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建立灯心草及其炮制品灯心炭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指纹图谱及灯心草中3个菲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比较灯心草炮制前后质量差异。方法 采用UPLC建立灯心草、灯心炭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采用方差分析、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建立了灯心草与灯心炭UPLC指纹图谱,生品标定15个共有峰,炭品标定16个共有峰,与相对应的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89;通过CA将灯心草和灯心炭聚为两类,PCA筛选出4个主因子;确定了灯心草3个菲类成分的UPLC定量方法。结论 建立的指纹图谱方法稳定可靠,炮制后灯心草化学成分发生变化,为灯心草临床用药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 灯心为灯心草科植物灯心草的干燥茎髓,入药有生用及煅炭用。灯心质轻易燃,不宜用炒炭法,现今仍采用传统煅炭法制取灯心炭,即将灯心置于铁锅中,上扣一稍小型号的铁锅,  相似文献   

3.
赵丹丹  李贵云  王小红  王杨  林宏英  黄建梅 《中草药》2013,44(12):1539-1545
目的 快速识别及鉴定灯心草及野灯心草中的菲类成分.方法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HPLC-ESI-MS)联用技术研究菲类成分的裂解规律,并分别对灯心草和野灯心草甲醇提取液中的菲类成分进行快速识别和鉴定.结果 在负离子模式下,菲类成分容易丢失2H的碎片,推测可能是乙烯基与苯环环合而失去2个氢;也易发生重排丢失羰基,呈现出一定的裂解规律.根据菲类成分的裂解规律,从灯心草和野灯心草甲醇提取物中快速筛选了21个菲类成分,其中6个成分经与对照品比对而准确鉴定;另外结合质谱裂解信息及极性差异,推测出其中5个成分的结构.结论 HPLC-ESI-MS技术既可以从中药复杂体系中快速识别菲类成分并根据裂解规律初步确定菲类成分结构,也是实现中药中目标天然产物定向分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灯心为灯心草科植物灯心草的干燥茎髓,是常用中药之一。其性味甘、淡,微寒。入药可生用及煅炭用,生品具有清心降火,利尿通淋的作用,炭则有凉血止血的作用。灯心制成炭应用始出自宋代,如《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载“烧灰”,至清代始用煅炭法。清《本草述》一书详细记载了煅炭的方法:“灯心最难成灰(炭),一烧即过,要能得灰(炭),必紧扎作一把,令坚实塞入罐内固济、煅之,罐红为度,待冷取出方有存性黑灰(炭)”因灯心质轻易燃,不宜用炒炭法,至今仍采用煅炭法  相似文献   

5.
运用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聚酰胺、制备型HPLC等多种色谱方法从野灯心草地上部分分离纯化得到10个菲类化合物和4个其他类化合物。经质谱、NMR谱图解析鉴定结构,分别为厄弗酚(1)、灯心草酚(2)、juncuenin D(3)、去氢厄弗酚(4)、去氢灯心草酚(5)、juncuenin B(6)、dehydrojuncuenin B(7)、2-甲氧基-7-羟基-1-甲基-5-乙烯基菲(8)、2-羟基-7-羧基-1-甲基-5-乙烯基-9,10-二氢菲(9)、2-羟基-7-羧基-1-甲基-5-乙烯基菲(10)、木犀草素(11),香草酸(12)、瑞香素(13)、对香豆酸(14)。其中,化合物1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8~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采用小鼠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评价菲类化合物6和7的抗焦虑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6和7均具有抗焦虑作用。  相似文献   

