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血管紧张素Ⅱ体外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衰老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是否可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衰老,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的HUVECs分为对照组、AngⅡ组、AngⅡ+valsartan组,观察细胞衰老改变及超氧阴离子(O)水平,分析各组细胞AngⅡ1型和2型受体(AT1R和AT2R)、NAD(P)H氧化酶p22phox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给予AngⅡ后,β-gal染色阳性细胞数增加,细胞向G0-G1期停滞,细胞p16蛋白表达增高,出现衰老的特征性改变;衰老细胞NO生成减少,O2(-·)生成增加,p22phox和AT2R的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ATlR表达下降;valsartan处理后改善了细胞的衰老改变,下调p22phox表达,降低O2(-·)水平,对AT2R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 AngⅡ可诱导体外培养的HUVECs衰老,AngⅡ从转录水平上调NAD(P)H氧化酶p22phox表达,进而使O2(-·)产生增加可能是诱导内皮细胞衰老的主要原因之一;Valsartan通过特异性阻断ATlR有一定的逆转内皮细胞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黄芪多糖对小鼠造血干细胞(HSC)细胞周期调控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黄芪多糖延缓HSC衰老的机理.方法 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干预组.模型组采用D-半乳糖皮下注射建立小鼠衰老模型;干预组在造模的基础上给予黄芪多糖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剂量NS灌胃.免疫磁珠分离纯化HSC,衰老相关的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检测衰老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Western blotting检测P16、CDK4及CyclinD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HSC SA-β-gal染色阳性率、G1期比例及p16表达均明显增加;S期比例及CDK4、CyclinD表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HSC SA-β-gal染色阳性率、G1期比例及p16表达均降低;S期比例、CDK4及CyclinD表达均增加.结论 黄芪多糖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延缓小鼠HSC衰老.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人参、三七、川芎提取物延缓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衰老的作用及其可能的细胞周期调控机制。方法:取大鼠胸主动脉用于分离VMSC,采用原代细胞培养的方法建立SHR大鼠VMSC模型,实验分为Wistar-Kyoto(WKY)大鼠对照组、SHR模型组、缬沙坦组、中药低剂量组和中药高剂量组。采用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enescence-associatedβ-galactosidase,SA-β-gal)染色法观察细胞衰老情况,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分布,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p16、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yclin-dependent kinase4,CDK4)和成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retinoblastoma protein,Rb)的表达。结果:SA-β-gal染色显示,与WKY组比较,SHR组SA-β-gal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1),人参、三七、川芎提取物可使SHR VSMC SA-β-gal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与WKY组比较,SHR组VSMC在G1期明显减少,S期细胞明显增加,中药干预后SHR的VSMC G1期细胞明显增多,S期细胞明显减少(P〈0.05);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显示,与WKY组比较,SHR组VSMC的p16和Rb mRNA表达量明显减少,cyclin D1和CDK4mRNA表达增加;人参、三七、川芎提取物干预后SHR VSMC p16和Rb mRNA表达量增加,cyclin D1和CDK4mRNA减少。蛋白质印迹法显示,与WKY组比较,SHR组VSMC的p16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cyclin D1、CDK4和磷酸化Rb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中药干预后SHR VSMC p16蛋白表达增加,cyclin D1、CDK4和磷酸化Rb蛋白表达量减少(P〈0.05)。结论:人参、三七、川芎提取物通过改变p16-cyclin D/CDK-Rb通路因子的表达而发挥延缓SHR VSMC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Bmi-1基因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衰老的相关性,为研究血管内皮细胞衰老的分子机制打下基础。方法:采用细胞传代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方法模拟内皮细胞衰老,用SA-β-半乳糖酐酶(SA-β-gal)染色检测衰老,Real-time PCR检测P16INK4A及Bmi-1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随着细胞传代次数的增加,HUVECs体积变大,细胞浆内颗粒和空泡增多,β-gal阳性染色率显著增多,P16INK4A mRNA表达逐渐升高(第6、8代与第1代相比P<0.05),同时Bmi-1 mRNA表达下降(第2、4、6、8代与第1代相比均P<0.05)。TNF-α(10 ng/mL)孵育HUVECs 48 h,与对照组相比,P16INK4A 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Bmi-1 mRNA表达下降(P<0.05)。