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苯醋酸抗脑胶质瘤颅内移植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苯醋酸对脑胶质瘤小鼠模型的诱导治疗,观察治疗后肿瘤细胞的变化,以评估其在体内治疗恶性脑肿瘤的效果。方法:将G422鼠脑胶质瘤细胞移植到昆明鼠脑内,并将其平均分为5组。其中3组为苯醋酸钠用药组,分别用1200,800,400mg.kg^-1.d^-1,自移植后的当天开始用药,连续用药14d;对照组用同样的方法注射等量的盐水;另一组为卡氮芥组,20mg.kg^-1及1次注射。  相似文献   

2.
SpragueDawley大鼠28只,随机分为4组:①对照组:n=10,大鼠腹腔注射(ip)生理盐水(NS)2ml·kg-1;②利血平组:n=6,大鼠ip利血平2.0mg·kg-1;③苯海索组:n=6,大鼠ip苯海索3.0mg·kg-1,每隔4h给药1次,共5次;④苯海索加利血平组:n=6,大鼠ip苯海索3.0mg·kg-1,每隔4h给药1次,共5次,最后一次给药时同时ip利血平2.0mg·kg-1。各组动物均在最后一次给药后1h断头取脑,分出皮层、海马、间脑和脑干。荧光法测定各脑区单胺递质含量。单胺递质包括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和5羟吲哚乙酸(5HIAA)。结果:①利血平使大鼠皮层、脑干、间脑和海马NE、DA、5HT显著下降,5HIAA显著升高;②苯海索使大鼠皮层、脑干、间脑和海马NE、DA、5HT和5HIAA显著升高;③苯海索和利血平联合用药后,大鼠间脑DA、海马NE显著升高,皮层、脑干、间脑和海马5HIAA显著升高。结果提示:利血平可以耗竭脑内单胺递质,苯海索可以提高脑内单胺递质的浓度,苯海索可以拮抗利血平耗竭脑内单胺递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游潮  徐学君 《四川医学》1999,20(5):442-444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cm yb 反义寡核苷酸对脑胶质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理。方法:建立C6 脑胶质瘤细胞动物模型,并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2 只),用正义、反义cm ybSON和生理盐水瘤区原位注射。动态观察肿瘤的病理组织学改变,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肿瘤细胞在不同时间及不同对象的凋亡情况。结果:反义SON治疗后的胶质瘤内可见较多炎性细胞浸润和钙化灶;反义治疗组凋亡细胞分别为第4 天34% ,第8 天271% ,第12 天461% ,第16 天484% ,是正义治疗组和对照组相应时段凋亡细胞的35 倍以上(P< 0.05)。结论:cm yb 原癌基因对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cm yb 反义寡核酸能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对瘤细胞生长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国产人静脉血丙种球蛋白(IVIG)对病毒性心肌炎的保护及治疗作用,取BALB/c小鼠随机分为IVIG保护组与治疗组。保护组接种柯萨奇B3病毒(CVB3)后,立即使用剂量分别为200mg·kg-1·d-1、500mg·kg-1·d-1、1g·kg-1·d-1的IVIG7天。治疗组则将接种CVB3后存活到1周的小鼠,使用上述三个剂量的IVIG治疗7天。14天后处死动物。分别评价生存率、体重(BW)、心脏重量(HW)、心脏重/体重及心肌炎症的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保护组中500mg及1g组动物存活率100%,未发生心肌炎症;200mg组生存率为95%,个别动物有轻微心肌炎症发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心肌炎症均有减轻,发病症状减轻或消失,生存率提高,BW增加,HW及病灶面积较小,但200mg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500mg及1g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人血冻干IVIG对CVB3感染后的动物有保护及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探讨去甲二氢愈创木酸对恶性胶质瘤细胞裸鼠移植瘤的作用,方法采用光镜和电镜观察移植瘤细胞的形态变化,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分析;用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细胞中GFAP、PCNA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NDGA可明显降低裸鼠移植瘤的成瘤率;(2)NDGA能抑制移植瘤细胞的生长和诱导其分化,使细胞增殖受阻于G1→S期。结论:NDGA在体内与体外有相同的抗胶质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探讨抗癌新药紫杉醇有否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应用MTT比色法、培养细胞HE染色、琼脂糖凝胶电泳、流式细胞仪观察到多行性胶质母细胞瘤BT325株在紫杉醇作用下发生凋亡,将其作用于小鼠胶质瘤细胞G422动物模型,计算抑瘤率、观察瘤细胞形态及分析DNA片段。结果:BT325细胞在紫杉醇作用下,细胞生长被明显抑制,细胞分裂阻滞在G0/G1期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具有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学特征;小鼠皮下G422胶质瘤在紫杉醇作用下肿瘤抑制率明显增加,细胞形态学表现及琼脂糖凝胶电泳证实其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结论:紫杉醇具有明显的抗胶质瘤作用  相似文献   

7.
