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和母婴的影响。方法:40例ASAⅠ-Ⅱ级的无产科异常情况的足月单胎妊娠妇女,年龄20-43岁,随机分为镇痛组(n=20)和对照组(n=20)。镇痛组于宫中开至3cm左右,L2-3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头向置管,0.15%罗哌卡因3-6ml/h持续硬膜外注入,对照组为自然分娩。观察两组疼痛评分(VAS评分)、产程时间、注药前后宫缩间时间、宫缩持续时间、胎心率、监测产妇血压、脉率、脉搏氧饱和度、计算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镇痛组镇痛良好。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其余观察指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0.15%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行分娩镇痛效果良好,对产妇及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可乐定复合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毒性低,且具有感觉、运动神经阻滞分离的特性,在产科及术后镇痛中已广泛应用。为了改善低浓度罗哌卡因的镇痛效果,我们于首次剂量加入75μg可乐定,旨在观察其对0.1%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对分娩镇痛及新生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对分娩镇痛的疗效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观察组 10 0例为无产科和麻醉科禁忌症的初产妇 ,在宫口开大 3~ 4cm时 ,给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 ;对照组 70例为未给予任何镇痛方法的初产妇 ,比较两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观察组镇痛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0 .0 1)。观察组活跃期较对照组缩短、剖宫产率下降(P<0 .0 5 )。特别是新生儿 Apgar评分及神经功能评分 (NBNA)两组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观察组较对照组胎儿脐动脉、脐静脉血氧饱和度及氧分压升高 ,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不仅可以加速产程、降低剖宫产率 ,而且对新生儿无不利影响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分娩疼痛给广大产妇带来极大痛苦 ,对母婴产生不利影响。我们采用硬膜外连续泵注低浓度罗哌卡因与芬太尼 ,进行分娩镇痛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足月初产妇 2 16例 ,其中 ,硬膜外无痛分娩 10 3例作为观察组 ,自然分娩 113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在年龄、孕周、体重、身高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所有产妇ASAⅠ~Ⅱ ,单胎头位 ,无胎儿异常 ,经助产士检查估计能从阴道自然分娩。方法 :当观察组产妇宫口开 2~ 3cm时 ,开放静脉输液 ,监测血压、心率、SpO2 、胎心率、宫缩强度后 ,于L2~ 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 ,向头端置管 3cm ,由…  相似文献   

5.
韩素萍 《华西医学》2010,(1):174-175
目的: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应用于分娩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足月妊娠、头位、单胎、无明显头盆不称,无椎管内硬膜穿刺禁忌且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60例为观察组,以同期的头位、单胎、无明显头盆不称的初产妇60例作对照组,产程中不用镇痛药。观察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VAS评分)、下肢运动神经阻滞MBS(modified bromage score)产程进展、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结果:镇痛组产妇镇痛有效率100%,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轻,宫口扩张速度快、活跃期缩短、剖宫产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第二、三产程、器械助产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安全、有效,是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单胎初产妇102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组,每组各51例,分别给予0.1%罗哌卡因和0.1%布比卡因,各复合芬太尼1μg/ml。镇痛期间进行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Bromage评估运动神经阻滞程度,第1、2 产程时间及分娩方式,进行新生儿Apgar评分及新生儿神经及适应能力(NACS)评分。结果:两组产妇各产程时间,两组产妇顺产率、器械助产率及催产素使用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产妇镇痛起效时间和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布比卡因组产妇Bromage评分明显高于罗哌卡因组、镇痛满意度评分明显低于罗哌卡因组(P<0.05);两组婴儿1、5 min的Apgar评分及NACS评分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罗哌卡因分娩镇痛效果优于布比卡因。  相似文献   

7.
如何减轻分娩疼痛给产妇带来的痛苦,使产妇清醒无痛苦地分娩,减少焦虑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开展分娩镇痛是十分必要的。分娩镇痛以前常采用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布比卡因硬膜外镇痛,然而,较高浓度局麻药在产生良好镇痛的同时,也导致明显的运动阻滞,产程延长。随着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罗哌卡因应用于临床,及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  相似文献   

8.
随着分娩镇痛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也日益广泛,方法逐渐多样化,选择一种镇痛效果好而又对母婴无害的镇痛方法是产科和麻醉科医师共同的追求。硬膜外分娩镇痛是常用的分娩镇痛措施之一,安全性高、产妇感觉舒适,分娩镇痛效果理想。麻醉药物的选择以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应用最多。布比卡因是酰胺类局部麻醉药物之一,有着镇痛时间长、镇痛作用明显等优点,但布比卡因是消旋体,  相似文献   

