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集自医院的肾透明细胞癌组织(60例)及正常肾组织(20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情况。结果 PTEN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和正常肾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7%和5%(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TEN可作为评价肾透明细胞癌发生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
姜华  李元  陈一戎 《江苏医药》2012,33(5):525-527
目的研究GNAS1基因T393C多态性与肾透明细胞癌的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收集42例手术切除肾透明细胞癌的标本,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对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和健康查体者进行基因多态性的比较。结果在GNAS1基因T393C多态性与肾透明细胞癌的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GNAS1基因T393C多态性与肾透明细胞癌的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溶质载体家族12A5基因(SLC12A5)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癌基因图谱(TCGA)数据分析SLC12A5mRNA在肾透明细胞癌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应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分析法分析SLC12A5mRNA表达水平与肾透明细胞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SLC12A5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织,且与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总生存时间呈负相关。结论 SLC12A5mRNA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高表达,且与患者预后显著相关。该指标可作为预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的综合治疗的方法与价值。方法将3例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放化疗治疗方案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结果3例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治疗后,存活2年及以上为2例占66.7%,1例治疗后1年内死亡占33.3%。结论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仍是一类值得基础和临床探索研究的恶性肿瘤,应加强学习与研究,提高对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的认识与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造影在鉴别低回声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肾透明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腹部超声造影。分析所有患者的手术病理结果及超声造影表现,比较肾透明细胞癌与低回声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及超声造影诊断的准确性。结果67例肾肿块患者中,51例为肾透明细胞癌,16例为低回声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其中低回声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内部均质,血管发育畸形,微血管较少,血流阻力高,且为厚壁血管,流速缓慢。超声造影显示,肾透明细胞癌以快进快退为主,占比47.06%;低回声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以快进慢退为主,占比75.00%。肾透明细胞癌快进快退占比47.06%高于低回声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0,而快进慢退占比23.53%低于低回声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同进同退、慢进快退和慢进慢退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诊断肾透明细胞癌的准确率为92.16%,与低回声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93.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超声造影在鉴别低回声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肾透明细胞癌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肾细胞癌56例的CT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肾细胞癌的CT表现,探讨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该类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手术和病理证实的56例肾细胞癌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肾透明细胞癌48例,肾乳头状癌6例,肾嫌色细胞癌1例,肾集合管癌1例。上述各型有其特征性的CT表现,肾透明细胞癌呈不均匀而富血供;乳头状癌不均匀而少血供;嫌色细胞癌呈少血供改变,内可见星茫状强化;集合管癌累及肾皮质和肾髓质,呈少血供改变,边界不清。结论常见RCC亚型有其特征性的CT表现,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陈少锴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105-106
目的探讨miR-1256和miR143基因在人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调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的方法从转录水平对36例原发性散发的肾细胞癌和36例正常肾组织中miR-1256和miR143进行检测,采用Western-Blot方法从蛋白质水平来检测miR-1256和miR143基因在肾透明细胞中的调控和表达情况。结果研究结果 miR-1256在肾透明细胞的癌标本组织中的表达明显比对照组织中的低很多,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43在肾透明细胞的癌标本组织中的表达也明显比对照组织低很多,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1256和miR143基因的表达情况研究能对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MMP2和TGF-β1在人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3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癌与癌旁组织MMP2和TGF-β1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不同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43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MMP2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痛旁组织;癌与癌旁MMP2表达的差值随临床分期的升高而呈上升趋势.TGF-β1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巾的表达阳性率为32.56%(14/43),而癌旁组织均无表达;TGF-β1表达阳件的.肾透明细胞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均处于Ⅰ或Ⅱ级(期).