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心房颤动多见于老年人,通常伴有器质性心脏病,也可无心脏病基础的称为孤立性房颤或特发性房颤,少部分呈家族遗传倾向。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深入研究,发现家族性房颤的比例较以往增高,现针对心房颤动的遗传学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正纵观世界范围内心血管疾病的病谱,心房颤动俨然成为心律失常方面研究的热点及重点,它带给患者的危害不仅仅是心律失常的不适症状,而是其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种种并发症:心力衰竭,脑卒中以及死亡[1]。随心房颤动发病率逐年增加而陡升的巨大社会经济压力,及其加之于整个人类健康事业长久发展的重担,现代药物治疗心房颤动研究的踟躅不前以及至今为止其尚未被医学界参透的详细发病机理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将治疗心房颤动的希望寄予基因治疗上。  相似文献   

3.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多见于老年人。其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发现基因组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房颤的发生有一定关系。现就与房颤发生有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可诱发心力衰竭、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增加血栓栓塞的危险。目前房颤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并取得了初步成果,从基因水平探讨房颤的发病机制,为临床工作提供了重要信息,有助于临床诊治和预防。同时,房颤也是一种遗传异质性疾病,存在研究的复杂性和矛盾性。笔者现就目前房颤研究的相关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心房颤动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年龄、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瓣膜疾病和冠心病等是房颤发生的高危因素。近年来研究发现分子遗传因素在该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房颤的分子遗传机制目前成为研究热点并已取得进展,现对分子遗传学研究中基因变异与房颤发生的相关性进行综述。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将推进我们对该疾病的认识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ZFHX3基因rs7193343多态性与心房颤动(房颤)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式病例对照研究,按照相关标准入选202例汉族人群,其中房颤患者102例,无房颤患者100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和静脉血标本,分别提取基因组DNA,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和基因测序法检测所有患者的ZFHX3基因rs7193343多态性的基因型。结果:①2组患者ZFHX3基因rs7193343的CC基因型(P=0.023,OR=0.422,95%CI0.198~0.900)、TT基因型(P=0.024,OR=2.475,95%CI1.106~5.541)及等位基因(P=0.017,OR=1.614,95%CI1.089~2.391)的分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房颤患者中,TT基因型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较CC基因型患者明显高[1.62(0.90~2.90)mg/L∶0.71(0.34~1.09)mg/L,P=0.014],且TT基因型患者的左房前后径和右房横径大小均较CC基因型患者明显增大[(38.2±4.9)mm∶(33.5±4.1)mm,P=0.026;(38.9±6.0)mm∶(33.1±2.6)mm,P=0.003]。结论:在大陆汉族人群中,ZFHX3基因rs7193343多态性与房颤具有显著的相关性,T等位基因和TT基因型是房颤发生发展的危险因子,可通过影响心房肌的结构重构和炎症性改变为房颤的发生、发展提供基质。  相似文献   

7.
心房颤动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颤动是心房快速的无序激动和无效收缩,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早在1850年西方学者Hoffa等就发现心房颤动的存在,然而,150多年过去了,心房颤动的发生机制依然莫衷一是。今天心房颤动依旧是现代医学所面临的一大挑战。20世纪早期产生了心房颤动电生理学的理论框架,认为心房颤动可能起源于三种机制:自律性增加、单环折返和多环折返。1959年以后,由于Moe等和Allessie等的研究工作,多环折返一直是心房颤动发病的主流理论。折返波长是多环折返假说的重要概念,它指在一个不应期中电活动运行的距离。折返波长=不应期×传导速度。折返波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onnexin40基因多态性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等位基因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对北京地区110例研究对象进行两种Connexin40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检测,其中孤立性房颤组50例,高血压房颤组18例,单纯高血压组12例,健康对照组30例。结果孤立性房颤、高血压房颇、单纯高血压与健康对照组之间Connexin40启动子区域—44位点(G→A)单核苷酸多态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存在分布差异显著(p〈0.05);房颤组与非房颤组相比,在Connexin40启动子区域-44位点A基因型频率及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非房颤组(p〈0.05);孤立性房颤、高血压房颤、单纯高血压与健康对照组之间Connexin40启动子区域(+71)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Connexin40基因多态性(-44G→A)与心房颤动发生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回顾了心房颤动的治疗,可供基层医院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新疆汉族与维吾尔族心房颤动(房颤)患者钠通道基因的多态性与房颤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及治疗的汉族及维吾尔族房颤患者各100例,纳入房颤组;选择同时期非房颤的汉族及维吾尔族健康体检者各10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血压、血脂、病史等情况,并进行钠离子通道(SCN5A)H558R位点基因多态性检测,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房颤的危险因素.结果 汉族及维吾尔族患者房颤组和非房颤组间年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LDL-C)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CN5A H558R位点基因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汉族及维吾尔族房颤患者G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非房颤组,且基因型频率也与非房颤患者具有显著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汉族患者显性模型中(AG+GG)基因型(OR=2.72,P=0.012),共显性模型中AG基因型(OR=2.77,P=0.014)是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维吾尔族患者显性模型中(AG+GG)基因型(OR=2.37,P=0.012),共显性模型中AG基因型(OR=2.65,P=0.006)是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入组总患者显性模型中(AG+GG)基因型(OR=2.19,P=0.001),共显性模型中AG基因型(OR=2.20,P=0.001)是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新疆汉族与维吾尔族房颤患者钠通道基因多态性与房颤均存在显著相关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肾病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的遗传学研究进展陈朝红综述张学亮审校关键词糖尿病肾病遗传基因多态性1936年,Kimmeistiel和Wilson首次描述了一些伴有蛋白尿的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患者的肾脏组织学改变,即称为Kimmelstiel-Wilson损...  相似文献   

