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2 毫秒
1.
本文采用Trivel1i等报道的Bio-Rex 70阳离子交换树脂微柱层析法作适当修改后,对84例糖尿病患者及80例正常人进行了糖基化血红蛋白(HbA_1)包括HbA_(1c),HbA_(1a) b等的测定.结果显示患者与正常人之间HbA_(1c)、HbA_1均值有非常显著性差别.患者空腹血糖与HbA_(1c)、HbA_1值之间均有极显著的相关性.患者HbA_(1c)与HbA_1之间相关系数有极显著意义,证明HbA_(1c)与HbA_1同样可作为了解糖尿病控制的客观指标.作者在实践中对微柱法作了改进,所用洗脱液Ⅰ与洗脱液Ⅱ的Na~ 浓度,分别为0.020mol/L与0.070mol/L.并降低洗脱液Ⅰ、Ⅱ、Ⅲ中剧毒物质KCN的浓度,由0.01mol/L降到0.004mol/L.  相似文献   

2.
使用国产724弱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微柱层析法对正常健康人、糖尿病、尿毒症和高脂血症等惠者进行糖基化血红蛋白(HbA_1c)的检测。发现正常人健康含量是6.98±1.26%、糖尿病组 HbA_1c 含量是11.98±3.98%,两组之间的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空腹血糖与 HbA_1c 的水平呈正相关,提示 HbA_1c的检测对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的判断有一定的意义。尿毒症和氮质血症组的HbA_1c 含量为12.6±2.85%,亦较正常对照组为高,这是由于在患尿毒症和氮质血症时,氨基甲酰血红蛋白增高而导致 HbA_1c 含量增加。非糖尿病的高脂血症组 HbA_1c的变化是属于假性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炎性因子hs-CRP、IL-6和HbA_(1c)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 2014年1—11月诊治2型DM合并ACS患者64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单纯2型DM患者56例为对照组,比较分析2组患者hs-CRP、IL-6和HbA_(1c)水平的差异,并分析炎性因子和HbA_(1c)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hs-CRP、IL-6和HbA_(1c)水平患者均高于对照组(t=2.562、2.382、2.809,P均<0.05),三者的阳性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X~2=2.653、P=0.037,X~2=3.592、P<0.01,X~2=3.221、P<0.01)。患者血清hsCRP、IL-6、HbA_(1c)水平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逐步升高(F=2.825、P=0.039,F=3.025、P=0.019,F=2.938、P=0.027)。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清hs-CRP、IL-6和HbA_(1c)水平变化呈正相关(r=0.421、P=0.036,r=0.382、P=0.032,r=0.576、P=0.024)。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IL-6活性均不同程度增高,炎性因子和HbA_(1c)可能在糖尿病的发生及糖尿病诱发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患者碳酸酐酶(CA)减少,血红蛋白 A_2(HbA_2)正常.本文用HbA_2与CA比值测定间接反映CA的变化,结果表明正常成人HbA_2/CA比值均数为2.620,甲亢为5.235(P<0.001).本法无放射性污染,操作简单,稳定性好,是甲亢诊断的一种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Johnson等报道的果糖胺法作了适当的修改.采用5min与15min两次比色,以10%冰醋酸终止反应,提高了此法的精密度与重复性,批内CV为1.7~2.3%,批间CV为2.2~2.7%.在这基础上,测定了90例糖尿病患者及81例正常人的糖基化血浆蛋白(GPP).同时对GPP两种单位表示法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脑功能损伤患者血浆神经系统特异性蛋白S-100(S-100蛋白)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对35例高原急性重症脑功能损伤患者发病第1、2、3天血浆S-100蛋白含量进行动态监测,同时测定20例正常对照组的相应变化。将发病第1天血浆S-100蛋白的含量与脑损伤的程度及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高原急性重症脑功能损伤患者发病第1、2天的血浆S-100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发病第3天的血浆S-100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2高原急性重症脑功能损伤组发病第1天血浆S-100蛋白与脑损伤程度及临床预后呈显著正相关(P<0.05)。3S-100蛋白的浓度超过1.0μg/L提示预后不良。结论:S-100蛋白可作为判断高原急性重症脑功能损伤程度、预测临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影响糖基化血红蛋白测定结果的某些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正常人,妊娠妇女和贫血、尿毒症、高血脂症患者糖基化血红蛋白(HbA_1)的测定,发现HbA_1结果可受上述各种因素影响。尿毒症和高血脂症患者的HbA_1值高于正常人,贫血对HbA_1的影响因病因而异,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及β-地中海贫血中HbA_1结果增高。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血瘀证患者HbA_(1c)和FA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糖尿病血瘀证同血糖和非酶糖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4 0例合并血瘀证与 35例无血瘀证的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果糖胺和HbA1c等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 ,并以 2 5例查体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 :同健康对照组相比 ,糖尿病血瘀证和非血瘀证患者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果糖胺、糖基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增高 (P<0 .0 1) ;同非血瘀证组相比 ,HbA1c水平明显增高 (P <0 .0 5 )。结论 :长期高血糖和蛋白非酶糖化是糖尿病血瘀证的重要危险因素 ,HbA1c可作为糖尿病血瘀证的重要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变化以及尼莫地平治疗对血浆ET-1和CGRP的影响。方法:6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尼莫地平组与常规治疗组,在治疗前后进行血浆ET-1、CGRP水平测定。结果:尼莫地平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血浆ET-1和CGRP均显著增高,治疗后明显下降,治疗后血浆ET-1和CGRP降低值尼莫地平组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1)。尼莫地平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前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BI评分与血浆ET-1和CGRP水平呈显著性相关,治疗后也呈显著性相关。结论:脑出血患者血浆ET-1及CGRP水平显著升高,尼莫地平治疗后明显下降。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有确切疗效,可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吕冰  王立 《疑难病杂志》2013,(2):104-106
目的探讨糖化白蛋白(GA)在评估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111例,按HbA_(1c)水平分为3组:HbA_(1c)≤7%组24例,7%相似文献   

11.
