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Np73的表达与5年生存率、病理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等的关系.方法 选取临床病理资料完整并随访5年以上的8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Np73蛋白表达情况,用SPSS16.0软件统计分析△Np73表达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Np73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7.5%,在生存期≤5年的患者中△Np73阳性表达率82.1%,在生存期>5年的患者中阳性表达率60.0%;在淋巴结转移组中△Np73阳性表达率77.8%,在淋巴结无转移组中△Np73阳性表达率37.5%.结论 △Np73可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淋巴结转移中起一定的促进作用,△Np73蛋白可作为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相似文献   

3.
乳腺导管内癌和浸润性导管癌中骨桥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正常乳腺组织、乳腺导管内癌和浸润性导管癌中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OPN在正常乳腺组织、乳腺导管内癌和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乳腺组织、乳腺导管内癌、浸润性导管癌OP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20)、20.0%(5/25)、43.1%(25/5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否家族史、不同年龄、不同原发肿瘤大小的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间OPN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不同组织学分级、不同临床TNM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与否患者间OPN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PN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有利于乳腺癌的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erbB-2、p53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与预后关系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5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进行c-erbB-2、p53和ER、PR标记.结果5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c-erbB-2、p53阳性率分别为48.3%(28/58)、41.4%(24/58);其与细胞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P<0.025);并与ER、PR呈负相关(P<0.05).结论c-erbB-2、p53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不良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凋亡蛋白抑制因子Livi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0例乳腺增生和10例乳腺癌旁组织(距癌组织≥4cm,组织学结构正常)标本中Livin的表达情况,并探讨Livin表达与乳腺癌各临床病理学参数间的关系.结果:Livin在乳腺癌旁正常组织...  相似文献   

6.
舒畅  朱丽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6):103-104,107
目的研究浸润性导管癌分子分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2009年11月杭州市中医院收治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87例,根据WHO标准规定对患者进行免疫学分型,对患者术后随访3年。观察各型患者治疗后的肿瘤复发和淋巴结转移率及3年内的生存率情况。结果Luminal A型患者在3年内的生存率最高,为86.96%,Triple-Negative型的生存率最低,为60.00%;Triple-Negative型淋巴结复发、转移时间及淋巴结复发、转移率较其他三类分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分子分型与预后关系密切,且分型不同预后情况不同,其中LuminalA型预后最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erbB-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C-erbB-2的表达。结果 C-erbB-2在〉50岁与≤50岁年龄组表达率分别为72.0%和6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浸润性导管癌Ⅰ、Ⅱ、Ⅲ级中表达率分别为36.4%,66.7%,84.6%,在Ⅰ、Ⅱ级中明显低于Ⅲ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rbB-2在肿瘤直径〉2 cm组与≤2 cm组表达率分别为59.5%和7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淋巴结无转移组、转移组中表达率分别为69.4%,5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rbB-2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与年龄、肿块直径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C-erbB-2的检测可作为乳腺癌预后判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Wang ZB  Zhao P  Liu M  Li XH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1):2171-2176
目的探寻生物标志物FHIT、Bcl-2、Bax对术后化疗的选择及化疗患者预后的提示作用。方法用HE及sP免疫组化染色法对10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作回顾性分析。研究生物标志物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表达与肿瘤生物学特点及患者无瘤生存时间和总体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各生物标志物的阳性率分别为FHIT73%,Bcl-250%,Bax34%,其中FHIT和Bcl-2的表达正相关(r=0.3290),FHIT和Bcl-2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负相关,分级越高,表达越低。FHIT和Bcl-2的阳性表达的患者无瘤生存时间和总体生存时间均长于阴性者。FHIT为阳性表达者,化疗后平均无瘤生存时间(56.8个月)长于FHIT阴性者(35.8个月),Bcl-2为阳性表达者,化疗后平均无瘤生存时间(54.8个月)长于Bcl-2阴性者(41.6个月),Bcl-2为阴性时,单独使用CAF的患者平均无瘤生存时间55个月和总体生存时间58.8个月均长于使用其他化疗方案的患者,其无瘤生存时间和总体生存时间分别为27个月和36个月。Bax表达与患者的预后无关。结论FHIT和Bcl-2的表达与患者的无瘤生存时间和总体生存时间相关。FHIT为阳性表达,患者化疗后无瘤生存时间较长,复发率较低。患者的Bcl-2为阴性时,单独使用CAF组比使用其他化疗方案组的患者的无瘤生存时间和总体生存时间更长,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HPBIDC)患者肿瘤组织中生长抑素受体(SSTR)的表达情况、肿瘤病理分化程度和病理分期以及与生存的关系,为临床根据肿瘤组织中SSTR表达判断病情、预后及指导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IHC)检测82例HPBIDC患者肿瘤组织中SSTR的表达,分析这些患者肿瘤组织SSTR、病理分期和分化程度与生存的关系,探讨HPBIDC肿瘤组织中SSTR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HPBIDC肿瘤组织SSTR表达阴性、弱阳性、中度阳性和强阳性的患者5年累积总生存率(OS)分别为59.1%、76.2%、85.2%和100.0%;病理分级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的患者5年累积OS分别为94.1%、90.6%和60.0%;根据肿瘤(T)、结节(N)及转移(M)情况进行分类的癌症分类法(TNM)分期,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的患者5年累积OS分别为100.0%、86.0%、56.3%和25.0%.结论:HPBIDC肿瘤组织中SSTR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C—erbB—2表达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Ki-67增殖抗原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76例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Ki-67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结合病理特点及分子分型的相关性.