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诱导痰中嗜酸粒细胞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EOS)与患者肺功能(FEV1%)的相关性以及与接受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剂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40例急性加重期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者,检测其用吸入激素前、治疗1个月后的嗜酸细胞,肺功能( FEV1%)症状严重程度,记录吸入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剂量.结果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痰中嗜酸性粒细胞数与第一秒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 FEV1%)呈负相关(r=-0.691,P<0.01),与吸入激素量正相关(r=0.821,P<0.01),患者症状严重程度相关程度正相关(r =0.721,P<0.01).结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可作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诊断、严重程度的判定及其吸入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剂量的重要参考指标,其简单、可靠、无创、廉价,可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2.
检测哮喘患者诱导痰嗜酸粒细胞和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检测哮喘患者泼尼松治疗前后诱导痰嗜酸粒细胞 (EOS)和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ECP)水平的变化 ,并和健康人群 ECP作比较 ,评价诱导痰液分析在哮喘气道炎症研究中的作用。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哮喘发作期患者 38例 ,男 2 0例 ,女 18例 ;年龄 13~ 6 5岁 ,平均41.0岁 ;其中轻度 12例 ,中、重度 2 6例。诊断符合文献〔1〕标准 ;6周内无用皮质激素史 ;无高血压、糖尿病、消化道溃疡、白内障及青光眼病史。患者均口服泼尼松 0 .5 mg· kg- 1· d- 1 ,疗程 6日。正常对照组为健康人 2 5例 ,男 13例 ,女12例 ;年龄 15~ 6 3岁 ,平均 39… 相似文献
3.
哮喘患者诱导痰嗜酸粒细胞测定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监测哮喘患者诱导痰嗜酸粒细胞数,分析其与临床和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关系。方法:采集29例哮喘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3个月前、后的诱导痰液,检测痰液细胞分类计数和肺功能并记录症状。22例健康非吸烟者为对照。结果: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痰液嗜酸粒细胞百分数(E%)明显高于非急性发作期和对照组(P均〈0.05),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痰液E%较前明显减低(P〈0.01)。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痰液E%和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百分数预计值、FEV1/用力肺活量(FVC)均呈显著负相关(r=-0.743、-0.652,P均〈0.05),与峰呼气流速变异率(PEF%)呈显著正相关(r=0.806,P〈0.01)。结论:哮喘患者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增高,与临床病情、肺功能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测哮喘患者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探讨EOS在哮喘发病中的临床作用。方法:用诱导痰苏木素伊红染色法检测哮喘急性发作组70例、缓解组42例、健康对照50例诱导痰中EOS的数量。结果:哮喘急性发作组诱导痰EOS数量明显高于缓解期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急性发作中高度组EOS数量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诱导痰EOS是反映哮喘急性发作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变应性和气道高反应性炎症。嗜酸性粒细胞在气道局部区域的聚散反映着特应性哮喘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在气管哮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对正常人群与哮喘患者外周血、鼻粘膜的嗜酸性粒细胞进行检测,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在哮喘发病中的细胞学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雾化诱导痰液嗜酸性粒细胞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对过敏性哮喘诊断价值。方法对34例过敏性哮喘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超声雾化诱导引痰,并同时检测痰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结果过敏性哮喘患者痰液嗜酸性粒细胞阳性率为67.2%,健康对照组阳性率为0.13%(P<0.01);过敏性哮喘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阳性率为11.3%,健康对照组阳性率为0.07%(P<0.01)。结论诱导引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对过敏性哮喘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并且较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更为敏感,且易于检测,有利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氯雷他定对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患者痰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EB患者51例,治疗前3%高渗盐水诱导痰,查嗜酸性粒细胞数目及细胞总数,加用布地奈德干粉吸入和口服氯雷他定片治疗4周。结果治疗后51例患者痰中嗜酸性粒细胞数目及细胞总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氯雷他定能使痰中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数目减少,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Eotaxin)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哮喘专科收治的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35例、缓解期25例、正常对照组2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3组血清Eotaxin水平。结果急性发作组较缓解组、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缓解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急性发作组中重度发作组明显高于轻中度组(P〈0.01)。结论Eotaxin水平与哮喘病情变化一致,可以用来监测哮喘的气道炎症状况,判断治疗效果及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 (ECP)和白细胞介素 5 (IL 5 )与哮喘发病的关系 ,并评价诱导痰在哮喘研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高渗盐水雾化诱导痰液 ,以荧光免疫法和酶联免疫法对哮喘组 ,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组 ,健康组血清和诱导痰中ECP、IL 5水平进行同步检测并测定肺功能 (FEV1 /FVC)。结果 :大部分患者 (96 % )能耐受诱导痰检查。哮喘组急性期血清和诱导痰中不仅ECP及IL 5水平较其他各组明显升高 ,而且ECP与IL 5水平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 ,ECP或IL 5与FEV1 /FVC呈显著负相关性。结论 :ECP和IL 5在哮喘发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诱导痰检查具有安全、简便、结果重复性强的优点 ,用于哮喘的研究具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0.
