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3 毫秒
1.
复方血竭合剂治疗大鼠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复方血竭合剂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根据文献方法制作MsPGN动物模型,观察复方血竭合剂对其肾脏损伤有关指标的作用.结果:复方血竭合剂可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肾小球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活性.结论:复方血竭合剂能抑制系膜细胞(MC)增生,减少系膜基质的积聚,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肾小球分泌TNF-α有关.  相似文献   

2.
肾炎大鼠肾小球α—SMA表达与基质增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了解肾小球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thmuscleactin,αSMA)的表达与肾炎发病时肾小球基质增生的关系,我们观察了大鼠肾毒血清肾炎(nephrotoxicnephritis,NTN)发病1~14d肾脏组织形态、肾功能、肾小球αSMA和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PDGF)以及基质成分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胶原Ⅲ和Ⅳ型的表达,并对αSMA、PDGF及基质成分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显示,NTN第3天大鼠肾小球表达αSMA和PDGF,先于FN的表达和胶原Ⅳ型的增多。在NTN第7和14天,αSMA和PDGF表达增加,并且两者间及与FN和胶原Ⅳ型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在NTN各时间点均未能在肾小球中检测出胶原Ⅲ型的存在。研究表明,注射抗血清引起的肾小球免疫损伤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αSMA是系膜细胞被激活后大量分泌基质的标志。系膜区PDGF的分泌进一步加强了系膜细胞αSMA的表达及基质增生。  相似文献   

3.
采用链脲佐菌素建立大鼠糖尿病(DM)模型,观察DM形成后1、2、4周肾小球中纤维连接蛋白(FN)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结果:FN在DM1周和2周鼠肾小球内的表达无明显变化;在第4周,FN除了系膜区染色明显加深外(P〈0.05),还出现了肾小球基底膜的强染。在第1周,模型鼠肾小球系膜区bEGF染色较正常加强(P〈0.05),第2周恢复到基础水平,第4周在系膜区又出现了较1周时更强的表达(P〈0.05)。上述结果提示,DM早期肾小球内即有细胞外基质的堆积,FN为一般感指标;bFGF后期表达上调与FN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MK-801对大鼠感染性脑水肿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ELISA法与Griess法分别测大鼠感染性脑水肿模型脑组织匀浆中IL-1β,TNFα和NO含量。结果:MK-801预处理后能显著降低PB组大鼠的脑含水量,钠离子含量,IL-1β,TNFα及NO含量,增加钾离子含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α-干扰素(IFN-α)对12例小儿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先给予强的松1mg/(kg·d)治疗2周后突然停药,此时开始应用IFN-α100万单位,隔天1次肌注,疗程共6个月。观察患儿血HBV抗原的转变,尿蛋白及血生化的变化。结果:10例患儿中的4例HBeAg转阴,12例患儿中的3例HBsAg转阴,5例尿蛋白转阴,3例明显好转,总有效率为66.7%(8/12)。尤其是对病理类型为膜性肾病(MN)及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sPGN)疗效较好,而对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PGN)者则效果较差。结论:该剂量疗程的IFN-α对小儿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的治疗具有一定效果,适合我国国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肺纤维化大鼠炎性细胞因子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肺纤维化大鼠肺局部细胞因子水平及其与肺泡巨噬细胞的关系。方法:对比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泡巨噬细胞(AM)培养上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的动态变化。二种细胞因子检测分别采用ELISA和生物活性法。结果:①BALF中TNF-α于第1d增高,第3d达高峰,其高峰时间先于AM源TNF-α;BALF中TNF-α与其中中性粒细胞数呈正相关;②BALF中PDGF与AM源PDGF同步于第7d达高峰,与AM总数呈正相关。结论:AM释放高水平TNF-α、PDGF;BALF中也存在TNF-α、PDGF,且呈动态变化;BALF中TNF-α可能还来自AM外的其它细胞,如PMN,而BALF中PDGF则可能主要来源于AM。  相似文献   

