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影  余月娟 《中医研究》2012,25(8):57-58
宋代成无(己)撰写的《伤寒明理论》《注解伤寒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伤寒论》全注本.成氏作为注解《伤寒论》的第一家,也是伤寒学派中卓有影响的先驱人物.本文对成氏的生平、学术地位和影响、学术成就进行了论述,并对《伤寒明理论》的主要内容、版本流传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总结了成氏注解的主要特点和独到之处,其中包括首创按证分类和以方立论的编写体例;开“方之有解”的先河,融会后世诸家之说,发仲景之所未尽等.为后来的症状鉴别诊断学、方剂学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导源作用.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版本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张仲景著作、名称和流传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并对注释家的移整考订及《伤寒论》作伪之书作了概述。对明·赵开美宋刻《伤寒论》和成无已《注解伤寒论》作了深入探索,从历代文献记录之《伤寒论》113方与赵刻本之112方分析;从《本草纲目》所引张仲景古本《伤寒论》,及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之释音加以研究;从《伤寒论》条文后之原文注释,及《太平圣惠方》所引桂枝汤加以印证等多方面分析,说明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更忠于“林校”小字本《伤寒论》。故笔者认为,成无己《注解伤寒论》要优于赵刻宋本《伤寒论》,是目前存世最佳版本。  相似文献   

3.
《注解伤寒论》金·成无己注,约撰于金·皇统三年(1144年)。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伤寒论》全文注解本。《伤寒论》经王叔和整理,宋·林亿等人校正,并于元祐三年(1065年)及治平二年(1088年)两次由官方刊行,成无己即据此版本作了全文注释。成氏对仲景书精研密谛,  相似文献   

4.
<正> 二、没有成无己的全面注解,伤寒学派的发展不会那样迅速成无己是宋金时代研究《伤寒论》的大家之一,著有《注解伤寒论》十卷,《伤寒明理论》三卷,《药方论》一卷.三种伤寒书,有注解,有论证,有论方,鼎足而立,相得益彰,浑然一体,构成成氏伤寒医书三种.其中《注解伤寒论》是其代表作,耗去了他毕生的精力.正因为他第一次对《伤寒论》旧本进行了全面的注解,《伤寒论》才得以广泛流传.由于《伤寒论》本身的临床实用价值确实很大,深得后世医家们的高度重视,因而研究《伤寒论》蔚然成风,队伍越来越壮大,使伤寒学派的发展,从起始阶段进入到兴旺阶段.  相似文献   

5.
成无已(约1066—1156)是最早在我区行医的著名中医学家。原籍聊摄(今山东聊城县)。知识广博,酷嗜典籍,医道精湛。在靖康耻变之后,家乡沦陷,被挈居临潢(今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南)。其好友王鼎记叙他曾亲到临潢目击成公治病,确系“百无一失”。成氏又是注释《伤寒论》的第一家,撰有《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伤寒明理方论》等名著。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成无己故乡聊摄何时陷入金国、成氏入金后居于何地、《伤寒论注解》及《伤寒明理论》何时撰成、何时刊刻、成无己生卒之年为何 ,元版《伤寒论注解》有何特征、李盛铎为何能得此书、该书何时从日本流入中国、今藏何处等诸多问题皆有详考。  相似文献   

7.
<正> 《伤寒论》是东汉时代张仲景的著作,原名《伤寒杂病论》,是祖国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一千多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为历代医家所推崇。但由于文字古奥,不好理解,说理深邃,不易贯通,因而给学习带来不少困难。自金代成无己撰写《注解伤寒论》以来,相继注解《伤寒论》者不下二、三百家之多,是四大经典著作中注释最多的一部典藉。其所以注释之多,原因在于虽经注释,仍不惬意,足以说明学习  相似文献   

8.
成无己 ,宋代山东聊摄人 ,后来聊摄并于金 ,晚年遂为金人。他博极研精 ,深造自得 ,本《内经》之意释仲景之书 ,以经注论 ,以论证经 ,开创以注解的方法研究《伤寒论》的先河 ,使后世能明伤寒之理 ,知伤寒之用 ,推动了伤寒学说的流传与发展。其所撰《注解伤寒论》10卷 ,是现存最早的《伤寒论》全注本 ,兹就其注论特色作一探讨。1 溯本求源 ,以经释论成氏采取“以经释论”的研究方法 ,始终运用《素问》、《灵枢》、《难经》等古典医经的学理 ,注解《伤寒论》条文方证 ,不仅使内、难、伤寒学理一脉相承 ,融会贯通 ,还起到经论结合 ,以论证经的…  相似文献   

