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脑节细胞胶质瘤的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4例脑节细胞胶质瘤的MRI及CT表现。结果:14例中,单发10例,多发4例;幕上12例,主要累及额颞叶;幕下1例,累及小脑蚓部及小脑半球;同时累及幕上、幕下1例,主要累及左海马、枕叶、左侧小脑半球及小脑蚓部。病变最大径10~58 mm;含微囊样灶3例,较大囊样灶3例,囊实性灶8例;钙化2例。MRI平扫囊性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实性部分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增强扫描11例呈轻到中度环形、斑点及线样强化,2例有壁结节者强化明显,1例不强化。免疫组化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S-100、波形蛋白(Vim)、神经丝蛋白(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阳性,病理分级Ⅰ~Ⅱ级13例,Ⅲ~IV级1例。结论:脑节细胞胶质瘤儿童及成人均可发生,影像表现多样,多位于幕上,额颞叶多见,单发,多囊变,轻中度强化,钙化常见,较少恶变,确诊需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  相似文献   

2.
<正>患者女,11岁4月。主因“颅内占位1个月”就诊,无临床症状。查体:颈项强直;左侧Oppenheim征阳性。实验室检查:纤维蛋白原7.1g/L;D-2聚体定量1.28μg/ml;纤维蛋白降解物5.8μg/ml。影像检查:CT显示左枕部分叶状混杂低密度影,边缘见环形等密度,左侧枕骨吸收变薄(图1)。MRI显示病灶呈稍长T1、长T2混杂信号,T2WI病灶边缘见低信号环,周围见大片水肿(图2,3),T2FLAIR呈等低混杂信号(图4),DWI呈低信号(图5),ADC呈高信号(图6),增强呈不均匀花环样强化(图7),无脑膜尾征。  相似文献   

3.
程婉滢  高培毅   《放射学实践》2011,26(2):139-142
目的:总结颞叶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的临床及影像表现,重点分析其与癫痫发作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累及颞叶的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的CT及MRI表现,对肿瘤发生部位、颞叶前部白质异常与癫痫发作相关性进行卡方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1例肿瘤中,囊性病变2例,实性病变12例,囊实性病变1...  相似文献   

4.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影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求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的影像特征。方法12例经病理检查或类固醇激素治疗证实的AIP患者接受MRI检查,10例接受了CT检查,3例进行了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对所有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AIP表现为胰腺弥漫性肿大,3例为局限性肿大。病变区在T1WI上信号明显降低,在T2WI上信号轻度升高,动脉期强化减弱但出现明显的延时强化。11例在胰腺病变区周围环绕包膜样结构。9例AIP伴有胰腺段胆总管的狭窄,3例ERCP均示胰管不规则狭窄。经类固醇激素治疗的7例AIP,影像表现都有明显的好转。结论AIP的影像表现具有特征性,影像检查是诊断AIP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混合性胶质瘤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混合性胶质瘤的影像学特征,提高诊断准确性. 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4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混合性胶质瘤的CT和/或MRI资料,并对少突-星形细胞混合性胶质瘤与纯少突胶质细胞瘤的病理及影像学资料进行比较. 结果 48例混合性胶质瘤中,少突-星形细胞混合性胶质瘤42例(少突-星形细胞瘤24例,间变性少突-星形细胞瘤18例);其他类型6例.少突-星形细胞瘤和间变性少突-星形细胞瘤均好发于大脑半球,以额叶最常见,其次为颞顶叶,偶见于幕下及脑室内.影像学上,脑叶肿瘤体积较大,常累及皮髓质,易向脑表面生长致脑回粗大肿胀.肿瘤可呈局限性或弥漫性,易囊变,钙化常见. 结论混合性胶质瘤中以少突-星形细胞混合性胶质瘤最常见(42/48,87.5%),其他类型均少见.少突-星形细胞混合性胶质瘤好发于额叶表浅部位,易钙化和囊变,与纯少突胶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近似,但结合患者一般资料、肿瘤发病率及影像学表现可作出倾向性诊断.  相似文献   

