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血浆低脂联素血症导致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uo Y  Zhu B  Li CZ  Pan YH  Zhang Y  Xue YM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31(6):1014-1016
目的观察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血浆脂联素(APN)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OLETF鼠20只,同系健康对照LETO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饲养13和40周后,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于8、32和40周分批宰杀,检测血糖、血浆脂联素、胰岛素、血清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和胆固醇水平。结果 8周龄时OLETF鼠血浆APN水平显著低于LETO组(P<0.05),并进行性降低。32周龄和40周龄时OLETF组大鼠血浆胰岛素水平和甘油三酯、胆固醇、游离脂肪酸显著高于LETO组(P<0.01)。结论 OLETF鼠血浆APN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显著负相关,且先于胰岛素抵抗和葡萄糖耐量受损发生;低脂联素血症可能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脂联素在OLETF大鼠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永华  薛耀明  李晨钟  张燕  朱波 《广东医学》2005,26(9):1197-1199
目的观察自发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OLETF大鼠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选择4周龄的雄性OLETF大鼠20只,LETO大鼠10只作为对照组,饲养28周后,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取空腹血清测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胆固醇和血浆胰岛素水平;取大网膜脂肪组织,RT-PCR检测脂联素mRNA表达。结果OGTT试验结果显示,OLETF组大鼠负荷后0.5h和1h血糖明显高于LETO大鼠(P<0.05);OLETF组大鼠血清甘油三酯和血浆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LETO组(P<0.05)。OLETF组大鼠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LETO组(P<0.05)。结论OLETF大鼠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探讨脂联素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OLETF)大鼠肝脏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其分子信号机制。方法自发性
2型糖尿病大鼠OLETF鼠20只,同系健康对照LETO鼠10只。于8周和32周龄分别宰杀。检测空腹血糖、血浆胰岛素、
脂联素、血脂水平,并以ELISA、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脏脂联素、胰岛素受体底物-1酪氨酸磷酸化水平(py-IRS-1)
以及IKKβ和NFkB表达水平。结果OLETF鼠血浆脂联素水平在8周龄和32周龄均显著低于LETO鼠(P<0.05)。32周龄
时OLETF鼠血清胰岛素、TG、FFA、ISI均显著升高(P<0.05)。脂联素水平与FBG、血清胰岛素、TG、FFA、ISI数显著相关(P
均<0.01)。OLETF鼠肝脏脂联素和py-IRS-1水平在8周龄和32周龄均显著低于LETO鼠,IKKβ和NFkB水平也显著升高
(P<0.01)。py-IRS-1与肝组织脂联素、IKKβ和NFkB变化显著相关(P<0.01)。32周龄时脂联素水平与NF-κB和py-IRS-1
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OLETF鼠脂联素可能通过NFkB通路影响肝脏IRS-1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导致肝脏的胰岛
素信号传导障碍及糖、脂代谢紊乱,参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六味地黄丸对OLETF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钱毅  薛耀明  李佳  朱波  潘永华  张燕 《广东医学》2008,29(3):371-373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OLETF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OLETF鼠40只,随机分为六味地黄丸干预组和对照组;LETO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干预组从8周龄起以六味地黄丸2.4mg/(kg.d)灌胃给药,其余两组以等量清水灌胃。定期OGTT试验,监测各组大鼠摄食及体重增长情况,每周称量大鼠体重和摄食量。于8,32和40周龄时分批宰杀大鼠。检测血浆胰岛素。结果对照组和干预组OLETF鼠摄食量显著高于LETO组(P<0.01)。对照组和干预组OLETF鼠体重从第6周开始显著高于LETO组(P<0.05)。干预组血浆胰岛素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LETO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能够显著降低OLETF鼠血糖升高程度,延缓高血糖的出现;六味地黄丸能够显著降低血浆胰岛素。  相似文献   

5.
