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且较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可导致不可逆的视功能损害或完全失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其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生物学特点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Ferrara等[1]于1989年从牛垂休滤泡星状细胞体外培养液中首先纯化出来的,根据其促血管内皮细胞有丝分裂而命名为VEGF,也称为血管通透因子(VPF).VEGF的结构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它是一种由亚基内及亚基间二硫键交联形成的同型二聚体糖蛋白,分子量在34~45KD之间.VEGF的基因定位于第六对染色体的长臂上[2],基因结构为交替剪接的8个外显子和7个内含子组面.VEGF有四种形式,分别由121、165、189、206个氨基酸组成,大多数情况下,VEGF121分泌出细胞后呈可溶的游离状态,而VEGF189和VEGF206分泌出细胞后主要呈基质结合状态,VEGF165的性质则介于而者之间,是体内产生最多的一种亚型.  相似文献   

3.
李晶  刘斌  孙侃 《医学综述》2005,11(12):1100-110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不可逆的视功能损害或完全失明。近年来,从现代分子生物学、组织病理和专业临床等领域不同角度交互渗透,进行大量观察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表达的研究进展尤为突出。近几年研究表明,VEGF在DR发生、发展,尤其在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将有关研究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许枫  潘海林 《医学综述》2007,13(15):1164-116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又称血管通透因子(VPF),是目前发现的一种强有力的血管生成和血管渗透促进因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是由于视网膜微血管系统受损所致。随着免疫生化技术,特别是单克隆抗体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VEGF在DR方面的作用受到广泛重视。近年来,DR发生发展中有关VEGF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DR)之间的关系。方法将5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31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组)和21例糖尿病视网膜无病变组(NDR组),又将DR组分为背景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组(BDR组)19例和增值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组(PDR组)12例。分别检测各组VEGF值并与36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NDR组、BDR组及PDR组VEGF含量(pg/ml)分别为108.4±27.2、185.2±32.6、162.3±28.7、220.3±44.6和201.9±31.7。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BDR、PDR与NDR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DR与BDR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可作为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以2007—11/2008-06在我科住院治疗的150(男76,女7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38~78(53±6)岁.选取本院健康查体中心正常健康对照者50(男26,女24)例,年龄48—81岁(524-7)岁.糖尿病诊断依据1999年WHO所公布的标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P)的诊断及分期依据1984年第一届全国眼底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患者散瞳后行眼底镜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眼科医师分3组作出分期诊断,第1组(n=50):糖尿病不伴视网膜病变(NDR);第2组(n=50):糖尿病伴非增殖型视网膜病变(NP-DR);第3组(n=50):糖尿病伴增殖型视网膜病变(PDR),  相似文献   

7.
陈萍  李海军 《西部医学》2014,26(10):1274-1276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抵抗素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关系.方法 选取107例Ⅱ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包括Ⅰ期、Ⅱ期、Ⅲ期、Ⅳ期、Ⅴ期和Ⅵ期为实验组,另取20例无视网膜病变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为糖尿病组及2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VEGF与抵抗素的水平.结果 实验组血清抵抗素与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糖尿病组和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视网膜病变的发展,Ⅰ期、Ⅱ期、Ⅲ期、Ⅳ期、Ⅴ期和Ⅵ期血清抵抗素与血清VEGF水平逐渐升高,在各期两两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血清抵抗素与血清VEGF水平具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 血清抵抗素与血清VEGF随着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程度加重而升高,血清抵抗素与血清VEGF水平具有正相关性,血清抵抗素可能通过参与新生血管形成而促进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徐威  蔡应木  王彩霞 《广东医学》2012,33(12):1802-1803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与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关系.方法 应用ELISA法对65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浆VEGF水平的检测,并与35名健康人作比较.结果 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者和伴视网膜病变者血浆VEGF水平均高于健康人(P<0.05,P<0.01).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与VEGF水平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发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逐渐得到广泛而深入的认识。阻断VEGF信号转导通路上的任何环节即可抑制VEGF发挥其生物学特性,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文章以治疗DR的抗VEGF药物的不同作用位点为分类依据,对目前处于临床或实验室研究阶段的各类药物的机制和疗效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黏附分子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梅  胡建廷 《医学综述》2008,14(12):1884-1886
黏附分子(AMs)为一类分布于细胞表面或细胞外基质的糖蛋白,参与机体炎症、免疫反应和创伤愈合等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致盲的重要原因。众多资料显示,AMs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密切相关,在DR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就AMs与DR的关系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1.
采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反义寡核苷酸治疗VEGF转基因鼠和硫尿嘧啶诱导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鼠模型,观察反义寡核苷酸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并对两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以进一步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2.
Song E  Dong Y  Sui DM  Zhao XZ  Wu JX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1):996-999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作用的关系 ,在理论上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将 55只大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M ) 1 0只 ,糖尿病 1个月组 (M1 )、3个月组 (M3)、5个月组 (M5)各 1 5只。标本制成视网膜血管铺片 ,行bFGF、VEGF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 ,并分别对视网膜血管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1 )视网膜消化铺片 :见周细胞数量 :M1 组与M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而M3组及M5组与M组相比明显减少 (均P <0 0 1 )。毛细血管形态以M5组病变最重 ,可见毛细血管栓塞 ,无细胞毛细血管。 (2 )VEGF原位杂交 :仅M5组表达为 34 %。 (3)VEGF免疫组织化学 :M5组有表达 ,为 56 %。bFGF原位杂交从M3组开始有表达 ,为 78% ;M5组增至 89% ,bFGF免疫组织化学也从M3组开始 ,为 56 % ;M5组增至 89%。 (4)血管的透射电镜观察 :M组未见异常改变 ,从M1 组开始出现异常改变 ,以M5最明显。表现为基底膜节段性增厚、断裂缺失 ,内皮细胞肿胀变形 ,向管腔内指状突起 ,异染色质浓集居边 ,周细胞核异染色质浓集居边 ,线粒体肿胀变性 ,甚至呈空泡状。结论 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时血管器质性改变在先 ,而生长因子表达在后 ,VEGF作用在bFGF  相似文献   

