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肠内营养在胃肠术后早期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0引言 为了探讨应用肠内营养(EN)的安全性、可行性,对109例胃肠手术病人于术后早期(第1天)开始实施EN.85例胃肠手术病人进行术后全静脉营养.结果表明,接受早期EN的病人术后肠道功能提前恢复,能改善营养状况,而且完全可行和安全.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01年至2003年的193例胃肠道疾病手术的病人,其中109例病人接受EN.疾病种类:胃癌72例,壶腹部癌14例,腹段食管、贲门癌23例.109例中男62例,女47例,平均年龄为(53±15.7)岁.另外85例病人术后接受全静脉营养,作为对照组,疾病种类:胃癌59例,壶腹部癌6例,腹段食管、贲门癌20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某院2009年6月~2010年9月期间收治的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9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行肠外营养支持等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等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血浆前白蛋白和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均显著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和胃排空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比率显著降低,而未发生并发症的比率则显著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中的应用,其疗效确切效果显著,对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肠外或肠内营养对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消化道肿瘤患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消化道肿瘤患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肠外营养(PN)组,每组20例,试验周期为7天。术后第2天开始予等热量、等氮量营养支持1周。检测术前和术后第8天患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林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25(IL-2受体)和NK细胞等细胞免疫指标,以及IgG、IgM、IgA、补体C3、C4、CH50和CRP等体液免疫指标。结果:两组患均无严重感染性并发症发生。两组总淋巴细胞计数在术前与术后第8天均无显性变化。EN组CD3、CD4、CRP和IgM水平明显升高,PN组NK细胞水平明显下降,而IgA水平明显升高。结论:术后肠内营养安全且可行。肠内营养可改善T辅助细胞功能,并维持NK细胞的正常水平;而肠外营养可抑制机能的细胞免疫功能。外科 营养对于体液免疫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胃肠肿瘤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机体细胞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研究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胃肠肿瘤病人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例病理证实为胃肠肿瘤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PN组和EN组。PN组术后行PN支持,能量力105KJ·kg-1·d-1,氮入量0.2g·kg-1·d-1。EN组术后第一天起经鼻饲管输注能全力,量由500ml/d递增至1500ml/d,速度由20ml/h递增至60ml/h。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8天抽取外周血测定T细胞亚群、NK细胞、血清IL-2浓度。结果术后经一段时期的EN和PN支持后T细胞亚群恢复到术前水平,NK细胞明显增高(P<0.05)。EN组IL-2明显增高(P<0.05),与PN组术后IL-2比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较肠外营养支持更有利于改善胃肠肿瘤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胃肠道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相关问题分析及措施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0 引言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而且经济的营养补给方法,管饲是EN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应用鼻肠管开展胃肠道术后的EN,有助于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鼻肠管的护理对EN实施是否成功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作者通过对130例胃肠术后应用鼻肠管实施EN的病人进行观察,发现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采取了预防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胃肠道术后病人生长激素加早期肠内营养对胃肠道术后病人营养及免疫力的影响。方法 将126例胃肠术后病人分成2组,A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加生长激素治疗,B组传统的胃肠外营养。A组术后第3d开始用生长激素(GH),连用1周,每天5IU。术后8d测定病人的多项营养指标及T细胞亚群。结果 术后8d A组病人转铁蛋白、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明显高于B组(t>2.36,P<0.05)有显著差异。T细胞亚群亦增加,与B组比较(t>2.26,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 胃肠术后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迅速改善病人营养状态,减少并发症,适量应用生长激素能促进蛋白合成,增强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胃肠道术后瑞素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观察胃肠道术后瑞素 (Fresubin)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 方法 :选择胃肠道手术后病人共 78例 ,分成两组 ,A组为空肠造口管组 ,B组为对照组。A组应用肠内营养输注系统 ,在手术后 6h开始均匀输注瑞素 ,观察肠内营养支持期间的临床表现 ,并测定肠内营养支持前、后病人的血常规、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和营养指标 ,以及术后并发症。 