叶颖  廖鑫  黄琦  高琳 《重庆医学》2011,40(19):1876-1877,1880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治疗后糖尿病(DM)大鼠内脏脂肪组织抵抗素(resistin)mRNA表达及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注射联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予胰岛素控制部分糖尿病大鼠血糖,设立空白对照组、血糖未控制组、血糖控制组。分别检测3组大鼠血清抵抗素水平及内脏脂肪组织抵抗素mRNA的表达;观察3组大鼠血清抵抗素、游离脂肪酸(FFA)、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及内脏脂肪抵抗素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血糖未控制组大鼠血清抵抗素及内脏脂肪组织抵抗素mRNA的表达显著增高[(696.23±187.77)vs(538.31±142.14);(62.26±25.79)vs(10.15±12.13),P<0.05];与血糖控制组大鼠比较,血糖未控制组大鼠内脏脂肪组织抵抗素mRNA的表达亦显著增高[(62.26±25.79)vs(10.45±2.99),P<0.05]。血糖控制组大鼠FFA较血糖未控制组大鼠FFA水平显著降低[(0.53±0.16)vs(0.73±0.19),P<0.05],而TC水平显著增高[(1.92±0.16)vs(1.22±0.38),P<0.05]。结论短期的胰岛素治疗能降低糖尿病大鼠内脏脂肪组织抵抗素mRNA的表达,可能与血糖控制后胰岛素抵抗改善及胰岛素负调节抵抗素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六味地黄丸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内脏脂肪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六味地黄丸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内脏脂肪堆积的影响.方法 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OLETF鼠40只,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同系健康对照LETO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预防组于8周龄起以六味地黄丸2.4mg/kg每天1次灌胃给药,其余两组以等量清水灌胃。监测体质量,定期口服糖耐量试验检测血糖,分批宰杀分离并称量腹部脂肪。结果 随病程进展,OLETF鼠内脏脂肪/体质量逐渐高于LETO组(P〈0.05),在40周龄六味地黄丸预防组内脏脂肪/体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六味地黄丸能有效减少OLETF鼠内脏脂肪的堆积。  相似文献   

7.
目的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 1,PGC-1α)是一种重要的核受体辅助激活因子,参与调节肝糖分解、糖异生以及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在维持机体能量代谢平衡和糖脂代谢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观察PGC-1αmRNA在OLETF大鼠肝脏、骨骼肌、脂肪和胰腺组织中表达的变化,初步探讨PGC-1α在胰岛素抵抗及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①实验动物模型建立:从第8周开始喂养OLETF和LETO大鼠10%蔗糖水,每周测体质量,于第14、18、22、28周时进行OGTT并测定大鼠血脂值。OLETF大鼠在第18周时全部成为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建立成功。②第8周和28周分别取LETO和OLETF大鼠肝脏、骨骼肌、脂肪和胰腺组织,提取总RNA,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分析组织中PGC-1αmRNA的表达量。结果①OLETF大鼠体质量和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随周龄增加逐渐增加,从14周起高于同周龄LETO大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空腹和糖负荷后胰岛素浓度从22周起OLETF大鼠高于同周龄LETO大鼠。②第8周时,OLETF大鼠肝脏、骨骼肌、脂肪和胰腺组织PGC-1αmRNA的表达与LETO大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第28周时,与LETO大鼠相比,OLETF大鼠PGC-1αmRNA在肝脏(0.040±0.006vs0.074±0.003,P=0.029)和胰腺(0.659±0.299vs1.610±0.091,P=0.029)中表达明显下降,而在骨骼肌(0.192±0.065vs0.104±0.012,P=0.029)中表达则明显增加。在脂肪组织(0.055±0.036vs0.161±0.124,P=0.100)中表达有下降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OLETF大鼠28周时表现出2型糖尿病早期胰岛素抵抗和高血糖的病理变化,PGC-1αmRNA在肝脏、胰腺和脂肪组织表达减少,骨骼肌组织表达增加,可能是2型糖尿病早期胰岛素抵抗和高血糖状态下的一种代偿性反应,提示PGC-1αmRNA在组织内表达变化可能与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六味地黄丸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OLETF大鼠脂肪组织脂联素的影响,探讨六味地黄丸对2型糖尿病发病的干预作用。