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颈部神经鞘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在临床工作中 ,根据其发病年龄、临床体征及影像学检查不难做出诊断。笔者随访了我院近 2年来手术后证实的颈部神经鞘瘤 ,对其中 7例误诊病例进行回顾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搜集 2 0 0 0年 1~ 9月经本院手术病理证实的颈部神经鞘瘤病例共 7例。其中男 2例 ,女 5例 ;年龄 2 2~6 6岁 ;5 0岁以下者 5例 ;病史短于 1年 4例 ,1~ 8年 3例 ;均以逐渐长大、无痛性肿块就诊 ;肿块位于右侧 5例 ,左侧 2例。无伴随症状 ,检查时见肿块多为中等硬度 ,压之不痛 ,2例肿块左右活动大 ,上下活动小。1.2 …  相似文献   

2.
神经鞘瘤是来源于雪旺氏细胞的神经源肿瘤,本病在神经源性肿瘤中,发病率仅次于神经纤维瘤[1]。大多数神经鞘瘤为良性肿瘤,极少数有恶性变。头颈部和四肢躯干部均可发生。作者统计了我科收治的1987~1997年22例颌面颈部神经鞘瘤(均经过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1!简床资料①性别和年龄:年龄最大为ooa,最小为10a,以20~4Oa发病最多,占54.6%。男性8例,女性14例,男女之比亚:2.入②部位:颈部Ic例…5.5o),鼻根部4例(1.10),眼眶部4例(18.1%),舌部2例(9%),腮腺区2例(9%)。③病程:最长者7a,最短者Zwk,2~sa最…  相似文献   

3.
神经鞘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 ,多见于中年人。肿瘤好发于颅神经 ,故头颈部发病率高于身体其他部位。本文收集 1990~ 2 0 0 1年病例 5 1例 ,其中北京友谊医院 2 0例、北京市口腔医院 30例、航天部海鹰中心医院 1例 ,均经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本组神经鞘瘤 5 1例 ,男性 2 4例 ,女性 2 7例 ,最大年龄 6 9岁 ,最小年龄 10岁 ,平均年龄 38 1岁。1 2 发生部位 舌部 6例 ,颊部 2例 ,舌下区 2例 ,腭部 2例 ,眶下区 1例 ,颧部 2例 ,颏下部 1例 ,腮腺区 5例 ,颌后区 3例 ,上颌骨 1例 ,下颌骨 3例 ,颞下凹 2例 ,颅中窝与颞下凹…  相似文献   

4.
颈部神经鞘瘤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4例颈部神经鞘瘤进行了临床分析,均以颈部无痛性包块为主诉。16例压迫肿瘤可引起肢端麻木、放射性疼痛或压气、呛咳等症状,10例肿块穿刺抽出囊液,82.2%来诊时诊断不清楚,需与颈部其他肿瘤相鉴别,B超对诊断有帮助。本组手术行肿瘤核除术13例,肿瘤切除术19例,取病理2例。应争取做保留神经功能的肿瘤核除术。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颈部神经鞘瘤的治疗方法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分析该院手术治疗的颈部神经鞘瘤2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前诊断为神经鞘瘤18例(占78.3%),术后病理证实均为良性神经鞘瘤。术后出现声音嘶哑2例,上肢麻木感3例,术中损伤臂丛神经1例,经治疗后均恢复。17例获随访半年至8年,无复发和恶变。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该病的最有效方法。手术中应尽可能保留来源神经的完整性。术前明确诊断是术中防止神经损伤的关键。一旦出现神经损伤,积极治疗能恢复功能。  相似文献   