9.
硬膜外分娩镇痛具有安全性高,镇痛效果好,能最大程度的满足分娩镇痛的要求。作者自2003年起采用小剂量罗哌卡因、芬太尼硬膜外麻醉(PCEA)方法,对部分产妇进行分娩镇痛,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在相同低浓度(0.1%)下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n=30),R组给予0.1%罗哌卡因和芬太尼1μg/mL,B组给予0.1%布比卡因和芬太尼1μg/mL。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改良Bromage评分评估镇痛、运动神经阻滞情况,记录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两组行分娩镇痛后VAS评分较镇痛前即刻均明显降低,镇痛效果良好,但两组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和B组中无运动神经阻滞者分别为96.7%和4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比卡因器械助产率达25.0%。两组产程、催产素使用率、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1%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比布比卡因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使用舒芬太尼,联合硬膜外腔运用罗哌卡因进行分娩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I-II级的健康产妇80名,随机分为两组,S组(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镇痛组)和E组(硬膜外镇痛组)。S组在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5μg(2 ml),硬膜外腔给予0.15%罗哌卡因5 ml。E组单纯在硬膜外腔给予0.15%罗哌卡因和5μg舒芬太尼混合液5 ml。30分钟后,用0.125%罗哌卡因行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ECA),维持量为6ml/h。分别于镇痛前、给药后5分钟、10分钟、20分钟、30分钟、60分钟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 scale,VAS)和运动神经阻滞分级(采用改良Bromage分级法测定),记录产妇的镇痛起效时间、罗哌卡因用量、镇痛不良反应、镇痛满意程度以及血压、心率、产程、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量、新生儿Apgar评分。同时行宫缩和胎心监测。结果:镇痛期间两组的VAS评分降低(P<0.01),镇痛效果满意。S组的镇痛起效时间明显短于E组(P<0.01)。所有产妇的Bromage评分均为0分。产程、催产素使用量、新生儿Apgar评分也没有明显差异(P>0.05)。S组产妇的5分钟和10分钟时血压有一定的下降(P<0.05),出现的皮肤瘙痒明显多于E组(P<0.01),但均为轻度,无须特殊处理。两组各一名产妇改行剖腹产,其原因均为胎儿宫内窘迫,与分娩镇痛无直接关联。结论:蛛网膜下腔使用舒芬太尼,联合硬膜外腔运用罗哌卡因可以快速、有效地进行分娩镇痛。  相似文献   

12.
HANS辅助PCEA在分娩镇痛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估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变频体表电刺激联合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将120例产妇分为四组:Ⅰ组为HANS组;Ⅱ组为PCEA组;Ⅲ组为HANS+PCEA组;Ⅳ组为对照组,不用任何镇痛措施。结果:Ⅰ组产妇应用HANS,通过VAS评分测算,使产痛降低26.7%,效果明显优于Ⅳ组(P〈0.05),但差于Ⅱ组和Ⅲ组(P〈0.05)。Ⅱ组与Ⅲ组VAS评分相似(P〉0.05),但局麻药用量和PCA按压次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Ⅲ组可减少罗哌卡因用量的35%,按压次数减少40.2%。结论:HANS单独进行分娩镇痛,尚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但HANS可以起辅助镇痛的作用,与PCEA联合用于分娩镇痛,可减少局麻药用量,减少PCA按压次数,是一种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3.
罗哌卡因用于小儿术后镇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0.075%罗哌卡因或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对儿童术后镇痛的效果、运动阻滞情况及其不良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腹部以下手术的患儿60例.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进行手术,以0.075%罗哌卡因复合0.0002%芬太尼或0.075%布比卡因复合0.0002%芬太尼进行术后镇痛,5~9岁患儿以3ml*h-1,10~14岁以4ml*h-1的速率硬膜外腔持续注入,由双亲或患儿补充镇痛剂量2ml/次,锁定间隔时间为20分钟,观察术后24小时内镇痛效果,以PCA次数衡量镇痛效果:优≤3次,良4~8次,差>8次.观察术后患儿恶心、呕吐、下肢麻木、头痛、皮肤瘙痒、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结果术后镇痛效果的优良率罗哌卡因组为97%,布比卡因组为94%,恶心、呕吐、下肢麻木、头痛、皮肤瘙痒、尿潴留发生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罗哌卡因组的运动阻滞较布比卡因组恢复快(P<0.05).结论:罗哌卡因镇痛优良率略高于布比卡因,罗哌卡因运动神经阻滞的消退明显快于布比卡因,罗哌卡因进行小儿术后镇痛与布比卡因一样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的无痛分娩效果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开始进入活跃期的头位单胎初产妇,自愿接受无痛分娩的产妇作为试验组进行硬膜外镇痛,不愿接受无痛分娩的产妇作为对照组.试验组在硬膜外镇痛时随机分别接受0.1%的罗哌卡因(R)或布比卡因(B),30min后开启病人自控镇痛(PCA)泵.观察镇痛效果、运动阻滞程度、分娩情况和新生儿情况,进行脐动脉血气分析,测定产妇血中皮质醇、血糖、胰岛素含量.结果:试验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R组与B组之间没有差异(P>0.05).R组与B组之间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MBS)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B组会阴侧切率高.对照组皮质醇、血糖、胰岛素/血糖比值的变化最大,其次为B组,R组变化最小.结论:PCEA下用0.1%R 1μg/ml F进行可行走的无痛分娩安全有效地抑制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罗哌卡因和吗啡,采用胸段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方式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观察治疗效果及副作用。方法:32例UAP病人,随机分成两组;I组胸3-4穿刺置管,采用负荷剂量(0.25%罗哌卡因与吗啡1mg混合液5ml) 持续剂量(0.075%罗哌卡因与0.00%吗啡混合液;1-4ml/h) PCA(2-3ml/次,锁定时间为30min)行PCEA治疗;Ⅱ组采用内科常规药物治疗。两组根据病情需要,静脉滴注硝酸甘油,观察心绞痛症状治疗前后效果及心电图恢复率,记录硝酸甘油、吗啡、罗派卡因用量及血压、心率变化。结果:心绞痛症状治疗前后效果及心电图恢复率Ⅰ组均较Ⅱ组有显著改善(P<0.01),硝酸甘油用量Ⅰ组显著小于Ⅱ组(P<0.01),血压、心率无明显改变,未发生其它副作用。结论:罗哌卡因、吗啡PCEA治疗UAP安全有效,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6.
产妇的焦虑程度对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产妇的焦虑程度对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初产妇 90例,根据汉密顿焦虑量表 (HAS)、汉密顿抑郁量表 (HDS)定每位产妇的焦虑、抑郁状态。试验组 35例: 其中试验组Ⅰ (轻度焦虑组)23例、试验组Ⅱ (中重度焦虑组)12例;对照组(无焦虑组)55例,两组产妇均无抑郁症状(HDS<8分 )。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产程、分娩方式、第一产程末血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 (NE)水平等情况。结果: 90例产妇焦虑发生率39%。试验组较对照组的镇痛效果及焦虑降低程度差、活跃期缩短差、潜伏期延长、血E及NE水平明显增高 (P<0. 01)。结论:产妇的焦虑程度影响硬膜外分娩镇痛过程。因此,应以人为本,产前充分估测产妇的焦虑程度,采取个体化综合性分娩镇痛,以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7.
罗哌卡因或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60例单胎初产妇随机分为0.l%罗哌卡因-芬太尼组和0.1%布比卡因-芬太尼组。采用双盲法进行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MBS)。记录产程时间、生产方式、感觉阻滞平面、新生儿A评分。结果:两组产妇分娩镇痛良好,负荷量5分钟后,罗哌卡因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布比卡因组(P<0.01),此后两者镇痛效果相近。罗哌卡因组的平面上升速度比布比卡因组快。罗哌卡因对运动神经的影响明显弱于布比卡因(P<0.01),布比卡因组的器械助产率达23%。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分娩镇痛优于布比卡因。  相似文献   

