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亢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70例甲亢性肝损害的临床资料。结果:①甲亢性肝损害的发生率为31%,肝损害发生率与年龄大小,甲亢病程,病情轻重呈正相关(P〈0.05);②肝功能损害以ALT升高为主(占85.1%);③治疗以控制甲亢为主,保肝为辅。结论:甲亢容易合并肝功能损害,肝功能损害的轻重程度与患者年龄大小、病程长短及病情轻重有关。甲亢性肝损害如诊断及时,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并肝损害临床特征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1年11月诊治的110例急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合并肝功能损害发生率,观察肝损害与性别、年龄、急性胰腺炎病情程度、类型、预后等相关性。结果:110例患者的70例患者肝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异常(63.64%);男性合并肝功能损害60.00与女性的68.00%无差异;肝功能损害年龄平均(55.02±12.48)岁无肝功能损害的(54.12±12.56)岁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重型急性胰腺炎肝功能损害发生率95.00%高于轻型急性胰腺炎的56.67%;胆源性胰腺炎中有肝功能损害80.00%高于非胆源性急性胰腺炎中肝功能损害44.00%。肝功能损害组住院(19.12±9.56)天长与无肝功能损害住院(14.27±7.34)天(P〈0.05);遗留糖尿病、胰腺假性囊肿、慢性复发性胰腺炎、死亡15.71%高于无肝功能损害的急性胰腺炎中的5.00%(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所致肝损害发生率较高,与胰腺炎病情、类型有关,对预后有不良影响,应经积极治疗原发病、保肝。  相似文献   

3.
护肝益肺颗粒防治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护肝益肺颗粒防治抗结核药肝损害的临床疗效及对结核病的毒性症状的治疗作用。方法:随机选取住院肺结核患者646例,分为预防治疗组205例,预防对照组208例,空白对照组126例,肝损害治疗组52例,肝损害对照组55例。预防治疗组在进行抗痨治疗(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基础上口服护肝益肺颗粒2个月(3次/d,4g/次);空白对照组仅给抗痨治疗(药物同预防治疗组)2个月;预防对照组在进行抗痨治疗(药物同预防治疗组)基础上口服肝泰乐2个月(3次/d,0.2g/次);肝损害治疗组用护肝益肺颗粒(3次/d,8g/次)保肝治疗1个月;肝损害对照组用齐墩果酸片(3次/d,20mg/次),护肝片(3次/d,4片/次)保肝治疗1个月。结果:预防治疗组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1.9%,预防对照组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4.8%,空白对照组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7.1%。肝损害治疗组药物性肝损害治疗后显效76.5%,肝损害对照组药物性肝损害治疗后显效40%(P〈0.01)。肝损害治疗组与肝损害对照组两组药物性肝损害患者肝功能恢复及主要症状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护肝益肺颗粒对肝损害治疗组与肝损害对照组肺结核症状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护肝益肺颗粒对因服用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损害有防治作用,且对结核病的毒性症状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损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肝脏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3年5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320例急性胰腺炎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肝损害的发生率、肝损害程度以及对病程的影响。结果:32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有128例合并有肝损害,占40.2%,其中轻症胰腺炎(MAP)238例,肝损害重症胰腺炎(SAP)8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较轻症急性胰腺炎肝损害发生率高(分别为95.7%和21.1%,二者比较P〈0.01)。SAP肝功能损害较MAP重,差异有显著性(P〈O.05)。结论:急性胰腺炎肝损害的程度与病情严重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所致肝损害的特点和分布。方法:对46例初诊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在治疗各阶段进行甲状腺功能、肝功能等检查,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甲亢患者较正常对照组肝功能异常有显著差异(P〈0.01),且以Gravers病人为著。积极治疗后肝功能异常能够恢复。结论:甲亢患者常伴有肝功能损害,早期检查有助于鉴别是否甲亢药物所致肝损害,积极的抗甲亢及护肝治疗可使肝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肝病患者的发病规律、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疗法对2005年3月至2007年3月弋饥山院的糖尿病性肝病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20例糖尿病性肝病患者男性12例(60%),女性8例(40%).脂肪肝15(75%)例;药物性肝损害5(25%)例。Ⅰ型糖尿病2例(10%),Ⅱ型糖尿病18例(90%),糖尿病病程大多为1-5年。16例(80%)患者无典型肝病症状。肝功能轻度损害11(55%)例,血糖重度升高者12(60%)例。经治疗后肝功能改善明显,且与血糖的下降呈一致性,16(80%)例患者好转出院。结论糖尿病性肝病最常见为脂肪性肝病,其肝功能损害轻微,血错升高明显,肝功能随着血糖的下降而得到改善。治疗以控制精尿病为主.大多数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复方甘草酸苷长程治疗的疗效及对停药后肝功能异常的对策探讨。方法:静脉注射复方甘草酸苷60mL,每日1次,连用18个月治疗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患者58例。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生化指标、病毒学改变情况,停药后情况及对策探讨。结果:(1)35例(74.5%)患者治疗后病情缓解稳定,生化指标改善;Child—Pugh积分下降;肝功能恢复正常或好转。(2)HBV DNA下降〉10^3拷贝/mL,HBeAg转阴率达33.3%(13/39)。(3)10例停药后,在3~6个月随访期间肝炎复发再次住院。停药后肝功能异常的治疗:2例用干扰素治疗1个月后出现黄疸、肝损害加重,立即停药保肝处理后缓解;8例患者未加任何抗病毒药物,经加强保肝、调节免疫等治疗后肝功能得到改善。结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伴有活动性病毒复制及肝炎时,长程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可改善肝功能,阻止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停药后肝炎活动不宜应用干扰素治疗。  相似文献   

8.
甲亢性肝损害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常见的肝脏并发症,以甲亢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肝功能异常等肝损害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改变为主要临床特征。通过跟随导师林兰教授学习,总结导师治疗甲亢性肝损害的经验为:甲亢性肝损害认为病机是肝郁脾虚,气滞、湿热、瘀血互结;认为甲亢性肝损害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分期论治;善用酸甘之品以健脾柔肝。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肝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共150例,所选患者均采用化学发光仪检测TT3、TT4、FT3、FT4水平;检测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移酶、碱性磷酸酶、血清总胆红素等水平反映肝功能改变情况.结果:本组150例患者中,合并有肝功能损害患者共46例,发生率为30.7%.男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肝损害发生率和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小于6个月的甲亢合并肝功能损害患者所占比例高于病程大于6个月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有肝功能损害的甲亢患者TT3、TT4、FT3、FT4水平分别显著高于无合并肝功能损害的甲亢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可合并有肝功能损害,与甲亢病程、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关,与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乙肝病毒(HBV)携带的肺结核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17例HBV携带的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予以2HRZE/4HR治疗,同时在强化期给以还原型谷胱甘肽护肝治疗,对照组58例予以2HRZE/4HR治疗。结果:治疗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16.8%,对照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42.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抗结核总有效率93.0%,对照组总有效率93.6%,抗结核化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乙肝病毒(HBV)携带的肺结核临床疗效好,可减轻抗结核药物肝的毒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