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鼠肾移植三种尿路重建术式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对大鼠肾移植3种尿路重建术式进行比较,筛选出稳定性好、并发症少的手术方案.方法 以3种术式进行大鼠同系肾移植尿路重建:A组,供/受体输尿管端端吻合术(n=14);B组,供体膀胱瓣-受体膀胱吻合术(n=15);C组,供体输尿管-受体膀胱浆肌层隧道术(n=17).对各组尿路重建时间、尿路并发症以及血肌酐动态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A、B、C 3组手术时间分别为(6±2.0)min、(14±2.5)min、(7±2.0)min, A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B组用时分别与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输尿管梗阻发生率最高(21.4%),B组尿漏发生率最高(13.3%);C组术后尿路并发症总发生率最低,为11.8%,A、B两组术后尿路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28.5%和26.1%,与C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肌酐监测显示A组术后40d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0d与B、C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供体输尿管-受体膀胱浆肌层隧道吻合术后尿路并发症少,对移植肾恢复影响小,是大鼠肾移植尿路重建的较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联合运用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检测?超声心动图及血气分析对急性左心衰患者的诊断价值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本院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NT-proBNP检测开展前收治的急性左心衰患者为A组(对照组1,n=96);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NT-proBNP检测开展后收治的急性左心衰患者为B组(实验组,n=98);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NT-proBNP检测开展后因急性呼吸困难同时行NT-proBNP检测?超声心动图及血气分析排除急性左心衰的患者为C组(对照组2,n=54)?记录并分析B?C组的诊断数据;对A?B组患者随访6个月,比较A?B组的平均住院日?再住院率?病死率和人均住院费用?结果:联合应用NT-proBNP检测?超声心动图及血气分析可取得93.4%对急性左心衰诊断准确性,高于联合应用NT-proBNP?超声心动图诊断准确性(90.1%)及单独使用NT-proBNP检测或超声心动图诊断准确性(分别是82.8%?76.3%)?B组平均住院日(8.2 ± 0.9)d短于A组(11.1 ± 0.8)d(P < 0.05);B组再住院率9.2%?病死率5.1%低于A组再住院率15.6%?病死率9.4%(P < 0.05);B组平均住院费用(9 324 ± 462)元低于A组(12 315 ± 574)元(P < 0.05)? 结论:联合运用NT-proBNP检测?超声心动图及血气分析可提高急性左心衰诊断准确性,并可降低急性左心衰患者平均住院日,改善预后并节省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前列腺素E1(PGE1)应用于肾移植患者的免疫抑制机制 ,及其对肾移植受者的影响 ,进行 :1 )基础实验 :选取正常人 1 6例及尿毒症患者 1 0例 ,取其外周血淋巴细胞 ,体外用植物血凝素 (PHA)刺激 ,检测PGE1对淋巴细胞增生的抑制能力。 2 )临床观察 :对 1 4例 (A组 )肾移植受者术后持续应用PGE12 0 μg/d ,与同期 1 1例 (B组 )未使用PGE1的肾移植受者相比 ,比较 2组术后血肌酐、尿素氮、血流变学以及 2组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体外实验显示PGE1可以抑制PHA刺激的T淋巴细胞增生 ;术后 5dA组的尿量比B组明显增多 (P <0 .0 5 ) ;术后 1 4dA组的肌酐、尿素氮比B组明显减少 (P <0 .0 5 ) ;术后A组的血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血小板聚集率等血流变学参数明显好于B组 (P <0 .0 5 ) ;术后A组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 (1 4.3 % )低于B组 (3 6.4% )。提示 :PGE1在体外可以抑制PHA刺激的T淋巴细胞增生 ,且呈剂量依赖关系 ;肾移植患者术后应用PGE1可以明显改善移植肾功能 ,对降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经食道超声多普勒(TED)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策略在活体肾移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择期行活体肾移植手术患者,ASAⅢ~Ⅳ级,随机分为以TED为导向的TED组和以中心静脉压(CVP)为导向的CVP组.记录患者麻醉前(T0)、麻醉诱导后10 min(T1)、肾动脉血流开放前(T2)、肾动脉血流开放后15 min(T3)、手术结束时(T4)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术中出血量、输液量、手术时间.记录麻醉前和术后1、2、4、10 d及1、3个月的尿素氮、肌酐及术后相应日期的尿量及转归情况.结果 T3时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均降低(P<0.01),两组患者术中不同观察时间点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VP组CVP在T2、T3、T4时都高于TED组(P<0.05).TED组患者术中输液量少于CVP组(P<0.01),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无明显差异,TED组术后组织水肿、拔管后需面罩吸氧发生率低于CVP组.两组患者术后肾功能指标无差异.结论 TED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策略可安全应用于活体肾移植手术,与传统的以CVP为导向的液体管理方案相比,术后肾功能的恢复无差异,但术中输液量更少,液体超负荷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有助于改善肾移植患者术后转归.