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不是生活在桃花源般纯净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难免磕磕碰碰发生摩擦。随着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日趋复杂、微妙,谁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伤害,不论它是有意还是无意的。面对伤害,是郁郁不乐愤愤不平?还是坚持“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来一番唇枪舌战,斗一个鱼死网破?不同的态度会导致完全相反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现实生活中不顺心、不如意的时候很多,失败和挫折随时都可能发生,再得意的人也会有烦恼。那么,人们如何在生活中保持心理平衡呢?这就看你的心境如何了。  相似文献   

3.
<正>生活中不如意的事很多,失败和挫折随处都可能发生,任何人也会有烦恼。那么,人们如何在生活中保持心理平衡呢?这就看你的心境如何了。为此,安德森·瑞尔博士向大家提出了保持良好心境的10条要诀。对亲人的期望不要过高当对方不能满足自己的期望时,很多人会大感失望。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优点和缺点,何必要求别人迎合自己的要求呢?只要亲人努力过,不管目标有没有达到,这种努力的过程就是一种快乐,就应该分享。.  相似文献   

4.
正马丁·路德·金说,我有一个梦想。其实,谁没有个把梦想呢?而且人越是平凡,梦想越难实现,很多梦想就等着退休后实现呢。我们虽然是平凡的小人物,不能治国平天下,但是每个人都把青春无私奉献给了事业。自从参加工作以后,整个人就属于"公家"的了,很少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很多梦,都要等到退休后去圆。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篇短小又饶有趣味的文章。在作者看来,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如果你感觉自己的心灵受到伤害,这种伤害的产生是因为对方对你的实际态度比你对对方的期望态度要差。听起来像绕口令,但是文章读起来一点儿都不累。那么我们怎样才能避免被自己伤害呢?答案就在此文中。  相似文献   

6.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可能或多或少地说过几次谎话。但这并等于我们想有意欺骗谁,更不能推定我们的品德就有问题。撒谎,大多数情况下是人“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譬如,有时我们可能会因为想得到某种荣誉而夸大自己的工作业绩,也可能为了躲避他人在某个问题上的“穷追不舍”而用一句谎言敷衍过去,还可能为了避免长者的唠叨而用一句假话来结束让自己烦心的话题等。但这些大多是出于无奈,并不是我们愿意这样做的。我曾接到一位初中学生的求助信。他在信中写道:“小时候,有一天晚上家里来了一位客人。看到他点火抽烟我很好奇,于是趁妈妈到厨房的工…  相似文献   

7.
记得一位名主持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这世上惟一不变的就是变化。"的确, 人生在世,谁也无法预料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变化可能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不管是主动适应还是被动承受,你都得作出抉择。同时,变化也意味着冒险, 意味着放弃原来的生活方式,改变原有的生活习惯。总之,面对变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那你的选择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白杨 《心理与健康》2014,(11):34-34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能有幸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对于赵晨光来说更是如此。他今年三十有八,却还是光棍儿一条。也是,他只是个普通的打工仔,要钱没钱,要房没房,谁会看上他呢?他每天都盼着能有个女朋友,可事情总是不随人愿,不善言辞的他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但心里却非常着急。  相似文献   

9.
应付尴尬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尴尬局面。难堪,有时是自己的感觉,也可能发生在别人身上,也有可能是双方同时体验到。既然难堪是在所难免的,那么怎样应对难堪、摆脱难堪?在此介绍几种方法,或许在必要的时刻将有助于你。 ★不动声色。有些尴尬是由自己引起的,自己的难堪引起了别人的注意,造成紧张气氛而使自己更难堪。不小心弄湿了裤子,你不  相似文献   

10.
曾有一位催眠治疗师说,除了那些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神经性心理问题的人外,来找她体验催眠的人的共同点是不认同自己,不接纳自己,不喜欢自己,内心普遍有恐惧感,而且敏感、多疑。这些心理问题如此普遍,背后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说社会层面的、家庭关系层面的,还有我们与生俱来的人性弱点等。每个人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如何爱自己。我们周围的人、事、物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的形象。因此,我们从父母的眼中、社会的认同中来判定自己是谁,并学习爱自己。  相似文献   

11.
“宽容并遗忘”可能不仅仅是一种好观点。新的研究提示它也是不错的健康忠告。 据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报道,有些人可能会觉得他们有权怨恨那些伤害过自己的人,但这种不原谅他人的情绪可能会使身体受到损害。另一方面,心地宽容可能会有助于保护身体免受某种伤害。  相似文献   

12.
正很多时候,我们会有这样的感觉:人与人之间走近了,多少会看彼此不顺眼,而人与人之间看得久了,就又彼此顺眼了。这其中的心理很微妙,为什么会这样呢?1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我们是怎么对别人产生喜欢或讨厌的。根据自我意识心理学的"镜像效应",生命与生命之间相互映衬,每个他人对于自己来说就犹如一面镜子,反映出自己在别人面前的样子,正如我们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模样,有趣的是,有的人照出狮  相似文献   