结论:Bmi-1在衰老内皮细胞中表达显著降低,提示其在血管内皮细胞衰老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补肾填精复方对WI38细胞周期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补肾填精中药复方对衰老细胞周期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衰老细胞模型WI38常规培养至33代,加入补肾填精复方含药血清作用至40代,并以流式细胞仪、RT-PCR、wester-blot等方法检测补肾填精含药血清对衰老细胞周期及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结果:33代后传代细胞出现明显衰老特征;衰老细胞阻滞于G1期;补肾填精含药血清可以延缓WI38细胞衰老,促进细胞进入细胞周期;补肾填精含药血清可降低细胞衰老相关基因P53、P21、P16转录与表达水平.结论:补肾填精中药复方可以影响细胞周期,减缓细胞衰老,其作用的环节可能与降低细胞衰老相关基因P53、P21、P16表达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模拟微重力对PC12细胞衰老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用旋转细胞培养系统进行模拟微重力条件下的细胞培养.选取模拟微重力和正常重力条件下培养6h,12 h,24h,48 h,72 h和96 h的PC12细胞作为研究对象.流式细胞仪检测PC12细胞各个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C12细胞P53蛋白的变化;生化反应试剂盒检测活性氧变化;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特异性染色对衰老的PC12细胞进行评估.结果 细胞周期分析的结果显示,经过模拟微重力培养的PC12细胞其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在模拟微重力培养96 h细胞周期蛋白P53表达均升高.SA-β-gal染色的结果显示在模拟微重力的作用下,PC12细胞SA-β-gal的活性随着模拟微重力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步升高.PC12细胞内H202的水平升高,并且具有时间依赖性.模拟微重力细胞培养上清中的H2O2也相应升高,但是滞后于细胞内的H2O2.结论 ①模拟微重力可以引起PC12细胞SA-β-gal的活性升高,G1期细胞周期阻滞和P53的活化;②模拟微重力条件下诱导PC12细胞衰老可能通过氧化应激实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化疗药物能够通过诱导肿瘤细胞衰老从而发挥治疗效果。顺铂作为最常用的化疗药物能否诱导肝癌细胞发生加速
性衰老目前尚不清楚。方法使用MTT法和克隆形成试验检测不同剂量顺铂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分别用流式细胞仪及
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细胞周期及衰老情况;RT-PCR检测TP53、P21及P19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
检测P53和P2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顺铂能够诱导HepG2细胞出现不可逆的生长停滞及细胞周期阻滞。2.0 μg/ml顺铂作用
于HepG2后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并呈现时间依赖性。在顺铂诱导衰老过程中,P19基因表达水平升高,在诱导48 h
后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而P53和P21表达水平则持续升高。结论本研究提示顺铂能够诱导肝癌细胞出现衰老样表型,这一结
果为进一步探讨其抗肝癌机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Aβ25-35诱导体外去血清培养的PC12细胞周期变化及对P53和Cyclin D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PC12细胞同步于G0期,采用终浓度为0-45μmol/L或浓度为25μmol/L Aβ25-35处理PC12细胞,用MTT比色法分析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细胞周期的改变;RT-PCR和Western blot从mRNA及蛋白水平检测P53和Cyclin D1基因的变化。结果:随着Aβ25-35剂量的增加,PC12细胞存活率降低(P<0.01);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去血清培养24 h可使约90%PC12细胞停滞于G0/G1期,25μmol/L Aβ25-35诱导组8,16,24 h与对照组比较,S期百分率明显增加(P<0.01),16 h后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可见明显的亚二倍体峰(Ap峰);P53 mR-NA表达和P53蛋白表达降低、Cyclin D1 mRNA表达和Cyclin D1蛋白表达增高。结论:Aβ25-35降低去血清培养的PC12细胞存活率,诱导同步化于G0/G1的PC12细胞重新进入细胞周期,并阻滞于S期,同时出现凋亡,可能与下调P53的表达,上调Cyclin D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白介素-1α(interleukin-1α,IL-1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衰老的影响,并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在其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HUVECs随机分为对照组(不加处理)、IL-1α组(10 ng/mL IL-1α孵育)、HMGB1组(100 ng/mL HMGB1孵育)、HMGB1+IL-1α组(100 ng/mL HMGB1和10 ng/mL IL-1α共同孵育),采用细胞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enescence associated β-galactosidase,SA β-gal)染色检测细胞衰老数目,采用Western 印迹检测沉默信息调节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的蛋白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衰老相关基因p53,p21和p16的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L-1α组SA β-gal染色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增加(P<0.05),SIRT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1)。与IL-1α组相比,HMGB1+IL-1α组SA β-gal染色阳性细胞减少,p21和p53的mRNA表达下调(均P<0.05),但p16的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α能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的衰老,其中HMGB1可能通过p53-p21 途径抑制IL-1α诱导的内皮细胞衰老过程。  相似文献   

10.
