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胥荣东  王旭 《中医杂志》2008,49(1):92-93
《灵枢·九针十二原》行文流畅,层次清晰,结构严谨,条理分明,毫无含混参差之弊。但在《灵枢·小针解》中却被解释得义理难明。如其将《灵枢·九针十二原》中的"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浊气在中,清气在下。故针陷脉则邪气出,针中脉则浊  相似文献   

2.
金文华(1906-1980年),浙江绍兴人,师从浙江著名针灸医家孙济纲,后定居于杭城并开设诊所,是浙江省中医院创始人之一。从师及行医期间,金老博览群书,反复研读经典,从远古贤哲留存的医书中汲取精髓,结合自身的临床心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金氏针灸疗法[1-3]。《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述:"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浊气在中,清气在下。故针陷脉则邪气出,针中脉则浊气出,针太深则邪气反沉,病益。"虽"邪气在上"多理解为"病位在上部",如邪犯头面部,但金老认为,在某些情况下,应理解为病位较浅表,如邪犯卫表,故而其临证时对于"邪气在上"类疾病尤其强调祛邪时针刺宜浅。莫晓枫20世纪90年代跟随金老关门弟子赵本传、张淑华先生学习,承袭金氏针灸衣钵,余有幸跟随莫老师学习金氏针灸,获益匪浅,现介绍莫老师运用金氏针灸祛邪医案3则如下。  相似文献   

3.
《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 ,浊气归心 ,淫精于脉”。对“浊气归心”的理解 ,几乎古今一致 ,并无异议 ,都认为是食气中的浓厚精微部分 ,上归于心。然而笔者认为颇有不妥 ,理由如下。其一 ,食气可分为两部分 ,即精微 (清气 )与糟粕 (浊气 ) ,同篇中有“食气入胃 ,散精于肝 ,淫气于筋”的记载 ,文中已明说精微部分散于肝 ,非上归于心。对“浊”字的理解 ,张景岳谓“言食气之厚者也” (《类经·脏象类》)。相对于“食气之厚者”,则为食气之薄者 ,显然是厚者为糟粕 ,薄者为精微。“心者 ,君主之官 ,神明出焉” (《素问·灵兰秘典论》) ,“心…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原文86条曰:“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历代医家对“陷脉”注释不一,余不揣愚陋,初考如下:一、注家注释概观《医宗金鉴》云:“陷脉:额角上陷中之脉”。《伤寒论选读》和《伤寒论》均认为“额上陷脉,指额上旁凹陷处(相当于太阳穴)之动脉”。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皆有“衄家不可汗,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直视不能眴,不得眠”一条。对“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的解释,历代医家注说不一。《医宗金鉴》认为是“汗出液竭,诸脉失养,则额角上陷中之脉,为热所灼,故紧而急”;陈修园认为是“三阳之血,不营于脉,故额上陷,脉紧急  相似文献   

6.
留针术,出于《内经》。在《灵枢》的81篇中竟有29篇论及留针问题。留针,即进针后将针留置于穴内一段时间后出针;留针过程可行针,可间歇行针,也可不行针。留针的意义在于候气,或调气。最终目的是维持阴阳平衡,使虚者实而实者虚;或补益扶正,培补阳气,以利驱邪;或协助补泻,祛邪扶正。“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贵宾,不知日暮”(《素问》):“热则疾之,寒则留之”(《灵枢》):“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乃去针也”(《灵枢》):“久瘤者邪气入深,刺此病者深而  相似文献   

7.
<正> 【额上陷脉】语出88条。指额上旁凹陷处(相当于太阳穴)之动脉,古代诊法,以三部九候诊疾病,《素问·三部九候论》谓上部天以候上,王冰注:“在额两旁,动应于手。”由于衄家血液素亏,发汗后耗其血液,经脉空虚,筋失濡养所以额上之脉,下陷而紧急。”《医宗金鉴》曰:“若在发其汗,汗出液竭,诸脉失养,则额角上陷中之脉,为热所灼,故紧且急也。”尤在泾曰:“脉者血之府,额上陷者,额上两旁之动脉,因血脱于上而陷下不起也。”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说:“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直视不能眴,不得眠。”本条亦见于《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淤血病脉证治第十六》中,惟其文少一“发”字,义则全同。一些《伤寒论》注家对此条往往于“陷”字断句,读为“必额上陷”,而“脉紧急”三字则为另一句。如此则其证即为“额部塌陷”而“寸口脉紧急”矣。然验之临床,衄家发汗后,阴重伤而邪独盛,寸口之脉紧急固有,但导致额部塌陷则未之见,亦未之闻也。据此,其于“陷”字断句实属未当,似读“必额上陷脉紧急”为句较妥。句中“陷脉”二字为词,早见于《黄帝内经》,如  相似文献   

9.
中风症,是中医在临床上的一个病名,始于《内经》邪气、脏腑病形等篇,称为卒中、昏倒、不省人事、或口眼歪邪半身不遂,言语蹇涩等症。但它和伤寒论之“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不同,二者必为详加区别。《素问》调经篇云,“气之与血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返则死,”《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苑于上使人薄厥”《素问》脉解篇云。“肝气当  相似文献   