方法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OLETF鼠40只,随机分为六味地黄丸干预组和对照组,LETO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干预组从8周龄起以六味地黄丸2.4mg·kg-1·d-1灌胃给药,其余两组以等量清水灌胃。定期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于8、32和40周龄时分批宰杀大鼠。采用半定量逆转录PCR方法,检测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结果六味地黄丸能够显著降低OLETF鼠血糖升高程度,延缓高血糖的出现。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干预组糖尿病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同时期对照组(P<0.01)。LETO组无IGT或糖尿病发生。结论六味地黄丸能明显增加OLETF鼠脂肪组织脂联素表达水平;六味地黄丸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OLETF鼠糖尿病的发病率,有效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六味地黄丸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血浆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OLETF鼠40只,随机分为六味地黄丸干预组和对照组,LETO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干预组从8周龄起以六味地黄丸2.4 mg·kg-1·d-1灌胃给药,其余两组以等量清水灌胃.定期OGTT试验,监测各组大鼠摄食及体质量增长情况,每周称量大鼠体质量和摄食量.于8、32和40周龄时分批宰杀大鼠.检测血浆脂联素、血浆胰岛素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血浆脂联素水平均明显增加.对照组血浆脂联素水平与LETO组相比显著降低.结论 OLETF鼠血浆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性呈正相关.六味地黄丸早期干预能明显增加OLETF鼠血浆脂联素水平,改善OLETF鼠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早期高脂喂养自发性2型糖尿病OLETF大鼠游离脂肪酸(FFA)、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睾周脂肪组织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OLETF大鼠30只,8周龄开始高脂喂养,22周龄根据OGTT 2 h血糖和体重将未发生糖尿病的大鼠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T)、二甲双胍组(M)和高脂对照组(O)。LETO大鼠12只为对照组(NC)。48周龄检测睾周脂肪组织MCP-1 mRNA的表达,测定血清MCP-1、FFA、FBG、FINS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MCP-1 mRNA表达量T组(0.20±0.12)、M组(0.17±0.19)分别与O组(1±0.3)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T组血清MCP-1、FFA、FBG及HOMA-IR均明显低于O组(P〈0.05)。结论:替米沙坦可能通过减少脂肪组织MCP-1的表达改善早期高脂喂养OLETF大鼠的胰岛素抵抗,从而起到早期预防糖尿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自发2型糖尿病大鼠(OLETF)发病特点及病变过程,为深入研究脾瘅理论提供新的实验平台。[方法]引进OLETF大鼠及正常组同系非糖尿病对照大鼠(LETO),动态观察体质量、腹腔脂肪含量、脂体比、口服葡萄糖耐量、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实验葡萄糖输注率及血脂变化情况。[结果]模型组体质量、腹内脂肪含量及脂体显著高于正常组,其口服葡萄糖耐量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UC)显著高于正常组,模型组大鼠稳态葡萄糖输注率均较正常组下降(P<0.05)。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游离脂肪酸水平均较正常组显著增高。[结论]OLETF较好体现了中医脾瘅的发病过程及代谢综合征病变特点。  相似文献   

12.
胡敏  朱敏  方京冲  邱瑾  史虹莉 《上海医学》2006,29(12):877-880
目的研究不同脂肪酸组分与OLETF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以标准饲料喂养40只雄性OLETF大鼠和10只雄性LETO大鼠至14周,随后将40只OLETF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以标准饲料(A组)、高脂饲料(C组)、高脂富含n-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饲料(D组)和高脂富含n-3 PUFA饲料(E组)喂养至24周,同时10只LETO大鼠以标准饲料喂养至24周(作为对照组)。第24周禁食10~14 h后,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采血测定C肽和免疫反应性胰岛素(IRI)等生化指标。采用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评价其胰岛素抵抗状态。结果24周时,对照组大鼠空腹血糖、葡萄糖负荷后120 min血糖和IRI与E组大鼠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均明显低于A、C、D组大鼠(P值均<0.05)。各组大鼠间空腹和葡萄糖负荷后120 min的C肽水平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值均>0.05)。