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脑血管意外偏瘫侧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观察和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脑血管意外患者偏瘫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自1990年5月~2000年5月,共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189例,其中老年脑血管意外患者偏瘫侧股骨颈Garden Ⅲ、Ⅳ型骨折29例,随访2年3个月~8年2个月,平均4年11个月。随机抽取同期行人工关节置换的无偏瘫股骨颈骨折患者30例作为对照,随访2年3个月~8年6个月,平均4年10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输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早期并发症和患者的行走功能;比较偏瘫组中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股骨头置换的早期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两组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输血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围手术期的并发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手术后11个月~5年内偏瘫组5例死亡,死亡率为17.2%,非偏瘫组2例死亡,死亡率为6.7%。偏瘫组早期并发症与非偏瘫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偏瘫组中全髋关节置换比人工股骨头置换的早期并发症少,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老年脑血管意外患者偏瘫侧发生股骨颈Garden Ⅲ、Ⅳ型骨折后,人工关节置换是积极而可靠的治疗措施,在完善术前准备的前提下,患者可安全渡过围手术期。偏瘫患者在身体状况允许且患肢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脑血管意外偏瘫侧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脑血管意外偏瘫侧股骨颈骨折GardenⅢ、Ⅳ型2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内科疾病,积极治疗内科疾病和充分术前准备后,19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6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继续积极治疗内科疾病,预防感染和并发症.[结果]出现人工股骨头脱位1例,下肢深静脉栓塞2例,泌尿系感染2例,均治愈.远期出现假体松动下沉3例,需拐扶行走.其余恢复伤前行走能力.[结论]老年脑血管意外偏瘫侧股骨颈骨折患者,由于伴有不同程度内科疾病,长期卧床更容易出现并发症,应积极手术治疗.术前要积极治疗内科疾病,完善相关术前准备,术中、术后要注重并发症的预防,加强基础护理及后期的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明确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优越性。方法 对1996年1月-2000年1月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的高龄股骨颈骨折8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FHR)56例,平均随访4年1个月,全髋关节置换(THR)31例,平均随访4年3个月。结果 FHR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THR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THR组,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THR组,且两组Harris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 高龄股骨颈骨折采用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的手术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关节功能好,疗效满意,应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双极与单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117例移位股骨颈骨折随机分为全髋关节置换组(全髋组)、单极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单极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双极组),各39例,分别行全髋关节和单、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果 单极组与双极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  相似文献   

5.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对比全髋关节置换(THA)与双动股骨头置换(BFHR)的临床应用结果,并分析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要点。方法高龄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72例,分为THA组42例,BFHR组30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开始下床活动的时间、Harri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随访11~25个月。BFHR组手术时间小于THA组(P<0.05);术中出血量BFHR组少(P<0.05);BFHR组的患者在术后主动直腿抬高角度大于THA组,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缩短,术后1周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但术后6周、3个月、6个月的评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BFHR组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但远期髋关节疼痛的发生率高于THA组。结论高龄股骨颈骨折是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适应证;双动股骨头置换术的术后近期恢复较好,但远期效果不及全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价值。方法 从 6 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病例中选择年龄、性别、随访时间均相仿的内固定 72例 (IF组 ) ,人工股骨头置换 98例 (FHA组 ) ,全髋关节置换 86例 (THR组 )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三组患者合并症、住院时间、关节功能、早期并发症方面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手术时间、失血量、下地时间、远期并发症方面有显著差异 (P <0 0 5 )。内固定及人工股骨头置换中远期并发症及再手术率高 ,而全髋关节置换早期并发症多 ,但随访功能优良率高。结论 内固定治疗适合GardenⅠ、Ⅱ、Ⅲ型的 6 5岁以下患者 ,治疗要点是骨折优良复位 ;人工股骨头置换适合 6 5岁以上、全身情况较差的患者 ;全髋关节置换适合 6 0~ 80岁、体质较好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我科109例老年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两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BFHR) 组44例和全髋关节置换术 (THR) 组65例,并对两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BFHR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输血量、平均住院费用及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THR组,通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FHR组手术安全性更高.且两组平均住院时间、术后 Harris功能评分统计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早期效果满意,优于全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8.
