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中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手机游戏沉迷之间的关系以及时间管理倾向在其中的中介效应。方法 于2020年11月-2021年2月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江西省和四川省共三所中学的667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手机游戏沉迷量表以及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使用Bootstrap方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①手机游戏沉迷量表总评分与GSES和ATMD总评分均呈负相关(r=-0.122、-0.333,P均<0.01),ATMD总评分与GSES总评分呈正相关(r=0.536,P<0.01)。②一般自我效能感和时间管理倾向均能负向预测手机游戏沉迷(β=-0.333、-0.122,P均<0.01),一般自我效能感能够正向预测时间管理倾向(β=0.536,P<0.01)。③时间管理倾向在一般自我效能感和手机游戏沉迷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量为-0.159(95% CI:-0.213~-0.112,P<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70.38%。结论 一般自我效能感通过时间管理倾向间接影响手机游戏沉迷。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学生自尊、社会支持与手机游戏沉迷的现状,并检验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为降低中学生手机游戏沉迷程度提供参考。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2 307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尊量表(SES)、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与手机游戏沉迷量表进行调查,并运用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中学生自尊、社会支持与手机游戏沉迷的评分分别为(29.01±5.74)分、(63.75±11.89)分、(61.01±19.84)分;其中,手机游戏重度沉迷、中度沉迷、轻度沉迷或不沉迷所占比例分别为8.50%、62.72%、28.78%。中学生自尊与手机游戏沉迷各维度及总评分均呈负相关(r=-0.33~-0.21,P均<0.01);除了参与时长、参与习惯外,社会支持各维度及总评分与手机游戏沉迷其他维度及总评分均呈负相关(r=-0.28~-0.12,P<0.05或0.01);自尊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及总评分均呈正相关(r=0.11~0.26,P均<0.01)。自尊、社会支持各维度与总评分均能负向预测手机游戏沉迷(β=-1.49~-0.21,t=-10.10~-2.36,P<0.05或0.01),自尊能正向预测社会支持(β=0.19,t=3.20,P<0.01);中学生社会支持在自尊与手机游戏沉迷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检验模型的参数如下:χ2/df=4.36,GFI=0.89,AGFI=0.90,NFI=0.91,CFI=0.93,IFI=0.86,RMSEA=0.078。结论 中学生自尊与社会支持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手机游戏沉迷各程度分布不均匀,中度沉迷者占大多数。中学生自尊水平越高,社会支持状况越好,则手机游戏沉迷程度越轻。中学生自尊水平既可以直接影响手机游戏沉迷,也可以通过社会支持间接影响手机游戏沉迷。  相似文献   

3.
背景 手机成瘾对大学生产生许多不利影响,如抑郁、焦虑、注意力涣散、认知障碍和睡眠障碍等。护理本科生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后备力量,其不良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未来的护理工作质量和护患关系具有重要影响。目的 探究神经质人格与护理本科生手机成瘾倾向的关系,通过构建链式中介模型,考查压力知觉和自我控制在神经质人格与手机成瘾倾向之间的作用路径。方法 于2023年2月―3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陕西省西安市10所高校共900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中的神经质分量表、压力知觉量表(PSS)、自我控制量表(SCS)以及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分别评定护理本科生的神经质人格、主观压力、自我控制能力和手机成瘾倾向。运用SPSS宏程序Process 4.1中的model 6检验压力知觉和自我控制在护理本科生神经质人格与手机成瘾倾向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 (1)在900名护理本科生中,检出存在手机成瘾倾向者314人(34.89%)。(2)护理本科生EPQ-RSC神经质分量表评分与PSS总评分和MPATS总评分均呈正相关(r=0.400、0.287,P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中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对学业拖延的影响及自我控制的作用,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2年6月选取安徽省黄山市2所中职院校的1 419名中职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青少年未来时间洞察力问卷、中学生学业拖延问卷和自我控制量表(SCS)分别评定中职生的未来时间洞察力、学业拖延和自我控制能力情况,使用PROCESS中介效应检验分析自我控制在未来时间洞察力和学业拖延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 (1)青少年未来时间洞察力问卷总评分、SCS总评分与中学生学业拖延问卷总评分均呈正相关(r=0.558、0.470,P均<0.01);(2)未来时间洞察力和自我控制均能正向预测学业拖延(β=0.463、0.218,P均<0.01),未来时间洞察力能够正向预测自我控制(β=0.348,P<0.01);(3)自我控制在未来时间洞察力和学业拖延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间接效应=0.076(95%CI:0.052~0.101,P<0.01),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16.41%]。结论 中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可以直接影响学业拖延,也可以通过自我控制间接影响学业拖延,自我控制在未来时间洞察力与...  相似文献   

5.