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低剂量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在同种异体肾移植早期排斥反应防治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39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本项研究,根据应用ATG剂量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n=116),常规剂量ATG进行免疫诱导治疗,剂量为2 mg·kg-1·d-1,术后连续应用7~14 d;B组(n=123),肾移植患者接受低剂量ATG进行免疫诱导治疗,剂量为0.75 mg·kg-1·d-1,术后连续应用5~10 d.所有病例均接受常规三联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人肾存活状态、早期排斥反应发生情况、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术后两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A、B两组移植受者人肾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间1、3、6个月血肌酐水平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B组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白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在两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ATG进行免疫诱导治疗可以有效防治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早期排斥反应,低剂量ATG在有效发挥免疫诱导作用的同时可以降低感染、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重症脑出血血容量监测的早期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症脑出血患者中心静脉压血容量监测的早期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32例基底节出血患者,根据是否进行了中心静脉压(CVP)监测分为两组.监测组105例,入院后立即行CVP监测,维持CVP 6~12cmH2O;非监测组127例,入院后未行CVP监测.观察发病2周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总病死率的差异.结果 监测组MODS发生率为19.05%(20/105)、总病死率为27.62%(29/105),明显低于非监测组的MODS发生率[33.07%(42/127)]和总病死率[41.73%(53/127)].两组间MODS发生率和总病死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心静脉压血容量监测可以明显降低重症脑出血患者的MODS发生率和总病死率,应成为重症脑出血患者补液治疗的常规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使用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voluven,130/0.4)对腰硬联合麻醉下骨科手术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的可行性。方法选择预计出血量大于600 ml的骨科手术32例,ASAⅠ~Ⅱ,所有患者术前Hb>110 g/L,红细胞压积(HCT)>35%。3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A组,n=16)和对照组(B组,n=16),A组:腰麻后开始血液稀释,快速输入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Volume,130/0.4)15 ml/kg,速率30 ml/min,在手术开始前完成。B组:常规输液。结果A组血液稀释后中心静脉压(CVP)显著增高(P<0.01),但在正常范围内,A组HCT、Hb在T1、T2分别低于B组(P<0.05),T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稀释后HCT、Hb与术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RS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T1、T2、T3与T0相比明显升高(P<0.05);A组术中输液量及尿量高于B组(P<0.05),B组术中输血量高于A组(P<0.05)。结论使用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万汶,130/0.4)行AHH可有效地减少异体血的输注;并能抑制围术期血糖水平应激性增高,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在腰硬联合麻醉下骨科手术行AHH是安全方便、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慢性肺心病伴发急性心肌梗死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大望 《中原医刊》2004,31(4):14-15
目的 :探讨老年人慢性肺心病伴发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老年慢性肺心病伴发AMI 40例 (A组 )行回顾性分析 ,以同期收治的老年单纯冠心病AMI 2 89例 (B组 )作对照。结果 :A组疼痛发生率 ( 4 0 0 % )显著低于B组 ( 76 8% ) ,A组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 ,分别为 60 0 %与 2 4 2 % ,47 5 %与 2 2 5 % (P<0 .0 1) ;A组病死率 ( 4 2 5 % )显著高于B组 ( 18 3 % )。肺心病对其伴发AMI的发生部位无影响。结论 :对老年肺心病患者突然发生的急性左心衰和 /或心源性休克应高度警惕伴发AMI可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应用低剂量环孢霉素A 骁悉(MMF) Pred预防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效果。方法根据不同用药方案将患者分为低剂量CsA MMF 泼尼松(Pred)组(A组)和常规剂量环孢素(CsA) 硫唑嘌呤(Aza) 泼尼松(Pred)组(B组)。对移植肾存活率、急性排斥反应及药物副作用进行观察。结果移植肾一年存活率两组无差异;但急性排斥反应及肝毒性低剂量CsA组(A组)明显低于常规剂量CsA组(B组)。结论在预防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和降低副作用方面,低剂量CsA方案明显优于常规剂量CsA方案。  相似文献   

10.