7.
复方丹参凝胶对感染创面炎症介质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凝胶(Lipid gel of compound danshen,LGOCDS)对实验性创伤感染创面动物炎症介质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皮肤切割伤感染模型,经复方丹参凝胶治疗后测定2d、7d、14d局部组织菌量及体内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其基因表达(RT—PCR、ELISA法)。结果:复方丹参凝胶组不同时间IFN—γ、TNF—α及其基因表达及创面菌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凝胶能促进实验性创伤动物感染创面修复,并可显著抑制TNF—α、IFN-γ等炎症介质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增殖性肾小球肾炎(PGN)肾小球内单个核细胞(MNC)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表达与细胞外基质积聚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人PGNJ肾小球内ET细胞浸润和MNC IL-2R的表达,同时用PAS染色方法结合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检测系膜区基质增生。结果:PGN肾小球内T细胞浸润及IL-2R+NMC明显增多(P〈0.01),正常肾细胞内无IL-2R+MNC;PGN系膜区基质增生  相似文献   

9.
MCP-1在肾小球肾炎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肾小球肾炎患者肾组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及其与肾间质中浸润的单核细胞(MC)数、肾小管病理损伤、尿蛋白量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例正常及31例原发性肾炎肾组织中MCP-1、CD68的表达。结果:正常肾组织有极少量MCP-1表达及MC浸润;膜性肾小球肾炎(MN)组肾小球内未见MCP-1、CD68表达;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相似文献   

10.
研究比较前列腺素E2(PGE2)对两型肿瘤坏死因子(TNF-α)胞毒效应。跨膜型TNFα(TM-TNFα)和分泌型TNFα(S-TNFα)在杀伤靶细胞的同时,可引起靶细胞释放大量PGE2(P〈0.01)。用环氧化酶抑制剂消炎痛可部分或大部分阻断TM-TNFα诱导靶细胞产生的PGE2(P〈0.01)并县也可抑制TM-TNFα的细胞效应(P〈0.01),其抑制程度与PGE2阻断程度一致。但消炎痛却不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稳定表达GDNF的MN9D/GDNF工程细胞对6-羟基多巴胺损毁所致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模型大鼠旋转行为有无治疗作用。方法:用6-羟基多巴胺损毁大鼠单侧中赤质多巴胺能神经元、2周后腹腔注射阿朴吗啡诱导大鼠出现偏侧旋转行为的方法制备PD模型大鼠。通过脑立体定位技术,将稳定表达GDNF的MN9D/GDNF工程细胞注入模型鼠损毁侧纹状体,1周后观察阿朴吗啡诱导的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中药复方制剂通痹灵(以桂枝芍药知母汤为基础)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AA)滑膜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前列腺素E2(PGE2)的影响,采用大鼠膝关节滑膜细胞原代培养的方法,检测脂多糖(LPS)诱导关节滑膜细胞培养上清中IL-1、TNF-α的活性和PGE2的含量。结果:AA大鼠滑膜细胞培养上清中IL-1、TNF-α的活性和PGE2的含量高于正常组(P<0.01);通痹灵可使AA大鼠滑膜细胞异常升高的IL-1、TNF-α和PGE2分泌功能恢复正常(与AA组比P<0.01,与正常组比P<0.05);甲氨喋呤(MTX)也在一定程度上下调了滑膜细胞的分泌功能(与AA组比P<0.01,与正常组比P<0.05);消炎痛对PGE2的产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AA组比P<0.01,与正常组比P<0.01),但进一步上调了AA大鼠滑膜细胞分泌IL-1、TNF-α的功能(与正常组比P<0.01)。结论:IL-1、TNF-α和PGE2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发病机理中占有重要地位;通痹灵对RA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抑制滑膜细胞过度分泌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有关。  相似文献   

13.
叶廷军  陈泳莲 《上海医学》1996,19(7):394-395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中的Ⅲ、Ⅳ型胶原和层粘连蛋白变化探讨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病理科叶廷军,陈泳莲,刘会敏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sangialpro-liferativeglomerulonephritis,MsPGN)是以系膜区细胞外基质的进行性...  相似文献   

