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状态,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100例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状态,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评分。结果:本组患者SCL-90中躯体化症状、抑郁、焦虑、敌对、人际关系敏感评分高于国内常模(P0.05),干预前后SAS、SDS、TCSQ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孕不育患者存在焦虑、抑郁、躯体化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问题,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状态,建立积极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强迫症患者父母心理状况调查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青少年强迫症患者父母存在的心理问题,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实施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0名住院青少年强迫症患者的父母进行测评,对心理问题突出者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干预后再次进行评定,将干预前的测评结果分别同全国常模、护理干预后的测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青少年强迫症患者父母干预前SCL-90、SAS、SDS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干预前后得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青少年强迫症患者父母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改善其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眼部带状疱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了解其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方法采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眼部带状疱疹患者心理干预前后心理状况的变化。结果SCL-90测评显示眼部带状疱疹患者在心理干预前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焦虑、抑郁和恐怖项的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后,干预后评分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部带状疱疹患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障碍,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对其治疗帮助和提高身心健康具有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应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本院急诊科45名护士进行心理状况调查。结果:急诊护士SCL-90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因子均分及阳性项目数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5)。结论:急诊科护士存在着较严重的心理障碍,需采取有效的行为干预以缓解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中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一般情况问卷调查和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8例中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常模对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SCL-90量表的总均分、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因子的平均得分都显著高于常模(P<0.05),躯体化、强迫症状、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的平均得分与常模无差异性(P>0.05)。结论:中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况存在异常,护士应及时进行心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曹勤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8):33-34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舌癌放化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对32例舌癌放化疗期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干预后SAS、SCL-90评分焦虑程度及躯体化、恐怖、焦虑、抑郁、精神病症状、人际敏感均低于干预前(P<0.01)。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舌癌放化疗患者的心理焦虑程度,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主动性和配合度。  相似文献   

7.
陈亚民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8):1699-170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对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采用SCL-90自评量表测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并进行比较。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标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心理问题。心理护理干预后病人SCL-90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住院的肿瘤放疗患者的心理状态,并通过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患者心理状态,为肿瘤患者疫情期间的心理护理提供思路。方法 选取新型冠肺炎疫情期间在院接受放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58例,通过线上结合线下干预,使用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于干预前1天,干预结束后1天对患者总体心理状态及抑郁焦虑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过为期三周的心理干预,住院的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的心理状态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等九个维度和整体心理状态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在抑郁和焦虑严重程度上改善效果明显。经过心理干预,严重焦虑和明显焦虑检出率由81%降至53.4%。抑郁方面,重度抑郁的检出率由34.5%降至10.3%。结论 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全面改善疫情期间在院的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的心理状态,尤其是可缓解焦虑及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对患者心理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在干预前和干预后1个月对93例康复期精神病患者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进行评定并加以比较.结果康复期精神病患者SCL-90各因子分及阳性项目数显著高于全国常模.针对存在的躯体症状多、强迫症状、人际关系差、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进行护理干预后,WHOQOL-BREF量表评分明显提高(P<0.05或P<0..01).结论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存在多方面的心理问题,采用以心理干预为主的综合护理,可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住院癌症病人的情绪状况并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情绪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53例住院癌症病人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其情绪状况,并对其进行为期4周8次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比较病人在心理干预前后SAS、SDS和SCL-90评分结果.[结果]住院癌症病人心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心理干预后SCL-90总分、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分、阳性项目数评定显著低于干预前(P均<0.01).[结论]癌症病人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心身状况较差,进行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癌症病人情绪.  相似文献   

11.
