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联合在鉴别腮腺肿瘤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腮腺肿瘤患者92例,96个病灶,恶性22个,良性74个,均经手术病理确诊,术前均行DCE-MRI、DWI检查,分析DCE-MRI、DWI诊断结果,对比DCE-MRI、DWI联合与单独诊断灵敏度、特异度。结果:DCE-MRI、DWI联合诊断灵敏度86.36%(19/22)与单独诊断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DWI联合诊断特异度与单独诊断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诊断特异度92.86%(65/70)高于DCE-MRI、DWI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E-MRI、DWI联合诊断腮腺肿瘤特异性高,有利于鉴别其良恶性,为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增强扫描对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3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观察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R DWI)及增强表现进行调查根据,并根据手术病理对患者的占位性病变的发生发展进行跟踪证实。结果:肝细胞肝癌、转移瘤、胆管细胞癌在MR DWI多见稍高信号,肝囊肿与海绵状血管瘤分别呈现低信号、明显高信号。血管瘤与肝囊肿瘤囊弥散系数比较,P 0. 05,肝囊肿转移弥散系数与其他各项相比,P 0. 05。结论:在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中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增强扫描,可对良恶性病变进行鉴别诊断,临床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动态增强成像(DCE-MRI)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在乳腺疾病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经病理检查证实的61例乳腺癌患者与同期65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取DCE-MRI、DWI检查,对比单一及联合采用DCE-MRI、DWI诊断乳腺疾病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联合采用DCE-MRI、DWI诊断乳腺疾病良恶性的敏感度、准确度分别为95. 08%(58/61)、84. 92%(107/126),均高于单一采用DCE-MRI、DWI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联合采用DCE-MRI、DWI诊断乳腺疾病良恶性的特异度75. 38%(49/65)与单一采用DCE-MRI、DWI诊断对比,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联合采用DCE-MRI、DWI进行检查能显著提升对乳腺疾病定性诊断的敏感度、准确度,减少漏诊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核磁共振(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I,DCE-MRI)联合波谱写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在前列腺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5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50例前列腺癌(Pca)与65例前列腺增生(BHP)患者的MR征象,所有患者均行MRS及DCE-MRI检查,比较MRS、DCE-MRI检查结果、诊断效能。结果:Pca组在不同时间段DCE-MRI检查结果信号值及MRS检查结果数据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三种检查方式特异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DCE-MRI联合MRS诊断灵敏度与准确性均高于单独DCE-MRI或MRS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将DCE-MRI联合MRS用于诊断前列腺癌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可为疾病诊治提供有价值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对肝脏局灶性结节性病变患者病灶阳性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5月肝脏局灶性结节性病变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肝血管瘤45例,原发性肝癌42例,肝转移瘤39例,均行DCE-MRI、DWI检查,比较DCE-MRI、DWI联合检查及单项检查阳性检出率。结果:DCE-MRI、DWI联合检查总阳性检出率98.41%(124/126)高于单项检查84.13%(106/126)、73.02%(92/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E-MRI联合DWI应用于肝脏局灶性结节性病变患者可提高病灶阳性检出率,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宜兴市第六人民医院2022年1月—12月诊治的82例乳腺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行MRI平扫、DCE-MRI、DWI检查。以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比较DCE-MRI、DWI单独及联合检测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82例乳腺病变患者中,病理活检共检出94个病灶,其中良性33个,恶性61个;乳腺良恶性病灶的边缘、强化特征、表观弥散系数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分类比较差异显著(P<0.05);联合检测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DCE-MRI、DWI单独检测,其中准确率、灵敏度显著高于DCE-MRI检测(P <0.05),准确率、特异度显著高于DWI检测(P <0.05)。结论:DCE-MRI联合DWI序列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较高,可提升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对鼻咽癌(NC)早期诊断的效能。方法 选取初诊NC患者18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DCE-MRI、DWI检查,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对比DCE-MRI、DWI单独及联合诊断不同NC分期的效能。结果 DCE-MRI检出Ⅰ期27例,Ⅱ期41例,Ⅲ期59例,Ⅳ期36例;DWI检出Ⅰ期27例,Ⅱ期42例,Ⅲ期61例,Ⅳ期36例;DCE-MRI、DWI联合诊断检出Ⅰ期29例,Ⅱ期49例,Ⅲ期65例,Ⅳ期42例;DCE-MRI、DWI联合诊断Ⅰ期、Ⅱ期、Ⅲ期NC的检出率高于DCE-MRI、DWI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DWI单独及联合诊断Ⅳ期的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E-MRI+DWI检查可提高早期NC诊断效能,能为临床早期明确NC分期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DWI成像在肝脏囊肿、血管瘤及实性结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08月~2019年08月收治的85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及20例正常肝脏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病理资料,所有对象均于3.0T核磁下行DWI序列成像,分析各种占位性病变肝脏组织的图像特征、测量其表观扩散系数(ADC),并通过与病理诊断比对计算DWI对肝脏良恶性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能力。