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肝癌微波术后扶正抑瘤方应用效果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采用微波治疗3天后加扶正抑瘤方,治疗6个月。结果:中医证候有明显的改善,总有效率90%,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微波术后扶正抑瘤方能够改善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扶正抑瘤膏对结直肠癌辅助化疗(mFOLFOX6方案)后脾虚证患者免疫水平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例结直肠癌辅助化疗后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贞芪扶正颗粒;治疗组采用扶正抑瘤膏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检测其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12(IL-12)含量变化,根据2002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行中医脾虚证候改善疗效评价,并根据WHO抗癌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进行分级统计。结果:结直肠癌辅助化疗后脾虚证患者CD4+CD25+细胞含量较健康人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两组CD4+CD25+细胞含量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后A、B两组TNF-α及IL-12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且治疗后两组3项指标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值较疗前均下降;治疗后化疗毒副反应两组较治疗前均明显减轻;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化疗毒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抑瘤膏对结直肠癌辅助化治疗后脾虚证患者的机体免疫系统的调节、中医证候改善、化疗药物毒副反应的减轻方面有较好疗效,且优于贞芪扶正颗粒。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创皮下植入式化疗泵导向给药联合扶正抑瘤方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皮下植入式化疗泵导向给药联合扶正抑瘤方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化疗。21 d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6个疗程。统计2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2组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及白细胞计数情况。结果研究组近期总有效率和控制率分别为63. 33%和80. 00%,对照组近期总有效率和控制率分别为46. 67%和60. 00%,研究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2组治疗后AFP、CEA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 05),且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2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检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均0. 05),但研究组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皮下动脉植入化疗泵导向给药联合扶正抑瘤方治疗结直肠癌患者近期疗效明显优于静脉化疗,且可增强患者免疫力,减轻化疗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晚期直肠癌放疗后应用扶正抑瘤方及乌苯美司胶囊的效果。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在NCCN指南下行放化疗,放化疗后给予乌苯美司胶囊治疗,观察组加以扶正抑瘤方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g A、Ig G及CD4/CD8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P0.05)。治疗后两组KP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结论:晚期直肠癌化疗后用扶正抑瘤方及乌苯美司胶囊疗效更佳,其机制可能与提高免疫功能及KPS评分有关。  相似文献   

5.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属中医"泄泻""便秘""腹痛"范畴。"芪黄栓"为直肠内给药的纯中医剂型,该药集健脾益气、理气活血、利湿止泻多种疗效于一身,扶正与攻邪兼顾,组方新颖独特,用于肠易激综合征腹泻患者属于"脾胃亏虚、湿热内结证型"的治疗,临床疗效确切。本课题针对芪黄栓进行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芪黄栓的健脾益气、理气活血、利湿止泻之功,作用机理与调节免疫系统,调节胃肠道激素水平,改善肠道动力,调节胃肠功能有关。芪黄栓的现代药理作用机制与目前肠易激综合征"肠动力异常""内脏疼痛敏感"等发病机制吻合。芪黄栓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患者疗效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6.
结直肠肿瘤在临床上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预防与筛查结直肠腺瘤性息肉以及早期治疗是预防结直肠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医药亦是结直肠肿瘤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运用中医药防治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符合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对控制和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总结前人认识和现代临床经验,认为脾肾两虚是决定结直肠腺瘤性息肉、肿瘤复发的最主要因素,贯穿于结直肠肿瘤的始终。基于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病因病机,选择以健脾扶正为主、燥湿化瘀为辅的中医治疗方案,尤其是对于先天不足、素体虚弱及术后元气亏虚、正虚邪恋而导致病情迁延、易复发的息肉等病症,可以起到明显的疗效,甚至预防其癌变。  相似文献   

7.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9,(2):134-138
目的:基于"久病及肾"理论,观察扶正抑癌1号方联合GP化疗与单纯化疗对比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1日至2018年9月1日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及四川省肿瘤医院就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6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GP方案化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扶正抑癌1号方治疗,4周期后,比较两组实体瘤目标病灶疗效、中医临床证候疗效、生活质量及毒副反应。结果:试验组实体瘤目标病灶总有效率有大于对照组的趋势;而在生活质量及中医临床证候疗效方面,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化疗毒副作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基于"久病及肾",以扶正抑癌1号方联合GP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在客观疗效上与单纯GP方案化疗相比可能相当,但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化疗毒副作用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介绍何永恒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经验。何永恒教授认为结直肠癌属中医"癌病"的范畴,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多本虚标实,不耐攻伐,治疗宜扶正治本为主,调整人体机能,增强自身抵抗力,达到扶正而抗邪、去邪的目的。何永恒教授自拟的经验方生脉续命汤辨证加减应用于临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并附典型案例1则。  相似文献   

9.
