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维生素D(VitD)缺乏与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3年6月在吉林市丰满区妇幼保健院门诊就诊的符合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的患儿共80例为病例组,随机抽取健康儿童50例为健康对照组,比较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VD3)水平。将病例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补充VitD组,每组各4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补充VitD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给予口服阿法骨化醇补充VitD治疗。3个月后复查血清25-OH-VD3水平。随访6个月,观察反复呼吸道感染复发次数。结果治疗前病例组血清25-OH-VD3水平为(23.41±7.13)nmol/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的(76.23±8.90)nmol/L(P〈0.05)。经过3个月的治疗,常规治疗组25-OH-VD3水平较治疗前基本无改变,而补充VitD组血清25-OH-VD3水平由治疗前的(23.29±6.15)nmol/L上升至(58.95±10.87)nmol/L,2组儿童治疗后25-OH-VD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6个月的随访,补充VitD组呼吸道感染复发次数明显少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经过补充VitD,血清25-OH-VD3水平可以得到明显提升,并减少呼吸道感染次数。  相似文献   

2.
姚刘艳 《中国校医》2023,(11):862-865
目的 探究维生素D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n=34)和对照组(n=34),对照组应用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对症基础上补充维生素D,比较2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2组患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及免疫球蛋白水平(IgA、IgG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患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1.03±3.41)ng/mL]、IgA[(3.11±0.32)g/L]、IgG[(11.62±1.39)g/L水平高于对照组[(18.25±3.26)ng/mL、(2.92±0.24)g/L、(10.22±1.46)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436、2.770、4.050,P值分别为0.001、0.007、0.001);研究组患儿咳嗽、鼻塞、发热、流涕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54、3.659、2.820、2.950;P值分别为0.044、0.001、0.006、0.004)。结论 通过积极抗炎并补充维生素D可...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体内维生素D营养状况,分析其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 ]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为临床补充维生素D制剂的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13例住院AD患者血清总25(OH)D浓度与认知功能的关系。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定量测定AD患者血清25(OH)D2、25(OH)D3 和总25(OH)D浓度。按2011年美国医学科学院(IOM)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分级标准分组:维生素D充足组[25(OH)D≥75 nmol/L]、维生素D不足组[25(OH)D 50~75 nmol/L]、维生素D缺乏组[25(OH)D 25~50 nmol/L]和维生素D严重缺乏组[25(OH)D≤25 nmol/L]。结果 (1)113例AD患者血清总25(OH)D为(27.08±15.33)nmol/L,其中血清25(OH)D2为(1.23±0.93)nmol/L和25(OH)D3为(24.50±13.04)nmol/L;(2)60.18 %(68/113)患者维生素D严重缺乏、30.97 %(35/113)患者维生素D缺乏、7.97%(9/113)患者维生素D不足和0.88%(1/113)患者维生素D充足;(3)AD患者血清总25(OH)D浓度与MMSE总分的Spearman秩和相关分析呈正相关关系(r=0.202,P=0.032)。结论 住院AD患者严重缺乏维生素D,需要补充维生素D;血清总25(OH)D浓度与认知功能有正相关关系;补充维生素D制剂是否能提高认知功能,需要进一步进行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D及体液免疫的水平变化。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55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55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儿童血清维生素A、D及体液免疫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儿血清维生素A[(0.7±0.3)μmol/L]水平和维生素A正常率(30.9%)均低于对照组[(1.2±0.8)μmol/L、6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χ2=16.548、6.352,均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维生素D[(20.5±6.7)μmol/L]水平和维生素D正常率(20.0%)均低于对照组[(23.1±5.3)μmol/L、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χ2=16.548、6.517,均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IgA[(0.6±0.3)g/L]、IgG[(7.6±2.7)g/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3±0.4)g/L、(9.3±2.5)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517、16.212,均P<...  相似文献   

5.
