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温服是在药不热不冷的时候服用。如汤药为25℃~30℃时服用,丸药(片剂、颗)则以25℃左右温服。热服即在煎好后,药液还较热的时候服用。用辛温解表药治疗外寒症时,热服可以发汗解表;治疗内寒症时,热服可助祛除沉寒痼疾。寒服即药液冷后服用,用苦寒清热药治疗内热症,寒服可助清解热邪。顿服一次将药服完,迅速发挥药效者叫顿服。此服法多用于重症和胃肠道病患者。频服分数次频频饮用叫频服,多用于咽喉病患者。现在又有一种新提法,即根据病情,不同时段服不同浓度的药液,这算是频服的延伸发展。空腹服空腹服药主要是用于驱虫、攻下或治疗四肢血脉病。其优点是可使药物迅速入肠,并保障较高的浓度而发挥药效。饭前服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用于治疗虚症和肠胃病。饭前服药,主要有利于药物在胃内发挥作用,使药液充分作用于胃壁,且不被食物所阻,较快地通过胃而进入小肠,及时分解吸收,发挥药效。饭后服饭后服一般在饭后15~30分钟服用。治疗心肺病和一般疾病常采用该服法,其优点是可避免药物对胃产生刺激,减少副作用。中药服法面面观!主治医师@夏泽富  相似文献   

2.
服用汤药的方法很有讲究。只有科学服用,才能提高疗效。 冷服:即待药液冷却后服用。凡是解药、止吐药、清热药均应冷服。 温服:药液煎好后放置一会儿,待其不冷不热时服用。凡平和补益的汤药均应温服。 热服:在药液比较热时即服用。凡解表类药均应热服,以达到发汗的目的;祛寒、通血脉的汤药也应热服。 餐前服: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服用。凡用于治疗肝肾虚病和肠胃病,以及腰部以下疾病的汤药应在餐前服用,可以较分地被吸收而发挥作用,不致受胃内食物稀释而影响药效。 售后服:治疗Its\of胸隔.胃航以上部位病症的汤药,…  相似文献   

3.
1、掌握好剂量 有些药过多容易引起中毒,如云南白药、六神丸等;过少达不到药效,因此要按照医嘱行事。 2、服用中药的温度 祖国医学对服用中药的温度非常讲究,素来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原则。具体地说,就是分热服、温服和冷服三种。 热服:祛寒药,外感风寒或治疗头痛、关节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温服:一般治疗各种炎症或者发汗解表  相似文献   

4.
中药怎么服     
1 服药剂量有些中药服用过多容易引起中毒,如云南白药、六神丸等;过少达不到药效, 因此要按照医嘱行事。2 服用中药的温度祖国医学对服用中药的温度非常讲究,分热服、温服和冷服三种。热服适用于祛寒药,治疗外感风寒或头痛、关节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温服一般 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或者发汗解表药、滋补药。冷服宜用于清热、解毒、止吐的中药。3 服法中药分头煎二煎,服法以分开服用为好,这样可使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和所起的作用 均匀可靠。两煎以相隔4~6小时为宜,煎好后的中药不宜保存,宜当天煎当天服用。4 中西药合用要谨慎有…  相似文献   

5.
1 冷服:在药液冷却后服。解毒药、止吐药、清热药均宜冷服。2 温服:药煎好后放一会,待其不冷不热时服。凡平和补益药均宜温服。3 热服:在药液比较热时服用。凡解表药宜趁热服下,以达到发汗的目的,祛寒、通血脉的药也宜热服。4 餐前服: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服药。用于治疗肝肾虚症和肠胃病,以及腰以下疾病的药均宜餐前服,因为在胃空状态下,药性  相似文献   

6.
若病人服用中药后即出现呕吐,可做如下处理: 1.用生姜汁5~10滴加入煎好的药液中饮服;或用生姜汁5滴加温开水冲至一匙先服,5分钟后再服中药;但实证慎用。 2.阴寒证,热药凉服或佐以少量寒药,则不呕吐。 3.实热证,热郁于里,出现四肢厥迷的假寒症状时,服用寒凉药亦可出现呕吐,此时可寒药热服或佐以少量温热药。  相似文献   

7.
服用汤药的方法很有讲究。只有科学服用,才能提高疗效。 冷服 即待药液冷却后服用。凡是解毒药、止吐药、清热药均应冷服。 温服 药液煎好后放置一会儿,待其不冷不热时服用。凡平和补益的汤药均应温服。 热服 在药液比较热时即服用。凡解表类药均应热服,以达到发汗的目的,祛  相似文献   

8.
汤药服用的温度中医有“治热以寒”、“治寒以热”的治疗原则,服汤药的温度也要求适应这一原则,因而就有“热服”、“温服”与“冷服”的区别。热服是指汤药煎好后趁热服下。适用于风寒感冒、风湿关节疼痛、腹中冷痛、腰膝酸痛或手足不温等寒性病症的服药。温服是将煎好的中药放至偏温时服下。适于补养调理类的汤药,以及医生没有特别要求的一般汤药,均可采用温服。冷服是将煎好的药液放凉后服用。适于发烧病人,或胃中嘈杂、嗳腐、吐酸水等内中有热的热性病症,或出血病人、恶心呕吐病人服用止血药、止吐药等。暑热季节服汤药亦可以冷服…  相似文献   

9.
中药的服用方法很有讲究,正确服用能尽早治愈疾病,否则,就可能达不到治疗目的。需特别注意的服法包括以下几种。饭前服:多数药都宜饭前服用,其原因是药  相似文献   