通过继承传统中医肿瘤理论,结合当前中西医肿瘤临床治疗经验,以张林军主任医师为理事长的北京中西医慢病防治促进会全国中西医肿瘤防治专家委员会研发团队,提出了"虚、邪、郁、毒""毒结窠囊"的肿瘤中医病因病机,并结合"三结合、二选择、一结果"的中西医临床工作模式,根据中医"阴平阳秘、整体辨治"及归经引经传统理论,提出了一体四元疗法。一体四元疗法是以"一病必有一主症,一症必有一主证,一证必有一主方,一方必有一主药"为选方用药原则为主的中医肿瘤精准靶向治疗。经临床验证,在减轻肿瘤患者病痛、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和抑瘤消瘤、带瘤生存方面,获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营卫循行于大肠共同维持大肠主津功能,其平衡的破坏是结直肠癌发病的关键。通过对"大肠主津"的再次解读,提出肠道微生态属于肠道的"卫"部分功能范畴,是肠道的"生理屏障",津液乃"营"的有机成分,实现物质-能量的交换。进一步探讨了其科学内涵,从"营卫失和"、"营卫逆乱"、"寒湿入营"探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病机演变,为辨治结直肠癌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补肾健脾方联合扶正抑瘤方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免疫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本院收治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成2组,每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术后实施西医基础治疗,给予治疗组术后实施补肾健脾方联合扶正抑瘤方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积分、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自然杀伤细胞、CD4~+T细胞、治疗优良率优于常规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常规组治疗后的毒副作用发生率(20.00%)与治疗组(10.00%)相比无差异,P=0.28。结论针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实施补肾健脾方联合扶正抑瘤方治疗的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病情及血清免疫因子水平,促进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倪军 《亚太传统医药》2013,9(6):188-189
目的:观察分析自拟扶正抗瘤方配合放疗对80例肺癌患者的抑瘤作用和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80例确诊为肺癌的患者,观察在化疗的同时,配合扶正抗瘤方连续作用3个疗程后,对80例肺癌患者的抑瘤作用及毒副作用指标与前期只采用放疗治疗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用扶正抗瘤方配合放疗治疗肿瘤与单纯GP静脉化疗相比,有效率得到提高,肿瘤面积缩小更明显,抑瘤作用更强,放疗后的身体反应相对减小,各项毒副作用指标优于单纯放疗治疗组。结论:自拟扶正抗瘤方具有很好的抑瘤作用,还能减少毒副作用,减少患者的化疗反应,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扶正抑瘤汤对结直肠癌化疗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6例结直肠癌化疗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金复康口服液口服,观察组给予扶正抑瘤汤剂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4周。评估2组治疗前后乏力、纳差、胃脘痞闷、口干、便干积分,检测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2组治疗后乏力、纳差、胃脘痞闷、口干、便干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升高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均<0.05)。2组治疗后TNF-α及CD3+、CD4+、CD8+、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IL-1β、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升高或降低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扶正抑瘤汤能明显缓解结直肠癌化疗后患者的不适症状,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深入研究运用。  相似文献   

14.