黄欣  周阳 《中国妇幼保健》2024,(8):1359-1362
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维生素D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4月—2021年4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98例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9例)和研究组(49例)。对照组予以低剂量维生素D(400 IU/d)治疗,研究组予以高剂量维生素D(800 IU/d)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呼吸道感染次数、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以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治疗前后呼吸道感染次数分别为(5.48±1.46)次/年和(2.87±0.51)次/年,25-(OH)D3水平分别为(23.89±5.74)nmol/L和(43.69±8.85)nmol/L;对照组治疗前后呼吸道感染次数分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 测定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研究此项指标与呼吸道感染病症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2022年2—8月医院治疗的20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试验组,其中上呼吸道感染60例,下呼吸道感染140例;随机抽取同期于医院体检的20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的血清25-(OH)D水平,并测定试验组不同类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血清25-(OH)D水平,根据各组血清25-(OH)D水平判断其营养状况。结果 对照组血清25-(OH)D水平高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内上呼吸道感染与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25-(OH)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同类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25-(OH)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25-(OH)D水平降低与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存在一定关联,且该病的发生会对患儿的营养状况产生不良影响,可通过测定血清25-(OH)D水平对儿童营养状况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维生素D对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和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7月在铜仁妇女儿童医院治疗的RRI患儿195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2例)和对照组(9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维生素D制剂,同时选取健康儿童60例为健康组,检测各组25-(OH)D_3和免疫球蛋白水平(Ig A、Ig M和Ig G)。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呼吸道感染次数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呼吸道感染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25-(OH)D_3、Ig A、Ig M和Ig G明显低于健康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25-(OH)D_3、Ig A、Ig M和Ig G明显较治疗前升高,同时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25-(OH)D_3、Ig A、Ig M和Ig 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25-(OH)D_3变化值与Ig A、Ig M和Ig G变化值呈正相关(r=0.850、0.580、0.691,均P0.05)。结论RRI患儿血清25-(OH)D_3及免疫球蛋白水平有所降低,补充维生素D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25-羟基维生素D浓度与下呼吸道感染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2月COPD患者126例,分为吸烟组76例、非吸烟组50例,并测定夏季和冬季的25-羟基维生素D浓度,同期选取50名健康人员为对照组,测定25-羟基维生素D浓度,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OPD患者夏季25-羟基维生素D浓度为(24.4±5.7)ng/ml,健康对照者夏季25-羟基维生素D浓度为(35.2±9.4)ng/ml;同季节吸烟组与非吸烟组25-羟基维生素D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冬季COPD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高于夏季,同季节吸烟组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高于非吸烟组(P<0.05)。结论 25-羟基维生素D浓度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呼吸道感染有一定关系,但其确切的关系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血清25-羟维生素D [25-(OH)D]水平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I)和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5月宁波市镇海龙赛医院收治的RRI患儿100例为RRI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行健康体检的儿童3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25-(OH)D水平。