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铭 《江苏医药》1998,24(6):429-429
临床常见肺结核合并乙肝病毒(HBV)感染,目前常用的抗结核药多对肝功能有一定损害,现将我院传染科近年来收治的44例肺结核合并HBV感染者的抗结核方案作初步探讨。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44例均系我院传染科1994年1月~1996年4月的住院病人。其中男36例,女8例,年龄17~64岁,平均35.6岁。浸润型肺结核38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4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2例。初治33例,复治11例。二、HBV标志物检查:单纯HBSAg(W)11例,HBsAg、抗一HBc(+)8例,HBsAg、HBeAg、抗一HBc或HBsAg、抗一HBe、抗一HBc三项(+)分别为10例和…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阿德福韦联合薄芝糖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探讨两者联合治疗的协同作用。方法:将160例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和HBeAg阳性的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采用阿德福韦联合薄芝糖肽治疗,乙组单用阿德福韦治疗。薄芝糖肽2ml肌注,隔日1次,疗程6个月。两组阿德福韦治疗均为10mg,每日1次,口服。结果:治疗6个月时,甲乙两组谷氨酶复常率分别为89.4%和70.7%,甲组显著高于乙组(P〈0.05),但两组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及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12个月时,甲组谷丙转氨酶复常率、HBV-DNA阴转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BeAg阴转率及HBeAW抗一HBe血清转换率均显著高于乙组(P〈O.05)。结论:阿德福韦联合薄芝糖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用阿德福韦,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肺结核患者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感染者较为常见。目前,治疗肺结核应用多种药物联合化疗,加之持续时间长,发生肝脏损害机会较多,特别是合并HBV感染患者。我院1998-03~2002-10收治肺结核患者340例,为进一步了解抗结核药物对肺结核患者肝功能影响情况,我们按有无HBV感染分组进行观察。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40例均为住院患者。男性225例,女性115例。年龄13~75岁,平均40.5岁。浸润性肺结核302例,血型播散性肺结核7例,纤维空洞型肺结核9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22例,入院后检查合并HBV感染者95例。其中HBsAg(+)、HBeAg(+)、HBcAb(…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并发肝细胞癌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82例HBV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HBVDNA载量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2例HBV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中,HBeAg阳性28例(34.15%),平均(48.95±12.51)岁。HBeAg阴性54例(65.85%),平均(50.87±11.02)岁。HBeAg阳性患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总胆汁酸及HBVDNA水平均高于阴性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HBeAg阴性患者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胆碱酯酶,以及凝血酶原活动度均高于阳性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符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甲胎蛋白,胆固醇,总胆红素及层粘连蛋白等水平在两组问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并发肝细胞癌的比例高于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而HBeAg阳性并发肝细胞癌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损伤、肝纤维化程度及HBVDNA载量均高于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的代谢综合征(MS)患者心率变异性(HBV)的差异。方法将MS患者按年龄分成甲、乙、丙三组,甲组为年龄≤45岁者,乙组为年龄〉45岁而〈60岁者,丙组为年龄≥60岁者。每组各30例。另在上述三年龄段中各人选10名健康者共30名组成对照组。四组分别进行HBV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S三组HBV各项指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下降;甲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乙组、丙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上乙组与甲组比较、丙组与乙组比较HBV各项指标均显著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MS患者存在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而且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肺结核病人抗结核药物治疗对肝功能的损害,我们选择了肺结核病人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阳性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HBsAg、HBeAg、抗-HBc均为阳性28例,抗-HBe、抗-HBc阳性22例,HBsAg、抗-HBc阳性18例,抗-HBe阳性24例。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方法和结果一、对象:1987年1月~1988年6月我院收治209例肺结核病人,117例既往HBVM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水平与标志物HBV—M水平复制、肝功能状态、肝内炎症的关系。方法:对105例除甲、丙、丁和戊型肝炎病毒的混合与重叠感染患者中的HBs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 DNA定量,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系统,HBV—M采用EUS法。结果:血清HBV DNA水平与HBV M表现模式有关,HBsAg与HBeAg的存在影响HBV DNA水平变化。在HB8Ag阳性患者中,HBV DNA水平与肝脏B超异常相关。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水平与HBV DNA水平无明显相关。结论:乙肝疫苗、微卡联合潘生丁免疫治疗可促进慢性乙型肝炎HBV DNA完全阴转者,ALT持续正常,联合应用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高礼芳  杨双旺 《江苏医药》1998,24(8):609-609
近年来我们应用PCR技术检测了59例HBsAg阳性产妇乳汁中的HBVDNA,以探讨哺乳传播HBV的可能性。 材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对连续住院分娩ALT正常的HBsAg阳性产妇59例,检测其HBV血清学标志(HBVM)和HBVDNA。年龄23~35岁,平均26±2.5岁,其中HBsAg阳性21例,抗-HBe阳性38例。  相似文献   

9.