7.
<正> 神经鞘瘤又称雪旺氏瘤(Schwannoma),起源于神经轴突外鞑鞘的雪旺氏细胞,其中约25%~45%发生于头颈部。本文收集了我科自1984年以来收治的口腔颌面颈部神经鞘瘤20例,并作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8.
9.
邵志平 《重庆医学》2007,36(20):2075-2075
神经鞘瘤(又称施旺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起源于神经鞘细胞.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颈部神经鞘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对比分析3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颈部神经鞘瘤的MSCT的横断面及其多平面重建(MPR)表现. 结果 30例神经鞘瘤中,位于颈动脉间隙22例,椎旁间隙肿瘤8例.MSCT平扫见肿块内密度均匀9例,其内表现为均匀软组织密度,或均匀类囊样密度;密度不均匀21例,其软组织密度内可见更低密度影,并见2例高密度钙化.MSCT增强见肿块呈均匀明显强化9例;不均匀强化21例,病灶内可见增强部分呈斑驳样,形态不规则. 结论 MSCT可以清晰地显示颈部肿瘤与邻近血管、椎间孔和椎管的关系,对颈部神经鞘瘤的定位及定性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颈1~2硬膜外神经鞘瘤的显微微创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7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3例颈1~2硬膜外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和手术方法。临床症状以枕颈部疼痛、麻木为主,包括疼痛58例、麻木30例、肢体无力3例、无症状包块2例;首发症状为枕颈部疼痛55例、麻木6例、无症状包块2例。肿瘤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上表现为等T1或稍长T1、等T2或稍长T2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直径1~3 cm。根据肿瘤部位及大小进行个体化椎板切开,尽可能保留颈2棘突;肿瘤切除严格在包膜内进行。结果: 肿瘤全切除60例,次全切除3例,无椎动脉损伤。手术时间60~180 min,平均92.83 min;术后住院时间3~9 d,平均5.97 d。术后病理证实均为神经鞘瘤;术后无感染、脑脊液漏,除9例出现载瘤神经支配区麻木外,无其他新发神经功能障碍。随访6个月至8年(中位随访时间3年),术后新出现的症状均恢复正常。58例疼痛患者疼痛均消失;30例麻木患者中,27例完全恢复,3例残余轻度麻木;3例肌力减退者均恢复正常。McCormick分级均为Ⅰ级。所有患者复查MRI未见肿瘤复发,X线未见颈椎不稳定或畸形。结论: 充分利用颈1~2的解剖间隙,进行个体化椎板切开,进行颈1~2硬膜外神经鞘瘤的切除是可行的;尽量减少颈2骨质破坏,保留颈2棘突的正常肌肉附着,有利于防止颈椎不稳定或畸形的发生;严格包膜内切除可有效防止椎动脉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颈部神经鞘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 2 1例颈部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在行B超和CT检查后 ,手术治疗 ,随访 9个月~ 19年 ,无 1例复发。结论 :B超和CT有助于诊断 ,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CT灌注成像联合CT血管造影(CTA)成像对颈性眩晕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西门子64排螺旋CT对46例颈性旋晕患者进行头颅CT平扫、CT灌注成像(CTPI)及CTA检查。结果: ①CT平扫显示脑梗塞4例,未见异常42例; ②CTPI脑血流灌注正常19例,异常27例;③CTA46例颈性眩晕患者中有21例存在椎动脉狭窄。18例患者脑血管存在局限性狭窄或部分血管未显影,未见异常7例;④CTPI显示的17例脑梗塞前期患者在CTA中均显示有相应血管狭窄或闭塞。结论:CTPI联合CTA能够清晰的显示椎基底动脉及脑供血情况,是判断颈性眩晕病因及脑缺血严重程度的一项较实用的客观可靠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5.
曹振东  白慧杰  王胜林  韩冰  王淑贤  柳逢春 《武警医学院学报》2009,18(12):1036-1038,1042,F0004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宫颈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宫颈癌的CT检查结果,并与临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鳞癌74例、腺癌5例、腺鳞癌1例。临床病理分期:Ia 1期2例、Ia 2期1例、Ib 1期25例、Ib 2期35例、IIa期14例、IIb期2例、IIIa期1例;CT诊断结果:Ia 1期检出1例、诊断为Ia 2期,另1例未检出,Ia 2期1例、未检出,Ib 1期检出19例,检出率为76%(19/25),3例提示可疑宫颈癌诊断、3例未检出,Ib 2期检出30例,检出率为85.72%(30/35),3例提示可疑宫颈癌诊断、2例未检出,IIa期检出13例、1例未检出,IIb-IIIa期3例全部检出。【结论】64排螺旋CT对宫颈癌的检出及定性诊断准确率较高,本组80例宫颈癌患者CT定性诊断总准确率为82.50%(66/80),≥Ib 1期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4.41%(65/77)、≥Ib 2期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8.46%(46/52)、但CT分期诊断与临床病理符合率不理想(≥Ib 1期的宫颈癌,两者符合率仅为61.04%(47/77),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MSCTPA)诊断肺动脉栓塞(P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PE患者的MSCTPA图像.结果 22例PE患者中,累及肺动脉及其分支共285支,其中左、右PE 14支,叶PE 61支,段PE 152支,亚段PE 58支.PE的直接征象为肺动脉充盈缺损,包括中心型、锐角附壁型、钝角附壁型和完全闭塞型.结论 MSCTPA是快速、无创、安全检查PE的有效检查方法,对PE的诊断、指导治疗及判断疗效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头颈部少见部位神经鞘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4—2001年收治的22例临床资料。结果 男9例,女13例,年龄2.5—73岁。肿瘤原发部位:鼻腔鼻窦6例,鼓室、乳突、咽后壁、牙龈各2例,腮腺区、口底、声门下气管、外耳道、舌根部、颊部、颌下区及腭部各1例。术前能确诊仅5例。全部病例均手术切除。术后病理确诊,良性21例,恶性1例。经随访,治愈21例,复发1例、经再次手术治愈。结论 神经鞘瘤多为单发,包膜完整,易于完整切除,但应尽量保留神经的完整性,手术切除为其唯一治疗方法。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了解病变范围、性质及选择术式。术前肿块针吸活检为确诊的重要手段,应列为常规。本病预后良好,倘若恶变,应按恶性肿瘤处理。  相似文献   

18.
陈祖蓉  宋锦宏 《吉林医学》2013,34(22):4432-4433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胃肠道穿孔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消化道穿孔的患者,先做常规腹部立位片,常规X片无阳性发现者,进一步做64排螺旋CT。结果:拟诊急性胃肠道穿孔而腹部立位平片阴性的22例急诊患者,CT均有穿孔的阳性发现。结论:64排螺旋CT是诊断胃肠道穿孔的有效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19.
结肠癌的CT表现(附2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CT结肠癌诊断中的价值。所有病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 ,CT扫描层厚和层间距均为 9mm。结果 :结肠癌的主要CT表现为不规则软组织肿块、肠壁增厚、肿块边缘不规则 ,侵及周围器官、肝转移及淋巴结肿大。结论 :CT对结肠癌的位置。大小、范围 ,腔外肿块及远处转移均敏感 ,但定性诊断仍有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结核的CT及MRI表现,提高对颈部淋巴结结核CT及MRI诊断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颈部淋巴结结核的CT及MRI影像表现特征,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其中男性18例,女性29例。年龄11-72岁,47例患者28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10例行MRI扫描,9例同时行CT及MR检查。结果根据病理颈部淋巴结结核的CT及MRI表现可分为4型。Ⅰ型:结核结节及肉芽肿形成3例;Ⅱ型:淋巴结干酪样坏死7例;Ⅲ型:淋巴结包膜坏死9例;IV型:淋巴结干酪样坏死破溃并向周围侵犯28例。结论CT尤其是MRI在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及疗效观察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可以明确病变的部位、数目、大小、形态特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同时可以反映其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