6.
颅内多发性胶质瘤的CT与MRI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颅内多发性胶质瘤(MCG)CT与MBI特征,探讨其在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MCG15例,其中CT检查4例,MRI检查7例,CT+MRI检查4例。对其临床及CT、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共检出病灶34个,病灶主要分布于额叶、颞叶、顶叶。CT平扫病灶大多呈低密度或等密度,MR T1WI大多表现为低或等信号(96.1%),T2WI均表现为高信号(100%);瘤周多为轻度或中度水肿及占位效应;增强扫描病灶大多表现为明显不均匀或花环样强化。结论 MCG具有一定的CT与MRI特征,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但其在影像学诊断上仍需与转移瘤、多发性硬化、多发性淋巴瘤鉴别。  相似文献   

7.
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神经节细胞胶质瘤(ganglioglioma,GG)的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这一少见脑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0例GG的影像学表现。10例中,1例仅行CT平扫,5例行MR平扫+增强扫描(其中1例同时行MR灌注成像(pef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1例同时行PWI及MR波谱成像(MR spectroscopy,MRS)),3例同时行CT及MPd扫描(包括平扫、增强及1例PWI)。结果:10.例中,1例为脑内多发病变,9例单发病变中,5例位于颞叶,2例于小脑,2例于基底节区。所有病变未见明显占位征象,瘤周水肿无或轻微。CT平扫3例中2例呈低密度,1例因病变小且位于左颞叶边缘,CT检查未发现病变;CT增强扫描2例见病变实性部分明显强化;MRI平扫8例病变呈T1WI低信号为主、T2WI高信号为主;DWI表现多样;MRI增强扫描8例呈环形强化、团片状强化、弥漫强化或无明显强化;PWI检查3例未见局部脑血容量(rCBv)升高;MRS检查1例仅显示NAA轻度减低,未见异常代谢产物。结论:GG的临床和影像表现有一定特点,联合应用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有助于该病变的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神经节细胞胶质瘤(GG)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病理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复习文献并回顾性分析两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GG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征.结果:两例脑GG临床以头痛为主要症状,1例发生于脑室系统,1例位于枕叶;影像学上形态、密度(信号)、强化方式各异;病理学表现为发育不良的神经元与新生的胶质细...  相似文献   

9.
影像诊断颅骨表皮样囊肿四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颅骨表皮样囊肿(SEC)的CT及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颅骨表皮样囊肿患者的CT及MRI表现。结果SEC的影像特征表现为:(1)CT显示颅骨火山口或扇贝样骨质缺损,周围骨质增生硬化,病灶内可出现脂性密度;(2)MRT1WI示肿瘤呈等、低信号,T2WI呈显著高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呈轻、中度高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像病灶呈等、低信号氢质子MR波谱(^1H—MRS)肿瘤区出现乳酸(Lac)、氨基酸(AA)等波;(3)CT、MR增强扫描,病灶实质无强化。结论SEC的CT及MR/表现具有特征性,影像检查有助于其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脊索瘤的影像特点及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经病理证实的脊索瘤MRI、CT、病理及各种临床治疗手段及相关预后.结果 32例中,颅底19例,颈椎1例;骶尾部12例.23例行MRI检查,10例行CT检查,2例行DSA检查.MRI:肿块边界清、分叶,均有不同程度骨质破坏;T_2WI高信号为主,T_1WI低信号为主,增强后18例轻中度强化, 1例明显强化.CT:6例散点状钙化,等低密度为主7例,高密度为主2例,1例混杂密度,3例行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病理示大量黏液样基质成分及其中的液滴状细胞为特征,免疫组化CK、Vitmentin、EMA、S-100、Ki-67、PAS等阳性.共30例进行手术,3例无明显残留,6例2次或多次手术,3例X刀定位放疗,2例经皮注射化疗药.结论 脊索瘤的影像特点具有特征性,彻底的手术切除及辅以放化疗是治疗脊索瘤的共识.  相似文献   

