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咳嗽与肺炎支原体(MP)、衣原体(CP)感染的关系,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89例慢性咳嗽患儿进行血清肺炎支原体、衣原体IgM和咽分泌物PCR检测并随访。结果189例慢性咳嗽患儿MP-IgM阳性86例、CP-IgM阳性30例,分别占45.50%和15.87%,其中3~6岁阳性率最高,占41.86%和43.33%;189例慢性咳嗽患儿咽分泌物MP-PCR阳性67例、CP-PCR阳性21例,分别占34.45%和11.11%,其中3~6岁阳性率最高,占41.79%和42.86%。结论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与小儿慢性咳嗽关系密切,临床应采用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住院患儿感染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和嗜肺军团菌(LP)的分布特点。方法选取ARTI住院患儿13 198例为研究对象,留取全血和尿液,分别用被动凝集法检测血清MP;ELISA法检测血清CP;免疫层析法检测尿液LP。结果 13 198例ARTI患儿中,MP、CP、LP的检出率分别为25.31%、12.74%、3.27%,MP检出率最高(均P0.0125)。2013年与2014年MP检出率均高于2012年(均P0.0125);2013年CP检出率最高,2014年LP检出率最高(均P0.0125)。3种病原体一年四季均可检出,各季节MP的检出率均最高(均P0.0125)。3种病原体总混合感染检出率为4.35%,以MP+CP混合感染为最常见(均P0.0071)。不同年龄段患儿中,以5~16岁年龄段患儿3种病原体总检出率最高(均P0.0071)。不同ARTI患儿中,急性支气管肺炎患儿3种病原体总检出率最高(均P0.0045)。结论 MP、CP和LP是本地区ARTI患儿重要的病原体,其中以MP感染为主;LP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实时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联合间接免疫荧光(IIF)法(联检法)对提高儿童下呼吸道非典型病原体感染检出率的效果。方法临床可疑非典型肺炎患儿152例采用联检法检测肺炎支原体(MP)、嗜肺军团菌(LP)、肺炎衣原体(CP)和Q热立克次体(QP)感染情况,同时采用间接血凝法、免疫荧光法或微量凝聚试验等多种方法进行验证。对比分析各种检测方法对MP、LP、CP和QP的检出率。并以此检验结果为依据,对所有检出的非典型病原菌感染病例使用敏感抗生素,观察治疗后患儿心率、呼吸、体温和WBC变化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独采用IIF法与RT-PCR法检测比较,对MP、LP、CP和QP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采用联检法时,对MP和LP感染的检出率和总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其余3种检测方法(Pa<0.05)。根据联检法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临床疗效较好。结论使用联检法可明显提高MP和LP感染的检出率和总的检出率,有效避免漏诊,但对能否提高CP和QP感染的检出率,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 ( MP)、衣原体 ( CP)混合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对 5 2例 MP、CP混合感染性肺炎进行分析。 结果   5 2例中以婴幼儿为多 ,临床以咳嗽、发热为主要表现 ,肺部体征不明显 ,胸部 X线以两下肺小斑片状阴影为多 ,2 3例有并发症 ( 34.2 3% ) ,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有效。 结论   MP和 CP混合感染性肺炎在临床并非少见 ,发病年龄趋于提前。临床表现和治疗与 MP或 CP肺炎无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及衣原体肺炎(CP)致儿童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高分辨CT提示有支气管扩张的MP、CP感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MP及CP感染肺炎患儿的支气管扩张发生率为0.56%。27例患儿的平均年龄(75.4±52.7)月。27例(100%)患儿均有咳嗽,发热19例(70.4%),气促和三凹征10例(37%),肺部湿罗音20例(74%);MP-IgM阳性16例(69.6%),CP-IgM阳性5例(18.5%),两者同时阳性6例(22.2%);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8例(29.6%),其中细菌感染6例。影像学表现弥漫性支扩13例(48.1%),局限性支扩14例(51.9%);支气管镜检查提示内膜炎症,黏膜肿胀,部分糜烂;合并黏膜滤泡增生16例(66.7%),短柱状痰栓形成5例(20.8%),包括1例塑形性支气管炎形成。患儿均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10例(37%)合用甲泼尼龙,3例(11.1%)合用丙种球蛋白,20例(74%)联用其他类抗生素;平均住院时间(12±4.3)d。23例在4个月内支气管扩张征象消失,2例在9~15个月仍有支气管扩张,并有反复肺炎史。结论 MP、CP感染肺炎可导致急性支气管扩张,大部分患儿经有效治疗后可恢复。  相似文献   

6.
儿童慢性咳嗽与嗜肺军团菌感染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慢性咳嗽与嗜肺军团菌(LP)感染的关系.方法 对确诊的66例以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的LP感染患儿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66例确诊病例中,男31例,女35例;年龄8个月~15岁,其中以3~5岁最多,占39.4%(26/66).临床表现以咳嗽为主要症状或唯一症状,48%(32/66)的病例无肺部体征.82%(54/66)的病例外周血白细胞在(4~10)×10/L之间,常规C反应蛋白(CRP)<10 mg/L者占64%(42/66),胸片表现可有多种形式.结论 LP感染可能是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之一,临床在诊治儿童慢性咳嗽时应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和肺炎衣原体(CP)感染在川崎病(KD)冠状动脉病变(CAD)中的作用。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115例KD患儿和50名对照组儿童血浆MP和CPIgG抗体。①按CAD发生与否分组,行组间MP和CP感染率的比较;②先按是否CP感染分组,然后再按伴CAD与否分组,行组间MP感染率的比较。结果KD组与对照组比较,MP和CP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AD组MP感染率高于非CAD组(61.9%∶26%,P<0.05),但CP的感染情况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9%:67.1%,P>0.05)。在CP感染的KD患儿中,CAD组MP感染率高于非CAD组(51.7%:16.3%,P<0.01);相反,在无CP感染的KD患儿中,CAD组与非CAD组间MP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8.5%∶33.3%,P>0.05)。结论MP感染可能与CAD有关,但MP和CP的共同感染或许在其中起着更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咳嗽变异性哮喘22例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致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特点。方法对MP感染患儿中符合CVA诊断的22例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长期慢性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22例,以干咳无痰及清晨咳嗽重多见,多与气候变化有关,部分患儿和(或)亲属有过敏史。体检体征少。MP2IgM均阳性。部分患儿最大呼气流量>80%。多种抗生素疗效差,加用支气管扩张剂疗效显著。结论MP感染诱发CVA主要表现为长期反复慢性咳嗽,肺部体征和全身中毒症状少,抗生素疗效差,加用支气管舒张剂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小儿慢性咳嗽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慢性咳嗽是指咳嗽症状至少持续3周,以咳嗽为主要表现,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病变。通过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可对慢性咳嗽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引起小儿慢性咳嗽的三大病因是咳嗽变异性哮喘(CVA)、鼻窦炎及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和胃食管反流(GER)性疾病,而在小儿还须注意呼吸道感染因素和先天性肺发育畸形。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EB)亦是慢性咳嗽的重要原因。此外,还应注意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异物、药物性咳嗽及精神性咳嗽。  相似文献   

10.
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混合感染性肺炎52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衣原体(CP)混合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52例MP,CP混合感染性肺炎进行分析。结果:52例中以婴幼儿为多,临床以咳嗽,发热为主要表现,肺部体征不明显,胸部X线以两下肺小斑片状阴影为多,23例有并发症(34.23%),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有效。结论:MP和CP混合感染性肺炎在临床并非少见。,发病年龄趋于提前,临床表现和治疗与MP或CP肺炎无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