丹皮总甙对小鼠化学性肝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丹皮总甙(TGM)的抗肝炎作用。方法采用CCl4和DGalN诱导小鼠化学性肝损伤模型。结果TGM可降低CCl4和DGalN所致血清ALT、AST的升高,减轻CCl4和DGalN所致肝脏变性和坏死程度,预防给药效果优于治疗给药,其中以50mg·kg-1剂量组给药7天效果最佳。结论TGM对化学性肝损伤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蝎毒抗癌多肽(antineoplasticpolypeptidefromButhusmartensivenom,APBMV)对肝癌H22带瘤小鼠NK细胞活性,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增殖,迟发型超敏反应和血清溶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接种H22细胞24h后的带瘤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5Fu组(5Fu10mg·kg-1),APBMV组(APBMV003mg·kg-1,腹腔注射),APBMV+5Fu组(APBMV003mg·kg-1+5Fu10mg·kg-1,腹腔注射),连续给药5d。给药期间及给药后对带瘤小鼠进行相应的处理,观察经治疗后H22带瘤小鼠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APBMV组及APBMV+5Fu组带瘤小鼠的NK细胞活性和DNCB诱导的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明显增强,淋巴细胞转化指数明显增高,与对照组及单用5Fu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或P<0.001);APBMV单独应用使带瘤小鼠白细胞计数显著提高(与对照组相比P<001),5Fu组白细胞计数明显减少(与对照相比P<001),APBMV与5Fu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9.
用酸性牛神经肽1(ABNP1)进行了对抗吗啡引起小鼠竖尾的实验研究和ABNP1的成瘾实验。结果表明:05g/kg的ABNP1可以100%地抑制吗啡引起的小鼠竖尾;025%的ABNP1可50%地抑制吗啡引起的小鼠竖尾;0125g/kg的ABNP1可10%地抑制吗啡引起的小鼠竖尾。每只小鼠每d给于050,025和012g/(kg·d)的ABNP1,连续10d给药之后,给于5mg/kg的纳洛酮催瘾后作跳台试验。结果:无一只小鼠跳下跳台。提示:ABNP1具有抑制吗啡的兴奋作用且在实验浓度内不具有成瘾性。  相似文献   

10.