观测了7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发病1周内尿素氮(BUN)、血糖(Bs)、血压(BP)、颅脑CT值、高密度范围等临床指标。与对照组比较表明,BUN和Bs测值在疾病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非常显著(P<0.001)。BUN阳性率为65.3%,Bs阳性率为56.9%,BP异常率为64.5%。BUN、Bs和BP之间无显著差别(x~2=1.2127 P>0.05),提示BUN、Bs和BP的升高多为应激反应所致。BUN随病情的好转或恶化而降低或升高。BUN和Bs的增高与颅脑CT值及高密度范围无相关性(r均≤0.2149)。认为BUN和Bs对本病的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估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此外,对BUN、Bs和BP异常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甲亢灵”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收治73例甲亢患者,其中甲亢灵组60例,他巴唑组13例。甲亢灵组服用甲亢灵(中药基本方加少量他巴唑制成药片,他巴唑每天摄入量为他巴唑组的50%,他巴唑组服用他巴唑、心得安等。3个月为1疗程。结果甲亢灵组总有效率96.7%.其中缓解率63.3%;他巴唑组总有效率77%,其中缓解率30.8%。两组间总有效率及缓解率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甲亢灵组疗效高于他巴唑。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T_3、T_4含量下降的差值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两组降T_3、T_4的效果相近.疗效指数计分甲亢灵组(3.31±2.53)与他巴唑组(5.15±2.6)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说明甲亢灵组能较好地改善临床症状.在治疗过程中,甲亢灵组未见毒副反应发生;他巴唑组发现皮疹3例,白细胞减少2例,肝功受损2例。本文还观察到甲亢患者血液流变性有异常改变,经甲亢灵治疗后,降低了血液粘聚性,对病情改善有一定作用。我们体会到,益气养阴是治疗甲亢的重要法则;还要清热泻火以护气阴;化痰散结、活血袪瘀应贯穿治疗始终。甲亢灵疗效高、毒副反应少,除应用较少量的他巴唑外,中药基本方对改善临床症状、体征、降低T_3、T_4、防止或减轻毒副反应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北京城乡结合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控制现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糖尿病患者社区管理个体化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社区内2型糖尿病患者,测量身高、体质量、血压,检测血糖、血脂、HbA_(1c).以HbA_(1c)控制水平<7.0%或≥7.0%,分为两组,即A组(<7.0%)和B组(≥7.0%).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组中HbA_(1c)与BMI、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相关性(P<0.05),B组中HbA_(1c)与血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胆固醇白间有相关性(P<0.05).结论 HbA_(1c)与空腹及餐后2 h血糖、血脂之间具有关联性,定期检测HbA_(1c)对2型糖尿病的长期稳定控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稳定性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入选对象经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后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及非冠心病对照组,UAP组再进行Braunwald分级,分别用ELISA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MCP-1和hs-CRP。结果:AMI组和UAP组血清MCP-1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AMI组和UAP组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raunwald分级各组别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MCP-1和hs-CRP水平与粥样斑块的形成和稳定性有关,并反映了病情的严重程度,可以作为预测急性冠脉事件和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5.