王洪莉  宋淑琴 《天津医药》1992,20(4):204-206
本文分三个组(抗-HBc阳性组,抗-HBc、抗-HBe同时阳性组和抗-HBc、抗-HBe、抗-HBs同时阳性组),观察了97例HBsAg阴性的HBV感染者血清中的pre-S_2,抗-pre-S_2的情况,其中pre-S_2阳性5例,均分布在抗-HBc、抗-HBe同时阳性组,抗-pre-Sa_2阳性47例,以抗-HBc、抗-HBe、抗-HBs同时阳性组阳性率最高,占78.57%,且抑制率数值与抗-HBc和抗-HBe同时阳性组比较有显著差别。结果提示,抗-HBc、抗-HBe同时阳性组的部分人不能排除仍存在慢性HBV感染,而抗-pre-S_2在抗-HBc、抗-HBe、抗-HBs同时阳性组的存在应视为一种感染后的免疫标记。  相似文献   

10.
1993年元月至8月,我们对200例供血者的血样进行了乙型肝炎标志物(HBVM)4项指标的检测。对象与方法一、标本来源:随机留取供血者全血标本200份,分离血清后低温保存,一次性检测。二、试剂与方法:HBSAg、HBeAg、抗HBc由深圳华元医药生物工程公司提供试剂盒,ELISA法检测。HBV-DNA由上海医科大学预防医学研究所提供HBV异羟基洋地黄毒咸配基核酸探针,斑点杂交法检测。结果200例供血者中共检出HBV-DNA阳性15例(75%),其中HBsAg阳性3例(1.5%),抗HBc2例(1%),HBV-DNAll例(5.5%)。3例HBsAg阳性者中有1…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测定低水平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人群分布及相关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模式特征。方法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技术测定6186例非肝炎病区住院患者血清HBsAg及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及e抗体(HBeAg、抗-HBe)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根据定值参比血清和样本的HBsAg荧光速率值/阴性对照荧光速率值的比值(S/N值),并结合中和试验结果,确定浓度在5μg/L以下的HBsAg阳性例数,并分析相关乙肝病毒(HBV)血清标志物模式。结果共检出HBsAg阳性626例,HBsAg浓度在5μg/L以下的有158例,占总数的2.55%,占HBsAg阳性人群的25.24%。其中,HBsAg浓度在1μg/L以下的有71例(44.94%);1~2μg/L的有26例(16.46%);2~5μg/L的有61例(38.60%)。对上述低水平HBsAg人群的5项HBV血清标志物检测获得8种模式,以"HBsAg、抗-HBc、抗-HBe阳性","HBeAg和抗-HBs阴性"模式为主(74.60%);累计HBsAg和抗-HBc同时阳性者占94.17%;HBsAg与抗-HHs同时阳性只出现在HBsAg1μg/L以下人群中(6.45%)。结论低水平血清HBsAg人群不容忽视,提高HBsAg检测灵敏度有重要意义;同时检测相关HBV血清标志物,对于确定上述人群有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益肾活血解毒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1990年以来应用益肾活血解毒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有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60例患者经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情况均相近,治疗组中慢性迁延性肝炎(CPH)21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9例;对照组中CPH22例、CAHS例。有可比性。实验室检查肝功能:60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其中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增高者53例,血清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者31例,血清胆红素(SB)升高者13例。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两组均为HBsAg、HBeAg,抗HBc·IgM等项中有2项以…  相似文献   

13.
徐军  王芳  杨帆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4):1877-1878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者血清HBVDNA载量与HBeAg/抗-HBe以及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34例慢性HBV感染者HBV血清标志物,根据HBeAg/抗-HBe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Ⅰ组(HBeAg+/抗-HBe-,43例);11组(HBeAg-/抗-HBe+,69例);Ⅲ组(HBeAg-/抗-Hbe-,22例)。同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以及连续监测法检HBVDNA载量以及ALT水平。结果Ⅰ组HBVDNA阳性率和HBVDNA载量明显高于Ⅱ、Ⅲ组(P〈0.01)。HBVDNA阳性患者ALT异常率高于HBVDNA阴性患者(P〈0.01)。HBVDNA阳性患者HBVDNA载量与ALT水平之间无相关性(r=0.174,P=0.156)。结论血清HBVDNA载量与HBeAg/抗-HBe以及ALT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但不能单纯依靠HBeAg/抗-HBe以及ALT来判断HBV在体内的复制情况,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HBV慢性感染者的病情检测、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评价目前瑞典斯德哥尔摩乙型肝炎(HB)免疫方案,作者对212名HBsAg阳性母亲的婴儿进行了为期2~9年随访。 按HBsAg阳性孕妇的HBeAg情况分成三组:第1组HBeAg阳性;第2组HBeAg和抗-HBe均阴性;第3组HBeAg阴性,抗-HBe阳性,该组复分为接种疫苗和未接种疫苗两小组。婴儿出生后1小时内,肌肉接种HB疫苗5μg(血源或重组疫苗,均为美国MSD制造)。第1组首针时加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5ml;3周龄和2月龄时分别接种第2及第3剂HB疫苗。