全髋关节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行全髋关节置换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分别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结果 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B组,A、B组术后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随访3年时A组Harris评分优于B组。结论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可达到较满意的效果,全髋关节置换远期效果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和并发症,探讨其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 对28例75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行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随访6~47个月,关节脱位3例;髋臼磨损3例,其中1例合并中心脱位,改行全髋关节置换;应激溃疡2例;肺部感染1例;术后谵妄4例;无切口感染及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 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疗效满意,但存在脱位、髋臼磨损、疼痛以及谵妄等并发症;身体状况好、陈旧性骨折和髋臼存在病变可能的仍应考虑全髋关节置换.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江门市中心医院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71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全髋置换组35例和半髋置换组36例。全髋置换组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半髋置换组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全髋置换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多于半髋置换组,术后下地活动时间也短于半髋置换组;全髋置换组患者治疗效果优良率为91.43%,半髋置换组优良率为77.7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早期并发症总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但全髋置换组远期并发症低于半髋置换组。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各有优缺点,作者结果符合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11.
Total hip arthroplasty following failed internal fixation of hip fracture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 retrospective review was performed on 27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 following failure of internal fixation of fractures of the proximal femur. The results were comparable to primary THA in femoral neck fractures. Considerably less satisfactory results were obtained in THA in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Bone loss and medial displacement of the femoral shaft led to high incidence of intra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postoperative dislocations. Extreme care must be taken to avoid fracture and penetration of the femoral shaft. Autograft, allograft, or head and neck replacement components should be available for reconstruction of the difficult cases.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空心螺钉内固定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6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35例采用空心螺钉内固定术(A组)治疗,30例采用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B组)治疗。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患者卧床时间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与A组比较,B组术中出血量较多(P〈0.05)、术后患者卧床时间较长(P〈0.05)、髋关节Harris评分较高。结论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和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均可;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中优先选择人工股骨置换术单纯内固定术,方法:通过对已行人工股骨置换术或单纯内固定术的176例7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病人的回顾性调查,对两种术式的近期,中期,远期的疗效,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内固定术(P<0.05),中期疗效亦优于单纯内固定术(P<0.05),远期的疗效两相近(P>0.05),两的近期,中期并发症相仿(P>0.05),结论: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中优先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回顾性分析加压空心钉内固定术和全髋关节置换(T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 方法 2002年1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193例,符合入选标准者共60例,27例行加压空心钉内固定治疗,33例行THA.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患肢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术后1年患髋Harris功能评分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手术率进行比较. 结果 60例患者随访时间为12~56个月,平均32.5个月.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下地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年患髋Harris功能评分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手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心钉内固定组术后Harris评分优良率为85.2%,THA组为93.9%.空心钉内固定组患者中股骨头坏死3例(11.1%),骨折不愈合1例(3.7%).THA组患者中因假体松动行二次手术者2例(6.1%),另有髋关节脱位1例(3.0%). 结论对于无移位股骨颈骨折均采取内固定治疗;年龄小于70岁、活动能力好、骨质量好的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首选闭合或切开空心钉内固定术,保留股骨头是首选;有严重内科合并症不能耐受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可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年龄大于70岁的移位骨折及粉碎性骨折患者、伴有严重骨质疏松症或有其他老年病不宜长期卧床者、髋关节本身有骨关节炎的患者首选THA.  相似文献   

15.