IL-3基因修饰的G422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体内致瘤性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IL-3基因治疗脑胶质瘤的可能性。方法:以重组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作为基因转染的载体,在体外将鼠IL-3基因转染G422小鼠胶质母细胞瘤细胞,RT-PCR检测IL-3基因转染的G422细胞中是否有转基因的mRNA转录;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分泌的IL-3的水平;MTT法检测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IL-3基因转染;IL-3基因转染G422细胞接种小鼠皮下,观察肿瘤的发生和小鼠的存活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诱导分化剂苯乙酸对胶质瘤细胞C6的诱导分化作用,并在分子水平上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细胞计数和〔3H〕-TdR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结果:苯乙酸对细胞增殖存在剂量(25mmol/L,50mmol/L)依赖性抑制;免疫细胞化学检测CPM值降低,肿瘤细胞DNA合成减少;细胞周期分析G0/G1期所占比例下降,S期相对升高。结论:苯乙酸可阻抑细胞增殖周期,使细胞周期增殖循环中止于S期中DNA合成准备期S0期,DNA合成减少,抑制细胞增殖。其作用机理为抑制细胞周期中G1期的RNA和蛋白质合成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a nontoxic differentiation inducer, sodium phenylacetate (NaPA) on breast cancer MCF-7 and MDA-453 cells in vitro. Methods The anchorage growth assay, ELISA, immunofluorescence analysis and electron microscopy were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NaPA on MCF-7 and MDA-453 cells. Results NaPA treatment resulted in a dose-dependent inhibition of MCF-7 or MDA-453 cell growth, including anchorage-dependent and anchorage-independent growth, but il did not significantly inhibit the growth of normal amnion tissue Wish cells and adult hepatic cells L-02. In addition, NaPA could enhance the expressions of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 HLA ) class Ⅰ and Ⅱ molecules on the surface of MCF-7 and MDA-453 cells. Electron micrographs demonstrated richer rough endoplasmic reticulum,mitochondria in NaPA-treated MCF-7 and MDA-453 cells, in contrast to the scant before-mentwned structures but scattered cytoplasmic polyribosomes in the untreated ones. Conclusion NaPA is effective in inducing phenotype revers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breast cancer, and potential in cancer intervention.  相似文献   

13.
Differentiationtherapyisanattractivealter nativeincaseswherecytotoxictherapyisnotef fective .Theunderlyinghypothesisisthatneo plastictransformationresultsfromdefectsincel lulardifferentiation ;inducingtumorcellstodif ferentiatewouldresultinreversalofitsm…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抗肿瘤药物苯乙酸钠(NaPA)对体外培养的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抑制率、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流式细胞仪等方法,观察不同浓度NaPA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生长、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结果:NaPA对A549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且呈剂量时间依赖性,最大抑制率可达79%。NaPA可阻滞A549细胞的细胞周期,使G1/G0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同时诱导A549细胞的凋亡,凋亡率最高可达30.5%。结论:苯乙酸钠抑制A549细胞生长,其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NaPA使细胞周期抑制于G1/G0期和诱导细胞凋亡而实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亚甲蓝(MB)对大鼠脑胶质瘤C6的增殖抑制及与化疗药物1,3-双(2-氯乙基)-1-亚硝基脲(BCNU)的协同抗肿瘤作用.方法:用MTT比色法测定MB对C6细胞的抑制作用,观察MB和BCNU对Wistar大鼠C6胶质瘤模型的治疗效果.结果:MB对C6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MB、BCNU联合应用与BCNU的单独应用对C6大鼠肿瘤模型的作用有明显差别(P<0.01).结论:MB对C6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与BCNU具有协同的抗胶质细胞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髓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 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MDSCs)的影响及其抗肿瘤免疫的作用。方法: 建立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模型,用白藜芦醇(白藜芦醇组,n=6)和PBS(对照组,n=6)分别灌胃处理,测量肿瘤体积和重量;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体内各群MDSCs细胞比率;用免疫磁珠分选技术分离出荷瘤小鼠脾脏粒系MDSCs(G MDSCs)及单核系MDSCs(M MDSCs),经白藜芦醇分别刺激12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G MDSCs凋亡及M MDSCs分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白藜芦醇组荷瘤小鼠肿瘤体积显著减小(P<0.05),肿瘤重量减轻(P<0.01),脾脏中总MDSCs、M MDSCs比率无明显变化,G MDSCs比率下调;肿瘤组织中总MDSCs和G MDSCs比率均显著减少(P均<0.05),M MDSCs比率无显著差异。白藜芦醇分别处理G MDSCs、M MDSCs后,早期和晚期凋亡的G MDSCs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M MDSCs表面CD11c和F4/80的表达显著上调。 结论: 白藜芦醇可通过促进G MDSCs凋亡和M MDSCs分化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17.
