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余和恒 《吉林医学》2014,(8):1723-1724
<正>尿道重建组织工程学是将尿道重建与细胞移植学、材料学以及器官生理学等多个领域相结合的新兴学科。组织工程学的蓬勃发展为泌尿生殖系统的修复重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前景[1]。1生物支架材料组织工程技术采用生物支架作为修复重建的关键[2-4],是因为支架材料为种子细胞黏附提供了一个三维立体空间,促进种子细胞迁移、增殖,促进组织的毛细血管化,以提供细胞营养,增强生存率。选择生物材料作为支架的条件为:①具有较好的生物可降解性、相容性;②不引发免疫排斥反应;③无毒性、可塑性等。根据来源不同,支架材料可分为人工合成材料和天然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组织工程技术进行异体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 采用动态倒置显微镜与扫描显微镜观察及大体,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方法,以优化获取的单层传代培养幼兔关节软骨细胞及结构与性能优化的CPPf(Calcium polyphosphate fibers,CPPf)/PLLA(poly-L-lactic acid,PLLA)自制支架复合材料,进行细胞-支架复合体体外构建与培养及其异体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病理形态学实验研究。结果 将适宜密度培养细胞种植于支架材料中,细胞密集,分布均匀,经一定时间体外培养,基种植细胞与支架材料粘附,生长繁殖并分泌细胞外基质,支架材料保持培养前的外形与内部微结构。其细胞-支架复合体异体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病理形态学特征为:(1)修复后的关节面光滑,与周围组织整合良好;(2)软骨细胞呈柱状排列;(3)Ⅱ型胶原及硫化糖胺多糖在空间上分布均匀;(4)软骨下板得以重建;(5)修复组织与其下方骨质紧密结合;(6)支架材料逐渐降解吸收。结论 应用细胞-支架复合体异体移植进行关节骨缺损修复,具有种植细胞来源广泛,可根据缺损大小和形状设计支架外形,使缺损完全生物学再上修复的优点,这一组织工程技术为关节软骨缺损完全再生修复提供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膀胱的修复重建一直是泌尿外科的重点研究方向,近年来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一问题有望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作为组织工程中最常用的支架材料之一,生物来源水凝胶可以模仿天然组织的结构,为细胞提供理想的生存环境和机械支持,其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可塑性等,在膀胱组织工程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将对各种生物来源水凝胶材料进行介绍,并综述其在膀胱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组织工程膀胱细胞外基质生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制备兔膀胱细胞外基质材料,检测其生物相容性,探讨其作为组织工程泌尿道修复重建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 联合应用渗透溶液法-酶消化法-去垢剂洗涤法制备兔膀胱细胞外基质,将体外培养的兔膀胱移行上皮细胞与其复合培养,观察细胞在材料表面的黏附、生长、增殖情况;MTT法检测材料浸提液对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的细胞毒性;将材料植入兔背部皮下检测其组织相容性.结果 兔膀胱细胞外基质冻干后呈白色半透明薄膜状,扫描电镜观察材料一面呈纤维网状结构,另一面呈平坦致密结构,两面均无细胞残留.膀胱移行上皮细胞能够在材料表面正常黏附、生长、增殖,细胞形态良好.MTT法检测材料细胞毒性分级为0级或1级.皮下植入实验中动物无异常反应,材料能在体内逐渐降解并引导新生组织长入.结论 本研究制备的兔膀胱细胞外基质已完全除去组织中的细胞成份,同时保留了细胞外基质的纤维网状结构,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可以作为组织工程泌尿道修复重建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5.
组织工程学是应用生命科学和工程学的原理及其技术,以生物材料为载体,研究开发、设计构建或重建具有生理功能的组织和器官,然后移植到人体,成为具有修复、维持或改善受损组织功能的生物替代物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骨组织工程学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种子细胞、支架材料、骨组织构建的临床应用。其中骨组织工程学的核心是支架材料,而支架材料要达到理想的骨支架材料的要求,种子细胞要有效与载体材料充分的粘附,并在载体中良好的生长、扩增和分化,才能形成具有骨组织修复功能的细胞——载体复合物。骨组织工程中细胞采用种子细胞与支架材料有效充分粘附可能是解决骨支架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就骨组织工程中影响细胞与复合支架材料的因素研究现状和进展做一综述,为骨组织工程的研究提供一点依据,对支架材料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工程化尿路上皮结构的构建方法。方法机械分离获取膀胱黏膜层,胰蛋白酶消化法获取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用DKSFM培养基体外培养扩增。以自制的猪小肠黏膜下层(SIS)为支架材料,将培养的膀胱移行上皮细胞接种到支架材料表面,观察细胞在支架材料表面的生长增殖情况;并将体外构建的细胞-支架材料复合物植入裸鼠背部皮下,不同时间点取材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膀胱移行上皮细胞在SIS表面能够黏附、生长和增殖。体外复合培养9d后,膀胱移行上皮细胞铺满SIS表面,呈单层细胞结构。裸鼠体内植入4周和8周后,SIS上种植的膀胱移行上皮细胞形成多层结构,抗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细胞胞浆成棕黄色阳性反应。结论采用组织工程技术能够在体内外初步构建尿路上皮结构,为进一步组织工程泌尿道修复重建实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关节软骨组织工程修复的支架材料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组织工程技术是新的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方法,受到广泛的关注,其不同于单纯细胞移植的一个特征就是其应用了支架技术。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有着特殊的要求,前人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组织工程从实验室研究阶段到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尚需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  相似文献   