张峰  聂宇  柴子豪  樊宗庆  付廷 《中国骨伤》2023,36(7):635-640
目的:探讨股骨颈动力交叉螺钉系统(femoral neck system,FNS)与3枚空心加压螺钉(cannulate compression screw,CCS)治疗青壮年不稳定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52例青壮年不稳定性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内固定方式分为两组,25例行FNS固定,27例行闭合复位3枚CCS倒三角形分布内固定。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骨折复位质量;术后定期随访患者,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骨不连、股骨颈短缩、股骨头坏死等)。术后6个月采用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FNS组患者出血量多于CCS组、切口长度大于CCS组、住院费用高于CCS组(P<0.0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复位Garden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32个月。FNS组骨折愈合时间少于CCS组,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早于CCS组,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CCS组(P<0.01)。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发生内固定断裂并发症,FNS组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4例、股骨颈短缩2例,其中3例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行全髋关节置换术;CCS组发生骨不连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9例、股骨颈短缩11例,其中5例因骨不连、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结论:FNS具有操作简单、兼具旋转稳定和成角稳定,使患者能尽早开始功能锻炼,降低不稳定性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治疗青壮年不稳定性股骨颈骨折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比较内固定、人工股骨头置换(FHA)及全髋关节置换(THR)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术式选择. 方法在1999年1月至2007年8月所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选择年龄、骨折类型、受伤时间及全身情况相似而治疗方式不同的三组共182例患者,其中内固定组42例,Garden分型:Ⅰ型2例,Ⅱ型8例,Ⅲ型17例,Ⅳ型15例;FHA组64例,Garden分型:Ⅱ型16例,Ⅲ型34例,Ⅳ型14例;THR组76例,Garden分型:Ⅱ型19例,Ⅲ型37例,Ⅳ型20例.对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扶双拐下地时间、术后并发症、再手术率及关节功能优良率等进行统计学比较. 结果 182例患者术后获25~65个月(平均38个月)随访.内固定组手术时间最短、术中出血量最少,FHA组次之,THR组手术时间最长、术中出血量最多,三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内固定组比较,FHA组与THR组扶双拐下地时间较短[分别为(7.0±0.8)d,(8.0±0.7)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10.9%,10.5%)、再手术率较低(7.8%,5.3%)、关节功能优良率较高(85.9%,8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HA组与THR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FHA和THR具有扶双拐下地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再手术率低及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适合于年龄>65岁的Garden Ⅲ、Ⅳ型股骨颈骨折患者;而内固定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的优点,可作为年龄>60岁的Garden Ⅰ、Ⅱ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治疗首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 方法回顾研究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内固定治疗且获得随访的139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52例,女87例;年龄65~93岁,平均71.6岁;受伤至入院时间为1 h~30 d,平均56.7 h.骨折按Garden分型:Ⅰ型17例,Ⅱ型43例,Ⅲ型62例,Ⅳ型17例.移位骨折79例,非移位骨折60例.内固定材料:空心钉131例,动力髋螺钉5例,动力髋螺钉加空心钉3例.对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率、术后并发症、股骨头缺血坏死率、内固定失效率及患者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 139例患者住院时间为5~59 d,平均15.4 d.术后获7~77个月(平均35个月)随访.骨折愈合126例,占90.6%(126/139);愈合时间2~12个月,平均6.2个月.其中22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骨折不愈合内固定失效13例,占9.4%(13/139);股骨头缺血性坏死9例,占6.5%(9/139).正常行走者81例,占58.3%(81/139),需要助行器械者50例,占36.0%(50/139),不能行走者8例,占5.7%(8/139).结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治疗骨折愈合率高,股骨头缺血坏死率较低,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积极意义.术前病情评估和合并症的积极治疗非常重要,条件允许时应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不同程度帕金森病(PD)患者发生股骨颈骨折并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近年来在重庆市开州区中医院骨科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合并了PD的股骨颈骨折患者.纳入单侧股骨颈骨折、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排除PD发病前已有姿势不稳、步态异常,股骨柄采用骨水泥型假体的患者.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急诊与延期行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2月~2010年12月我院采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患者99例,分成急诊组52例,延期组47例,比较术后的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情况,术后1年、2年股骨头缺血坏死、塌陷发生率以及髋关节功能情况及全身并发症等治疗效果的差异性。结果 骨折愈合率、股骨头坏死率、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急诊组股骨头坏死率较延迟组高,两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于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急诊手术疗效优于延期手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前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2005至2007年间,本组共收治疗65岁以下股骨颈骨折的患者179例,笔者对其中因闭合复位失败,行前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加外侧小切口置入内固定空心钉并获随访的2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9例,女13例,年龄21~58岁。受伤原因为高处跌落、摔伤或交通事故,手术时间为伤后2—14d;骨折分型:GardenⅢ型15例,GardenⅣ型7例,其中经颈型17例,头下型5例。平均随访20个月。结果22例患者中复位优良者7例,复位良好者15例。出现股骨头坏死有5例(22.7%),未发现骨不连患者,骨折愈合且未出现股骨头坏死者17例(77.2%)。5例股骨头坏死的患者中,仅3例有轻度疼痛或无明显疼痛而不需要行关节置换,均建议行体外震波治疗,另外2例股骨头坏死塌陷明显,建议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其中1例为股骨颈粉碎性骨折。结论虽然前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未能减少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但由于其与传统的切口相比,仍然具有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及术后康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