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空军军人焦虑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空军1696名军人进行团体测试,将焦虑得分与一般人群的比较;以性别、年龄和工种进行分组,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进行焦虑与心理健康、个性和应对方式的逐步回归分析.结果:①空军男性和女性军人的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得分均高于一般人群(P<0.01);②空军军人焦虑的发展特点:女性焦虑总分、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得分显著高于男性(P<0.01);焦虑总分、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得分均存在年龄差异(P<0.05),其中,"<20岁"组与"20~24岁"组间焦虑总分、状态焦虑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特质焦虑得分在"<20岁"组与"≥25岁"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工种之间,只有焦虑总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③逐步回归分析提示,积极应对得分和SCL-90总均分对军人的焦虑水平有直接效应,而EPQ的N,E,P和消极应对得分对军人的焦虑水平具有间接效应.结论:空军军人的焦虑水平显著高于一般人群,且具有性别、年龄和工种特征;空军军人的焦虑与心理健康水平、应对方式和个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野战医疗训练对医务人员心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杰  苗丹民  严进 《医学争鸣》2007,28(8):736-737
目的:探讨野战医疗训练对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及状态-特质焦虑的影响.方法:野战救护所展开训练前后的军队医务人员113人,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测查.结果:医务人员开展训练前后SCL-90总分、阳性均分均略高于中国军人常模,训练后焦虑、强迫症状和躯体化因子分均高于军人常模(P<0.05).训练前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强迫症状和躯体化等各项因子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训练后状态焦虑平均值高于训练前(P<0.01),特质焦虑与训练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医务人员的焦虑特质在野战医疗训练前后无显著性变化,但焦虑心理和部分心理健康指标的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3.
军人情绪状态特点与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一牛  郭辉  王晓伟  马惠  罗跃嘉 《医学争鸣》2004,25(22):2062-2064
目的: 研究青年官兵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及正负性情绪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与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对某部112名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比较情绪体验、焦虑倾向与正负性情绪等因素的相关性. 结果: ①负性情绪与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分值呈显著性相关(P<0.01),负性情绪与特质焦虑相关系数大于与状态焦虑的相关系数;②正性情绪与特质焦虑、状态焦虑之间呈显著性负相关(P<0.01);③女性军人状态焦虑、特质焦虑、负性情绪分值较男性军人高,而正性情绪分值比男性低. 结论: 军人情绪与焦虑状态显著相关,女性军人比男性军人更易有焦虑和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不同海拔的高原军人焦虑特点,探讨负性认知加工偏向与不同海拔高原军人的焦虑现状的关系.方法 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和负性认知加工偏向问卷对4 631名高原军人进行团体问卷调查,以驻地海拔高度为分组依据,对官兵焦虑现状进行组间比较,并依据海拔分组以年龄、职别、文化程度等进行分层组间比较.结果 ①不同海拔组官兵在状态焦虑、特质焦虑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不同海拔组军人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水平不存在性别、独生子女与否的差异(P>0.05),而在职别、文化程度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P<0.05);③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因子与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在不同海拔组内均存在显著正相关(r为0.15 ~0.47,P<0.01);④负性解释偏向因子在<1 500 m组对特质焦虑呈负向预测作用(β=-0.15,P<0.01),并且仅<1 500 m组的回归方程中纳入负性注意偏向因子;负性沉思偏向在各海拔组内均对特质焦虑起正向预测作用(β=0.19,β=0.36,β=0.37,p<0.01).结论 不同海拔高度官兵的焦虑状况存在差异,负性沉思偏向起到正向预测高原官兵特质焦虑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原驻训官兵作业疲劳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作业疲劳症状自评量表(WRFFQ)、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PSET)、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对在高原驻训3个月后的465名官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①高原驻训官兵作业疲劳总均分为(36.32±11.52).②高原驻训官兵作业疲劳与心理应激、睡眠质量、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637、0.465、0.402、0.404,P<0.01).③作业疲劳高分组在心理应激、睡眠质量、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的得分显著高于低分组(P<0.01).④心理应激、特质焦虑和睡眠质量可以有效预测驻训官兵的作业疲劳状况,总解释量为46.1%.结论 高原驻训官兵的作业疲劳状况与心理应激、睡眠质量和特质焦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高海拔环境下军人状态-特质焦虑的特点.方法 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对驻高原地区45个部队6 019名军人进行团体测评,分析军人状态-特质焦虑的特点.结果 ①性别:女性TAI得分显著高于男性(P<0.01).②职别:军官组SAI和TAI得分显著高于士兵和士官组(P<0.01).③年龄:>30岁组TAI得分显著高于25岁以下各组(P<0.01);>25 ~30岁组TAI得分显著高于20岁以下各组(P<0.01).