12.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性和家族聚集性,可分为家族性房颤和散发性房颤。目前已发现了10种房颤的致病基因和20余种房颤的易感基因。不仅离子通道基因多态性与房颤关系密切,非离子通道基因的遗传变异也参与了房颤的发生。房颤的发生不仅与基因异常有关,而且也与环境、年龄等外部因素有关,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导致基因型与临床表型不完全一致,使房颤发生机制复杂化。根据基因异常指导下的个体化治疗,已初步显示其房颤治疗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3.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但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近年来心房颤动与遗传相关的研究迅速增加,特别是离子通道相关基因。因此,本文对离子通道基因KCNQ1、KCNE、SCN5A、SCN1B-SCN4B和非离子通道基因CX40、NPPA、ATRP、ROCK的突变进行综述,进一步探讨心房颤动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4.
心房颤动药物治疗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心房颤动(a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之一。房颤发病率较高,平均为0.15%-1%,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60岁患者发病率达3.8%,80岁患者可高达9.0%。Heeringa研究发现,55岁以上的男性房颤患者死亡率约23.8%,女性约为22.2%,且与患者本身的心脏疾病有密切关系。Schumacher等研究表明,房颤合并快速心室率可使心输出量减少30%,其中15%是由于心房失去泵功能所致,15%是由心室律不齐所致。  相似文献   

15.
心房颤动患者KCNQ1、KCNE1和KCNE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心房颤动(房颤)与缓慢型延迟整流钾离子流(IKa)密切相关,该研究探讨房颤与IKa相关基因KCNQ1、KCNE1及KCNE4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关联分析,入选汉族对象,房颤病例142例,社区对照120例,病区对照118例。选择亚洲人群特异的非同义SNPKCNQ1 P448R、KCNQ1 R519H、KCNQ1 G643S、KCNE1 G38S及KCNE1 D85N,对KCNFA基因进行测序,以发现可能存在的SNP。采用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法确定基因型。结果KCNQ1 P448R、KCNQ1 R519H、KCNQ1 G643S、KCNE1 G38S及KCNE1 D85N在汉族社区人群中的频率(少见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079、0、0.042、0.317、0.004,未证实这些SNP与房颤相关。在KCNE4基因中发现E145D多态,在汉族社区人群中频率高达0.271,logistic回归分析与房颤显著相关(OR=1.66,P=0.044)。结论KCNQ1 P448R、KCNQ1 R519H、KCNQ1 G643S、KCNE1 G38S及KCNE1 D85N多态性与房颤无关,KCNF4 E145D与房颤有关,其对IKa的功能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1997年,Brugada在新英格兰杂志报道第一个心房颤动(房颤)基因座10q22-q24,从理论上证实了房颤的遗传特性。科学家们经过10余年的研究历程,从细胞、器官、整体等多层面解析了房颤的遗传致病机制,发现危险分层的预测指标,努力探索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特发性心房颤动乙酰胆碱依赖性钾通道基因(Kir3.4)编码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及单倍型.并探讨其与特发性心房颤动的关系. 方法 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186例特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观察组)和210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Kir3.4基因编码区的序列.同时用最大期望值法进行两位点连锁不平衡和三位点的单倍型分析.以确定Kir3.4基因SNPs的位置及单倍型,并对其与心房颤动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在编码区1260 bp的测序长度中.共发现C171T、G810T和C834T 3个SNPs(均为同义突变),其中G810T和C834T呈完全连锁不平衡(D'=1).C171T和G810T、C834T和C171T呈微弱连锁不平衡(0相似文献   

18.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并且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随着心脏病抢救成功率的提高和病死率的下降,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心房颤动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表明了白细胞介素参与了心房颤动的发生和持续。心房颤动的发生和持续与白细胞介素及其基因型明显相关。现就心房颤动与白细胞介素与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利用基因相关分析及基因定位克隆等技术,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发病与多个基因的多态性有关,这些基因主要包括编码心肌细胞离子通道基因,包括钾离子相关通道KCNN3和Ik-Ach基因,钠离子相关通道SCN5A基因和钙离子相关调控蛋白SLN基因.还发现一些非离子通道蛋白基因,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相关基...  相似文献   

20.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近年来,在揭示其发生机制、动物模型的建立及治疗措施等方面有许多新进展。现对心房颤动动物模型建立的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