿采用胃管泵奶喂养可以显著改善极低体重早产儿的呼吸状况,早产儿在经过胃管泵奶喂养后生化指标得到明显改善,肠内营养得到及时补充,身体免疫力具有明显提升,对促进极低体重早产儿的身体发育具有良好作用,喂养效果获得早产儿家属的认可,显著提高了早产儿的存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出现并发症的影响,确定早产儿的正确喂养方法。方法将106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不同喂养方法,即自吮奶组(35例)、胃管间歇鼻饲组(35例患者)和胃管间歇持续鼻饲组(36例患者)。能量摄入不足部分三组均采用部分静脉营养,观察其喂养耐受性、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到足量喂养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胃管间歇持续鼻饲组与自吮奶组的各个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管间歇持续鼻饲组与胃管间歇鼻饲组的各个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吮奶组与胃管间歇鼻饲组的各个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管间歇持续鼻饲喂养优于自吮奶喂养,自吮奶喂养优于胃管间歇鼻饲喂养。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早产儿鼻饲喂养加安慰性奶嘴吸吮的效果,探讨最适合早产儿鼻饲喂养方式。方法74例胎龄在28~34w、出生体重在1000~1700g的早产儿,男39例,女35例,按数字表进行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采用间歇鼻饲喂养,研究组在间歇鼻饲喂养的基础上同时进行安慰性奶嘴吸吮,起始每次奶量1ml起,每2h1次,根据回抽残余量决定每天增加的奶量,观察两组患儿喂养过程中体重增长、黄疸持续时间、留置胃管时间。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患儿体重增长、黄疸持续时间、留置胃管时间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产儿采用间歇鼻饲喂养的同时进行安慰性奶嘴吸吮,有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黄疸的消退、胃肠功能的完善,优于单纯的间歇鼻饲喂养,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
冷振环 《当代医学》2013,(36):41-42
目的:探讨间歇泵奶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在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4例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鼻饲,实验组给予间歇泵奶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比较两组患儿疗效。结果实验组喂养不耐受患儿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联合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胃管留置时间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歇泵奶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1.
肖珮  徐晓娟  黄银有 《吉林医学》2012,33(6):1129-1131
目的:观察非营养性吸吮(Non-nutritive sucking,NNS)治疗早产儿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的疗效,评估非营养性吸吮对减轻胃食管反流早产儿的呕吐症状,减少胃残留及促进胃排空的作用。方法:将早产儿胃食管反流患儿14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4例)和对照组(73例),两组均根据体重、胎龄、出生日龄计算热卡,用同一种配方乳喂养,喂养不足的部分给予静脉营养补足,治疗组加用非营养性吸吮(NNS)。通过食管复方泛影葡胺(Compound meglumine diatrizoate)造影,观察患儿7 d及14 d后呕吐症状及食管复方泛影葡胺造影记录反流情况及胃残留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7 d,14 d呕吐、胃残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NS治疗早产儿胃食管反流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可加快胃排空,有利于早产儿生后胃肠功能的发育,促进早产儿对喂养的耐受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早产儿早期微量瓶喂养与间断鼻胃管微量喂养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对于早期微量瓶喂养和鼻胃管喂养的50例早产儿进行临床观察.记录喂养1周的入液量(静脉入液量和奶量)、热能、蛋白质摄入量.及对肠道营养达[418.4 kj/(kg·d),即100 kcal(kg·d)]的时间和恢复出生体重的时间影响.以及在同一种早产儿配方奶喂养下观察呼吸暂停、吸入性肺炎、误吸所致窒息、呕吐、胃和上消化道出血穿孔等喂养相关并发症.结果喂养1周后奶瓶喂养较鼻胃管喂养平均进奶量、热能、蛋白质摄入量均显著增加(P<0.001).肠道营养热能达到418.4kj/(kg·d)的时间和恢复出生体重的时间,奶瓶喂养组较鼻饲组明显缩短(P<0.01).两组均未发生腹泻、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胃穿孔.奶瓶喂养组较鼻饲组上消化道出血、呼吸暂停、吸入性肺炎、呕吐和腹胀显著减少,x2检查,P<0.01.奶瓶喂养组未曾发生因误吸所致窒息,鼻饲组发生3例.结论出生体重在1 300 g以上的早产儿生后早期微量喂养较鼻饲喂养喂养效果好且相关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郑丹丹  吴曙粤  汪莉  唐晓燕  兰卫华  李红 《广西医学》2010,32(11):1427-1429
目的观察早产儿专用卧垫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胎龄〈37周的早产儿216例随机分成两组,在常规使用暖箱和喂养的基础上并使用自行设计制作的早产儿专用卧垫的108例为实验组,不使用早产儿专用卧垫的10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呼吸、循环、睡眠、体重及胃肠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体重增加明显,进奶量增加,胃潴留少,呕吐次数减少,腹胀次数减少,安静睡眠时间长,呼吸、心率变异幅度小,呼吸暂停次数少(P〈0.01)。结论早产儿专用卧垫能使早产儿在暖箱内安全舒适地进行仰卧、俯卧姿势,让早产儿重新感受到母体子宫的感觉,有效地减少早产低体重儿呼吸、循环、胃肠功能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重力管饲喂养联合口腔运动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为早产儿喂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将2015年7月—2016年6月于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确诊为喂养不耐受的122例早产儿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A组40例、对照B组38例与观察C组44例。