陈晓铭  武革  陈文璞  周飞  吴美芬 《广东医学》2012,33(12):1774-1775
目的 检测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的变化及评估BNP在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80例甲亢性心脏病患者,其中伴心力衰竭60例,无心力衰竭20例.用Triage诊断仪测定血浆BNP水平,采用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并计算LVESD、LVEDD和LVEF,并与40例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 甲亢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浓度较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随心力衰竭分级程度的增加而显著升高.BNP与LVESD、LVEDD、LVEF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心力衰竭Ⅱ~Ⅳ级患者治疗后的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 BNP可作为甲亢性心脏病患者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和治疗预后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快速床旁检测心力衰竭患者血中脑钠素(BNP),对比研究BNP对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诊断、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价的价值.方法入选2002年7月~2003年2月心力衰竭患者32例,非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NYHAⅠ级)13例.即刻床旁抽血查血浆BNP浓度并行心脏超声检查.同时观察入院时血压、心率、肺部罗音和住院期间及出院后一个月内不良事件.结果(1)冠心病、高血压、风心病导致的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BNP浓度都明显增高,但互相之间无明显差别;(2)BNP浓度增高程度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3)BNP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6,P值<0.001),与左室舒张末径(LVDD)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99,P值<0.001).(4)BNP值为97.5pg/ml时,其预测心力衰竭的敏感性为90.6%,特异性为100%.(5)BNP浓度严重升高患者,死亡率及再住院率明显升高.结论快速床旁检测血浆中BNP浓度是早期诊断心力衰竭的一项重要的检查手段;血浆BNP浓度高低可能是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重性抑郁障碍患者(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血浆兴奋性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天冬氨酸( Aspartic acid,Asp)和抑制性神经递质甘氨酸(Glycine,Gly),以及氨基酸天冬酰胺( Asparagine,Asn)水平的变化.方法:收集15例首发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男9例,女6例,年龄32~ 64岁)和14例健康对照者(男7例,女7例,年龄30~ 65岁)的血浆,其中7例MDD患者(男5例,女2例)在抗抑郁治疗两月后的随访中再次留取血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血浆中Asp、Gly、Asn含量.结果:(1)MDD患者血浆Asp、Gly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33),Asn水平和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 =0.208).(2)在健康对照组,血浆Gly与Asp、Asn水平分别呈现显著正相关(P≤0.004).在MDD患者,血浆Gly水平与Asp水平的相关性消失 (P=0.538),而Gly水平和Asn水平保持相关性(p<0.001).(3)抗抑郁治疗两个月后MDD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血浆Asp、Gly、Asn水平和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306),氨基酸水平之间的相关性也无改变.结论:血浆Asp和Gly水平降低可能是MDD的一个特征性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ACVD)患者皮质醇、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变化的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78例ACVD患者按既往有无糖尿病史,分为糖尿病组(42例)、非糖尿病组(36例),另据病情程度分为轻型组(27例),中型组(31例),重型组(20例)。比较各组皮质醇(Cor)、24h尿游离皮质醇(24hUF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的变化并分析其意义。结果1ACVD患者Cor、24hUFC、FBG及糖尿病组HbA1c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非糖尿病组HbA1c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变化不明显(P>0.05)。2糖尿病组Cor、24hUFG、FBG、HbA1c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P<0.01)。3ACVD重型组Cor、24hUFG、FBG、HbA1c显著高于轻、中型组(P<0.05)。4随着病情恢复,Cor、24hUFG、FBG、HbA1c明显下降(P<0.01)。结论1HbA1C、FBG、UFC的测定有助于鉴别应激性高血糖和糖尿病。2Cor、24hUFG、FBG、HbA1c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判断病情、估计预后的一个指标,对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Bil)、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血清脂蛋白(a)[Lp(a)]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变化及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3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UAP组)38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SAP组)23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者(对照组)28例,分别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血浆Fib和血清Lp(a)的水平,比较各组间有无差别,并分析它们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TBil、DBil和IBil在AMI组、UAP组、SAP组均明显降低(P均<0.01),而且AMI组明显低于SAP组(P均<0.05),但与UAP组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UAP组与SAP组相比,TBil明显降低(P<0.05),而DBil、IBil差异无显著性(P>0.05);AMI组Fib明显高于UAP组、SAP组与对照组(P均<0.01),但UAP组、SAP组和对照组相比Fib差异无显著性(P>0.05);Lp(a)四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23支病变组TBil、DBil、IBil明显低于1支病变组(P均<0.05),与2支病变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2支病变组DBil明显低于1支病变组(P<0.05),而TBil、IBil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3支病变组Fib明显高于2支病变组、1支病变组(P均<0.05),而2支病变组与1支病变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Lp(a)3支病变组、2支病变组、1支病变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3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冠脉狭窄积分与TBil、DBil、IBil呈负相关,与糖尿病史和Fib呈正相关(r分别为-0.311、-0.210、-0.311、0.299、0.335,P值均<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TBil、糖尿病史及Fib对冠脉狭窄积分影响比较大。结论:血清Bil降低、血浆Fib升高与ACS的发生和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脂蛋白(a)与ACS以及冠脉病变程度关系可能不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ASA法检测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1,3和7 d血清IL-1β、IL-6水平,同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β、IL-6水平在发病后1、3和7 d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梗死灶体积越大,则血清IL-1β、IL-6水平越高,其增高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重度组血清IL-1β、IL-6水平显著高于中、轻度组(P<0.01),但中度与轻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β、IL-6水平显著增高,增高程度与脑梗死体积大小和神经功能受损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