背景 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是危害中学生心身健康的重要因素,中学生NSSI行为相关危险因素的内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 探索中学生抑郁情绪、冲动性和NSSI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内在机制,为预防和干预中学生NSSI行为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1年3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纳入1 161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中学生均接受青少年NSSI行为评定问卷(ANSAQ)、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和Barratt冲动量表(BIS-II)评定。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考查中学生抑郁情绪、冲动性与NSSI行为的相关性,采用Process中介效应检验分析冲动性在中学生抑郁情绪与NSSI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 检出存在NSSI行为的共122人(10.51%)。CES-D与BIS-II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均呈正相关(r=0.340~0.556,P均<0.01),与ANSAQ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均呈正相关(r=0.437~0.540,P均<0.01),BIS-II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与ANSAQ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均呈正相关(r=0.157~0.437,P均<0.01)。冲动性在抑郁情绪与NSSI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间接效应=0.035(95% CI:0.004~0.067,P<0.01),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5.81%]。结论 中学生的抑郁情绪可以直接影响其NSSI行为,也可以通过冲动性间接影响NSSI行为,冲动性在抑郁情绪和NSSI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背景 青少年执行功能的发展受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压力感知与执行功能密切相关,但其对青少年执行功能影响的路径尚不明确。目的 探究负性情绪和自我厌恶在青少年压力感知与执行功能之间的作用路径,以期为改善青少年的执行功能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2年5月1日—30日,选取山东省日照市5所高中和5所初中的7 734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使用自编调查表收集青少年的一般资料,采用压力感知量表(PSS)、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自评版(BRIEF-SR)、患者健康问卷(PHQ-4)和自我厌恶量表(SHS)分别评定青少年的压力感知水平、执行功能、负性情绪以及自我厌恶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考查各量表评分之间的相关性。采用Bootstrap方法检验自我厌恶和负性情绪在青少年压力感知与执行功能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7 012份(90.66%)。青少年BRIEF-SR评分与PSS、PHQ-4、SHS评分均呈正相关(r=0.564、0.653、0.597,P均<0.01),PSS评分与PHQ-4和SHS评分均呈正相关(r=0.615、0.531,P均<0.01),PHQ-4评分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大学生学习压力现状及其与学习倦怠的关系.方法 对347例大学生进行施测,运用SPSS 11.0 for windows XP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1)大学生学习压力由强到弱的三个雏度依次是:学习前景压力、学业竞争压力、学习成效压力、课业负担压力、家庭期望压力、学习气氛压力和学习条件压力;(2)学习前景压力、学业竞争压力、学习成效压力、课业负担压力、家庭期望压力、学习条件压力与学习倦怠的情绪低落和行为不当两个维度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学习成效压力、课业负担压力与成就感低有着显著正相关;(3)学习成效压力、课业负担压力、学习条件压力、学习气氛压力对情绪低落具有预测作用;课业负担压力对行为不当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学习成效压力对成就感低具有负向预测作用.结论 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学习倦怠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不同学习压力对学习倦怠的三个亚成分具有不同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背景 偶像崇拜是当今中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既往已有关于偶像崇拜、同伴依恋、生活满意度与领悟社会支持之间两两关系的研究,但对于各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中介机制鲜有研究报道。目的 探究同伴依恋和生活满意度在中学生偶像崇拜与领悟社会支持之间的中介作用,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2年6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贵州省黔南州某学校1 059名在校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偶像崇拜量表(CAS)、修订版青少年依恋量表(IPPA-R)同伴依恋分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和领悟社会支持评定量表(PSSS)进行评定,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相关性检验,采用SPSS宏程序Process 3.3中的model 6检验同伴依恋和生活满意度在中学生偶像崇拜与领悟社会支持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 ①CAS评分与IPPA-R同伴依恋分量表、SWLS和PSSS评分均呈正相关(r=0.117、0.097、0.115,P均<0.01);IPPA-R同伴依恋分量表评分与SWLS和PSSS评分均呈正相关(r=0.279、0.421,P均<0.01);SWLS评分与PSSS评分呈正相关(r=0.552,P<0.01)。②偶像崇拜对领悟社会支持的直接效应显著(β=0.059,P<0.05),同伴依恋和生活满意度在偶像崇拜与领悟社会支持之间的单独中介作用和链式中介作用均显著(95% CI:0.007~0.130、0.004~0.054、0.001~0.016,P均<0.01),分别占总效应的33.56%、13.54%、3.93%。结论 偶像崇拜既能直接影响中学生的领悟社会支持,又能通过同伴依恋和生活满意度间接影响其领悟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9.