依据就诊时间将RRI组患儿分为复发组和初发组,比较不同就诊时间患儿25-(OH)D、IgG、IgA及IgM水平;依据年龄将RRI患儿分为0~<2岁、2~<6岁及6~<12岁,比较不同年龄患儿25-(OH)D、IgG、IgA及IgM水平。采用Pearson分析25-(OH)D水平与IgG、IgM及IgA的关系。结果 复发组和初发组患儿25-(OH)D、IgG、IgA及IgM水平[复发组(39.89±9.22)nmol/L、(6.88±1.25)g/L、(1.35±0.22)g/L及(1.17±0.13)g/L,初发组(56.71±12.33)nmol/L、(9.40±2.50)g/L、(1.50±0.26)g/L及(1.61±0.23)g/L]均低于对照组[(71.66±17.54)n...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女性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感染与血清维生素D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女性Ct感染患者312例(病例组)及女性健康体检者350名(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收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Ct感染与血清维生素D的关系。结果对照组的25-羟基维生素D [25-hydroxyvitamin D3, 25-(OH)D]浓度为(54.11±16.69)nmol/L,高于病例组的(37.36±14.04)n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881,P<0.001)。病例组患者中,结局为"治愈"的患者的25-(OH)D浓度均高于结局为"未治愈"的患者,病例组各亚组的25-(OH)D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54.11±16.69)nmol/L VS.(40.99±13.87)nmol/L VS.(32.00±12.58)nmol/L](P<0.05)。病例组患者经治疗后,25-(OH)D浓度出现增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7.36±14.04)nmol/L VS.(49.64±14.81)nmol/L](t=-10.629,P<0.001)。结论维生素D水平不足可导致人群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率增加,维生素D的水平也可作为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治疗效果的指示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某医院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47例神经内科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医院感染组和非医院感染组,通过回顾性调查和实验室检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某医院所有研究对象中,共计43例重症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7.41%,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24例,占比55.82%)和泌尿系统(13例,占比30.23%)为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60岁(OR=2.056,95%CI:1.056~4.004)、有意识障碍(OR=3.025,95%CI:1.202~7.615)、使用呼吸机(OR=1.476,95%CI:1.031~2.112)、住院时间≥2周(OR=1.754,95%CI:1.057~2.883)、TP<70g/L(OR=2.469,95%CI:1.132~5.387)和ALB<25g/L(OR=2.312,95%CI:1.130~4.728)(OR=2.312,95%CI:1.130~4.728)(P均<0.05)。结论 某医院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以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感染为主,年龄≥60岁、有意识障碍、使用呼吸机、住院时间≥2周、TP和ALB指标偏低常是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徐州市慢性病患者基层就诊现状和影响因素,为加强慢病管理、促进合理就医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徐州市3个县区的600名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XC小五号.EPS;P〗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徐州市慢性病患者就医率为73.22%,基层首诊率为54.22%。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有基层就医经历(OR=2.427,95%CI:1.539~3.829;OR=6.263,95%CI:3.215~12.201)、知晓分级诊疗制度(OR=2.093,95%CI:1.340~3.269;OR=3.900,95%CI:2.262~6.723)的慢性病患者就医率和基层首诊率均高;城市(OR=1.835,95%CI:1.171~2.876)、年医疗费用高(OR3000~=5.301,95%CI:1.906~14.739;OR≥5000=3.088,95%CI:1.346~7.089)、有健康体检者(OR=1.956,95%CI:1.268~3.015)就医率高;文化程度低(OR高中/中专=2.433,95%CI:1.053~5.623;OR大专及以上=0.210,95%CI:0.048~0.914)、月均收入低(OR1000~=0.442,95%CI:0.236~0.829;OR3000~=0.075,95%CI:0.029~0.195)、年医疗费用低(OR1000~=0.108,95%CI: 0.033~0.349;OR3000~=0.108,95%CI:0.031~0.372;OR≥5000=0.093,95%CI:0.028~0.310)、距二/三级医疗机构远者(OR=2.759,95%CI:1.565~4.865)基层首诊率高。