对照组和E组大鼠的葡萄糖输注率均明显高于C组和D组大鼠(P值均<0.05)。结论OLETF大鼠较LETO大鼠的血糖水平高,而胰岛素敏感性差。进食高脂富含n-3 PUFA饲料可改善OLETF大鼠的糖代谢和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网膜及皮下脂肪组织中Chemerin在自发性2型糖尿病OLETF大鼠中的基因表达水平,探讨Chemerin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发病关系的机制。方法:4周龄正常不出现糖尿病的LETO大鼠10只作为对照组,4周龄OLETF大鼠10只,2型糖尿病的OLETF大鼠9只,于42周时处死。取网膜及皮下脂肪组织,以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网膜及皮下脂肪组织Chemerin基因的表达水平。皓果:模型组的网膜及皮下脂肪组织Chemerin的基因表达明显高于LETO对照组(P〈0.01);模型组大鼠网膜脂肪组织Chemerin的基因表达明显高于皮下脂肪组织(P〈0.01)。结论:脂肪因子Chemerin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是肥胖、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发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OLETF鼠股骨病理变化及成骨细胞Bcl-xL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OLETF雄性大鼠20只,定期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监测血糖。喂养至30周时,共有成模OLETF鼠12只,随机分为罗格列酮组和模型组(每组6只),LETO鼠8只作为对照组,各组均给药12周。处死大鼠后,测股骨灰干重比。HE染色光镜观察股骨病理变化,并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成骨细胞Bcl-xL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罗格列酮组股骨灰干重比、成骨细胞计数及Bcl-xL阳性表达强度降低(P〈0.05或P〈0.01),空骨陷窝率、破骨细胞计数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对照组股骨灰干重比、成骨细胞计数及Bcl-xL阳性表达强度升高(P〈0.05或P〈0.01),空骨陷窝率、破骨细胞计数降低(P〈0.05或P〈0.01)。结论:2型糖尿病本身可影响骨组织的形成和吸收的动态平衡,使骨吸收加快而骨形成不足。罗格列酮对自发肥胖型2型糖尿病大鼠股骨有进一步的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发性2型糖尿病的动物模型OLETF大鼠在糖尿病前期时肾脂质代谢异常与早期肾病变的关系,肾脂质代谢异常的分子机制,以及非诺贝特或二甲双胍治疗对肾脂质代谢及肾病变的影响.方法:8周龄雄性OLETF大鼠,随机分为非诺贝特治疗组(OLETF/F)、二甲双胍治疗组(OLETF/M)和未治疗组,LETO大鼠为正常对照组.于17周龄及30周龄时分别杀检,测定24h尿白蛋白定量,肾皮质中甘油三酯的含量,肾皮质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 1,SREBP-1)的蛋白及mRNA表达,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 CoA carboxylase,ACC)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OLETF大鼠具有肥胖、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高血脂的特点.30周龄时OLETF大鼠未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24h尿微量白蛋白显著升高,出现肾早期损伤.OLETF大鼠24 h尿白蛋白定量与肾甘油三酯含量呈正相关(r=0.870,P=0.011),随着肾甘油三酯含量加重,24 h尿白蛋白定量增多.OLETF大鼠未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调节脂肪合成的分子SREBP-1蛋白水平、FASmRNA、ACCmRNA分别升高43.2%(P<0.01),126.0%(P<0.01),72.3%(P<0.01).OLETF/F组的SREBP-1蛋白水平、FASmRNA、ACCmRNA分别低于OLETF未治疗组15.7%(P=0.061),36.8%(P<0.05),40.3%(P<0.05).OLETF/M组的SREBP-1蛋白水平、FASmRNA、ACCmRNA分别低于OLETF未治疗组19.3%(P<0.01),57.3%(P<0.01),22.5%(P<0.05).SREBP-1的mRNA水平在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OLETF大鼠在糖尿病前期已经出现肾病变,可能与肾脂肪沉积有关.肾组织中SREBP-1水平升高,通过调节FAS,ACC等脂肪合成相关的酶,增加肾脂肪沉积,这可能是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机制之一.早期给予非诺贝特或二甲双胍治疗,可以减轻OLETF大鼠肾早期病变,可能通过SREBP-1及其下游脂肪合成相关酶的变化,直接改善了肾组织中的脂肪沉积.  相似文献   

16.
观察OLEIF大鼠糖耐减低的生化改变、病理基础和阿卡波糖治疗后临床及病理转归,探讨阿卡波糖阿治IGT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34周龄雄性OLETF大鼠;IGT大鼠(IGT组)10只,糖尿病大鼠(DM组)8只,正常对照LETO大鼠(LETO组)36只,常规饲养;IGT大鼠阿卡波糖治疗组(IGT-A组)10只,用阿卡波糖150mg/100g饲料喂养;为期4周。测定各组大鼠体重、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