结果:肝囊肿DWI图像信号强度显著高于其他,原发性小肝癌及转移性肝癌内部信号混杂度明显强于其他良性占位病变组(P0.05)。随着b值增大,所有病变肝组织ADC值均显著下降,肝内各占位性病变ADC值均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P0.05)。观察组治疗后BRM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而SF-36评分则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5.38%,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WI图像对肝脏良恶性占位病变的诊断准确度为97.5%(3/120),特异度为98.18%(54/55),灵敏度为96.92%(63/65)。良性占位病变组ADC值显著高于恶性占位病变组(t=6.247,P=0.000)。结论:DWI成像可较好地显示肝脏占位性病变,在良、恶性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临床预后的判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对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肝脏局灶性占位性病变患者60例,包括原发性肝癌18例,肝血管瘤25例,肝转移瘤10例,肝囊肿7例。所有患者行DWI检查(b值分别取0、500、1 000 s/mm2),对比各组患者局灶性病灶的平均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结果四种肝脏病变中,肝囊肿各b值下ADC平均值最高,肝血管瘤次之,肝转移瘤和肝细胞癌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转移瘤与肝细胞癌各b值下ADC平均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及ADC值可鉴别肝脏常见占位性病变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扫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60例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到本院进行治疗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所有患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根据检测数据显示表观扩散系数从高到低依次为海绵状血管瘤、肝脏转移瘤、原发性肝细胞癌,联合诊断的准确率均高于动态增强扫描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扫描能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值得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动态增强MRI(DCE-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肌层浸润及临床分期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5月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经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均行DCE-MRI、DWI检查。统计两者联合肌层浸润诊断准确率、临床分期诊断准确率。结果:DCE-MRI、DWI联合肌层浸润诊断准确率为93. 02%,与病理结果符合率较高(χ2=1. 381,P=0. 239);DCE-MRI、DWI联合临床分期诊断准确率为87. 50%,与病理结果符合率较高(χ2=4. 444,P=0. 035)。结论:DCE-MRI联合DWI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可提高肌层浸润诊断准确度及临床分期诊断准确度,可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指导信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磁共振成像(MRI)平扫、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经病理检查确诊的宫颈癌患者60例,均进行MRI平扫、DWI、DCE-MRI检查,对比不同检查方式单独及联合应用对宫颈癌分期的诊断准确率,对比不同病理分期、分化程度患者的扫描参数[容量转移参数(Ktrans)、速率常数(Kep)、细胞外血管外间隙容积变化(Ve)]及DWI表观弥散系数(ADC),并探讨其相关性。结果:分别与MRI平扫、DWI、DCEMRI单独检查相比,联合检查对宫颈癌分期的诊断准确率更高(P<0.05)。不同病理分期患者的Ktrans、Kep、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分期的Ve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肿瘤分期越高,Ktrans、Kep越高,ADC值越低。不同分化程度患者的K<...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I)定量参数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对鼻咽癌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105例经鼻咽纤维镜活检确诊的鼻咽肿瘤患者,均接受MRI平扫、DWI扫描与DCE-MRI扫描。根据病理结果,83例鼻咽部良性肿瘤患者纳入良性组,22例鼻咽癌患者纳入恶性组。计算DCE-MRI定量参数,包括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将DWI扫描的0 s/mm2与1000 s/mm2图像处理得到相应ADC值。以鼻咽纤维镜活检结果为金标准,绘制Ktrans、Kep、Ve及ADC值诊断鼻咽癌的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最大约登指数、最佳阈值、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结果良性组Ktrans、Kep、Ve低于恶性组,ADC值高于恶性组(P 0. 05)。DCE-MRI定量参数诊断鼻咽癌的灵敏度、特异度、总符合率分别为77. 3%、84. 3%、82. 9%,DWI诊断鼻咽癌的灵敏度、特异度、总符合率分别为68. 2%、83. 1%、80. 0%,二者联合的灵敏度、特异度、总符合率分别为90. 9%、92. 8%、92. 4%。联合诊断鼻咽癌的总符合率高于DCE-MRI与DWI(P 0. 05)。结论 DCE-MRI定量参数联合DWI可用于鼻咽癌早期诊断,其准确性高于二者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3. 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肝脏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5例肝脏占位患者,对患者进行DWI扫描。结果肝细胞癌、肝转移瘤DWI均呈高信号,测得表观弥散系数(ADC)较低,分别为(1. 00±0. 19)×10-3mm2/s和(1. 16±0. 34)×10-3mm2/s,肝囊肿DWI呈高、等或低信号,肝血管瘤DWI呈稍高信号,测得ADC值均较高,分别为(3. 36±0. 79)×10-3mm2/s和(1. 99±0. 