哮喘患者诱导痰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白细胞介素5水平的改变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和白细胞介素-5(IL-5)和喘发病的关系,并评价诱导痰在哮喘研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高渗盐水雾化诱导痰液,以荧光免疫法和酶联免疫法对哮喘组,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组,健康组血清和诱导痰中ECP、IL-5水平进行同步检测并测定肺功能(FEV1/FVC)。结果 大部分患者(96%)能耐受诱导痰检查。哮喘组急性期血清和诱导痰中不仅ECP及IL-5水平较其他各组明显升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探讨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和哮喘患者诱导痰微量元素水平的差异及其与气道炎性反应特征的关系。方法检测EB、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支气管哮喘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诱导痰锌、铜、铁的水平并探讨其与痰炎性反应细胞比例的相关性。结果哮喘组的诱导痰锌、铜浓度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EB和CV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铁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高于EB和CVA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CVA组的铜浓度亦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诱导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比例与锌和铜的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EB和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诱导痰液中微量元素锌、铜、铁水平存在的显著差异可能是二者病理生理特征差异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IL - 4、IL - 5在哮喘诱导中痰嗜酸细胞 (EOS)炎症的作用。方法 :斑点分子杂交检测哮喘患者诱导痰中嗜酸细胞IL - 4、IL - 5mRNA表达。结果 :哮喘患者痰液中EOS细胞浸润密度增加 ,IL - 4、IL - 5mRNA表达比正常人明显升高 (p<0 .0 1) ,而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 :IL - 4、IL - 5mRNA表达增加可能在导致哮喘EOS气道炎症的过程中起信号途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超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9)
目的分析肺功能、气道嗜酸性粒细胞炎症及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对典型哮喘(CA)与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CA患者40例(CA组)、CVA患者50例(CVA组)及健康人员30例(对照组)肺功能指标、FeNO、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痰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EOR)等资料。结果CA组、CVA组最大呼气峰流速(PEF)显著小于对照组,FeNO、痰EOR、血清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CA组第1s用力呼气量(FEV1)、PEF均小于CVA组,FeNO、痰EOR、血清CRP水平均显著大于CVA组(P0.05);三组用力肺活量(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eNO对CA与CVA鉴别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0.05%、77.52%。结论肺功能、气道嗜酸性粒细胞炎症、FeNO对CA与CVA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了解哮喘患者痰中粒细胞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与哮喘有无关系.方法 用免疫分析法对哮喘急性发作期30例、缓解期20例患者和健康对照者20例痰中GM-(2SF、TNF-α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痰中GM-CSF、TNF-α水平急性发作期显著高于缓解期与健康对照组,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GM-CSF、TNF-α与哮喘的急性发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嗜酸性粒细胞在激素抵抗型哮喘(SRA)的发病机理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集SRA患者和非激素抵抗型哮喘(NSRA)患者的外周血,Percoll密度梯度法分离嗜酸性粒细胞,分别应用DPH染色荧光分光光度计测量嗜酸性粒细膜粘性和罗丹明123染色流式细胞仪测定其线粒体膜电位。结果SRA患者低密度嗜酸性粒细胞(HE)比例增加,嗜酸性粒细胞的膜粘滞度增加,线粒体膜电位的相对荧光强度下降。结论功能活跃的HE增多可能是SRA发生的机理之-,嗜酸性粒细胞膜流动性及线体膜电位的改变,有助于SRA和其他哮喘的鉴别。 相似文献
20.
嗜酸性粒细胞在激素抵抗型哮喘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嗜酸性粒细胞在激素抵抗型哮喘(SRA)的发病机理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集SRA患和非激素抵抗型哮喘(NSRA)患的外周血,Percoll密度梯度法分离嗜酸性粒细胞,分别应用DPH染色荧光分光光度计测量嗜酸性粒细膜粘性和罗丹明123染色流式细胞仪测定其线粒体膜电位。结果 SRA患低密度嗜酸性粒细胞(HE)比例增加,嗜酸性粒细胞的膜粘滞度增加,线粒体膜电位的相对荧光强度下降。结论 功能活跃的HE增多可能是SRA发生的机理之一,嗜酸性粒细胞膜流动性及线体膜电位的改变 ,有助于SRA和春他嗜喘的鉴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