Hu B  An HM  Shen KP  Du Q 《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8(11):1048-1052
目的:细胞衰老是重要的细胞内在抗癌机制,与肿瘤治疗效应机制密切相关。本研究观察中药复方藤龙补中汤对人结肠癌LS-174-T细胞衰老及相关信号转导的影响。方法:藤龙补中汤处理结肠癌细胞LS-174-T,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enescence-associatedβ-galactosidase,SA-β-gal)染色检测SA-β-gal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法检测p21WAF1/CIP1、p53、p16基因的表达以及RB磷酸化水平。结果:藤龙补中汤作用后,LS-174-T细胞呈现典型大而扁平的衰老形态,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Western blot显示藤龙补中汤可促进LS-174-T细胞p21WAF1/CIP1、p16等基因的表达,对p53、RB等基因的表达无明显影响,可抑制RB磷酸化。结论:藤龙补中汤可促进LS-174-T细胞衰老,并可能与促进p21WAF1/CIP1、p16等基因的表达,以及抑制RB磷酸化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16和P15基因与ESC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显微切割、PCR、凝胶电泳、AgNO3染色等技术,检测食管鳞癌(ESCC)和高级别不典型增生中P16、P15基因杂舍子缺失(LOH),对照正常细胞,分析ESCC和高级别不典型增生组织中LOH的变化,并就LOH率与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ESCC组织中的LOH率为29.7%,高级别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LOH率为16.5%。应用SPSS软件对LOH率与患者的性别、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进行单因素分析,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①从正常鳞状上皮到不典型增生再到癌变的过程中存在基因的异常累积。②P15基因可能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相关。(3)D9S162住点或其附近可能存在与ESCC发展相关的抑癌基因。  相似文献   

12.
黄维清  纪萍  王海燕 《河北医学》2001,7(3):206-208
目的:研究同一胃癌中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蛋白产物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10例正常胃粘膜、10例萎缩性胃炎、10例肠上皮化生的胃壁组织和145例胃癌组织中P21和P5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0例正常胃粘膜、10例萎缩性胃炎、10例肠上皮化生的胃壁组织中未发现P21和P53。145例胃癌组织中P21和 P53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5.2%和51.2%。表达阳性的P53定位于肿瘤核内,P21定位于细胞膜或细胞浆上。P21和P53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的分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检测P21和P53有助于评估胃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P16、P53、PCNA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P16、P53、PCNA在膀胱癌中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查52例膀胱癌组织中P53、P16、PCNA表达水平。结果:5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16、P53、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3%5、7.6%、59.6%,P16阳性率在Ⅰ、Ⅱ和Ⅲ级肿瘤中分别为58.8%3、8.5%和22.2%,P53阳性率在Ⅰ、Ⅱ和Ⅲ级肿瘤中分别为41.2%、57.7%和88.9%,PCNA阳性率在Ⅰ、Ⅱ和Ⅲ级肿瘤中分别为17.3%3、0.8%和66.7%;随着膀胱癌病理分级上升,P16表达阳性率逐渐下降,P53和PCNA阳性率逐渐上升。结论:P16、P53、PCNA的免疫组化检测具有评估膀胱癌预后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早期肺癌组织中P16、P21、P53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文  张容轩  陈昶  丁嘉安 《上海医学》2004,27(4):244-245
目的 探讨早期肺癌组织中P21、P53、P16蛋白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57例肺癌患者,男49例,女8例;年龄33~83岁,平均60.7岁。腺癌13例,鳞癌43例,腺鳞混合癌1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所有患者标本的基因表达,应用SPSS进行相关性分析(Pearson’s correlation)和多因素分析(COX regression)。结果 P16、P21、P53在病理分期T2期(肿瘤直径≥3cm)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23.1%、43.1%、68.6%,三者之间无相关性。COX回归分析表明P16、P53及肿瘤的病理分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指标。结论 P16蛋白缺失、P53蛋白阳性对早期肺癌的影响明显,且不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可作为判断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胶质细胞瘤组织中P16和P53蛋白表达的意义及与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6例脑胶质细胞瘤组织(其中Ⅰ级12例,Ⅱ级16例,Ⅲ级18例,Ⅳ级10例)及10例正常脑组织中P16和P53的表达情况.