11.
非典型部位成软骨细胞瘤的影像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非典型部位成软骨细胞瘤的影像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例非典型部位的成软骨细胞瘤的影像表现.结果 髌骨6例,肩胛骨2例,腓骨小头、肋骨、头状骨各1例.影像学表现主要为类圆形囊状低密度区,周围可见轻微硬化边;以膨胀性骨质破坏为主,其内有或无分隔,见骨嵴,偶尔见斑点及片状钙化.MRI表现为稍不均匀的长T1、长T2信号.结论 非典型部位的成软骨细胞瘤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点.  相似文献   

12.
王岩  陈国栋  于爱红  程晓光   《放射学实践》2012,27(8):889-892
目的:探讨少见部位软骨母细胞瘤(CB)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0例少见部位CB的影像学资料,分析其病灶位置、形态、密度及增强表现等特征。结果:20例中病灶位于距骨6例,跟骨5例,髌骨4例,肩胛骨2例,髂骨2例,坐骨1例。病灶在X线和CT上主要表现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以膨胀性溶骨性骨破坏为主,周围可见硬化边,其内有或无分隔,边缘可见骨嵴,病灶内偶尔可见点状及片状钙化。病灶在MRI上表现为不均匀的长T1、长T2信号。结论:少见部位软骨母细胞瘤发病率低,影像学表现具有相对特征性和多样性,应结合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进行综合诊断,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长骨的硬纤维增殖性纤维瘤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描述3例硬纤维增殖性纤维瘤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并复习文献所见。结果 3例病变分别位于股骨2例,胫骨1例。骨质呈囊状膨胀性改变,3例病灶内见粗细不等骨嵴,呈根须状,病理骨折1例,未见钙化和骨膜反应。病变在MRT1WI呈混杂低信号,在T2WI为低信号混杂的稍高信号,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结论 长骨干骺端为好发部位,以骨内具有骨嵴结构的囊状膨胀性改变,无钙化及骨膜反应是该病的主要影像学表现,而根须状肿瘤性骨小梁形成具有一定特征性,在T2WI的低到中等信号为硬纤维增殖性纤维瘤重要的MRI特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先天性支气管闭锁(CBA)的影像学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CBA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并结合文献复习。5例均行X线及CT检查,1例行普通X线断层摄影,2例行MRI检查。结果X线胸片示3例肺门区肿块样阴影.1例局部肺野多发结节阴影,1例囊肿周围肺野过度透亮。胸部CT示5例黏液囊肿显示为多发分支状和棍棒状肿块或结节样阴影及周围肺野的过度充气改变。2例显示周围肺野支气管扩张改变。2例胸部MRI示囊肿T1、T2均为高信号。结论黏液囊肿和周围肺野的过度充气是CBA典型表现,CT对CBA的诊断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骨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HE)的CT、MRI及18 F-FDG PET/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经病理证实的骨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患者的CT、MRI及18 F-FDG PET/CT检查图像资料,总结其影像特点。结果2例骨EHE中,1例为全身多发骨骼病变,1例仅为胸11椎体病变。CT表现病灶为边缘清晰,轻度硬化并呈分叶状改变的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病灶内见散在斑点状高密度影,周边软组织及椎间盘未见明显受累。MRI病灶呈稍长T 1、长T 2信号,其内可见散在斑点状低信号影,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病灶外周可见增强无强化的低信号环。18 F-FDG PET/CT主要表现为病灶部位的溶骨性骨质破坏伴SUV摄取值的升高。结论CT、MRI及18 F-FDG PET/CT检查能帮助评估骨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病灶性质及范围,协助下一步诊疗方案的确定。  相似文献   

16.
黄文虎  洪汝建  程玉书  沙炎   《放射学实践》2011,26(8):824-827
目的:探讨内耳化脓坏死性迷路炎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和临床诊断的化脓坏死性迷路炎的CT和MRI表现,总结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6例行颞骨高分辨力CT扫描(HRCT),轴面和冠状面CT均显示有不同程度内耳骨迷路的破坏,并伴软组织增生,其中4例有高密度死骨形成;MRI检查6例,显示膜迷路部分或全部为软组织病变充填,增强后不均质明显强化,死骨在T1WI、T2WI均显示为小片低信号或无信号,增强后无强化。结论:HRCT可显示骨迷路结构的破坏范围及死骨的存在,有诊断价值;MRI显示颅内并发症明显优于CT,两者结合可诊断内耳化脓坏死性迷路炎。  相似文献   