刘民强  李凤仙  刘丽  何仁亮 《广东医学》2012,33(12):1793-1795
目的 比较不同液体治疗方案用于腹腔镜下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并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患者64例,分为3组:A组输入约3:1的晶体和胶体液,B组输入约1:3 晶体和胶体液,C组全为胶体液.记录麻醉前(T0)、麻醉后(T1)、切皮(T2)、切除膀胱后(T3)、术毕(T4)、术后24 h(T5)及48 h(T6)各时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CVP)和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及麻醉时间、术中输液量、输血例数、输血量、出血量、尿量、术后排便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A组输液总量较多,且T5时点HR较其他两组增快(P<0.05),T1、T5时点MAP较其他两组低(P<0.05).B组T3~T5及C组T2~T6时点CVP较A组显著升高(P<0.05).B、C组术后PT及APTT延长(P<0.05),其中术后APTT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BUN升高(P<0.05).C组术后Cr及BUN升高,且BUN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上述各指标变化均处于临床合理范围.结论 3种液体治疗方案均可维持循环稳定,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但需注意输入晶体液比例过高有一过性有效血容量不足的风险,大量胶体液可对凝血功能、血浆Cr及BUN水平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移植专科重新组建前后两个阶段肾移植经验.[方法]1972年12月至2004年4月,我院共行肾移植2 562例,根据肾移植专科组建和发展情况,以手术时间1998年1月为界将其分为A组(n=1 318)和B组(n=1 244),比较两个阶段的肾移植效果.[结果]超急性排斥21例:A组17例(1.3%)、B组4例(0.3%)(P<0.01=0.006 6);加速排斥61例:A组50例(3.8%)、B组11例(0.9%)(P<0.001);急性排斥298例:A组208例(15.8%)、B组90例(7.2%)(P<0.001);两组各种排斥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管并发症51例:A组37例(2.8%)、B组14例(1.1%)(P<0.01=0.002 3);输尿管梗阻30例:A组21例(1.6%)、B组9例(0.7%)(P<0.05=0.040 8);切口感染130例:A组99例(7.5%),B组31例(2.5%)(P<0.001);肺部感染144例:A组79例(6.0%),其中死亡34例(43%),B组65例(5.2%),死亡18例(27.7%);两组肺部感染死亡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42 1).A、B两组1年人/肾存活率分别为90.0%/87.2%、97.6%/95.0%,3年人/肾存活率分别为86.1%/84.0%、89.2%/86.1%.[结论]我院肾移植外科技术已日益成熟,良好的组织配型及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减少了排斥反应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是取得良好肾移植效果的保证.高龄、儿童、下尿路异常等患者肾移植的成功实施,推动了肾移植临床研究的进展,其远期效果仍在观察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急性高血容量血液稀释联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用于脊柱前路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择期脊柱前路手术的病人按随机性原则分为A、B、C三组各20例.三组于术前均输注林格氏液及4%琥珀明胶,其中C组为快速大量输注方式;B、C组同时以平均动脉压(MAP)基础的70%目标,经微量泵静脉输入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结合MAP、HR、及CVP各指征变化调节用药速度,手术结束后停止降压;若术中出现Hb<80g/L,Hct<25%时予以输入红细胞悬液,术中连续监测MAP、HR、心电图(ECG)、CVP、呼末二氧化碳(PeTCO2)及血氧饱和度(SPO2),分别于术前,术后及术后24小时测Hb、Hct和Plt,记录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尿量,及输液量.结果 B、C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A、B两组患者HR较T1明显增快(P<0.05);而C组病人HR无明显变化(P>0.05),T3时B组病人MAP较T1升高(P<0.05);C组病人CVP与T1比较有明显升高(P<0.05),A、B两组病人CVP无明显变化(p>0.05).三组患者T2及T3的Hb、Hct、Plt均较T1显著降低(P<0.05).结论 通过急性高血容量血液稀释 与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在脊柱前路手术中联合应用,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同时对血流动力学等未见明显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下腔静脉直径及其变化率在低血容量患者液体复苏中的价值。方法:90例低血容量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中心静脉压组(CVP)以传统“2~5”容量负荷试验为复苏标准;B组:脉搏指数连续心排量监测组(PICCO)采用PICCO指导下,根据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进行液体复苏;C组:超声组以超声检测下腔静脉直径的呼吸变化率作为液体复苏标准,分别记录复苏前、复苏后 3、4、6 h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动脉乳酸值、尿量及复苏中并发症的情况,比较3种复苏方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在到达临床复苏标准时间上:C组在治疗后3 h达标,B组在治疗4 h达标,A组在治疗后6 h达标。