结果 :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A组比B组早 (P <0 .0 1) ;A组应用瑞素后 1例出现恶心、呕吐 ,经减慢输注速度后缓解 ,2例出现腹痛 ,经调整温度后缓解。所有病人没有出现腹泻、急性机械性肠梗阻、肠瘘和代谢性并发症。A组应用瑞素后 ,前白蛋白比B组升高 (P <0 .0 5 ) ,视黄醇结合蛋白也比B组明显升高 (P <0 .0 1)。 结论 :胃肠道术后通过空肠造口管应用瑞素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是安全有效的 ,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 ,对改善病人机体的营养状况具有积极意义 ,也易为病人所接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在胃肠道术后病人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奉化市人民医院2007年12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和对照组,早期肠内营养组于术中放置鼻肠营养管,术后24h开始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常规肠外营养,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其他临床指标,并对比医疗费用。结果:EEN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早(P〈0.05),肺部感染、切口感染、术后胃排空障碍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平均住院天数也较低(P〈0.05)。术后一周EEN组和PN组在体质指数、前白蛋白、白蛋白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术后病人应用EEN安全可行,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在平均住院天数、生化指标方面具有优越性,是胃肠道术后病人简便有效的营养补给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患者在手术后化疗期间采取肠内、肠外营养的效果差异.方法:于2019年3月至9月期间以我院接受治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60例作为案例,所有患者在入选同时以随机数表法方式完成分组.常规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实验组采取肠内营养支持.以营养状况、细胞免疫功能以及肠内营养并发症为主进行对比.结果:化疗之前两组患者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胃肠道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对患者免疫和营养状态及术后感染的影响,以降低术后感染率.方法 选取在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86例胃肠道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常规给予补液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机体免疫和营养状态及术后感染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10d前白蛋白为(285.2±17.1)mg/L,白蛋白为(36.7±1.3)g/L,体重为(59.7±5.4)kg; IgG、IgM和IgA分别为(14.47±1.92) g/L、(1.47±0.15) g/L和(2.62±0.14) g/L;CD3+、CD4+和CD4+/CD8+比值分别为(54.06±5.31)%、(43.29±3.06)%和(2.49±0.47),均明显高于术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为1.08%,低于对照组的7.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有利于改善患者营养和免疫状况,降低术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胃肠肿瘤患者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20例经病理证实为胃肠肿瘤的患者随机分为PN组和EN组。PN组术后行TPN支持,能量为105kJ·kg-1·d-1,氮入量0.2g·kg-1·d-1。EN组术后第1天起经鼻饲管(放置于Treitz韧带下或空肠输出袢下30cm)输注能全力,量由500ml/d递增至1500ml/d,速度由21ml/h递增至63ml/h。分别于术前1d及术后第8天分别给患者口服甘露醇5g和乳果糖10g,收集患者随后6h的全部尿液,测量6h尿中甘露醇排除率与乳果糖排除率之比值(lactulose/mannitolratio,L/M比值)。结果20例胃肠肿瘤患者术前L/M值为0.047±0.025,与正常人群的L/M值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术前PN组的L/M比值为0.050±0.030,EN组的L/M比值为0.044±0.023,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第8天分别经一段时期的EN和PN支持后,PN组的L/M比值为0.105±0.034,PN组的L/M比值为0.084±0.40,两组分别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两组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术后早期短程应用能全力肠内营养支持对于胃肠肿瘤患者的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与肠外营养支持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老年恶性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108例老年恶性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45例)、肠外营养(PN)组(45例)及对照组(常规输液)组(18例),EN组术后24小时输注肠内营养液,PN组经外周静脉输注营养液。观察临床和测定营养支持前后患者的血糖、肝肾功能和电解质以及营养和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 EN组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PN组和对照组(P<0.001);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补体C3、C4和总补体溶血活性在各组问差异无显著性;EN、PN组治疗后体重、前白蛋白、白蛋白、IgG、IgM、IgA及C-反应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而EN组与PN组间差异无显著性;EN组、PN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EN组治疗后CD4^+、CD4^+/CD8^+亦高于PN组(P<0.05)。结论 肠内营养安全、实用有效,对体质差、年龄大的恶性消化道肿瘤患者更为适合。  相似文献   

13.