14)×10-3mm2/s,统计发现:DWI扫描对肝脏良恶性鉴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DWI扫描对肝脏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重建诊断结肠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2月该院诊治的130例结肠占位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5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实施64层螺旋CT重建进行诊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CT检查,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检查准确度、结肠息肉检出数目及医护人员操作过程中准确性、实用性和简单性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检查准确61例(准确度93. 8%),对照组患者检查准确53例(准确度81. 5%)(P 0. 05);观察组未检/漏诊率为1. 5%,对照组未检/漏诊率为18. 5%(P 0. 05);对于息肉大小 5 mm的检出数目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息肉大小≤5mm的检出数目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于准确性和实用性评分比较,观察组医护人员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医护人员(P 0. 05)。结论:与常规CT诊断比较,采用64层螺旋CT重建诊断结直肠占位性病变的效果更佳,检出率更高,未检/漏诊率降低,对于结直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前列腺疾病患者诊断中应用3.0TMRI动态增强(DCE-MRI)扫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肥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前列腺病变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MRI平扫、MRI DWI序列联合DCE-MRI扫描,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检测方式诊断结果,分析患者病灶表现及参数指标、血管渗透性参数。结果:病理检查显示恶性35例,良性25例;DCE-MRI联合DWI检测恶性34例(真阳32例,假阳2例),良性26例(真阴23例,假阴3例);DWI检测恶性33例(真阳25例,假阳8例),良性27例(真阴17例,假阴10例);DCE-MRI联合DWI检查灵敏度91.43%、特异度92.00%、准确率91.67%均高于DWI诊断的71.43%、68.00%、70.00%(P <0.05);恶性病变患者EDAC、SER、MSI值均高于良性病变患者,ADC、Tmax、SI peak值低于良性病变患者(P <0.05);恶性病变患者Ktrans、Kep、Ve血管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MRI(磁共振加强成像)联合DWI(弥散加权成像)在腹部淋巴结病变定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60例腹部淋巴结病变患者,根据淋巴结病变性质分为恶性组(n=36)和良性组(n=24),对两组患者实施常规MRI、DWI、MRI联合DWI检查,比较三种检查方法对腹部淋巴结病变定性诊断准确率,同时记录病灶部位、形态特征,并对比两组囊性病变发生率、环形强化发生率、平均ADC值。结果:常规MRI定性诊断准确率(85.00%)高于DWI(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871,P0.05);常规MRI联合DWI定性诊断准确率(96.67%)高于MRI(8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904,P0.05);恶性组囊性病变发生率和环形强化发生率分别为80.56%、47.22%,高于良性组54.17%、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12=4.775,X22=5.909,P0.05);恶性组淋巴结平均ADC值高于良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896,P0.05)。结论:MRI联合DWI定性诊断腹部淋巴结准确率较高,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螺旋CT联合MRI在肝脏占位性病变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3月~2019年1月收治的62例肝脏性占位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螺旋CT及MRI检查,以手术或穿刺组织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螺旋CT、MRI及两者联合诊断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检出率。结果 62例患者中经手术或穿刺组织病理诊断,确诊肝血管癌15例、肝转移19例、肝癌20例及其他占位性病变8例;螺旋CT与MRI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联合MRI检出率高于螺旋CT及MRI单一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旋CT联合MRI检查肝脏占位性病变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可为患者术前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加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磁共振动态增强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对各种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78例肝脏占位病变行常规MRI平扫及动态增强和DWI,观察各种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强化类型。结果本组27例(87.1%)肝细胞癌强化方式呈快进快出型,22例(84.6%)肝转移瘤呈边缘环形强化,10例(90.9%)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呈渐进性强化,10例肝囊肿动态增强病变未见强化;原发性肝细胞癌及肝脏转移瘤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与肝脏海绵状瘤、肝囊肿ADC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海绵状血管瘤与肝囊肿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平扫及动态增强结合DWI检查对肝细胞癌、肝转移瘤、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和肝囊肿的诊断准确性分别为96.8%,96.1%,90.9%和100%。结论常规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是诊断各种肝脏病变的基础,DWI对诊断良恶性病变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3.0T多模态MRI用于术前评估直肠癌T分期及新辅助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例直肠癌患者多模态MRI资料,包括T1WI、T2WI/弥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体素内不相干运动DWI(IVIM-DWI),观察各序列评估直肠癌T分期及新辅助治疗效果的价值。结果 T1WI、T2WI/DWI、DCE-MRI、IVIM-DWI判断T1~T2期和T3~T4期直肠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DCE-MRI和IVIM-DWI的诊断效能高于T1WI及T2WI/DWI(P均<0.05)。DCE-MRI与IVIM-DWI联合判断直肠癌T分期与病理学结果的一致性好(Kappa=0.943,P<0.05)。不同T分期直肠癌之间,容积转运常数(Ktrans)、真弥散系数(D)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80例接受新辅助治疗,疗效良好(n=32)与不良(n=48)患者Ktrans、D及AD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