不孕症妇女心理症状调查及干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茜  许玉玲 《中国康复》2010,25(1):58-59
目的:调查不孕妇女的心理状况并进行心理干预。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68例不孕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干预措施,包括发放心理知识宣传册,定期举办相关妇女卫生知识讲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答患者提问,并针对患者负面情绪进行心理疏导。结果:治疗3个月后,68例患者SCL-90评分中单项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焦虑等因子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结论:不孕妇女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症状,及时采用有效的干预措施能够减缓其心理压力,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心血管病住院患者伴抑郁或焦虑的影响因素,分析临床特征,制定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择收治的心血管病住院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分析患者伴焦虑或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ESCA)、SDS及SAS评分。结果:200例患者中发生抑郁78例(39. 0%),焦虑92例(46. 0%),年龄、性别、学历与抑郁、抑郁的发生密切相关(P 0. 05,P 0. 01);治疗后,本组患者SDS、SAS评分低于治疗前(P 0. 01),SCL-90中精神病性症状、偏执、恐怖感、敏感、焦虑、抑郁、人际关系、强迫症状、躯体化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 0. 01),ESCA中各项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 0. 01)。结论: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心理,高学历女性发病率更高,对其进行综合治疗及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其焦虑、抑郁状态,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辨证论治五行理念下中医护理方案对中风患者的影响,为这类特殊群体的优质照护提供循证经验。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收治的66例中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辨证论治五行理念下中医护理方案。在干预前、干预后第7天,比较两组躯体症状与精神症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CL-90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中风患者实施辨证论治五行理念下中医护理方案,能减轻患者躯体症状与精神症状,缓解负性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姑息护理对晚期肺癌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80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入组前分别填写症状自评量表(SCL-90)以测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入组后对照组予肺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姑息护理干预。护理干预2周后,以同样方式发放症状自评量表和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再次进行评定。结果:入组前两组患者SCL-90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护理干预2周后,观察组SCL-90因子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均分、阳性症状总数及均分低于干预前(P<0.01),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姑息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晚期肺癌患者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某卫生学校高职护生临床实习前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其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三年级和四年级护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同时对四年级护生实施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SCL-90各因子评分情况.[结果] 四年级护生SCL-90各症状因子评分中强迫症、躯体化、抑郁评分最高;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7项症状的因子评分均高于三年级护生(P<0.05);四年级护生干预后7项症状因子评分均低于干预前评分(P<0.05).[结论]高职护生临床实习前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可改善高职护生实习前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心理状况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38例难治性IBS患者进行评估,对心理问题严重者给予相应护理干预,干预后再次进行评估,将SCL-90、SAS、SDS干预前的结果分别同全国常模、护理干预后的测评结果进行比较,简易应对方式干预前的结果同全国常模、护理干预后进行比较.结果:难治性IBS患者干预前SCL-90、SAS、SDS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后简易应对问卷积极面对纬度评分明显提高,消极回避评分纬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心理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4个NICU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以采取有效心理干预.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院200名NICU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ICU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SCL-90量表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全部九个方面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0.01),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八个方面得分与国内护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ICU护士存在心理健康问题,需采取有效心理干预,以缓解其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急性放射病(ARS)患者心理问题,以便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2例超大剂量60COγ线意外照射后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例患者SCL-90症状量表的各项评价指标绝大部分高于中国常模标准,突出表现为抑郁、偏执、焦虑、强迫症状、躯体化、恐怖。结论2例ARS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急性心理障碍问题,针对患者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可使患者顺利度过病程极期。延缓病情的进展,为综合性治疗措施得以顺利进行创造条件,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何陆英 《全科护理》2016,(2):137-138
[目的]观察细节护理改善老年食管癌病人术后心理的效果。[方法]将64例老年食管癌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SAS评分、SDS评分及SCL-90量表中的躯体化、人际关系、强迫症状、敌对、偏执、恐怖和精神病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老年食管癌病人实施细节护理可改善病人术后的心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狂犬病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为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并与采取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后的心理进行比较。结果狂犬病患者家属SAS总分及SCL-90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强迫症状等因子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经过健康教育与综合性心理干预后狂犬病患者家属的SAS总分及SCL-90中躯体化、抑郁及焦虑等因子分值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狂犬病患者家属存在抑郁、焦虑、躯体化症状群等负性情感;健康教育与综合性心理干预能缓解和改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