人骨形成蛋白-2诱导人脑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对体内、外人脑胶质瘤SHG44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绘制rhBMP-2作用前、后的SHG44细胞生长曲线,MTT法测定rhBMP-2对SHG44细胞增殖的作用;以流式细胞仪、电镜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别检测其细胞周期、超微结构和DNA片段改变;观察局部注射rhBMP-2对裸鼠皮下SHG44胶质瘤增长的影响。结果 流式细胞检测显示,rhBMP-2可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在苯乙酸钠(NaPA)调控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细胞增殖和凋亡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在PC-3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NaPA,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PC-3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同时用RT-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在mRNA水平的表达。 结果 在体外经不同剂量NaPA处理后的PC-3细胞,随着NaPA浓度的增加则增殖指数(PI)逐渐降低(P<0.001);凋亡细胞数逐渐增多(P<0.001):在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过程中,PDGF在mRNA水平随NaPA剂量的增加,表达量降低(P<0.001)。 结论 PDGF基因可能在由苯乙酸钠调控的前列腺癌细胞系PC-3细胞增殖和凋亡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Go6976阻断EGF的促ER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GF)在体外和裸鼠模型体内促进雌激素受体(ER)阴性乳腺癌细胞株增殖作用,以及应用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Go6976对该作用的影响。方法:以流式细胞技术研究EGF和Go6976对ER阴性乳腺癌细胞株细胞周期的影响,连续观察二者干预下的裸鼠乳腺癌模型的种植瘤生长情况7周。结果:流式细胞检测显示EGF组与对照组相比G2/M和S期细胞百分比增加,增殖指数(PI)达到0.31,EGF有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作用,EGF Go6976组G0/G1期细胞占91.54%,PI为0.09(P<0.01),显示Go6976有抑制EGF的促增殖作用。对裸鼠种植瘤的生长观测显示EGF组肿瘤体积增长最快,而Go6976组肿瘤体积增长最慢。在肿瘤重量观察中,EGF组肿瘤较对照组增加约78%(P<0.01),显示EGF可以促进ER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435S在裸鼠体内生长,而Go6976 EGF组与EGF组比较,种植瘤重量减少(P<0.01),显示Go6976可以抑制EGF的促肿瘤增殖作用。结论:EGF家族的生长信号无论在体外试验还是在裸鼠模型体内实验中都显示有促进ER阴性乳腺癌细胞的增殖的作用。PKC作为EGF家族信号传递过程的重要参与者,抑制其活性可以对EGF信号起到反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RNA致敏树突状细胞治疗胶质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肿瘤RNA致敏树突状细胞(DC)治疗颅内荷瘤小鼠,观察DC疫苗对脑胶质瘤的治疗作用,探讨免疫反应的机理,为DC疫苗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用G422胶质母细胞瘤RNA冲击致敏DC制成DC疫苗,检测DC疫苗的CTL活性,瘤内和皮下两种途径注射荷瘤小鼠以进行免疫治疗,观察小鼠生存期,并与PBS、单纯DC组进行比较,同时检测血清IFN-γ、IL-2、IL-10、IL-4等细胞因子,并行病理检查。结果:DC疫苗的CTL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种途径注射DC疫苗,治疗组小鼠生存时间均明显延长(P<0.01),血清IFN-γ显著升高(P<0.01),IL-10明显下降(P<0.05),病理提示肿瘤出现坏死。两种注射途径间以上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肿瘤RNA冲击致敏DC注射荷瘤小鼠具有明显的免疫治疗作用,能显著延长动物生存期,并能诱导特异性抗肿瘤细胞免疫反应,其机理主要是Th1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且免疫反应的程度与注射途径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