结果:脑胶质细胞瘤组织中P53的表达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0.367,P<0.05),P16的表达与病理分级呈负相关(r=-0.516,P<0.05).与Ⅰ、Ⅱ级及正常组织比较,Ⅲ、Ⅳ级脑胶质细胞瘤组织中P53(x2=8.302,P=0.040)和P16(x2=15.069,P=0.002)阳性表达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16及P53的异常表达与脑胶质细胞瘤的病理分级和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并在脑胶质细胞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气质性格量表TCI人格纬度与听觉诱发电位P300的亚成分P3a,P3b的关系。方法:采用听觉事件相关电位Three-tone oddball作业和Cloninger的气质性格量表测定20名健康自愿者P3a,P3b和TCI的7个人格纬度分数。结果:P3a的潜伏时与自我超越性人格纬度呈正相关;P3b的振幅与报酬依存人格纬度呈正相关。P3b的潜伏时与自我超越性人格纬度呈正相关。结论:主要的人格纬度是有电生理基础的。然而应用这些电生理指标的差异来区分人格素质尚需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P27kip1和突变型P53的表达与甲状腺肿瘤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了解P27kip1和突变型P53在甲状腺肿瘤进展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27kip1及突变型P53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水平,并作相关分析.结果:P27kip1在甲状腺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90.0%,18/20)显著高于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率(60.0%,24/40),P<0.05;突变型P53在甲状腺腺瘤中不表达(0/20),而在甲状腺癌中表达率为32.5%(13/40),P<0.01.P27kip1在分化好、分期早、无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癌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分化差、分期晚、有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癌的阳性表达率(P<0.05, P<0.01);而突变型P53在分化差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癌中表达率显著增高(P<0.01,P<0.05);P27kip1与突变型P53的阳性表达率呈显著负相关(r=-0.450,-0.414,P<0.01).结论:P27kip1表达下调和突变型P53的表达上调可能是甲状腺肿瘤高度恶性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8.
樊贤超  董晨  陈骏 《黑龙江医学》2004,28(12):892-893
目的 探讨鼻咽癌组织中P16 蛋白和P73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 ,检测P16 蛋白和P73蛋白在 4 0例鼻咽癌组织和 2 0例鼻咽癌黏膜慢性炎症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4 0例鼻咽癌组织中P16 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鼻咽黏膜慢性炎症组织 (P <0 0 5 ) ,而P73蛋白在 4 0例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较鼻咽黏膜慢性炎症组织相比明显增高 (P <0 0 5 )。P16 蛋白和P73蛋白的表达与颈部淋巴结转移、局部区域复发以及远处转移无明显相关 (P >0 0 5 ) ,且P16 蛋白与P73蛋白的表达亦无明显相关。结论 P16 蛋白的低水平表达和P73蛋白的高水平表达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食管上皮内瘤变及鳞癌组织中P15、P16的表达,探讨它们在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收集山西省肿瘤医院病理科2003—2005年手术切除的食管鳞癌标本105例,病理复诊证实为食管鳞癌并伴有食管上皮内瘤变和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15、P16蛋白的表达。结果P15、P16蛋白在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食管上皮内瘤变和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组织(P<0.01)。结论P15、P16蛋白的失表达参与了食管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P73、P53蛋白在胃组织的表达及二者相关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40例胃癌患者胃组织标本中P73、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并与正常组织、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溃疡标本比较。结果:胃癌组织中P73、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25/40)、55.0%(22/40),高于正常胃粘膜组织、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的表达(P<0.05);P73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胃癌组织类型、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而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则与其有关(P<0.05);且二者成正相关(P<0.05)。结论:P73、P53作为抑癌基因有其组织特异性,与胃癌临床病理和生物学行为存在密切关系,二者可能共同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