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是为寻找中西医两人体系的契合点而提出的一种思路。它的积极意义表现在: 证提供一个确定性较强的坐标;病的特异性证作出较明确的诠释;在结合 中医辨证引向常任主。它的消极影响有“病+证型”的模式桎梏了中医的辨证思维;证的机制常 病的机制替换、掩盖;轻易地将微观指标一证相磁,引起许多混乱,中医就做到:知其门径而不入其囿;知其道而不操其术;知其理而不援其词;识人之长,扬已之长;和而不同,共渡  相似文献   

2.
中医既辨证又辨病,它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对辨病,辨证的认识很不一致而已,因此,个人特提出进行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一点看法,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3.
4.
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具有整体观点和辨证论治的特色,而西医具有现代医学辨病及治疗的特点,二者的目的都是祛除病邪使机体康复。临床实践表明,二者是可以结合的。但是必须指出,中西医结合决不能演变成一证一方及一病一方的机械格局,也不能两者相互代替,只有着重两种医学体系在临床诊治上的结合才能谈得上中西医结合。  相似文献   

5.
刘立 《卫生职业教育》2004,22(21):136-136
西医学和传统的中医学在认识和诊疗疾病方面有各自不同的理论体系,二者虽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但其治疗疾病的目的却是一致的,临床实践也表明是可以结合的。  相似文献   

6.
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的理论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
中医临床思维中的存在的重“辨证”经“辨病”的现象,实际上是只重视疾病矛盾普遍性而忽视春特殊性的表现,从而思想上妨碍了中医学对疾病深层次现象的认识和形态结构的具体研究,形成这种经济重视象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概念上的差异,二是历史的原因;三是“重道轻器”价值观念的影响;四是西医学的传入,并就如何加强“辨病”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医学和西医学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学术体系,各有所长.中医在疾病诊断方面多从全局着眼,注重从疾病的当前表现中抓主要矛盾,但比较笼统,针对性不强;西医则重视实验,对疾病的病因病理认识比较深入,诊断定位具体,针对性强.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既是中西医结合诊治疾病的基本途径,也是基本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李慎茂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3):1725-1727
目的:探索中医辨病辨证相结合治疗痤疮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07例确诊的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中药治疗组采用辨病辨证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痤疮饮加减进行治疗,西药对照组采用罗红霉素和西咪替丁治疗,7 d为1个疗程,连用4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91.79%,西医组总有效率72.3%。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医辨病辨证相结合治疗痤疮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从一例误治看辨病与辨证的结合张延群(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045000)关键词:误治;辨病与辨证;中西医结合1.案例郑某,男,60岁。1989年11月9日入院。自述3日前吸烟时发生呛咳,咳剧不得平卧,持续约1小时后缓解。次日晨起发现颜面及四肢浮肿,恶心欲...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促进中成药的合理应用。方法阐述中医学基本理论对辨病辨证相结合应用中成药的实际意义,并就如何辨病辨证相结合应用中成药提出措施和方法。结论辨病辨证相结合应用中成药,必须在掌握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基础上,灵活运用中、西医诊断疾病方法,在中医辨证论治基本原则指导下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13.
中医辨证论治,是针对机体各个部分以及整体的主要功能状态与病理活动,综合评定,提出恰当的处理.而西医的辨病治疗,则是在寻找病源,明确诊断的基础上,针对病源用药.辨病有助于提高辨证的预见性、准确性,重点在全过程;辨证又有助于辨病的个体化、针对性,重点在现阶段.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在辨病的基础上进一步辨证,既有全局观念和整体认识,又有阶段性、现实性和灵活性认识,是中西医结合诊治疾病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可以相互补充,提高诊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白细胞减少症的辨病和辨证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丕华 《中国医刊》2001,36(9):60-61
1 辨证论治1 .1 益肾填精 ,温肾生血  遵照“虚者补之 ,损者益之”之原则 ,“精虚者宜温其下 ,熟地、枸杞子之属是也 ;阳虚益补而兼暖 ,桂附、干姜之属是也 ;阴虚者补而兼清 ,麦冬、芍药、生地之属是也……”。在临床对本病治以双补肾之阴阳 ,益肾阴 ,填肾精 ,补充血液生化之源 ,可使血象稳定 ,改善肾阴虚之临床证候 ,常用药物 :熟地 1 0~ 2 0g、山萸肉 1 0~ 2 0g、山药 1 0~ 30g、首乌 1 0~4 0g、枸杞子 1 0~ 2 0g、当归 6~ 1 5g、白芍 1 0~ 2 5g、龟板胶 1 0~ 2 0g(烊化 )、阿胶 1 0~ 2 0g(烊化 ) ,黄精 1 0~ 2 0g…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冠心病的中医辨证规律,笔者分析了435例不同类型冠心病的中医辨证分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现代医学和传统中医对脂肪肝的认识异同。针对脂肪肝特点认为:病机是气滞、痰湿、瘀浊;和肝、脾、肾三脏功能密切相关;临床辨证将脂肪肝分为痰湿困脾、肝郁气滞、瘀浊阻络三个主要证型。  相似文献   

17.
18.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与辨病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72例DN患者分为单纯西药组(Ⅰ组)20例、中医辨证组(Ⅱ组)20例、中医辨证+辨病组(Ⅲ组)32例.Ⅰ组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病情采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及对症降压治疗;Ⅱ组在Ⅰ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Ⅲ组在Ⅱ组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雷公藤多甙片20~60mg/d及制大黄3~1 5g入煎方中.3组患者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①Ⅰ组有效率35.0%,Ⅱ组有效率50.0%,Ⅲ组有效率65.6%;Ⅲ组与Ⅰ组比较,P<0.05.②3组患者治疗后U-ALB均有下降,其P值分别是<0.05.<0.02,<0.001;Ⅲ组比Ⅰ组、Ⅱ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③Ⅲ组患者治疗后,其Ccr由57.55±19.58ml/min上升至60.33±18.27ml/min(P<0.01).与Ⅰ组比较疗效提高(P<0.05).结论治疗DN在控制饮食,西药降糖、降压治疗和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病治疗加用雷公藤与制大黄能够提高疗效,延缓DN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论述周道红主任医师在中医辨证遣方的基础上配合辨病用药治疗顽固性黄疸的学术经验。主张辨证论治应立足脾胃,以治湿为本;久病又当活血化瘀,疏通经络。辨病用药则以病因病理为依据,在对症方药中酌加经现代药理及临床研究证实对改善胆红素代谢确有疗效的中药。并强调合理饮食对消退黄疸、巩固疗效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论辨证论治的缺陷及与辨病论治相结合的必要性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辨证论治作为中医诊疗的核心,在现代医学高速发展的今天,已逐渐暴露出许多不足.诸如临床存在无症可辨现象、缺乏客观标准与针对性、四诊手段存在局限性等等.而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不仅可弥补辨证论治的不足,还有利于扩大中医药治疗疾病的范畴,有利于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使整个辨证体系更臻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