结论 徐州市慢性病患者就医率和基层首诊率较低,建议从健康管理、基层建设、流程简化、制度引导等方面,促进慢性病患者合理就医,保障慢性病患者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免疫功能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9年7月-2011年11月于医院进行治疗的65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的65名健康体检小儿为对照组,将两组小儿的血清免疫球蛋白、红细胞免疫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IgA(1.22±0.16)g/L、IgM(0.91±0.18)g/L、IgG(9.20±2.12)g/L、补体C3(0.95±0.22)g/L、C4(0.24±0.04)g/L及CD3+ (64.26±5.06)%、CD4+(42.54±4.21)%、CD4/CD8(1.30±0.19)、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5.12±1.02)%、C3b受体花环率(10.24±1.19)%、免疫黏附促进因子(53.89±5.11)%均低于对照组,CD8+(32.31±3.18)%、红细胞免疫抑制因子(30.28±2.27)%高于对照组,且急性期差异幅度大于恢复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免疫功能处于相对低下的状态,调节其免疫状态对于改善疾病状态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免疫状态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6月医院进行治疗的51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的51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将两组儿童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水平及红细胞免疫因子水平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CD3+(53.37±3.61)%、CD4+ (42.25±3.49)%、CD8+(33.23±2.19)%及IgA(6.05±0.79)mg/L、IRM (9.17 ±1.09)mg/L、IgG(6.15±0.22)g/L、C3b受体花环率(11.05±1.63)%、免疫黏附促进因子(42.56±2.51)%均低于对照组;CD4/CD8(1.27±0.19)、免疫复合物花环率(4.53±0.22)%及免疫黏附抑制因子(35.13±1.95)%均高于对照组,且发作期与缓解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免疫状态的变化规律较为明显,且与其所处的分期有着较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氟化钠(NaF)是否会诱导人肝细胞 L02衰老及衰老相关标志蛋白水平的改变。方法 不同浓度 (0、1、2、3、4、5、6、7和8mmol/L) NaF 处理 L02人正常肝细胞,CCK-8 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的变化以筛选 NaF 的作用浓度;衰老标志物 β-半乳糖苷酶 (β-galactosidase, β-Gal) 染色检测衰老阳性细胞;实时荧光定量 PCR (Real-time PCR) 和蛋白免疫印迹 (Western Blot) 测定细胞衰老标志蛋白 p16,p21 mRNA 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的变化情况。结果 CCK-8 结果显示,NaF 浓度为 1、4、7mmol/L时 L02细胞的存活率(87.38±0.93、66.72±2.81、52.17±2.04)均低于对照组[(100.00±0.00),均 P<0.01],且每组之间的细胞存活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 P<0.01),因此 NaF 选用1、4、7 mmol/L 处理L02细胞作为低氟组、中氟组、高氟组开展研究;β-半乳糖苷酶染色结果显示,低、中、高氟组中细胞衰老率 (23.15±0.23、36.06±0.40、65.36±0.82)均高于正常组[(3.27±0. 27),P<0.01];Real-time PCR 结果显示,p16、p21 mRNA在低、中、高氟组中表达(2.29±0.19、3.44±0.30、5.25±0.32;1.88±0.22、3.22±0.24、7.33±0.30)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1.00±0.00;1.00±0.00),均P<0.01]。低、中、高氟组中p16蛋白水平(93.68±3.40、116.25±7.30、122.31±3.00)均高于对照组[(78.07±4.17),P<0.05,P<0.01,P<0.01),低、中、高氟组中p21蛋白水平(87.61±5.22、121.62±4.27、147.95±7.81)均高于对照组[(61.32±4.56),均P<0.01)];流式结果显示,低、中、高氟组 L02 细胞周期均停滞在 G2 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NaF 处理的人肝细胞 L02 中细胞衰老率及衰老标志蛋白 p16、p21 的 mRNA 和蛋白表达升高,这可能提示了 NaF 可导致 L02 细胞衰老,进一步说明细胞衰老在氟化物诱导的肝损伤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与维生素D水平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对医院2016年8月-2019年8月在医院儿科门诊诊断ICPP的女童180例,检测其空腹总25羟维生素D(Vit D),25羟维生素D2(Vit D2)及25羟维生素D3(Vit D3),同时测定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骨龄及体块指数(BMI),160例同龄女孩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VitD、VitD2及VitD3水平有显著差异。VitD[观察组(62.17±11.99)nmol/L,对照组(82.71±26.69)nmol/L,P=0.003];Vit D2[观察组(3.16±0.62)nmol/L),对照组(4.17±1.36)nmol/L,P=0.002];Vit D3[观察组(59.05±11.34)nmol/L,对照组(77.87±25.03)nmol/L,P=0.030];其中ICPP组有83例(46.1%)维生素D缺乏,68例(37.8%)维生素D不足,29例(16.1%)维生素D正常。ICPP组维生素D缺乏组存在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维生素D、D2、D3浓度与峰值LH/峰值FSH、骨龄/生活年龄、IGF-1的差异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维生素D、D2、D3的水平与女童ICPP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取检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中的IgG、IgA以及IgM含量的方法,探讨其体液免疫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09~2019.09时段收治的184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分析,将这184例患者纳入实验组。