用放射免疫法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BsAg、HBeAg、抗-HBe、抗-HBc和抗-HBs。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环醇预防抗痨药物引起HBV携带者的肺结核患者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疗效及机制,为有效降低肝损伤的发生率提供预防策略。方法收治的240例肺结核患者中,120例为HBsAg(+),120例为HBsAg(-),将120例HBsAg(+)初治继发型肺结核患者平均分为A组和B组,两组患者各60例,均采用2HRZE/4HR方案对两组患者行抗结核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环醇治疗。120例HBsAg(-)患者未应用任何保肝药物。结果A组中共有4例患者发生发生可逆性中度转氨酶增高,发生率为6.67%B组中共有19例患者发生了发生可逆性中度转氨酶增高,发生率为31.67%,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120例HBsAg(-)初治继发型肺结核患者中共有10例患者发生可逆性中度转氨酶增高,发生率为8.33%。结论针对HBsAg(+)患者行抗结核治疗已发生不良反应。双环醇对抗痨药物引起HBV携带者的肺结核患者药物性肝损伤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抗痨药物激活体内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同时引起HBV再激活使HBV复制活跃,可能加重了患者药物性肝损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袁玉娥 《哈尔滨医药》2011,31(5):349-349
目的了解我院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感染情况,为制定预防乙肝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检测年龄在18~72岁的在我院收治的219例乙肝患者的血清学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大三阳(HBsAg、HBeAg、抗-HBc皆为阳性)89例,小三阳(HBsAg、抗-HBe、抗-HBc皆为阳性)52例。结论对乙肝病毒性肝炎普查乙肝两对半指标,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32岁,血型为“A”型。1年前因阴道流血不止在当地医院输A型全血400ml,本次又因阴道再次流血不止住我院。应用polybrene配血时发现主侧1+~2+凝集。经查其血清中有IgG型抗-D抗体。血型血清学检查:①血型鉴定:患者红细胞与IgM抗-D、抗-C、抗-c、抗-E、抗-e血清在IS(盐水)、Polybrene、AHG(间接抗人球蛋白)中试验,其红细胞与IgM抗-D、IgM抗-E在三种介质中均无凝集,与IgM抗-C、IgM抗-c、IgM-抗e在IS中分别为3+、2+、3+,余未做;实验结果表明患者血型为A,Ccdee;②抗体筛选:取患…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低水平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人群分布及其相关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模式特征,方法固相放射免疫标记技术测定2140例住院患血清HBsAg及其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及其e抗体(HBeAg、抗-HBe)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确定浓度在5μg/L以下的HBsAg阳性例数,并分析相关乙肝病毒(HBV)血清标志物模式,结果共检HBsAg阳性198例,HBsAg浓度在5Mg/L以下的有43例,占总数的2.01%,占HBSAG阳性人群的21.72%。对上述低水平HBsAg人群的5项HBV血清标志物检测获得5种模式,以“HBsAg、抗-HBc、抗-HBe阳性”,“HBeAg和抗-HBs阴性”模式为主(74.4%).结论低水平血清HBsAg人群不可忽视。提高HBsAg检测灵敏度有重要意义,同时检测相关HBV血清标志物。对确定上述人群有帮助。  相似文献   

19.
循环HBV—DNA和HBV血清学标志间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正府  徐克成 《江苏医药》1994,20(12):663-665
用PCR法检测HBV-DNA,研究HBV-DNA与HBV-M之间的关系。结果在190例HBV-M阳性者血清中有32.6%HBV-DNA阳性。后者的阳性年在①HBSAg(+)/HBeAg(+)/抗HBc(+)组为734%(47/64例);②HBBAg(+)/HBeAg(+)组为100%(10/10例);③HBsAg(+)/抗HBc(+)组为185%(5/27例);其它组HBV-DNA均阴性。①②组间HBV-DNA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①②组与③组的HBV-DNA阳性率有明显差异(P<0.01)。HBV-DNA是HBV感染的直接指标。资料显示HBV.DNA与HBeAg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中的应用,分析其对血清学标志物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340例疑似HBV感染患者,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为金标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CMIA法检测HBV感染血清学标志物[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和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观察对比两种检测方法血清学标志物检出率,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变异系数(CV),分析CMIA法对HBV感染诊断准确率的影响。结果 340例疑似HBV感染患者中检出211例乙型肝炎,CMIA法检出220例,ELISA法检出174例,CMIA法检测HBV感染的准确率、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高于ELISA法检测(P<0.05);CMIA法检测HBV感染血清HBsAg、抗-HBs、抗-HBc、抗-HBe、HBeAg的CV值低于ELISA法检测(P<0.05);CMIA法检测HBV感染血清HBsAg、抗-HBs、抗-HBc、抗-HBe、HBeAg的阳性率与ELISA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