8.
泌尿系统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的缺失可见于多种泌尿系疾病,如损伤、先天性发育障碍、严重感染、肿瘤等。对损伤和功能缺失组织器官的修复和重建是泌尿外科的重大课题。目前泌尿系重建往往采用原位的皮肤、筋膜、转皮瓣、血管等,也有使用异体组织及修补材料者。这些重建方法均面临诸多问题,包括感染、移植  相似文献   

9.
组织工程学是一门将细胞生物学和材料学相结合,在体内和体外进行组织或器官构建的新兴学科。应用组织工程方法进行组织器官重建需要三个基本要素:支架材料、种子细胞以及适合种子细胞生长分化的微环境。  相似文献   

10.
组织工程是应用工程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原理,开发用于恢复、维持及提高受损组织和器官功能的生物学替代物。在骨科领域的应用已成为骨修复重建的重要研究方向。其基本方法是将体外培养的高浓度的功能相关的活细胞种植于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的聚合物支架上,形成细胞质支架复合物,然后将这种复合物移植到动物体内组织缺损部位,最终形成一个与集体本身在组织学和生化组成上完全相同的组织,从而能够完成组织缺损的修复和再造。  相似文献   

11.
组织工程是把支架、细胞和生长因子三者相结合,用于病变、损伤部位组织和器官的修复、重建和再生.其中支架作为细胞外基质(ECM)的替代物,为细胞和生长因子负载提供一个3D环境.理想的支架除了应该具有足够的孔隙率以利于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运输,还要有足够的力学性能负载和刺激细胞,传递细胞信号,保证细胞的正常表型[1-3].因此,了解组织工程中细胞和支架的相互作用对组织和器官的制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组织工程学近年来有很大的进展。目前 ,应用组织工程技术已成功地培育出人耳廓、人工肌腱及具有人指 (趾 )骨及指(趾 )间关节结构与外形的复合组织等 ,为组织工程化产品的临床应用展示了良好的前景[1,2 ] 。组织工程学的研究主要包括种子细胞、支架材料、细胞 支架复合体体外构建与培育三个方面。种子细胞研究涉及来源的选择、体外大量扩增、表型诱导与维持及移植免疫等。支架材料研究则是根据不同组织和器官组织工程制备技术的需要 ,进行其三维支架的制备工艺设计及结构与性能优化。细胞 支架复合体体外构建与培育是组织工程研究的核心内…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组织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骨缺损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思路,其基本原理为在体外构筑支架材料-种子细胞-生长因子复合物,然后移植到骨缺损处,经过材料的吸收和组织的增生,实现自身骨组织代替组织工程骨,最终实现骨的形态和功能上的修复。种子细胞及支架材料是组织工程骨构建的核心,通过对种子细胞的成骨诱导以及对支架材料理化性能的改良可以提高组织工程骨促进骨生成及修复的效能。既往研究表明血管及神经分布对骨形成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对组织工程骨进行血管化和神经化也能达到相似效果。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目前通过复合构建已制造出具有一定功能的简单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14.
原位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织工程学(tissue engineering)是一门将细胞生物学和材料学相结合,在体内和体外进行组织或器官构建的新兴学科,其基本方法是将一定数量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种子细胞与可降解的多孔生物支架材料复合,经过一段时间体外培养后植入体内。支架材料在体内逐渐降解吸收,种子细胞则不断分裂增殖,合成并分泌细胞外基质,最终支架完全降解,形成具有正常结构与功能的新生组织或器官。  相似文献   