9.
在中医古典著作中,若以注家之多来论,当首推张仲景的《伤寒论》。但是,《伤寒论》文简义深,真正做到注解其旨趣的,则亦寥寥可数。许叔微曾说:“读仲景论,不能博通诸医书,以发明其隐奥,专守一书,吾未见能也。”由此可见,注释《伤寒论》则亦非易易。为此,而对第一个注解《伤寒论》的大师——成无已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文字古奥,义理精深,要学好它,宜善择注释本。文章从诸多《伤寒论》注解本中,推介了6种版本,对其特点、所长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邓森涛 《国医论坛》2010,25(6):10-11
<正>霍乱是以突发性剧烈呕吐下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严重影响人体健康乃至生命,故《伤寒论》六经病篇后再以专篇论述。其中386条是霍乱病证治的重要条文,既有临床价值,又可反映出仲景的学术特色,惜其内容历来争议较大,特撰文述之。1历代有关医家注释简析《伤寒论》霍乱病篇第386条云:"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纵观历代医家对本条内容争议的焦点,主要在于"热多"与"寒多"、"欲饮水"与"不用水"方面。金·成无己在其《注解伤寒论》中写道:"头痛发热,则邪自风寒而来。中焦为寒热相伴之分,邪  相似文献   

12.
本文指出《注解伤寒论》释误之处有失于运用本训、未详脉象名误、不明词义致误、训诂无据及当释未释等几种情况,堪为注释古医籍之借鉴。  相似文献   

13.
清代医家徐彬的《金匮要略论注》是清代《金匮要略》注本中最早的全注本。研究该书的成书背景、注解特点、学术价值和学习方法等方面,重点介绍其极具特色的注释方法,认为该书作为《金匮》研究之名著,至今仍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方法学角度分析《伤寒论》历代注释之不足,可戒后世研习《伤寒论》者勿蹈其旧辙。方法:以历代注家注释《伤寒论》第一条(无方之论)和第十二条(群方之首)的内容为代表,以“朴学”之“言之有据”、“以经证经”、“孤证不立”等原则为标准,从方法学角度分析历代注释《伤寒论》之方法。结果:本文所例析之历代注释与注释方法,按“朴学”标准裁判,有失法度。结论:历代注释《伤寒论》于方法学方面存在不足,影响了历代注释结论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5.
后世医家对《伤寒论》中"郑声"的注解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从孔子《论语》中的"郑声淫"源头考述与《伤寒论》本身"郑声者,重语也"的注释。从对这两方面的考查发现,"郑声"并非指"郑诗"或"郑风",因而"淫"也非淫邪不正之意。"郑声淫"主要侧重于从音乐形式上描述郑声的特点——过度、繁复。这也正与《伤寒论》注释中的"郑重"、"重"之"数"、"频烦"之意相合。因此从这两方面考证可知,《伤寒论》中的"郑声"应指频繁、过度之絮语。  相似文献   

16.
目的:阐明仲景大柴胡汤方证的功效和实质。方法:梳理、分析《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中大柴胡汤方证的条文及注解,据《方剂学》界定"下法""和法"的概念,进一步推导大柴胡汤方证功效和实质。结果:从成无己对大柴胡汤方证的认识,结合"论大柴胡汤无通里攻下之用""‘大柴胡汤证’如是说""答关于‘论大柴胡汤无通里攻下之用’一文中的两个问题""《金匮玉函经》中大柴胡汤证及大柴胡汤方探析"等系列文章,较完整地论述了仲景大柴胡汤方无通里攻下之用,大柴胡汤证为少阳病本证。结论:成氏不认为大柴胡汤有通里攻下之用,而只有祛里热之功。但同时成氏认为小柴胡汤为和解少阳专方,不认为大柴胡汤专为和解少阳而设。  相似文献   

17.
凡名著,均有其较高的学术价值。美国学者M·J·阿德勒将名著的标志归纳为六个方面。笔者兹就其所云,结合仲景之《伤寒论》加以对比归纳,藉以说明《伤寒论》亦乃为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一、名著一般均拥有最广泛的读者,它们不是只风行一、二年,而是经久不衰的畅销书,这是名著的标志之一。仲景《伤寒论》自成无己首次注释以来,八百四十余年中,  相似文献   

18.
《伤寒论》源于《黄帝内经》,继承了其理论精髓,创立了完整的六经辨证体系。《伤寒论》是一座宝库,引来了不少寻宝者,自从《伤寒论》问世以来,不同时期的学者们纷纷为之做注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19.
从晋代王叔和编次《伤寒论》而使这一著作得以流传以来,历代注家不下数百,上至注解《伤寒论》的第一人成无己,下至近些年来有关《伤寒论》的诸多教材,皆认为阳明腑证的成因仅燥热之邪与肠中糟粕相结而已,从而忽视了水热、痰热、寒实及瘀热结于肠腑的阳明腑证。这是对《伤寒论》的误解,笔者在重温《伤寒论》后,觉得大有和同道商榷之必要,才不致悖逆仲景之旨。  相似文献   

20.
席军生  王勇 《中医研究》2006,19(6):60-62
现在比较通行的《注解伤寒论》版本主要是汪济川刻本和赵开美刻《仲景全书》本。笔者对两个版本的《注解伤寒论》的正文进行了全面的对比阅读,并以宋本《伤寒论》为参照,对两个版本的条文部分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①两个版本的正文内容基本一致;②两个版本正文文字存在一百多处差异,除去重复,共有63处,大多为字词的差异,重要的句段的差异有3处;③两个版本同宋本的差异都很多,学习《注解伤寒论》很有必要参照宋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