6.
灯心草为灯芯草科灯芯草属植物,其茎髓、全草均能入药,是治疗心烦少眠、尿少涩痛、口舌生疮、高热口渴等的民间传统中药材,具有清凉镇静及利尿之功效。通过查阅本草文献,对灯心草名称、基原、功效、产地及采收加工炮制方法进行考证发现,灯心草别名较多,历代本草记载其基原为灯心草科植物灯心草的干燥茎髓,古今应用品种基本一致;明确了灯心草的药性及功效,其味甘、淡,性微寒,利水通淋、清心降火;对含灯心草的方剂进行归类,其中以治疗喉痹的方剂为主;灯心草产区自宋代起为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和陕西一带,清代后期转向江苏苏州和江西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灯心草产地逐步扩大至全国,江苏、四川、贵州等地有栽培,以江苏苏州为佳;灯心草的炮制方法有生品、火烧灰、灯心炭、朱砂拌制品和青黛拌制品等,其目的是使其某一方面的疗效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7.
川灯心草的性状、组织显微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和珍  杨艳芳  魏群 《中药材》2004,27(4):253-254
本文对川灯心草的药材性状、组织显微特征进行了鉴定,为川灯心草的开发利用提供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壮医灯心草疗法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门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用壮医灯心草灸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他巴唑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15次为1疗程,共4个疗程观察总疗效,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总有效率(91.0%与79.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壮医灯心草灸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作用机理是通过灯心火对皮肤的温热刺激,借助经络的传导作用,起到“外惹内效”之功,以疏通经脉,调和气血,调整脏腑的阴阳平衡,促进机体功能活动恢复正常,从而抑制甲状腺激素分泌、阻断甲状腺激素吸收,达到治疗甲亢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民族药野棉花的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民族药野棉花(Anemone Vitifola Buch.-Ham.)药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及理化鉴定的方法进行了部分生药学研究.结果:其根组织特征可见皮层和韧皮部有众多筛管群和纤维束散在;茎横切面维管束散在,于近皮层处排列成环状,大小不一,中心部位排列稀疏.粉末特征与组织特征相符.经系统预实验证明,野棉花全草中含有内酯、香豆素及其苷类、氨基酸、糖类等成分.结论:为制定药材质量标准、研究和开发利用该药资源提供部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灯心止血糖浆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灯心止血糖浆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层析(TLC)法对川灯心草、绒毛龙芽草、铁苋菜作了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总没食子酸的含量。结果:没食子酸在0.628-3.1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71%,RSD为1.14%。结论:建立的定性鉴别方法简便易行,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1.
应用DNA条形码技术鉴定中药材灯心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应用植物类药材通用条形码ITS2鉴定中药材灯心草。方法:对灯心草药材及其密切相关种进行PCR扩增和测序,运用CodonCode Aligner对所获ITS2序列进行拼接。应用MEGA5.0软件计算Kimura 2-parameter(K2P)遗传距离。采用相似性搜索法、最近距离法、PWG距离法及构建NJ(邻接)系统聚类树等方法进行鉴定分析。结果:灯心草药材种内K2P遗传距离在0~0.005,远远小于灯心草与其他密切相关种之间的K2P遗传距离(0.215~0.614);4种鉴定方法均表明ITS2序列可以有效区分灯心草与其密切相关种。结论:植物类药材通用条形码ITS2适用于鉴定中药材灯心草,进一步证明了ITS2对中药材的鉴定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开发利用水鳖科植物水鳖HydrocharisasiaticMaiq.的全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及理化鉴定的方法作生药学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其主要成分为氨基酸、皂苷、多糖、还原糖、有机酸、黄酮、内酯、香豆素及其苷类、甾醇、三萜、挥发油等。其粉末主要显微组织特征为薄壁细胞壁呈波状弯曲,可见粘液细胞,粘液细胞长圆形或类圆形,内含淡黄色或黄棕色粘液汁。大型导管为螺纹导管。分泌管黄棕色,呈长条形或团块状,内含颗粒状分泌物。叶表皮细胞类多角形,气孔不定式。结论:为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该药资源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好发于春秋季,以儿童多见。本科自1988年以来,采用灯心灸疗法治疗110例,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10例患儿中,均为2~10岁儿童,其中男65例,女45例;左侧16例,右侧22例,双侧72例;病程最短1天,最长3天。治疗方法应用灯心草灸疗法,取患侧角孙穴,双侧  相似文献   

14.
对蒙医药文献所载齐奴瓦赤丽嘎那进行了本草考证,认定为石竹科植物灯心草蚤缀Arenaria juncea Biab,并对原植物,药材性状,显微特征进行较系统的研究,为该药的鉴别及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灯心草及其炮制品各项常规物质进行检查,对其薄层色谱进行检视,为灯心草、煅灯心草及朱砂拌灯心草饮片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灯心草药材进行闷煅、朱砂拌等炮制操作,参照2015版《中国药典》,对灯心草生品及其炮制品饮片的水分、总灰分与浸出物含量进行检测,并通过薄层色谱对灯心草饮片进行鉴别。结果:灯心草生品薄层色谱主斑点清晰,专属性强。结论:实验操作方法便捷,重现性良好,可有效控制灯心草生品及其炮制品的质量,为建立灯心草生品及其炮制品饮片质量标准提供参考,进而为其后续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补垒为姜科姜黄属植物黄姜Curcuma domestica Valet.的干燥根茎,为傣族民间常用药.对其生药性状、显微特征和理化鉴定进行了研究,为该药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陕西习用中草药长春七药材进行生药鉴定研究,为该药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性状、显微和薄层色谱方法对该药材进行鉴定研究。结果得出长春七的性状、显微和薄层色谱特征,绘制了组织、粉末的显微详、简图。结论为长春七资源学研究、进行准确鉴定及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益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陕西习用中草药长春七药材进行生药鉴定研究,为该药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性状、显微和薄层色谱方法对该药材进行鉴定研究。结果得出长春七的性状、显微和薄层色谱特征,绘制了组织、粉末的显微详、简图。结论为长春七资源学研究、进行准确鉴定及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益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9.
傣药水杨柳的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生长在云南地区常用傣药材水杨柳的生药性状,显微特征和理化鉴别进行了研究,为该药的鉴定及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许卫锋  张保国  李勉  刘广河 《中成药》2008,30(4):561-563
目的:通过对半夏的生药学研究,为该药的鉴定及正确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性状鉴别法、显微鉴别法、薄层色谱法。结果:半夏正品与混淆品在性状、显微、薄层色谱图方面均有区别。结论:半夏与水半夏不能混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