18.
鞘内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比较鞘内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中的效应.方法:选择择期初产妇180例,鞘内镇痛药物为舒芬太尼,随机分六组,剂量分别为3.0μg、4.0μg、5.0μg、6.0μg、7.0μg、8.0μg(S3组、S4组、S5组、S6组、S7组、S8组),双盲对照观察.各组镇痛方法均采用蛛网膜下腔给药后硬膜外产妇自控镇痛(PCA).各组硬膜外维持用药相同.观察记录起效时间;鞘内给药后10、15、30、60、90 min时的VAS评分;维持时间、运动阻滞、各产程时间、出血量、新生儿1和5分钟Apagr评分与全程分娩镇痛的满意度;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起效时间S3组>S4组>S5组≈S6组≈S7组≈S8组,以S3组最慢.S3组在各时间点镇痛效果均比S5~S8组差,60min时S4、S5组的镇痛效果与S6、S7相似,但明显弱于S8组(P<0.05);S3组、S4组的维持时间明显短于S5~S8组(P<0.05).S3组、S4组满意度明显差于S5~S8组(P<0.05).各组产程时间、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瘙痒发生率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单纯鞘内注射4.0~8.0 μg舒芬太尼均可提供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效果,但镇痛剂量以5.0~6.0μg更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氯胺酮和曲马多骶管内超前注入用于小儿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20例择期行下腹部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0.25%罗哌卡因(A组)、0.25%罗哌卡因 芬太尼2μg/kg(B组)、0.25%罗哌卡因 氯胺酮0.5mg/kg(C组)和0.25%罗哌卡因 曲马多1mg/kg(D组)。结果:用OPS法及Ramsay法分别进行镇痛及镇静评分并随访副作用的发生率。OPS<4分的百分率B、C、D组明显高于A组(P<0.05),D组与B、C组在术后12h、24h时亦有显著差异。镇静评分B、C、D组在术后6h内各时点明显高于A组(P<0.05)。D组术后6h内各时点镇静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发生率B组明显高于A、C和D(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曲马多镇痛效果较好,且副作用较少,优于罗哌卡因复合氯胺酮和芬太尼。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