正结直肠腺瘤己被公认为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癌前病变,相关资料显示90%以上的结直肠癌可由结肠腺瘤性息肉进展而来~([1-2])。近年来,对结直肠腺瘤的治疗主要采取电镜手术为主,但对内镜切除后的防治缺乏统一标准,相当部分患者息肉切除后因未加强预防及治疗,造成腺瘤的复发或结直肠癌变率上升。中医药在防治结直肠腺瘤复发与癌变方面具有其独特优势,为挖掘中医在结直肠腺瘤方面的理论体系及防治优势,拓展结直肠腺瘤的治疗思路,为临床多途径防治结直肠腺瘤提供参考,笔者将该病的中医领域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扶正抑瘤方配合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乳腺癌患者分随机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扶正抑瘤方+心理干预,对照组仅予以扶正抑瘤方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患者抑郁、焦虑量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SDS、SAS评分呈下降趋势,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4.124,P=0.045;F=4.288,P=0.041),在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2个不同的时间点,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F=5.321,P=0.023;F=16.859,P0.001;F=4.320,P=0.040;F=16.610,P0.001)。结论:扶正抑瘤方配合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方联合扶正抑瘤方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疗效及对血清免疫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肝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于术后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肾健脾方联合扶正抑瘤方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肋痛/腹痛、纳呆、神疲乏力、形体消瘦、面色晦暗、大便溏泄、脘腹胀满、盗汗/自汗、发热、恶心呕吐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IgG、IgA水平均显著降低而NK、CD4~+T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较对照组更显著(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健脾方联合扶正抑瘤方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疗效较佳,可显著降低中医症候评分,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且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扶正抑瘤方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毒副反应的减毒作用及其对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采用单纯化疗治疗)和综合组(22例,化疗结合扶正抑瘤方治疗),21d为1个周期,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化疗通过率,毒副反应,生活质量,血清TSGF水平。结果综合组化疗通过率略高于化疗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化疗组,化疗毒副反应小于化疗组,TSGF下降水平大于化疗组。结论自拟扶正抑瘤方能够改善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化疗的毒副反应,并协同化疗起到抑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介绍陈孟溪教授治疗癌痛经验。陈教授勤求古训,提倡癌痛"虚""毒""瘀""痰"致病说;慎思明辨,制通经活血镇痛方;衷中参西,力荐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外并治,强调中医综合治疗,逐渐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癌痛中医诊疗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中医辨证论治结直肠癌术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继萍  冯妮  李晓林  李斯文 《光明中医》2011,26(9):1816-1818
本研究把124例结直肠癌患者按纳入标准纳入研究,将辨证分型分为:①脾虚湿毒;②脾肾两虚;③肝肾阴虚;④气血亏虚;⑤湿热瘀毒五型。治疗1疗程后,观察主要临床症状、生存质量、生存率等。研究显示治疗1疗程后临床症状改善结肠癌有效率为78.85%,直肠癌有效率为61.11%,总有效率为68.54%。其生活质量的改善和临床疗效的提高是成正比的。二者1年生存期达到了100%,2年生存期结肠癌为98.08%、直肠癌为90.27%,而3年生存期结肠癌为82.69%、直肠癌为70.83%。中医辨证论治对结直肠癌的疼痛总有效率为62.9%。随着临床症状的改善,其生存质量的提高和疼痛的缓解呈正相关,说明以扶正抑瘤为治则的中医药对于结直肠癌术后±放化疗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生存质量及生存率的提高、腹痛或其他疼痛的缓解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正>结直肠癌(以下称大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1]。中医药在大肠癌的治疗中,逐渐显现出优势。针对"火不暖土"型的患者,我们采用益火补土法进行治疗,获效良好,具体阐述如下。1病因分析根据大肠癌的临床表现,中医学典籍中的"肠覃""肠风""锁肛痔""肠溜""肠中积聚"等与之相似。关于本病发病的原因,《灵枢·百病始生》有曰:"积之所生,得寒乃成,厥乃成积。"《诸病源候论》亦云:"积聚者,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