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由黄芪、当归、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组成,具有补气、活血、通经功效。笔者多年来用此方加味治疗腰腿痛、胸痹、痛经等多获良效,现介绍如下。1腰腿痛黄某,女,56岁,2002年4月26日初诊。近3个月来出现右侧腰部反复疼痛,伴右侧肢体麻木如虫行皮下感,并逐渐加重,上肢不能做抬举动作,痛引腿足。经X线摄片示腰椎骨质增生。经用西药治疗后,疼痛稍有缓解。近1周来无明显诱因而右侧腰部疼痛时发时止,虽针灸、理疗见效甚微。现腰部疼痛,痛引腿足肩背部,疼痛如虫行皮下,遇劳累时则加重,面色无华,神疲懒言,纳差,舌… 相似文献
2.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朝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是用于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名方,适于气虚血瘀证。笔者在此方的基础上,加减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中风后遗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举验案如下。 相似文献
3.
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由黄芪、赤芍、川芎、当归尾、桃仁、红花、地龙组成。有补气活血通络之功,主治中风后遗证。笔者临证中运用此方,以气虚血瘀为辨证要点而广其用,治疗妇人产后病,颇获效验,兹举2例如下。王某,女,28岁,2005年7月10日初诊。患者半月前因停经42d,应用米 相似文献
4.
5.
6.
补阳还五汤临床运用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补阳还五汤临床运用举隅江苏省东台市中医院(224200)冯欣,陈启石关键词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方由黄芪、归尾、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等药组成,乃清代名医王清任针对中风半身不遂所创立,其方气血兼治,虚实并顾,深为后人推... 相似文献
7.
补阳还五场乃清代王清任为治中风后遗症所创,笔者临床时辨证用于其他病证,亦每获良效。兹略举数例。五胸奶苏X,男,35岁。1996年6月17日初诊。近日因忙于麦收,于3天前出现胸闷憋气,时心慌,伴神疲乏力,舌质暗淡,舌边有瘀点,苔白,脉沉涩,心电图示正、巨、avlFT波低平。诊为胸痹(气虚血瘀),治宜益气化瘀。方用补阳还五场加味:黄茂309,当归159,川穹109,桃仁109,赤节IOg,地龙10g,丹参互sg,爪美皮159,药进3剂,诸症减轻。继服12剂,诸症皆除,舌边瘀点消失,复查心电图恢复正常。〔按)本例因耗伤心气,气虚则神疲乏力,… 相似文献
8.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朝名医王清任《医林改错》,由黄芪、赤芍、川芎、当归、地龙、桃仁、红花组成,临床多用于中风后遗症的治疗,笔者在临床中报据其功效,辨证施治治疗坐骨神经痛等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坐骨神经痛王某,女,31岁,公务员.2008年8月10日初诊,右侧臀部、右大腿、后侧中至右踝关节麻木胀痛1月余,查:一般情况可,心肺正常,腹平软,双肾区无叩击痛,华色曼氏征(-),拉氏征(-),挺腹试验(-),“4”字试验(-),加强试验,右直腿抬高试验(+),左侧环跳穴压痛(+),舌质淡红,苔边有瘀点,苔薄白,脉弦细,CT检查:(1)腰椎间盘未见异常;(2)腰椎骨质增生.中医诊断:痹证(痛痹气滞血瘀),西医诊断:坐骨神经痛. 相似文献
9.
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体会广东省肇庆市红会医院(526040)滕仙娥主题词补阳还五汤/治疗应用,胸痹/中医药疗法,崩漏/中医药疗法,痛经/中医药疗法,头痛/中医药疗法补阳还五汤由黄芪、川芎、赤芍、地龙、当归尾、桃仁、红花组成。主要用于治疗气虚血瘀所致的痿... 相似文献
10.
补阳还五汤出自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由黄芪、当归、川芎、桃仁、红花、地龙组成。具有补气活血,通经活络的功能。为临床治疗中风后遗症之名方,随着药理学研究的发展,近年来临床应用日渐广泛,本文对此作简要概述。1高血脂症卞慧敏等[1]报道,补阳还五汤能显著降... 相似文献
11.
12.
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由黄芪、归尾、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组成。本方由补气药与活血化淤药配伍而成。是治疗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的常用方。笔者将此方辩证用于伤科临床,每获良效,兹举例如下。骨折迟延愈合,下肢肿胀案赵某,男,31岁,1986年7月24日车祸致伤。某医院诊断为右小腿骨折合并下颌骨折、脑挫裂伤,创伤性休克,给于抗休克,开颅清除颅内血肿,骨折整复固定。4个月后右小腿骨折未愈合。于1987年1月29日来诊。 相似文献
13.
补阳还五汤异病同治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具有补气活血通络之功效,本人临证运用于眩晕、胸痹、紫癣等疾病的治疗,每获良效。现举病例数则介绍于下。1眩晕(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徐某某,女,45岁。因头晕1周就诊。经头颅彩色多普勒检查示: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头颅CT及颈椎X片均未 相似文献
14.
补阳还五汤出自王清任《医林改错》,方由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组成。其功效补气活血,祛瘀通络。该方具有“不在逐瘀以活血,重在补气以活血”的配伍特点,开创了以补为通、以通为补、通补兼施的益气活血方法。笔者多年来,除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偏瘫、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等脑血管病外,还用来治疗多种内科杂症也取得良好效果,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由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等中药组成,具有补气、活血、通络之功。历代医家运用此方治疗中风后遗症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屡获奇效。笔者以该方临证变通用于治疗气虚血瘀诸证,获效颇佳。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7.
补阳还五汤是清代名医王清任将补气法和活血化瘀法相结合,用于治疗半身不遂和痿证的著名方剂.吾师在临床上运用此方剂加减,治疗气虚血瘀性疾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王某,36岁,1999年6月14日初诊。患者因1月前人工流产后劳作过度,汗出冒风,引起头身疼痛,继之全身汗出,昼轻夜重,畏寒恶风,昼夜不得脱帽,心悸易惊,失眠多梦。前医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给予谷维素、多虑平、维生素B1、健脑补肾丸等药, 相似文献
19.
马岩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7,11(1):30-30
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举隅黑龙江省巴彦县第二人民医院(151801)马岩补阳还五汤一方出自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后世多用于治疗中风后遗症属气虚血瘀者,用之颇效。余在临床上大凡证属气虚血瘀者,多用此方取效。现不揣浅陋,仅举三例介绍如下供同道们参考。一、慢性... 相似文献
20.
李佰纲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6,27(2):18-19
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为清代名医王清任所创,由黄芪、当归、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组成,具有补气、活血、通络之功效,原方治疗因正气亏虚,脉络瘀阻所致的半身不遂症。笔者以该方为主,在临床上加减运用,治疗因气虚血瘀所致的盗汗、喘证、头痛、呃逆等病,收到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盗汗王某,男,55岁,2004年3月12日初诊。夜寐盗汗2年。患者自2年前开始出现夜寐差,尔后出现盗汗。经多方求医,中药给予益气养阴、安神固表之品,西药给予调节神经、镇静之剂。如:安定,谷维素等,均未能彻底控制。现已停药半月,盗汗近期加重,每寐必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