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莉 《当代护士》2016,(4):143-144
目的探讨绩效考核在血液病区的实施效果。方法根据科室的工作性质及特点,制订护士绩效考核方案。比较实施绩效考核前后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及护士满意度。结果血液病区实施绩效考核方案后,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及护士满意度均优于绩效考核方案实施前(P0.05)。结论在优质护理服务病房中开展护士绩效考核,可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升患者、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实施护理绩效考核 提高综合护理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我院实施护理绩效考核分配后的效果。方法:对我院实施护理绩效考核前后患者、护士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实施护理绩效考核前后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的情况。结果:实施护理绩效考核后,患者、护士满意度均大幅度提高。结论:实施护理绩效考核具有良好效果,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患者及护士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护理岗位管理绩效考核与分配方案,探索该方案对改善护士薪酬分配体验、提高护士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基于护理岗位管理所要求的"多劳多得、优劳优得、效率优先、优绩优酬"的分配原则,根据护士层级、岗位、班次和工作量,结合工作服务质量评价进行护士绩效分配,比较实施前后护士工作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的差异,评价实施绩效考核与分配改革的效果。结果普外科通过实施护理岗位管理绩效考核与分配方案,护士的满意度、科室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均有明显的提高(P0.01或P0.05)。结论通过实施护理岗位管理绩效考核与分配方案,改善了普外科护士薪酬分配比例,调动了护士积极性,提高了护士和患者满意度,提升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绩效考核在提高夜间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制订夜间护理绩效考核评价内容和方法,将夜间护理质量纳入绩效考核中。比较实施绩效考核前后夜间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施绩效考核后全院夜间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均较考核前提高,考核前后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夜间护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提高了夜间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有效地规范了护士行为。  相似文献   

5.
黄小红 《当代护士》2022,(9):159-161
目的分析绩效考核方案在血透科奖金二次分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0年1月在血透科实施绩效考核方案,根据岗位分类、工作量、工作质量和层级考核进行奖金二次分配,比较实施前后的护士绩效分配、护理质量达标率、护士满意度、患者满意度。结果绩效考核方案实施后,护士的绩效分配优于实施前,护士满意度高于实施前,护理质量达标率高于实施前,患者满意度高于实施前,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中的绩效考核方案在血透科奖金二次分配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对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有明显促进作用,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适用于眼科优质护理服务的绩效考核体系,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以医院下发的绩效考核制度为指导,结合各类质量控制指标和评价方法,对眼科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实施分组、分层次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科室奖金挂钩.结果:实施绩效考核3个月后,不记名投票显示91.30%的护士赞成绩效考核,认为能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护理质量较实施之前得到了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测评显示,实施之后的半年满意度较实施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建立合适的绩效考核体系,可以有效地激励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绩效管理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通过成立护理绩效考核小组、护士岗位管理、建立绩效考核标准等方面进行绩效考核管理。结果:患者满意度、护士对自身工作满意度与护理工作质量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实施绩效管理,可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岗位管理与绩效考核的效果。方法:对手术室护士进行工作岗位类别、级别的设置,修订岗位说明书,岗位竞聘与护理工作的数量、质量、患者满意度、工作态度相挂钩的绩效考核体制,实施护士岗位管理与绩效考核并轨管理。结果:实施护士岗位管理与绩效考核后,医生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及护士对绩效考核的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结论:手术室实施护士岗位管理与绩效考核,可有效地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绩效考核在妇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在妇科病房实施绩效考核,对2011年9月~2012年2月实施绩效考核前和2012年3~8月实施后的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实施绩效考核对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实施绩效考核前后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绩效考核有利于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激励护理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工作绩效,从而有效提高了护士的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绩效评价在临床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及其效果,以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护理质量。方法设计护士工作绩效考核项目、具体内容及每项分值,对护士绩效进行量化考核,并评价其效果。结果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实施护士绩效评价,护理质量及患者和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显著提高。结论临床优质护理服务中实施量化的护士绩效考核,有助于提高护士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效率,提高患者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绩效考核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我院2013年以来在护理管理中实施绩效考核,以体现公平、科学、合理的原则,提高管理效能。将2013年的护理管理效能和护理质量与2012年未实施绩效考核时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护理绩效考核后,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不良事件人次减少,护理部理论考核评分增加,患者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上升,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施绩效考核后,护士在行为规范、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安全管理等护理质量方面的评分均较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绩效考核能真正体现护理人员的劳动价值,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改善了整体管理效能,使医护、护患关系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12.