结论 MMP2和TGF-β1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过度表达参与其浸润生长,侵袭转移等病理过程,对其检测为预后判断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超声造影观察肾内型肾透明细胞癌与尿路上皮癌的血流灌注特点,探讨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肾内恶性肿瘤患者105例,其中肾透明细胞癌57例,尿路上皮癌48例。对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比较2组间常规超声下的长径和回声特点;超声造影的增强时间差、增强达峰时间差、增强模式及增强强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增强时间差、增强达峰时间差对肾内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肾透明细胞癌组最大长径长于尿路上皮癌组(P<0.01),常规超声均以低回声为主;肾透明细胞癌组增强时间差和增强达峰时间差短于尿路上皮癌组(P<0.05)。2组造影后肿物增强模式均以快进快退为主,2组增强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提示增强时间差鉴别诊断肾透明细胞癌与尿路上皮癌的效能优于增强达峰时间差(Z=3.600,P<0.01)。结论 超声造影可以作为常规超声在鉴别肾透明细胞癌和尿路上皮癌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肾透明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病理结果为肾透明细胞癌的42例患者的超声造影结果进行列顾性分析,对肾透明细胞癌超声造影模式进行分型,并与病理分化程度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肾透明细胞癌超声造影模式分四型:Ⅰ型:快进快出型14例,Ⅱ型:快进慢出型9例,Ⅲ型:同进同出型9洲,Ⅳ型:慢进慢出型10例,前三型病理组织学表现为分化程度较低,血管成分及血管弹力层纤维丰富,间质成分较少;Ⅳ型病理组织学表现为分化程度较高,间质成分较多,血管成分较少。结论超声造影在肾透明细胞癌的诊断方面有一定的府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韩方征 《河北医药》2013,35(3):354-356
目的分析内皮细胞标记物CD34及CD31在不同亚型肾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标记的肾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与RCC临床病理及组织学分级关系,同时观察受体酪氨酸激酶(receptor tyrosine kinase,RTK)在不同亚型肾癌中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2008年3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128例肾癌患者,其中肾乳头状癌33例,肾透明细胞癌66例,肾嫌色细胞癌29例,CD34、CD31及RTK在不同亚型肾癌组织的表达均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果肾透明细胞癌与肾非透明细胞癌(肾乳头状癌、肾嫌色细胞癌)组织比较,CD34与CD31标记的MVD值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嫌色细胞癌与肾乳头状癌组织比较,CD34标记的MVD值显著高于CD31标记的MV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4与CD31标记的MVD值均与肾透明细胞癌的临床分期及组织分级呈明显负相关,而与肾非透明细胞癌的临床分期及组织分级无相关性。RTK在肾乳头状癌的表达中,部分受体均具有显著相关性,而在肾透明细胞癌及肾嫌色细胞癌的表达中,所有受体指标均无相关性。结论内皮细胞标记物CD34与CD31均可显示RCC组织中的MVD值,且显示结果较为清晰,其中CD34显示更加明显,而通过检测RTK在不同亚型肾癌中表达之间的相关性,能够更加准确地判定肾乳头状癌的预后情况,为临床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陈清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532-533
目的对比肾透明细胞癌治疗过程中使用B超检测与CT灌注成像辅助检测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到2011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被确诊为肾透明细胞癌患者作为治疗的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在这些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治疗过程中进行一个常规的治疗用药时,对治疗组患者采用CT灌注成像检测跟踪辅助治疗,对照治疗组则采用B超检测跟踪辅助治疗。根据两组的治疗过程中的跟踪检测数据来判断患者病况将以检测报告作用一个依据用患者进行相对应的治疗。根据两组治疗组的患者治疗情况来判定二种跟踪治疗检测手段的临床检测价值。结果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发现,肾透明细胞癌CT灌注成像技术可以得出较好的跟踪检测数据对肾透明细胞癌进行治疗,治疗组的在临床治疗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均<0.05,均具有统计判定意义。结论 CT灌注成像在对肾透明细胞癌的跟踪治疗上检测结果精确,对于肾透明细胞癌的治疗效果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医学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肾嫌色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的肾细胞癌,约占同期肾癌的4%~5%。1997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和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将肾细胞癌重新分为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细胞癌(又称嗜色细胞癌)、嫌色细胞癌、集合管癌和未分类肾细胞癌等五种类型。因为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表现与常见肾细胞癌相似,病理诊断把握不准,易与肾透明细胞癌和嗜酸细胞腺瘤混淆,所以了解此癌其临床及病理学特点对指导临床工作十分重要。本文观察了5例肾嫌色细胞癌,分析镜下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特征,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肾透明细胞癌的超声造影表现与病理分化程度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细胞癌是成人最常见的肾实质恶性肿瘤,约占85%~95%.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年发病率增加1.9%.肾细胞癌中又以肾透明细胞癌最常见,本文对肾透明细胞癌在超声造影上的表现及其病理分化程度进行综述以期待对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肾癌的CT征象及其病理表现。方法对已经病理证实的肾细胞癌的CT表现和病理所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透明细胞癌,2例颗粒细胞癌,1例囊性肾细胞癌,2例乳头状癌,1例集合管癌。其中颗粒细胞癌和囊性肾细胞癌均归于透明细胞癌,此型血供丰富,增强扫描后强化明显,不复杂性囊变为其特征;集合管癌较少见,CT表现缺乏特异性。结论各型肾细胞癌CT表现差异较大,组织学类型确诊仍依靠病理。了解其CT表现与病理之间的关系有助于CT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中胸苷酸磷酸化酶(TP)和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3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TP和HIF-2α的表达。结果 TP和HIF-2α主要表达在肾透明细胞癌肿瘤细胞胞核中。TP在43例肿瘤组织均有表达,TP的表达和肾透明细胞癌的a分期、远处转移和微血管密度有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HIF-2α阳性表达21例,阳性表达率为48.84%。HIF-2α的阳性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的远处转移有关(P0.05),而与分期、淋巴结转移和微血管密度无关(P0.05)。TP和HIF-2α表达呈正相关(r=0.837,P0.001)。结论检测TP的表达对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预后有指导意义。HIF-2α和TP共同参与了肾透明细胞癌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7.
