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2.
我院自1990-1998年共行气管切开40余例,现就8例气切术后意外原因及护理对策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患者8例,男5例,女3例,年龄21-72岁。一氧化碳中毒2例,重症脑炎1例,格林巴利综合征2例,重症有机磷中毒2例,脑出血1例。气管切开时间25-102d。根据病情和发生意外情况不同,8例患者在气管插管大于72h的,因肺部感染,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清除,征得家属同意后进行气管切开术,其中2例直接行气管切开。2发生意外情况的原因 1例因气管切开术后选用8号气管套管太细,呼吸困难不能缓解,更换为10号套…  相似文献   

3.
气管切开术是指颈段前壁切开,通过切口将适当大小的气管套管插入气管的手术,病人可直接通过气管套管呼吸[1],气管切开后患者的呼吸道与外界相通,正常的防御功能减弱,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全及预后。本资料收集神经内科自2009-05~2011-05收治的31例气管切开患者。现将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方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气管切开术是指颈段前壁切开,通过切口将适当大小的气管套管插入气管的手术,病人可直接通过气管套管呼吸[1],气管切开后患者的呼吸道与外界相通,正常的防御功能减弱,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全及预后。本资料收集神经内科自2009-05~2011-05收治的31例气管切开患者。现将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方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一直是护理人员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国内外护理人员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笔者将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技术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一直是护理人员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国内外护理人员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笔者将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技术进展作一综述. 1 一般护理 1.1 正确的体位 手术当日不宜过多变换体位,采取去枕平卧位.24 h后抬高头部15°~30°,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引起吸入性肺炎,病人应取半卧位,颈部略垫高,使颈部伸展,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还应定时变换体位,预防压疮发生,翻身时注意保持头、颈、躯干处于同一轴线,防止套管旋转角度太大,影响通气而窒息.  相似文献   

7.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咳嗽反射差,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且不易排出,易引起肺部感染,导致机体缺氧,加重脑水肿,早期气管切开可改善脑缺氧状况,促使脑组织功能恢复[1].因此,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是否正确完善,会直接影响脑外伤患者抢救效果和愈后,是预防肺部感染、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的有效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本文以神经内科2010-01—2012-01所收治的100例气管切开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对比2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GC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食管反流和带管时间等临床指标,以及HAMA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结果表明,神经内科气管切开患者接受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巩固临床治疗效果,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气管切开患者拔管成功率。方法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堵管问题一直是护理工作比较关注的,传统的堵管方法存在很多缺陷,我科自行设计了一种堵管的材料,能够克服传统堵管材料的缺陷,使气管切开患者得到很好的堵管,减少堵管并发症,改善预后。结果通过对试堵管材料的改进,大大提高了堵管的安全性及拔管的成功率(90.67%)。结论改进的气管切开堵管材料是有效的、可靠的、安全的、确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护理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气管切开后降低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对气管切开病人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对25例气管切开病人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5例于手术后4~15d内死亡,20例均无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对气管切开病人,在术后的护理中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掌握好吸痰的指征及方法,加强生活护理,降低术后病人的并发症,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重症肌无力发生危象患者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管理的总结。方法 28例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其中26例采用经前胸第二肋间横断胸骨小切口行胸腺切除加前纵隔脂肪清扫术术后发生危象,2例因感冒诱发危象。对危象患者积极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加强呼吸道管理。结果 25例患者安全渡过危象期,自动出院2例,死亡1例。结论规范合理的呼吸道管理可保证MG患者安全渡过危象期,提高治愈效果,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气管切开的呼吸道护理,控制或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52例高血压脑出血气管切开的呼吸道护理方法。