15.
血管组织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组织工程是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工程学的原理 ,研究和开发修复改善损伤组织形态和功能的生物替代物的科学。其基本原理和方法是将体外扩增的正常组织和细胞吸附于一种生物相容性良好并可被机体吸收的生物材料上 ,形成具有三维空间结构的复合体。然后将细胞 生物材料复合体植入机体、器官病损部位 ,细胞在生物材料被机体逐渐吸收的过程中形成了新的具有相应形态和功能的组织和器官 ,达到了修复创伤和重建的目的。其中的血管组织工程是利用血管壁的正常细胞和生物可降解材料来制备、重建和再生血管替代材料的科学。血管组织工程的发展标志着组织…  相似文献   

16.
动物来源胶原材料在组织工程修复中的应用已十分广泛,而类人胶原蛋白(HLC)作为天然生物材料中的一种,是传统动物来源胶原材料的改良。HLC具有细胞相容性好、无免疫原性等特点,可以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应用于组织工程修复组织器官损伤,并受到广泛关注。然而,低生物力学强度及不可控的生物降解速率使HLC在应用时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为克服这些缺陷,将HLC与其他天然生物材料、人工合成材料及纳米材料联合使用,使得复合材料既无免疫源性,同时又具备了良好的细胞相容性、一定的机械强度和可控的生物降解速率,以便为组织工程修复组织和器官缺损提供更为优良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7.
组织工程技术为泌尿外科临床医师提供了一条修复乃至重建受损脏器的新途径。组织工程再造阴茎海绵体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动物模型;利用组织工程产物进行尿道下裂重建在临床上已获得肯定的疗效;膀胱组织工程技术的临床应用也已进入临床Ⅱ期试验阶段。随着新血液透析装置的临床应用,腹腔内人工肾脏替代可能成为现实。该文就目前组织工程技术在泌尿外科的临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组织工程技术是女性盆底重建外科学一个重要的发展领域.可应用于女性盆底重建外科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主要有天然脱细胞基质材料、天然聚合物材料、合成可降解聚合物材料及纳米复合材料.各种支架材料有各自的优缺点,纳米复合材料是最有前途的支架材料之一.文章对当前可应用女性盆底重建外科的支架材料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组织工程技术为泌尿外科临床医师提供了一条修复乃至重建受损脏器的新途径.组织工程再造阴茎海绵体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动物模型;利用组织工程产物进行尿道下裂重建在临床上已获得肯定的疗效;膀胱组织工程技术的临床应用也已进入临床Ⅱ期试验阶段.随着新血液透析装置的临床应用,腹腔内人工肾脏替代可能成为现实.该文就目前组织工程技术在泌尿外科的临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骨缺损的修复一直是骨科临床的难题,经过40余年的发展,骨组织工程最终确立了将骨再生相关分子、成骨活性细胞与支架材料三者复合,构建组织工程骨的基本模式,这种基因增强的组织工程技术使修复骨缺损的各种因素在时间和空间上达到了完美的结合。本文对应用骨组织工程技术促进骨缺损修复研究的近期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