对照组A予常规饲奶法,对照组B予常规饲奶法+Fucile口腔干预法,观察组C予重力管饲法+Fucile口腔干预法。观察各组胃潴留消失时间、胃食管反流消失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经口喂养时间、住院时间等,3组组间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观察、评价3组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C (重力管饲法+Fucile口腔干预法)胃潴留消失时间、胃食管反流消失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经口足量喂养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A (常规饲奶法)、对照组B (常规饲奶法+Fucile的口腔干预法)(P<0.05),对照组B (常规饲奶法+Fucile口腔干预法)胃食管反流消失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A (常规饲奶法)(P<0.05)。 结论 重力管饲喂养联合口腔运动是最佳的干预方法,能有效降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利于由管饲喂养过渡到经口喂养,缩短达全胃肠营养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可操作性强,适于在临床实践中普遍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微生态制剂联合间歇泵奶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将90例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鼻饲治疗,治疗组服用肠道微生态制剂联合间歇泵奶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呕吐、腹胀消失时间、体重增加至出生体重时间、达到全肠内营养所需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所有患儿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微生态制剂双歧四联活菌片联合间歇泵奶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效果显著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体位和喂养护理对早产儿胃食管反流的影响。方法:将66例发生胃食管反流的早产儿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仰卧位和头高俯卧位安置体位,均给予按时喂养和药物治疗;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入院前后的呕吐溢乳次数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90.91%和72.73%,均高于对照组的69.70%和45.45%(P<0.05);入院后1周的溢乳呕吐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06%与27.27%,P<0.05)。结论:体位和喂养护理防治早产儿胃食管反流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索有梅  辛颖 《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4):128-129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的鼻饲喂养方式对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肠道内营养的效果及喂养耐受性,寻找最适合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鼻饲喂养方式。方法将66例在胎龄29-34周时出生的体重为1 200-1 900 g的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间断鼻饲注入喂养,1次/3 h;B组:输液泵间断持续鼻饲输注喂养,先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鼻饲1 h,起始奶量2ml/次,每天递增2 ml/kg,间歇两小时后再继续;所有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均同时进行部分外周静脉营养,逐渐过渡到完全肠道内营养。观察两组患儿喂养过程中体重增长、喂养耐受情况及黄疸持续时间。结果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采用间断鼻饲输注喂养组喂养不耐受例数最少,黄疸持续时间短,达到完全胃肠道营养时间最少,优于单纯的间断鼻饲注入喂养。结论采用间断持续鼻饲输注喂养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有利于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发育和胃肠功能完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综合舒适护理对早产儿喂养情况和体重增长的影响及预防喂养不耐受的效果。方法选择早产儿89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每日摄入奶量、达全肠道营养时间、每日体重增长量、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及表现。结果干预组每日摄入奶量、达全肠道营养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每日体重增长量、恢复出生体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及腹胀、呕吐、胃残留、排便不畅等表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体位护理、胃肠道护理、抚触等护理措施可提高早产儿舒适度和促进胃肠道功能成熟,减少喂养不耐受,有利于早产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早产儿胃食管返流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方法 总结68例早产儿胃食管返流患儿的病例资料,包括早产儿实施早期药物治疗、腹部按摩、体位护理、扣背护理、喂养护理、呼吸道护理等.结果 经精心治疗护理,患儿呕吐症状减轻或消失,呼吸暂停未见复发,无1例发生窒息死亡.结论 通过合适的体位安置和合理喂养,有效减少或防止早产儿胃食管返流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江萍 《四川医学》2007,28(11):1292-1293
目的观察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将喂养不耐受的需经鼻胃管喂养早产儿45例,根据是否辅以非营养性吸吮,随机分成非营养性吸吮组(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早产儿配方乳经鼻胃管喂养、静脉营养,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非营养性吸吮,分别记录两组早产儿胎粪排尽时间、每日大便次数、胃潴留奶量、呕吐消失天数、每日奶量。结果治疗组胎粪排尽时间、每日大便次数、胃潴留奶量,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呕吐消失天数、奶量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非营养性吸吮可促进肠蠕动,减少胃潴留、胃食管返流等喂养不耐受现象,使患儿奶量增加,其效果优于单纯鼻胃管喂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