结果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Ki-67的阳性表达率为81.58% (62/76),不同分子分型中,IuminalA型Ki-67阳性表达率最低,为7.69%(1/13),三阴性阳性表达率最高,为100.00%(15/15).Ki-67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直径(x2=10.081,P=0.006)、淋巴结转移情况(x2=11.878,P=0.001)、TNM分期(x2=19.465,P<0.001)和组织学分级(x2=9.268,P=0.010)明显相关.Ki-67表达与雌激素受体(ER)(r=-0.245,P=0.033)、孕激素受体(PR)(r=-0.395,P=0.001)表达水平呈负相关,与p53(r=0.613,P<0.001)、CerbB-2(r=0.270,P=0.018)呈正相关.结论 Ki-67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高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相关,Ki-67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EphB4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榆测65例浸润性导管癌以及12例癌旁乳腺组织中的EphB4、ER、PR、CerBb-2、P53的表达.结果 EphB4在6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乳腺组织(P<0.05),EphB4的表达与CerBb-2及肿瘤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P<0.05);与ER、PR及淋巴结转移元相关性(P>0.05).结论 EphB4 在乳腺癌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erbB-2表达与ER、pS2、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收集5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非特殊性)的标本;瘤组织采用Envision法对上述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参照国际抗癌协会(UICC)的标准对每例患者进行肿瘤的TNM分期和临床分期;均清扫同侧腋淋巴结作石蜡切片检查,了解有无肿瘤转移;并对比上述各指标的关系.结果 ER阴性组c-erbB-2的阳性率80.65%(25/30)高于ER阳性组53.5%(1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2阳性组c-erbB-2的阳性率76.92%(20/25)高于pS2阴性组66.6%(22/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随临床分期的增高,c-erbB-2的表达阳性率亦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有腋淋巴结转移的一组c-erbB-2的表达阳性率(73.08%)高于腋淋巴结阴性组(66.6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将癌组织对c-erbB-2、ER、PR、pS2的表达结果,结合每例病人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病理检查情况,作为制定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的重要参考依据,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组织学分级与预后关系,方法:对有5年以上随访资料的86例朱浸润性导管癌核腺管形成,该的异下基层性和核分上进行组织学分级。结果:在浸润性志管癌中,1级(26例)、2级(42例)、3级(18例)的5年生存北分别为80.8%(21例)57.1%(24例)、44.4%)8例,1,2级之间和1.3级之间分别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浸润性导管癌中,组织学分级是一个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癌基因C—erbB一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2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作了癌基因CerbB-2蛋白产物检测。结果 26例中有10例过度表达,其CerbB2过度表达与癌组织分组呈正相关,分化程度低的强于分化高的;而C-erbB-2过度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结论癌基因C-erbB-2产物可以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17.
隐性乳癌临床上触不到肿块,病理证实的乳腺癌多是腋下淋巴结先见转移或体检时X线发现,是比较少见的一种乳腺癌.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p^57KIP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 carcinoma,IDC)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4例IDC、15例乳腺导管内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15例乳腺良性病变和15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p^57KIP2蛋白的表达。结果IDC、DCIS、乳腺良性病变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p^57KIP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4.38%(22/64)、66.67%(10/15)、80.00%(12/15)、86.67%(13/15),在IDC与DCIS、IDC与乳腺良性病变、IDC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之间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在IDC中,p^57KIP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但与淋巴结转移阳性数目多少、组织学分级、肿块大小、患者年龄无关(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p^57KIP2基因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在乳腺癌组织中,p^57KIP2蛋白低表达可能是乳腺组织恶性转变以及乳腺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重要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19.
李晓梅 《中外医疗》2013,(30):187-188
目的探讨比较乳腺小管癌与浸润性导管癌中NY-BR-1的表达。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乳腺小管癌患者58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202例的病理石蜡切片作为研究标本,对所有标本进行NY-BR-1的检测,以及ER、PR、Her-2、Ki-67、nm23、MDR-1以及LRP的检测。结果乳腺小管癌与浸润性导管癌的NY-BR-1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umi.nalB型乳腺癌患者的NY-BR-1表达率明显高于LuminalB型乳腺癌患者(P〈0.05);浸润性导管癌Ⅰ、Ⅱ级患者的NY-BR-1表达率明显高于浸润性导管癌Ⅲ级患者(P〈0.05);乳腺小管癌的NY-BR-1表达率明显高于浸润性导管癌Ⅲ级患者(P〈0.05)。NY-BR-1表达与ER和PR的表达呈明显的正相关(P〈O.05),而与乳腺癌激素受体Her-2、Ki-67、nm23、MDR-1以及LRP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NY-BR-1在低分化癌中的表达率比较低,在高分化癌中的表达率比较高,乳腺小管癌与高分化乳腺癌和Luminal型乳腺癌具有相近的分析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apurinic/apyrimidinic endonuclease 1,APE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探讨APE1蛋白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02年1月~2012年12月东南大学附属江阴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经治的病理确诊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组织标本133例。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中APE1蛋白表达情况,并对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 结果 133例患者失访14例,有效随访病例为119例。患者中位年龄53岁, APE1蛋白阳性表达者96例(72.18%),阴性表达者37例(27.82%)。APE1蛋白阳性表达和雌激素受体状态、Her2表达以及分子分型相关(P<0.05),和年龄、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生存分析提示APE1蛋白阴性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S)优于阳性表达患者(P<0.05)。 结论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APE1蛋白表达与雌激素受体表达、Her2表达、分子分型相关。相比于APE1阴性表达患者,阳性表达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