结果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后,4例因脑疝死亡,3例发生肺部感染占6%,45例(86.5%)最终拔除气管套管。结论对气管切开病人护理时严格无菌操作,适时正确地深部吸痰,按需进行气道湿化,指导病人有效深呼吸及咳嗽排痰,减少不必要气道刺激等措施后并发症降低,治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重症脑挫裂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脑挫裂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护理措施,减少气管切开的并发症,降低重症脑挫裂伤患者的病死率。方法通过对37倒重症脑挫裂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实施严格套管护理、吸痰的护理、气管切口的护理、堵管和拔管等措施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37例重症脑挫裂伤患者,痊愈26例,好转10例,死亡1例,3例发生肺部感染,其余34例无导管阻塞、气道狭窄、脱管、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重度脑挫裂伤患者气管切开后采用合理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15.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型颅脑损伤是指因头部外伤所导致的广泛颅骨骨折、广泛脑挫裂伤及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此类病人大都呈深昏迷状态,GCS评分3~8分.急诊抢救状态往往需行气管切开,而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是否规范,与病人抢救效果和预后有直接关系.我科2005-2008年共收治此类病人76例,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气管切开是临床抢救重症卒中患者的一种重要手段,但长期气管切开套管留置易造成多 种并发症,及早康复介入可促进患者早期拔管。本文从呼吸功能康复、吞咽康复、说话瓣膜的使用、 气道及套管的循证护理管理和一般支持治疗方面对促进卒中气管切开患者拔管的康复治疗进展进 行了归纳总结,为提高临床卒中患者拔管率提供参考。气道廓清技术、呼吸肌训练、运动训练和体位 管理可改善患者呼吸功能;直接与间接吞咽功能训练、唾液的管理和咽腔电刺激可改善患者吞咽功 能;说话瓣膜的合理使用可促进患者早日拔管;对气道进行气道湿化、气囊管理和吸痰护理,对套管 进行合理的固定与清洁消毒等,可减少并发症,防止感染;稳定患者病情,给予良好的营养支持和心 理康复等一般支持治疗,可提高拔管成功率。虽然目前对卒中气管切开患者拔管的康复治疗并无统一 标准,但是多学科合作的综合性康复治疗可提高患者拔管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气管切开是解除呼吸道梗阻的有效方法,但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机会较多,若术后气管护理不当,则可增加肺部感染发生。我科1999-01~2002-12间的重型颅脑外伤行气管切开61例,其中1999-01~2000-12间34例,2001-01~2002-12间27例。为了减少肺部感染,自2001年1月起,我们改进气管切开护理措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早期气管切开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8197;探讨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早期气管切开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所有患者入院48&#8197;h内进行了气管插管,气管插管后5&#8197;d内进行了气管切开者55例(早期气管切开组);气管插管5&#8197;d后进行了气管切开者47例(延迟气管切开组)。比较两组间病死率、镇静药物的用量、院内获得性肺炎(HAP)的发生率、机械通气的时间、ICU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早期气管切开组机械通气的时间、ICU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天数和镇静剂的用量均低于延迟气管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7±94)h&#8197;vs(266±162)h,P=0.03;(10±5)d&#8197;vs(13±4)d,P=0.006;(9±4)d&#8197;vs(12±4)d,P=0.03;(139±39)mg&#8197;vs(186±48)mg,P=0.001)]。两组病死率和HAP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1%&#8197;vs&#8197;36.2%,P=0.45;49.1%&#8197;vs&#8197;63.8%,P=0.13)。结论 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早期气管切开可获得较大的收益,提倡早期气管切开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需机械通气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合适气管切开时机。方法回顾性纳入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天津市海河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和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NICU行气管切开的153例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按照入住NICU至气管切开时间分为早期切开组(〈4d,简称早切组,共80例)和晚期切开组(7—14d,简称晚切组,共73例)。对比两组的NICU住院时长,总住院时长,镇静药、呼吸机以及抗生素使用时长,肺炎发生率,病死率,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气管切开相关并发症以及拔管时间。结果早切组在平均NICU住院时长、平均总住院时长、平均镇静药使用时长、平均呼吸机使用时长、平均抗生素使用时长方面优于晚切组(均P〈0.01)。早切组较晚切组肺炎发生率低(P〈0.01)。在气管切开并发症发生情况、NICU病死率、住院总病死率、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方面,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时间为6个月。早切组获随访70例,晚切组获随访64例。获随访的早切组患者的拔管时间早于晚切组患者(P=0.03)。结论对于需较长时间机械通气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与晚期气管切开相比,早期实施气管切开可减少N1CU住院时长,总住院时长,镇静药、呼吸机以及抗生素使用时长,且肺炎发生率更低,拔管时间较早;但对住院期间病死率和神经功能方面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