10.
《食品与健康》2012,(6):62-62
问:中药是否都要趁热服用?答:传统的中医理论对口服汤剂的温度是非常讲究的,仅服法就有十多种,具体到药水温度有3种:温服、热服和凉服。一般的中药汤剂应该“温服”,即药汤煎煮后立即滤出,在常温下晾至30℃-40℃时再喝,特别是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如瓜蒌仁、乳香等,温服和胃益脾,能减轻刺激。  相似文献   

11.
刘涓 《健康向导》2012,18(4):39-39
"药熬好了,快趁热喝了吧"——我们经常听到这样对患者说。其实,中药未必都要趁热喝。对于某些患者和疾病而言,中药药汁的温度可以灵活掌握。一般的中药汤剂应该"温服",即药汤煎煮后立即滤出,在常温下晾至30~40℃时再喝。一般汤剂宜温服,特别是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如瓜萎仁、乳香等。温服和胃益脾,能减轻刺激。丸、散类的中成药应该以温开水送服,这也是温服的一种。发散风寒的中药如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等,应该"热服",并且可在服后喝些热稀饭、热水,以助药力。而解毒、清热的药,尤其是夏天解暑的中药,则"冷服"效果更好。对于清热类中成药片剂或胶囊剂,用温开水或凉开水  相似文献   

12.
很多中药对服用时间往往是很有讲究的,一般而言,大多数中成药宜在饭前服用,但如果是含有一些对胃肠有刺激性或者带有消食作用的药剂,就应当调整到饭后服用了.此外,补益药、驱虫药宜在空腹时服用;镇静安神的药剂,在睡前半小时服用疗效最为明显;治疗慢性病的丸、散、膏、丹、酒剂类药应该每日定时送服;如果患的是急性疾病,服药就不要去拘泥于这些时间限制了.  相似文献   

13.
金星  笑书 《健康文摘》2006,(8):46-46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胸前区疼痛。休息和服用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后,症状可缓解或消失。用于缓解心绞痛的这些药,被病人称为“救心药”。“救心药”的服法很重要,如果服用不当,就难以发挥急救作用。为便于记忆和掌握,专家们为“救心药”的服用编了24字诀,即药物要新,防止上瘾,先嚼后含,讲究姿势,事不过三,药不离身。  相似文献   

14.
中成药与汤药,剂型不一,但服法亦同。掌握正确服用中成药的方法,对提高治疗疾病的疗效,还是有意义的。兹将常用服法介绍如下:温黄酒送服法:酒辛热、舒筋活络、发散风寒。如服黑锡丹、活络丹、茴香橘核丸、小金丹等药时,可用黄酒(0.5~1两)服用。  相似文献   

15.
服药时间 择时服药有助于提高疗效。治疗便秘使用的润肠通便汤药,宜在早晨空腹服用或饭前一小时服用;如果是中成药,宜在睡前服用。治疗脾胃虚弱证,宜在不饥不饱时服用,以使之充分吸收。 服药方法 治疗呕吐,药宜少量多次顿服,并先嚼生姜少许或先用生姜擦舌后再服药。益脾胃升阳气之剂宜趁热服药,以助  相似文献   

16.
中医小知识     
正诸热之而寒者取之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用辛热药治寒症,但寒反而更严重,这不是外感寒邪的寒症,而是肾阳(真阳)不足的虚寒,所以应该温补肾阳。参见"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条。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唐·王冰对于"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的注语。后人简称为"益火消阴","扶阳退阴"。用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的意思。例如,用温热药治疗寒症而不见效反而严重时,那么,这种寒症就属于阳虚阴盛,属于肾阳虚,所以应该补肾阳(命门真火)。例如,肾阳不足,出现腰痛脚弱、下半身常有冷感、  相似文献   

17.
1992年春季澄江二中发生急性卡他性眼结合膜炎(红眼病)流行,学生患病率为15%,严重影响课堂教学。后经集体服用九里光汤大锅药,很快得到控制,患者治愈,于一周内恢复了教学。现将防治方法报道如下。1药物处方及服用方法:九里光扬组方为:九里光20克,虎杖15克、密蒙花12克、黄芩15克、马鞭草15克、蒲公英15克。沸水煎服,日服3次。疗效:服本药一剂后限内自觉症状异物感、烧灼、痒、畏光等症状明显好转,分泌物减少。二剂或三剂后眼睑肿胀、结膜充血等体征迅速消失.各种临床症状相继消除。服法:3~7岁小量方,取本方各药五分之一,…  相似文献   

18.
章睿齐 《现代养生》2011,(12):42-43
很多中药对服用时间往往是很有讲究的,一般而言,大多数中成药宜在饭前服用,但如果是含有一些对胃肠有刺激性或者带有消食作用的药剂,就应当调整到饭后服用了。此外,补益药、驱虫药宜在空腹时服用;镇静安神的药剂,在睡前半小时服用疗效最为明显;治疗慢性病的丸、  相似文献   

19.
很多中药对服用时间往往是很有讲究的,一般而言,大多数中成药宜在饭前服用,但如果是含有一些对胃肠有刺激性或者带有消食作用的药剂,就应当调整到饭后服用了。此外,补益药、驱虫药宜在空腹时服用;镇静安神的药剂,在睡前半小时服用疗效最为明显;治疗慢性病的丸、  相似文献   

20.
要想让中药充分发挥理想的临床疗效,药材的煎煮、服用以及饮食禁忌都很有讲究。您注意到了吗?服用有讲究1.服用中药的时间补养药与健胃药应饭前服用,可提高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率。辛辣而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在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的刺激。驱虫或攻下药适宜在空腹时服用,以增强药效。治疟疾时宜在发作之前服药,用安神药时应在临睡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