牟静  石绍锋  温淼淼  庄永玲 《齐鲁护理杂志》2021,27(3):165-166,F0003
目的:构建基于护士分层管理模式下的绩效考核体系,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实施前后各选取126名护士为研究对象,构建分层管理模式下的绩效考核体系,于2018年5月1日在42个临床科室实施,12个月后比较实施前后各科室护理质量、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护士对绩效考核方案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各科室护理质量、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士对绩效考核方案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基于护士分层管理模式下的绩效考核体系对护士有正性的激励作用,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士对绩效工资分配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360°反馈评价绩效考核在肿瘤专科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360°反馈评价绩效考核从患者、医生、护士长、护士的角度对护士进行评价,赋予其不同分值,其累加值作为护理工作质量评价的关键指标,比较实施360°反馈评价绩效考核前后护理人员工作质量以及护士、患者、医生满意度。结果:实施360°反馈评价绩效考核后护理人员工作质量明显提高,使工作进入良性循环,有利于护理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实施360°反馈评价绩效考核后护士、患者、医生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1)。结论:360°反馈评价绩效考核在肿瘤专科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提高护理质量,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新的护理岗位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与相关人员沟通,对医院实际情况进行调研;设立绩效指标和权重;选择科室对指标和权重进行测算和调整;形成一套涵盖护理工作量、工作质量、护理技术风险及难度、患者满意度的护理岗位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观察实施后护理人员辞职率及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及临床护理质量等方面.结果 岗位绩效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后,护士的辞职率较实施前明显减少;护理人员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及临床护理质量均较实施前明显提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护理岗位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实施能充分调动护理人员主观能动性,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信息化绩效考核平台的构建及其在呼吸内科护士考核中的应用。方法从呼吸内科护士年资、层级、工作质量、工作数量、岗位风险等方面,实施绩效考核信息化管理。比较实施信息化绩效考核前后的护理质量、护患满意度、绩效考核所耗时数。结果实施信息化绩效考核后,护理质量、护患满意度、绩效考核效率较实施前均有提高(P0.05)。结论绩效考核信息化管理可以激发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对薪酬分配的满意度,使护理管理更全面、高效、客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五五"式护理绩效考核模式在专科医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实施"五五"式护理绩效考核模式前及实施后1年,分别采用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包括9个维度)对医院所有临床护士(184名)进行调查,比较实施前后临床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五五"式护理绩效考核后,临床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1.24±5.04)%,明显高于实施前的(84.03±6.95)%(P0.05)。结论实施"五五"式护理绩效考核模式,能更好地调动全院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护理质量,促进医护合作,提高患者、护士及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有利于护理管理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单元绩效考核模式在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制订护理单元绩效考核方案,按照考核内容及方法每月量化考核,同时以住院患者为对象,比较绩效考核前后患者满意度的变化。观察护理单元绩效考核在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的作用。结果实施绩效考核后,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各项指标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单元绩效考核的开展,对护士工作起到激励作用,改善了护理质量、护理效率和护理服务,从而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为优质护理服务深入开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积极探索一种科学的、客观的绩效考核方法,以提高手术室工作质量及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方法根据手术室工作特点,全科讨论制定出新的绩效考核细则。依据细则采用护士每日自评、护理质控小组不定时检查、护士长随机抽查及月终最后总评,并及时反馈考核结果,根据考核结果来计算护士绩效工资。随机调查细则实施前2010年第四季度及实施后2012年第四季度护理人员私自调班、迟到、早退现象,以及进行对同期120例医生及120例患者护士的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施新的绩效考核细则后满意度调查结果与以前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绩效考核提高了护理质量,调动了护士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患者、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建立基于护士分级的绩效考核分配体系在岗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自2014年以来以护士分级管理为基础,实施基于护士分级的绩效考核实践活动,比较该项护理管理活动实施前后护理人员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的变化。结果基于护士分级的绩效考核实施后,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满意度、患者的满意度以及病房管理合格率、护理病历书写合格率、感染控制合格率等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护士分级的绩效考核有效的提升护理管理的效能,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有效的改进护理质量,值得专科医院借鉴和引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绩效考核制度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以供参考。方法本院自2013年1~12月在护理管理中实施多方位绩效考核制度,对比实施绩效考核制度前1年内护理三基考试成绩、质量控制合格率和护患满意度的变化。结果与实施绩效考核制度前1年对比,实施绩效考核制度后护理三基考试平均分及质量控制评分明显上升,患者、医师及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提高,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实施绩效考核制度能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