选择同期184例本院接收的健康体检者纳入健康参照组。分别测定184例患者与184健康体检者的血清Ig中的IgG、IgA、IgM。分别比较健康体检者IgG、IgA、IgM与不同恶性肿瘤者的IgG、IgA、IgM的差异性。结果:与健康参照组IgG:(10.87±3.24)g/L相比,实验组胃癌(9.21±1.56)g/L、肺癌(9.81±2.02)g/L、肠癌(9.03±0.12)g/L,均较其低(P<0.05),而肝癌为(16.35±4.15)g/L,极显著比其高(P<0.05)。与健康参照组IgA:(1.70±0.55)g/L相比,实验组胃癌(1.16±0.28)g/L,较其低(P<0.05),肝癌(2.36±0.59)g/L,较其高(P<0.05)。与健康参照组IgM:(1.43±0.49)g/L相比,实验组肝癌(3.06±1.17)g/L,极显著比其高(P<0.05)。结论:血清IgG、IgA、IgM与恶性肺癌、胃癌、肠癌、肝癌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与恶性肝癌相关性最高,对恶性肝癌患者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黄酒中组胺、酪胺、色胺、腐胺、尸胺、苯乙胺、章鱼胺、吡哆胺和1,6-己二胺的直接稀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同时检测方法。方法 黄酒样品中加入内标1,7-二氨基庚烷并用0.10mol/L HCl稀释后,过0.22 μm微孔滤膜,采用RRHD HILIC Plus色谱柱(2.1mm×100mm,1.8μm)为分离柱、甲醇-8mmol/L乙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分离;并用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 9种生物胺在10~500ng/m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0.99)。方法检出限(LOD)为0.21~0.51ng/mL,定量限(LOQ)为0.68~1.71ng/mL;除章鱼胺外,其余8种生物胺的加标回收率为61.68%~129.5%,相对标准偏差为0.32%~6.15%。应用本法对市售黄酒样品中的生物胺进行了分析,均未检出章鱼胺和吡哆胺,2-苯乙胺、1,6-己二胺、酪胺、尸胺、组胺、色胺的含量在1.01~24.6μg/mL范围内。结论 所建立的 UHPLC-MS/MS检测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准确的优点,可用于黄酒中生物胺的检测。  相似文献   

19.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透析组(C组)和高通量血液透析组(T组),每组30例,治疗时间为12周,另选择20例健康成年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组),监测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免疫球蛋白、补体C3、C4以及T细胞亚群的变化,同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感染例次的变化。结果 C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免疫球蛋白、补体C3、C4以及T细胞亚群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而T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IgG、IgA、IgM、C3、C4、CD3+、CD4+、CD4+/CD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12.20±3.98) g/L比(6.18±1.45) g/L,( 1.89±0.58) g/L比(0.63±0.15)g/L,(1.29±0.47) g/L比(0.51±0.13) g/L,(0.94±0.36) g/L比(0.58±0.20)g/L,(0.28±0.06) g/L比(0.11±0.04)g/L,(63.11±9.43)%比(53.26±9.08)%,(38.21±6.15)%比(31.56±6.02)%,1.48±0.37比1.25±0.43](P值均< 0.05),且与C组患者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患者治疗后感染例次较治疗前明显降低[46.7%(14/30)比133.3%(40/30),P<0.05],而C组患者治疗后感染例次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126.7%(38/30)比136.7%(41/30),P>0.05]。结论 高通量血液透析可以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高校新生的睡眠质量及体重指数现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和自编调查问卷,对12323名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身高、体重。结果 体重过轻、正常体重、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21.75%、65.70%、9.15%、3.42%,性别、家庭所在地、学校类型及午睡习惯不同,BMI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平均睡眠时间为(7.03±1.04)小时,PSQI得分为 0~17 分,总均分为(5.31±2.63)分,睡眠障碍检出率为18.32%;不同BMI分组下睡眠障碍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肥胖组的睡眠障碍检出率最高;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0.707, 95%CI:0.650~0.768)、家庭所在地(OR=1.151, 95%CI:1.053~1.256)、肥胖(OR=1.458, 95%CI:1.187~1.790)、午睡习惯(OR=1.380, 95%CI:1.251~1.522)是新生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高校新生睡眠质量问题与肥胖关系密切,合理的体重及良好的睡眠习惯控制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