背景 预防和干预大学生的拖延行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已有研究表明,正念、自我控制、不安全依恋和拖延两两相关,但目前关于不安全依恋对拖延的作用机制仍不清楚,且缺乏二者间作用路径的研究。目的 探讨大学生不安全依恋对拖延的影响以及正念与自我控制的作用路径,以期为大学生拖延问题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3年2月—4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广东省4所高校的514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理性拖延量表(IPS)、成人依恋量表(AAS)、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和简式自我控制量表(BSCS)进行调查。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考查各量表评分的相关性,使用Bootstrap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大学生AAS评分与IPS评分呈正相关(r=0.382,P<0.01),与MAAS和BSCS评分均呈负相关(r=-0.242、-0.353,P均<0.01);IPS评分与MAAS和BSCS评分均呈负相关(r=-0.314、-0.682,P均<0.01);MAAS评分与BSCS评分呈正相关(r=0.439,P<0.01)。不安全依恋正向预测拖延(β=0.377,P<0.01),自我控制是不安全依恋与拖延之间的作用路径,间接效应值为0.163(95% CI:0.105~0.223),占总效应的43.24%,且正念与自我控制可能是不安全依恋与拖延之间的链式作用路径,间接效应值为0.056(95% CI:0.028~0.089),占总效应的14.85%。结论 不安全依恋可以直接影响大学生拖延,也可以通过自我控制的独立作用路径及正念与自我控制的链式作用路径影响大学生拖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社交焦虑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大学生压力知觉与手机依赖间的中介效应,为大学生手机依赖干预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黑龙江省某三所大学的1000名大学生为被试对象,采用压力知觉量表、交往焦虑量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采用SPSS 23.0和Proce...  相似文献   

11.
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青少年手机成瘾已成为目前具有挑战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目的是对国内外高中生手机成瘾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主要从高中生手机成瘾的概念、测量工具、流行现状、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5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高中生手机成瘾的干预提供参考,降低该群体手机成瘾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上海中学生网络成瘾与情绪状态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上海中学生的网络成瘾行为与情绪问题的相互关系。方法使用网络一般使用问卷、网络成瘾诊断问卷和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RED)对上海市10所学校内初一、高一、职业学校一年级下半学期学生306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网络成瘾者焦虑情绪明显高于非成瘾者;男性成瘾比例高于女性。结论网络成瘾行为与情绪状态和性别密切相关,严重影响中学生的学习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3.
万州中学生网络成瘾现状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网络成瘾在重庆万州中学生之中的发生率;研究网络成瘾者情绪问题、心理卫生问题和人格特征。方法:采用网络一般使用问卷、网络成瘾诊断问卷、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选表(SCAEED)、并用长处和困难问卷(SDQ)及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4703名重庆万州9所学校内初一、高一、职业学校一年级中学生进行评估。结果:网络成瘾比例3.5%,网络成瘾者存在特定的人格特征,其焦虑情绪明显高于非成瘾者;男性成瘾比例高于女性。结论:网络成瘾行为与情绪状态和性别密切相关,严重影响学习和社会功能,网络成瘾者存在特定的人格特征,需要社会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焦虑、抑郁、自尊水平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不同性别、城乡中学生焦虑、抑郁、自尊水平、学习成绩之间的差异及四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Rosen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对452名中学生进行测查,利用统计软件,比较不同性别、城乡中学生三个量表测值及学习成绩的差异,并分析这4个方面的相关性。结果(1)城乡中学生学习成绩存在着极显著差异;(2)高自尊组与低自尊组学生的焦虑、抑郁测值、学习成绩存在着极显著差异;焦虑组与对照组学生的自尊、抑郁测值、学习成绩存在着极显著差异;抑郁组与对照组学生的焦虑、自尊测值、学习成绩存在着极显著差异;(3)焦虑、抑郁、自尊水平、学习成绩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结论(1)城市学生学习成绩优于乡村学生;(2)中学生学习成绩受焦虑、抑郁、自尊水平的影响;(3)焦虑、抑郁、自尊测值有显著的相关性,情绪的调节可提高自尊水平,自尊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良好情绪的培养及学习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留守中学生社会支持水平和网络成瘾现状及其之间的关系,为有针对性地进行网络成瘾干预、降低网络成瘾风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重庆市渝东南地区某县6所中学的3 53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留守学生1 945人(55.07%),非留守学生1 587人(44.93%)。