13.
善意的谎言     
同学聚会,气氛热烈而友好。十几年未见面的同学,最大的变化就是当年的少男少女都已变成了眼前的中年男女。老同学相见格外亲切,最亲热的一句话莫过于“你怎么不见老,还和当年一样漂亮”。不见老是不可能的,和当年一样漂亮也不会是真的。但如此谎言却让人感到的是一份亲情,一份友好,一份感激。此时此刻谁又会在意这是一句谎言?对于如此善意的谎言谁又会去戳穿它呢?可见善意的谎言对我们的生活并无妨碍,而且也是社交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记得有一部电影中有这样一个情节,男女约会,姑娘足足等了两个小时小伙子才到。小伙子开始以为姑娘不会等他这  相似文献   

14.
畅想幸福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幸福,幸福到底是什么呢?幸福又是怎样出现在你的生活中呢? 在日出日落的交替中,幸福随时都会环绕在你的身旁。与恋人牵手在花丛草地间,与妻子儿女散步在公园里,和老人聚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还有升迁、加薪、结婚、添人进口等等值得庆贺的事情。和那些比你不幸的人相比,你拥有健康的身体,你拥有良好的心情,这就是幸福。 一个人拥有一个和睦的家庭,有一个顺心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空间,就会拥有一份好的心情,那就是幸福!真诚热爱胜过一切,发自内心地先爱自己,才  相似文献   

15.
爱美是人的天性,生就个美人坯子是幸运的,可是这样的人终归是少数。面对不够完美的自己,面对社会竞争的激烈和他人的指指点点,你会产生什么样的心理变化和行动呢?有些人希望通过整形、美容使自己变得更漂亮些、自信些,这是无可厚非的,对此我们的社会显得越来越宽容和大度。今天我们谈论的不是整形美容的得与失,而是它背后掩盖着的形形色色的心理现象。其中有亲历者的感受,也有专家们的分析和指导。  相似文献   

16.
请接受你的自我体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美是人的天性,生就个美人坯子是幸运的,可是这样的人终归是少数。面对不够完美的自己,面对社会竞争的激烈和他人的指指点点,你会产生什么样的心理变化和行动呢?有些人希望通过整形、美容使自己变得更漂亮些、自信些,这是无可厚非的,对此我们的社会显得越来越宽容和大度。今天我们谈论的不是整形美容的得与失,而是它背后掩盖着的形形色色的心理现象。其中有亲历者的感受,也有专家们的分析和指导。  相似文献   

17.
爱美是人的天性,生就个美人坯子是幸运的,可是这样的人终归是少数。面对不够完美的自己,面对社会竞争的激烈和他人的指指点点,你会产生什么样的心理变化和行动呢?有些人希望通过整形、美容使自己变得更漂亮些、自信些,这是无可厚非的,对此我们的社会显得越来越宽容和大度。今天我们谈论的不是整形美容的得与失,而是它背后掩盖着的形形色色的心理现象。其中有亲历者的感受,也有专家们的分析和指导。  相似文献   

18.
爱美是人的天性,生就个美人坯子是幸运的,可是这样的人终归是少数。面对不够完美的自己,面对社会竞争的激烈和他人的指指点点,你会产生什么样的心理变化和行动呢?有些人希望通过整形、美容使自己变得更漂亮些、自信些,这是无可厚非的,对此我们的社会显得越来越宽容和大度。今天我们谈论的不是整形美容的得与失,而是它背后掩盖着的形形色色的心理现象。其中有亲历者的感受,也有专家们的分析和指导。  相似文献   

19.
爱美是人的天性,生就个美人坯子是幸运的,可是这样的人终归是少数。面对不够完美的自己,面对社会竞争的激烈和他人的指指点点,你会产生什么样的心理变化和行动呢?有些人希望通过整形、美容使自己变得更漂亮些、自信些,这是无可厚非的,对此我们的社会显得越来越宽容和大度。今天我们谈论的不是整形美容的得与失,而是它背后掩盖着的形形色色的心理现象。其中有亲历者的感受,也有专家们的分析和指导。  相似文献   

20.
减肥啊 减肥     
爱美是人的天性,生就个美人坯子是幸运的,可是这样的人终归是少数。面对不够完美的自己,面对社会竞争的激烈和他人的指指点点,你会产生什么样的心理变化和行动呢?有些人希望通过整形、美容使自己变得更漂亮些、自信些,这是无可厚非的,对此我们的社会显得越来越宽容和大度。今天我们谈论的不是整形美容的得与失,而是它背后掩盖着的形形色色的心理现象。其中有亲历者的感受,也有专家们的分析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