13.
周波  汪恕萍  蒋涛 《重庆医学》2003,32(3):310-312
目的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是糖尿病诱发的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主要媒介。为探讨VEGF及其高亲和力酪氨酸激酶受体 (VEGFR :Flt 1、Flk 1)是否参与了背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BDR)的发生。方法 采用斑点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链脲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中视网膜VEGFmRNA和蛋白表达的丰度及分布。免疫沉淀和免疫印迹分析了Wistar鼠视网膜血管磷酸化Flt 1和Flk 1表达情况。消化铺片和电镜定量分析评估DR。结果 形态观察显示病程 6月的糖尿病动物视网膜病变尚未突破内界膜 ,其血管床无细胞性毛细血管数目仅较正常对照组轻微上升 ,而深层毛细血管基底膜异常则较对照组显著为高 (P <0 .0 5 )。虽然糖尿病视网膜VEGF蛋白表达分布与对照组无异 ,但在血管壁、内核层、外丛状层糖尿病大鼠VEGF表达上调 ,糖尿病组视网膜VEGFmRNA水平也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1.4 2± 0 .0 8任意光密度单位VS 0 .92± 0 .0 5任意光密度单位 ,P <0 .0 1)。另外 ,在糖尿病视网膜血管磷酸化Flt 1和Flk 1表达也明显上调。结论 本文结果提示VEGF VEGFR系统在BDR大鼠视网膜表达上调 ,此可能参与了BDR特征性毛细血管渗漏等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被认为是眼内最有可能的新生血管生长因子。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主要是由于新生血管引起的致盲眼病。本研究通过检测PDR患者血浆、房水、玻璃体中VEGF含量来探讨其在PDR发展变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7):51-54
目的 探讨血管细胞黏附分子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按照视网膜病变程度分为两组,视网膜病变A级、B级的患者为研究组,视网膜病变C级、D级的患者为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分别检测血管细胞黏附分子,并进行对比;经过治疗后再次检测血管细胞黏附分子含量,对比分析血管细胞黏附分子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视网膜病变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血管黏附分子患者低、中等的患者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血管黏附分子患者高的患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治疗前,研究组患者血管黏附分子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管黏附分子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具有正相关的关系,血管黏附分子越高视网膜病变越严重,检测血管黏附分子的含量对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诊断及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被认为是眼内最有可能的新生血管生长因子.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主要是由于新生血管引起的致盲眼病.本研究通过检测PDR患者血浆、房水、玻璃体中VEGF含量来探讨其在PDR发展变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ELISA检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中VEGF水平.结果 各组糖尿病患者V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DR.患者VEGF水平在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初期显著升高(p<0.01),到增殖期VEGF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 VEGF水平与新生血管活动呈正相关.检测DR患者VEGF水平有助于了解该病患者的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糖尿病视网膜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又称血管通透因子(vascular permeability factor;VPF),是目前发现的一种强有力的血管生成和血管渗透促进因子。近年来,糖尿病视网膜病(diabetic retinopathy,DR)发生发展中有关VEGF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而携带抑制VEGF基因的载体有望成为治疗DR的新手段。1VECF的发现及其生物学的意义 1983年,Senger等[1]发现肿瘤细胞可分泌一种能引起小静脉对血液中大分子物质通透性增高的蛋白质,命名为血管通透因子(VPF)。1989年,David等[2]从正常牛垂体滤泡星状细胞培养物中分离纯化到一种蛋白质,是一种糖基化多肽性分泌因子。它可以可溶性形式调节内皮细胞生长,促进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DR分期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9月~2019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DR患者176例,DR分期为I期31例,II期22例,III期36例,IV期38例,V期30例,VI期19例。DR患者176例作为DR组,另选择同期在院内进行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正常组,同期治疗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者100例为NDR组,所有入选者均进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HbA1c检测,采集血浆、玻璃体标本获各个标本VEGF水平,将合并后的DR分期(I-II期,III-IV期,V-VI期)作为自变量,指标异常优势为因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DR合并分期与检验指标异常。以DR分期为自变量,各指标检测数值为因变量,建立多重线性回归方程,分析DR分期与各指标数值结果的关系。结果:与正常组相比,DR组与NDR组血浆、玻璃体标本VEGF水平及HbA1c较高;与NDR组相比,DR组血浆、玻璃体标本VEGF水平及HbA1c较高。随着DR分期进展,血浆、玻璃体标本VEGF水平与HbA1c随之增高。将正常组VEGF水平及HbA1c作为标准数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ELLSA法分别测定42例正常对照组(CG组)、52例无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组(NDR组)和57例有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组(DR组)血清中IGF-1、血浆中VEGF的含量。用t检验、直线相关分析进行组间差异性比较。结果IGF-1、VEGF含量糖尿病组(DM组)明显高于CG组(P<0.01);IGF-1、VEGF含量DR组明显高于NDR组(P<0.05);NDR和DR2组之间VEGF与IGF-1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VEGF和IGF-1是影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