<正>肾癌是源于肾小管或肾集合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据统计肾癌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1],且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病因尚不清楚。肾癌的主要类型有肾透明细胞癌、肾乳头状腺癌、肾嫌色细胞癌等。其中肾透明细胞癌是一种最常见的肾实质恶性肿瘤,约占肾癌的80%3%[1],且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病因尚不清楚。肾癌的主要类型有肾透明细胞癌、肾乳头状腺癌、肾嫌色细胞癌等。其中肾透明细胞癌是一种最常见的肾实质恶性肿瘤,约占肾癌的80%85%左右[2],生物学行为极为复杂,对放疗和化疗均不敏感,约有40%以上患者在有效治疗后仍复发[3]。对于其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CL5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某院肿瘤科治疗的100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将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的趋化因子CCL5水平,分析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CL5表达的差异性、CCL5与肾透明细胞癌病理特征的关系、CCL5与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总体生存率的关系。结果:观察组CCL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肿瘤组织中CCL5表达阴性、弱阳性、中阳性、强阳性的比例与癌旁组织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CCL5表达与肿瘤病理分期、肿瘤分级、肿瘤大小等密切相关,在分化低、级别高、直径大的肿瘤,CCL5表达越高(P<0.05),而与年龄、性别无显著关联(P>0.05);CCL5高表达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低于CCL5低表达的患者(P<0.05)。结论:趋化因子CCL5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病理特征及预后有显著相关性,CCL5表达越高,病理恶性程度越高,预后越差,可作为临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监测指标和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埃兹蛋白(Ezrin)和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在肾透明细胞癌及癌旁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方法检测45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肾组织中Ezrin和E-cadherin的表达情况.结果:45例癌组织Ezrin异常表达率84.4%(38/45),癌旁正常肾组织Ezrin异常表达率40%(18/45),Ezrin在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肾组织(χ2=18.9,P<0.005);45例癌组织E-cadherin异常表达率73.3%(33/45),癌旁正常肾组织E-cadherin异常表达率35.6%(16/45),E-cadherin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异常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肾组织(χ3=12.9,P<0.05);两者呈负相关;Ezrin和E-cadherin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静脉瘤栓形成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病理分期无相关性(P>0.05).结论:Ezrin和E-cadherin与肾透明细胞癌的浸润转移有关,可能作为预测肾癌转移和判断预后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肾脏原发的乳头状肾透明细胞癌和梭形细胞肉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结合文献回顾分析1例原发性肾脏乳头状肾透明细胞癌和梭形细胞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及治疗随访情况。结果患者在笔者所在医院行右肾癌根治术、病理诊断为肾双原发恶性肿瘤(乳头状肾透明细胞癌和梭形细胞肉瘤)。行免疫治疗及生物反馈免疫化疗,门诊随访11个月无复发。结论原发性乳头状透明细胞癌和梭形细胞肉瘤少见,起病隐匿,无明显临床症状,一般以腰部疼痛为主,可伴肉眼血尿,但不易诊断,需借助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确诊。根治性肾切除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措施,化疗对患者的生存期有一定的影响,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