④军龄:TAI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12~16年组和>16年组TAI得分显著高于≤1年、>1 ~2年、>2 ~5年和>5 ~8年组(P<0.05,P<0.01).⑤海拔高度:SAI和TAI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0 m组SAI和TAI得分显著高于>2 500~3 000 m组(P<0.01).⑥文化程度:呈现SAI和TAI得分大学及以上组>高中(中专)组>初中及以下组的趋势(P<0.01).⑦非独生子女组SAI得分显著低于独生子女组(P<0.05).结论 高海拔环境的军人状态特质焦虑在性别、职别、年龄、军龄、文化程度、独生子女情况和海拔高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执行维稳任务军人个性、应对方式、状态-特质焦虑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一般情况问卷、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应对方式问卷、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824名执行维稳任务军人进行测试,并与内地327名留守非任务军人进行比较. 结果除抑郁因子分外,执行维稳任务军人SCL-90总分和其他因子、STAI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非任务军人(P<0.01);执行维稳任务军人SCL-90总分、STAI各因子分与不成熟型、混合型应对方式及EPQ-P、EPQ-N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成熟应对方式、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及EPQ-E、EPQ-L呈显著负相关(P<0.01,P<0.05).回归分析显示,对维稳军人SCL-90总分有显著性影响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EPQ-N、状态焦虑、社会支持利用度、自责、特质焦虑、主观支持,6个变量的决定系数R2=0 449, P=0.000.结论 执行维稳任务军人心理健康受个性、对应方式、社会支持、状态-特质焦虑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高原汽车兵心理健康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状态-特质焦虑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及成人艾森克人格问卷,对驻扎在格尔木地区某部汽车团汽车兵进行测试.与SCL-90中国常模、军人常模、高原一般军人进行比较,并分析SCL-90军龄、级别特征,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高原汽车兵SCL-90总均分[(1.76±0.59)分]、阳性项目数[(41.01±21.60)分]和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中国军人常模(P<0.01);除阳性项目数外,SCL-90总均分和各因子得分明显低于高原一般军人(P<0.05);②高原军人心理健康特征.军龄上:除躯体化因子外,SCL-90各因子得分、总均分和阳性项目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级别上:躯体化、偏执因子和阳性项目数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③SCL-90各因子得分与艾森克人格问卷神经质因子、精神质因子、特质焦虑、状态焦虑和消极应对得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内外向因子、掩饰性因子、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得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高原条件下汽车兵心理卫生水平总体较差,并呈现明显的军龄和级别特征;高原汽车兵心理健康与个性、焦虑、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特质焦虑军校学员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应对方式的使用情况及他们与焦虑的关系.方法 采用特质-状态焦虑问卷(STAI-Formy)、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328名军校学员进行整群抽样调查.根据测验结果选取高特质焦虑组(n=51)和低特质焦虑组(n=69)共120人,比较两组被试的CERQ和SCSQ的差异.结果 ①与低特质焦虑组相比,高特质焦虑组有更高的状态焦虑(P<0.01)和消极应对(P<0.05),对沉思、灾难化、责备他人等策略使用更多(P<0.01);低特质焦虑组则有更高的积极应对(P<0.01),对重新关注计划和积极重新评价策略使用更多(P<0.01);②特质-状态焦虑与沉思、灾难化、责备他人呈显著正相关(P<0.01);特质-状态焦虑与积极重新关注、重新关注计划、积极重新评价和积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P <0.05,P<0.01);③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沉思、积极重新关注、灾难化、责备他人4种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积极应对、消极应对2种应对方式对状态焦虑有显著预测力;沉思、积极重新关注、灾难化3种策略和积极应对、消极应对2种应对方式对特质焦虑有显著预测力,解释率分别为27.6%和30.3%.结论 不同焦虑特质军校学员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应对方式和焦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原军人抑郁、焦虑与情绪调节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调中心抑郁自评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军人情绪调节方式量表(armymen emotion regulation types questionnaire,AERTQ)对4691名高原军人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①高原军人抑郁发生率为31.60%,均分为(13.27±7.19);状态焦虑均分(39.28 ±8.98),特质焦虑均分(39.28 ±8.43).②4种军人情绪调节方式使用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3 890)=1401.99,P<0.01],从高到低依次是自我安慰(15.60 ±4.29)、情感求助(13.82 ±4.22)、行为抑制(13.45 ±4.32)、认知重视(11.16 ±3.98).③高原军人的抑郁、状态焦虑、特质焦虑都与认知重视(r=0.492、r=0.303、r=0.373,P<0.01)、行为抑制(r=0.189、r=0.041、r=0.057,P<0.01)呈正相关,而与情感求助(r=-0.099、r=-0.185、r=-0.161,P<0.01)、自我安慰(r=-0.150、r=-0.221、r=-0.227,P<0.01)呈负相关.③认知重视、行为抑制、情感求助、自我安慰能够有效地预测高原军人抑郁情绪,总解释率为29.40%;认知重视、情感求助、自我安慰能够预测高原军人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总解释率分别为17.00%、22.10%.结论 使用不同军人情绪调节方式对高原军人抑郁、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