采用自编一般情况问卷、中学生网络成瘾诊断量表(DSIA-MSS)、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ASSRS)进行评定,并分析ASSRS评分与网络成瘾的关联趋势。结果 ①留守组网络成瘾检出率高于非留守组(22.98% vs. 16.13%,χ2=25.732,P<0.01);②留守组ASSRS评分低于非留守组[(66.81±15.92)分vs.(68.19±16.18)分,t=2.544,P=0.011];③在非留守、单亲外出和双亲外出三种留守状态下,不同ASSRS评分等级的中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5.220、37.662、31.434,P均<0.01);④中学生ASSRS评分与网络成瘾存在“量效”趋势,即ASSRS评分等级越高,网络成瘾风险越低(P<0.01)。结论 留守中学生存在更突出的网络成瘾问题,且社会支持水平与网络成瘾检出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表现为负性“量效”趋势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小学五、六年级学生自我控制与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儿童自我控制学生自陈表、长处与困难问卷对318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自我控制总分与问题行为总分呈负相关(r=-0.216,P<0.01),与亲社会行为无相关性(r=0.081,P>0.05);学习行为能显著预测问题行为(β=0.200,P<0.01);性别和年级对亲社会行为的预测作用显著(β分别为-0.157,0.112,P<0.05);自我控制不同维度对行为的各个维度预测作用不同.结论 提高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水平对减少问题行为、激发亲社会行为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安徽省13~18岁中学生的应对方式及其与焦虑情绪的关系.方法 于2020年2月13日-19日,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以网络问卷形式,使用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CSSMSS)及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SCARED)对安徽省中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CSSMSS评定结果 显示,...  相似文献   

18.
上海中学生网络成瘾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家长调查上海中学生网络成瘾情况及有关因素。方法采用一般心理健康问卷、亲子互联网成瘾测试、长处与困难问卷(SDQ)对3068名上海市10所学校内初一、高一、职业学校一年级下半学期学生家长进行调查。结果网络成瘾与成瘾倾向者的总比例为8.65%。性别、父母婚姻状况、家庭经济状况、抚养人以及管教方式不同的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均有统计学差别。正常使用网络、网络成瘾倾向、网络成瘾三个组的SDQ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注意不能、同伴交往问题得分以及困难总分均依次增高,三组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庭因素对网络成瘾的发生有重要作用,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情绪、行为、社交均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深圳市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的检出率及其危险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深圳市2 200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和网络成瘾量表(IAT)进行调查。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中学生NSSI行为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检出230(10. 9%)名中学生曾有过NSSI行为,其中男生111人,女生119人;初中生108人,高中生122人。男生和女生(10. 3%vs.11. 6%)、初中生和高中生(11. 1%vs. 10. 8%)之间NSSI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 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抑郁情绪(OR=2. 58)、网络成瘾(OR=1. 65)及受校园欺凌(OR=2. 25)是中学生发生NSSI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深圳市中学生NSSI行为检出率较高,抑郁情绪、受校园欺凌和网络成瘾可能是其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刘奋  段卫东  胡赤怡 《上海精神医学》2010,22(4):207-210,216
目的调查深圳市中学生生存理由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用中学生情绪及相关问题调查表、生存理由调查表、贝克抑郁量表、贝克绝望量表和自杀行为问卷-修订版等工具对495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收回有效问卷4 177份。深圳市中学生的生存理由评分平均为(203.6±33.5)分,男生、女生的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初一学生评分分高于其他年级学生。相关分析显示:生存理由总分和子量表生存和应对信念与自杀倾向、抑郁程度和绝望情绪呈显著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绝望情绪、自杀计划、自杀意念、家庭经济差和抑郁情绪等因素可能与生存理由总分减少有关,而父亲文化程度高和学习成绩好可能与生存理由总分升高有关。结论深圳市中学生生存理由状况在性别上无明显差异,低年级学生生存理由状况好于高年级学生;生存理由状况与自杀倾向、抑郁、绝望、家庭经济和学习成绩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