C组平均比B组提前1 h、比A组提前3 h达到临床标准,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组间MAP、尿量、动脉乳酸清除率的比较中:C组与B组、A组在治疗后3 h值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后4 h及6 h值相比较,有差异显著性(P<0.05);3组在液体复苏后成功救治率上均为100%,无差异显著性P>0.05);3组并发症的发生:A组4例因补液过快发生急性肺水肿,6例补液较慢出现急性肾损伤(AKI),并发症发生率为33.3%;B组2例锁骨下穿刺后出现气胸,4例因股动脉穿刺不顺,置管时间较长,补液较慢发生AKI,并发症发生率为20.0%;C组无1例并发症发生。3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下腔静脉超声检测、CVP及PICCO监测在对低血容量患者的液体复苏上都是有效的,但超声检测在液体复苏过程中较CVP及PICCO监测达标快速,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更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既往卒中史、高脂血症与老年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并发急性左心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98例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依据术后有无并发急性左心衰分组,其中术后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作为研究组(n=68),术后未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作为对照组(n=130)。收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入院时疾病史、既往史,并予以分析。结果:高龄、高脂血症及既往卒中史均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并发急性左心衰相关危险因素;既往卒中史、高脂血症与高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并发急性左心衰呈正相关关系。结论:高龄、高脂血症及既往卒中史均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并发急性左心衰相关危险因素,且既往卒中史、高脂血症与高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并发急性左心衰呈正相关,PCI术前需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5.
刘冀湘  康健 《广东医学》2006,27(6):928-930
目的探讨1%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肾移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例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患者,分别以0.75%罗哌卡因(A组)和1%罗哌卡因(B组)硬膜外麻醉,感觉阻滞平面控制在T7±1,中心静脉压(CVP)6~12 cm H2O,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感觉阻滞、肌松质量、血液动力学变化、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和急性肾小管坏死(ATN)发生率。结果麻醉质量的整体满意度,B组高于A组(P<0.05),而术中镇静、镇痛的例数B组低于A组(P<0.05)。但A组8例(8%),B组2例(2%),改全麻(P<0.05)。结论1%罗哌卡因硬膜外用于肾移植手术具有麻醉效果确切,肌松质量好,且不增加DGF,ANT和恶心呕吐、寒颤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目前硬膜外麻醉用于肾移植手术时以选择1%罗哌卡因浓度为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服用钙离子拮抗剂、环孢素致牙龈增生的关系。方法:随访我院泌尿外科肾移植术后病人服用环孢素A269例分组:167例服用钙离子拮抗剂(A组),不服用钙离子拮抗剂102例(B组),比较2组间牙龈增生的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牙龈增生患病率34.13%,B组14.7%,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且A组患者中严重牙龈增生的患病率19.3%也显著高于B组6.67%(P<0.05)。B组平均龈增生指数(HI)值为1.4%,A组平均HI值为10%,两者间牙龈增生的严重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肾移植术后服用钙离子拮抗剂和环孢素患者牙龈增生的患病率及牙龈增生的严重程度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中心静脉压(CVP)与B型脑钠肽(BNP)在糖尿病酸中毒中的变化及相关性,为临床合理补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13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是否合并心衰分为:心衰组73例和非心衰组5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血浆BNP,有创心电监护测量CVP。结果:心衰组CVP及BNP较非心衰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心功能分级CVP与BNP呈正相关(r=0.087、0.092、0.97)。结论:(1)CVP与BNP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心衰中均增高;(2)CVP与BNP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心衰中呈正相关性;(3)CVP与BNP的监测可作为临床补液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的目的在于比较术中晶体输液方案和限制晶体输液方案,以期能对术中合理输液有一定帮助。非体外循环择期手术成年患者20例,术前无心、肺、肾等功能障碍及电解质紊乱;无贫血及血容量异常;手术时间大于3小时,分晶体输液组(A组,n=10)及限制晶体输液组(B组,n=10)。两组患者均在入室后至切皮前,静脉输入5%GS 1ml/kg/h(时间从术前午夜零时算至切皮),补充术前损失体液。  相似文献   

19.