17.
袁明智  黄永  任瑞美   《放射学实践》2012,27(8):893-897
目的:探讨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本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软骨肉瘤的X线、CT和MRI资料。结果:25例软骨肉瘤中原发23例,其中普通型20例,去分化型、黏液型及透明细胞型各1例;继发2例。X线及CT表现:原发的23例中溶骨性骨破坏5例,混合性骨破坏18例,形成软组织肿块20例,其中表现为低密度19例,等密度1例。20例普通型及1例黏液型见散在钙化。MRI表现:普通型软骨肉瘤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黏液型T1WI呈等、低混杂信号,T2WI呈稍高、低的混杂信号,钙化T2WI呈低信号;透明细胞型病例T1WI及T2WI呈近乎等信号;去分化型T1WI呈等低混杂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6例普通型及1例继发型出现环形、间隔样中等-明显强化,黏液型及去分化型呈不均匀中等-明显强化。结论:普通X线及CT是软骨肉瘤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主要手段,MRI显示软骨信号为重要提示。MRI显示病变范围更为清楚、准确,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滑膜肉瘤的临床影像学诊断(附3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33例滑膜肉瘤的临床影像学表现特点,探讨其诊断依据。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滑膜肉瘤33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3例,病史1个月~5年,主要症状为局部软组织肿块。33例均摄有X线平片;21例行CT检查,其中14例同时行增强扫描。18例行MR平扫,15例行增强扫描。结果:33例X线表现为局部软组织肿块,5例(15.15%)可见斑点状钙化灶,2例(6.06%)可见大片状钙化。21例CT平扫均表现为低密度类圆形或分叶状软组织肿块,6例边界清楚,周围肌肉受推压变薄;15例边界不清,周围肌肉与病灶间无清楚边界。病灶最大径2.10~18.60cm。9例伴有邻近骨质侵蚀性溶骨性破坏,破坏边缘锐利,无硬化边;6例(28.57%)软组织肿块内可见斑点状或斑片状钙化灶;2例(9.52%)可见大片状不均匀钙化。7例包绕邻近关节生长。14例行CT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不均匀逐渐强化,其中12例(57.14%)可见到大小不一的囊状无强化区。18例T1WI均表现为不均匀低信号或略低信号,T2WI上呈不均匀高信号,11例(61.11%)出现高、中、低"三重信号"征。病灶最大径2.40~20.10cm。8例边界清楚;10例侵犯邻近肌肉,边界不清,周围出现明显水肿信号。4例病灶中可见短T1长T2出血信号;2例(11.11%)病灶囊变区内可见明显的液-液平面。15例MR增强扫描表现为病灶明显不均匀强化,其中10例(66.67%)病灶内含有大小不一、无强化的囊状结构。7例包绕邻近关节生长的病灶,侵蚀性骨质破坏表现较CT明显。结论:滑膜肉瘤具有一定的临床影像学特征,但需要与多种软组织肿瘤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脑裂畸形的CT、MRI特征性表现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脑裂畸形患者的临床CT、MRI的影像学征象.结果 17例脑裂畸形患者的CT、MRI图像表现为自皮质至侧脑室的横跨大脑半球的裂隙,裂隙两旁为内折的灰质;裂隙内侧端多为脑室外壁的幕状突起,闭合型裂隙外侧端呈小喇叭或深脑沟样形态,开放型裂隙内外侧端呈哑铃状.17例脑裂畸形患者中,单侧12例、双侧5例,共有24个裂隙;闭合型12例、开放型5例;合并透明隔缺如10例、灰质异位8例、一侧丘脑和部分基底节缺失2例、多小脑回畸形4例、巨脑回畸形1例、侧脑室三角区白质较少2例、蛛网膜囊肿5例.结论 脑裂畸形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CT、MRI检查能够清楚地显示脑裂畸形的病理解剖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