肠内营养在术后早期的应用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肠内营养的应用受到广大临床医师的重视。肠内营养不仅能满足机体对营养的需求,而且能维持肠道的完整性,对创伤、手术后患的恢复,减少感染性并发症有重要意义。本就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时机选择、给予途径、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预防及对机体代谢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We examined esophageal cancer patients who received enteral nutrition (EN) to evaluate the validity of early EN compared to delayed EN, and to determine the appropriate time to start EN. A total of 208 esophagectomy patients who received EN postoperatively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Group 1, 2 and 3) based on whether they received EN within 48 h, 48 h–72 h or more than 72 h, respectively.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LOH), days for first fecal passage, cost of hospitalization, and the difference in serum albumin values between pre-operation and post-operation were all recorded. The statistical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using the t-test, the Mann-Whitney U test and the chi square test.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was defined as p < 0.05. Group 1 had the lowest thoracic drainage volume, the earliest first fecal passage, and the lowest LOH and hospitalization expenses of the three groups. The incidence of pneumonia was by far the highest in Group 3 (p = 0.019). Finally, all the postoperative outcomes of nutritional conditions were the worst by a significant margin in Group 3. It is therefore safe and valid to start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within 48 h for postoperative esophageal cancer patients.  相似文献   

15.
食道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目的 总结我科1998-1999年18例食管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经验,探讨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食道癌手术后早期(12小时)经术中放置的鼻空肠管进行早期肠营养,术前、术后1、7、14天测定血浆白蛋白、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淋巴细胞计数。临床观察营养支持期间有无腹胀、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结果 食管道癌术后7天白蛋白较术前增高,术后14天明显增高,与术前比有明显差异(P<0.01)。淋巴细胞计数术后14天较术前有明显升高(P<0.01)。个别患出现腹胀、腹泻、经对症治疗缓解,全组患均能耐受早期肠营养。未发现有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异常。结论 食道癌术后早期应用能全力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明显改善患营养状态,安全可行无其他并发症,与静脉营养相比可以明显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6.
"仿生灌注"在消化道肿瘤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仿生灌注”在食管贲门癌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及其安全性、优越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择2000年10月~2002年5月间,在本科手术治疗的食管癌、贲门癌患72例,随机分成“仿生灌注”组和普通对照灌注组。通过“仿生灌注”方法,观察营养监测指标在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变化。结果 “仿生灌注”组营养指标改善明显,临床疗效良好,不良反应少。结论 “仿生灌注”更符合生理功能,可明显改善患的营养状态,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肠内营养的并发症,提高营养物质的生物利用度,有助于患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张秀云 《现代保健》2014,(31):36-38
目的:探讨早期胃肠内营养对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出血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40例在术后24~48 h内插管鼻饲进食,对照组40例在术后72 h以后插管鼻饲进食。比较两组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及因上消化道出血死亡情况,两组患者住院天数。结果:试验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及因出血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患者尽早实施胃肠内营养,可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降低死亡率,缩短住院天数,促进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病人营养状况的影响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将2002年1月-2006年12月行胃大切手术的65例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按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留置胃管、禁食、输液、肠外营养等治疗护理,实验组在实施对照组措施外,同时于术后16~20h给予肠道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病人营养指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天数。结果实验组病人术后8d的营养指标较对照组好(P均<0.01),并发症总发生率及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提高胃大部分切除病人营养指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明显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经验、安全性、康复价值。方法:对某院5年来施行胃癌根治术后同时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21例患者进行分析,观察其临床症状;监测术前、术后第8d体重、血红蛋白、白蛋白的变化及排气、下床活动时间与同期内胃癌根治术的21例常规输液组进行对比。结果:21例肠内营养患者均能耐受,少数患者有不适,无并发症的发生,两组之间比较术后体重及血红蛋白两种指标无明显差异,但白蛋白两组间有差异,肠蠕动恢复时间及下床活动时与对照组间有明显差异。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安全、有效,较好地改善术后病人营养状态和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