14.
人绒毛膜促性激素(HCG)的分泌调节机制至今仍不详。本文以经绒毛瘤细胞JAR作为人滋养层细胞的模型,研究了IFNα、TNF-α、M-CSRF、TGF-β、UK和NGF等细胞因子对β-HCG分泌的影响。结果显示,IFNα和TNF-α能显著地促进βHCG的分泌的并具有剂量依赖性,UK则能显著地抑制β-HCG的分泌,而M-CSF、TGF-β和NGF则无明显作用。细胞活性实验表明,高浓度的IFNα、TNF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0(rhIL-10)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影响。方法 离体培养大鼠胸主动脉 VSMC并分别接受不同浓度rh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B)的刺激,采用MTS/PES 法确定VSMC的增殖状态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TNF-α和PDGF-BB均对VSMC增殖具有明显的刺 激作用(P<0.05)。单独应用rhIL-10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生长没有影响。在TNF-α和PDGF-BB分别刺激下,rhIL-10均可 抑制VSMC的生长(P<0.05)。结论 rhIL-10可抑制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诱导的VSMC增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不同程度糖尿病肾病(DN)病人炎性因子及氧化应激指标水平,探讨炎症反应及氧化应 激反应在 DN 进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将 2017-01~ 2018-06 就治的 DN 病人 132 例,根据 Mogensen 分期分 为Ⅰ~Ⅱ期组 41 例,Ⅲ期组 50 例,Ⅳ~Ⅴ期组 56 例,检测 3 组高敏 C 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 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8-羟化脱氧鸟苷(8-OHdG)、氧化物歧化酶 (SOD)水平,分析炎性因子及氧化应激指标与尿蛋白排泄率(UAER)的相关性。结果:3 组 hs-CRP、IL-6、TNF- α 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 组 MDA、MPO、8-OHdG 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hs-CRP、MDA、8-OHdG 与 UAER 呈线性相关关系(P<0.05)。结论: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与 DN 的 进展密切相关,监测 hs-CRP、IL-6、TNF-α 等炎性因子及 MDA、MPO、8-OHdG 等氧化应激指标对于判断 DN 病 情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大鼠肾脏系膜细胞转染人TGF—β1基因可增强MMP—2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sC)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Lipofectin将人TGF-β1基因转染培养的大鼠MsC,经Northernblot鉴定其转染成功否;又分别应用Northernblot.Western blot,酶谱分析法检测阳性表达人TGF-β1的MsCMMP-2mRNA蛋白及酶活性变化。结果成功获得稳定过  相似文献   

18.
肿瘤坏死因子α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确诊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的118例分为轻,中,重3组,从每组中随机抽取8例作为实验组,取3例正常肾组织作为对照组,然后对所选取的27例进行免疫电镜检查,结果显示:正常及空白对照组肾小球内示见金颗粒,轻度MsPGN的系膜细胞(MC)内Go,RER附近有少量散在分布的金颗粒,中度MsPGN增生的MC内金颗粒数增多,Go,RER及Ly附近与轻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重度  相似文献   

19.
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中药复方止消通脉宁对其肾小球形态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组糖尿病大鼠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厚度(GBMW)、系膜区平均面积[A(M)]、肾小球平均截面积[A(G)]、肾小球直径[D(G)]和肾小球体积[V(G)]均显著增加,其中模型组最为明显,西药组次之,中药组最轻。控制肾脏肥大、减轻GBM增厚以及抑制系膜增生,是止消通脉宁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主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反应停(Thal)能否抑制慢性肝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产生,明确Thal对慢性肝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用淋巴细胞分离液从13例慢性肝炎患的外周血中分离PBMCs,进行体外培养,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组化法和半定量斑点杂交法,观察Thal对PBMCs TNF-α和其它细胞因子的产生和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发现Thal可抑PBMCs TNF-α和其它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