10.
“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语出《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原文为“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荣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则胸满而短气。”此条古今医家除对“荣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的认识有所不同(如尤在泾说只在荣卫,徐忠可讲言及气血,黄坤载说言及表里,吴谦等认为错简,丹波氏言候荣卫之部位)外,其它见解基本一致。“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曰“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素患衄血病者,必然阴血不足,或阴虚火旺,虽有外感表证,亦不能径用辛温发汗,因“汗血同源”故也。若误用麻黄汤类,强夺汗液则阴血重伤,辛温开腠则虚火更炎,必致变证烽起。历代注家认识一致,无可非议。 但对“额上陷脉急紧”的注释众说不一,争议颇多。有直接认为额上凹陷,脉急紧者。喻嘉言认为,“衄血之人,清阳之气素伤,更发其汗,则额上必陷,乃上焦精竭之应也。诸脉皆属于目筋,脉急紧,则目上瞪不能合,目不合则不得眠也”。丹波元简氏又有  相似文献   

12.
《中藏经》托名汉代华论所作,书中所论“骨痹”与《素问·痹论》所论“骨痹”、“肾痹”不同,其与现代医学骨关节疾病的对应关系也未见系统的论述。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原文:骨痹者,乃食欲不节,伤于肾也。肾气内消,则不能关禁;不能关禁,则中上俱乱;中上俱乱,则三焦之气痞而不通;三焦痞而饮食不糟粕;饮食不糟粕,则精气田衰;精气日衰,则邪气妄人;邪气妄人,则上冲心舌;上冲心舌,则为不语;中犯脾胃,则为不充;下流腰膝,则为不遂;旁及四肢,则为不仁。寒在中则脉迟,热在中则脉数,风在中则脉浮,湿在中则脉儒,虚在中则…  相似文献   

13.
《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大论中,有30多处出现“邪”字,其义随上下文而各自不同。现将个人体会简介如下,以供同道教学研究参考。1.指中运不当本位之气。所谓“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如木运太过时壬年,木气当本位则为正气;而木运不及时丁年,金气乘克木位则为邪气。其余四运仿此一样。2.指中运不及之年,乘克之气与报复之气的气化作用。如“辛卯、辛酉年,上阳明金,中少羽水运,下少阴火,雨化风化胜复同,邪气化度也。”说明主水运不及之时,乘克的土气与复气(木气)都是邪气在发生着一定的气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内经》对咳嗽已有较深刻认识,《素问.咳论》所云“皮毛者,肺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指出形寒饮冷伤肺为咳。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有“肺瘘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及“痰饮咳嗽病脉证治”两篇,从表里寒热虚实例述咳嗽病证,既体现咳嗽病是肺系疾患的主要症状,也说明凡邪气如痰饮、热邪、燥邪、风邪等伤肺即可致咳,所列诸方如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等至今仍为临床所喜用。  相似文献   

15.
徐宁  孙广仁 《光明中医》2009,24(9):1648-1650
对<内经>中有关"脉气"、"经气"、"络气"的内容进行分析,认为脉气是由营气、胃气、脏腑之气、真气、宗气组成.组成脉气的气合则为人体之气,因此脉气当是人体之气分布于经络系统的部分,可以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脉气以有胃气为贵,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而变动.脉气分布到经脉的部分称为"经气";分布到络脉的部分称为"络气".外感和内生邪气也可进入脉中,因此在疾病过程中脉气的变化可以反映人体正气与致病邪气双方的力量变化,在疾病的诊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针灸学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它各科一样十分注重辨证施治。故《素问·缨刺论篇》说:“凡刺之数,先视其经脉,切而从之,审其虚实而凋之。不调者,经利之,……”《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又说:“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灵枢·经脉》亦说:“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这就是说针灸治病必须要诊其脉证,审其虚实,深究疾病的性质、部位,然后确定治疗法则(包括各种手法)。  相似文献   

17.
“肺朝百脉”析验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肺朝百脉”出自《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朝”之义:(1)臣见君为朝;(2)聚会;(3)对、向(见《词源》)。“百”谓“百人之长”(《词源》)、在此理解众多、所有。自王冰始至张景岳、吴岷、张志聪、高士宗、马元台等注《内经》名家皆释为  相似文献   

18.
奔豚气病《金匮》说:“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考奔豚之名,始见于《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肾脉……微急为沉厥奔豚。”张隐庵谓:“肾为生气之原,正气虚寒,则为沉厥,虚气  相似文献   

19.
《灵枢·邪客篇》说:“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甲乙经》“陷”作“满”。按:“陷”是“满”字之误)。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黄帝曰,善!治之奈何?伯高曰,  相似文献   

20.
<正> 【十二日愈】语出10条。是约略之词,不能看成定论,表解一般在七日之间,更加七日,则正气渐复,邪气渐去,所以“十二日愈”。柯韵伯曰:“七日表解后,复过一候,而五脏元气始亢,故十二日精神爽而愈。”【(口父)咀】语出12条桂枝汤方后序。“(口父)”(fǔ)音符。“咀(Jǔ)音举。(口父)咀,是古代的制剂法。古代无铁器,将药用口咬细,如黄豆大小块,入水煎煮,现在多用刀切成饮片。【小促其间】语出第12条桂枝汤方后序。在此是指略缩短服药间隔时间,以续药效,驱邪外出。【其气上冲】语出第15条。指病人自觉胸中有逆气上干之状,为误下所致,这是正气未衰,犹能与欲陷之邪相抗争的现象。成无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