Hu TH  Liu XL  Ren JH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16):1108-1111
目的 比较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不同时间窗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9月连续入院行直接PCI的AMI患者95例.按行直接PCI时间分为:AMI后A组(<6 h)45例,B组(6~12 h)15例和C组(12~24 h)35例.分别比较A、B、C 3组的术后心衰发生率、总死亡率.于PCI后6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结果 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术后A组的心衰发生率(8.9%)、总死亡率(2.2%),均明显低于B组(13.3%与6.7%)、C组(34.3%与14.2%),B组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在术后6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A组LVEF(57.51±6.9)%明显高于B组(52.25±4.27)%、C组(47.75±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45.9±4.2)mm明显低于B组(49.0±3.1)mm、C组(52.5±4.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行PCI术时间越早则患者心功能恢复越好,心衰发生率越低,左室重构越低,死亡率越低,改善左心功能和预后.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prognostic effects of different time windows on initiating PCI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in AMI(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patients.Methods Ninety-five AMI patients undergoing PCI were enrolled continuously from January 2007 to September 2008.According to the timing of direct PCI,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3 groups:after AMI,< 6 h(Group A,n=45),6-12 h(Group B,n=45)and 12-24 h(Group C,n=35).Comparisons were made among these 3 groups in terms of the post-PCI incidence of heart failure and mortality.The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and 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inside diameter(LVEDV)were measured by echocardiogram at Month 6.Results During the hospitalization and follow-up,Group A had a lower incidence of heart failure and mortality than Groups B and C.And Group B had a lower rate than Group C.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Compared with LVEF(%)(52.25 ± 4.27)in Group B and LVEF(%)(47.75 ± 6.86)in Group C,LVEF(%)(57.51 ±6.9)in Group A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on ECG at Month 6 months.LVEDV(mm)(45.89 ±4.23)in Group A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LVEDV(mm)(49.0 ±3.1)in Group B and LVEDV(mm)(52.46 ±4.9)in Group C.The differences were bo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An early time windows of initiating PCI in AMI patient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s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heart failure,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 and the mortality rate.All these measures could improve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s and prognosis.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在全麻状态下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6%羟乙基淀粉130/0.4、琥珀酰明胶、乳酸钠林格氏液及复方电解质溶液对成年患者的扩容效果.方法:40名接受全麻手术的ASA Ⅰ级成年男性患者,随机分为5组(n=8),通过身高体重公式计算基础血容量并抽取动脉血2ml测定基础血宝红蛋白浓度及记录平均动脉压(MAP).经静脉快诱导气管插管,术中以静吸复合麻醉维持.开始全麻后各组分别在1小时内静脉恒速输注5ml/kg岛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A组)、8ml/kg 6%羟乙基淀粉130/0.4(B组)和琥珀酰明胶(C组)、24ml/kg乳酸钠林格氏液(D组)及复方电解质溶液(E组).输液结束及输液结束后60min抽取动脉血2ml测定血红蛋白浓度并记录MAP,根据基础血容量及血红蛋白浓度变化计算输液后血容量,从而得到血容量增加值和液体潴留率(FR%)并比较各组全麻前后的MAP.结果:输液结束时,A组平均FR为207.0%,B组平均FR为99.8%,C组平均FR为85.5%,D组平均FR为32.0%,E组平均FR为32.6%;输液结束后60min时,A组平均FR为89.4%,B组平均FR为59.4%,C组平均FR为47.3%,D组平均FR为10.3%,E组甲均FR为11.8%:全麻后各组MAP较麻醉前下降(P<0.05),输液结束后0min与60min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状态下6%羟乙基淀粉130/0.4和琥珀酰明胶可获得良好的扩容效果及维持时间,而高渗羟乙基淀粉在血管内的潴留率更大于这两种胶体液.即使输入大量晶体液得到的扩容及维持效果仍欠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