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非插管条件下单纯吸入七氟烷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ASAⅠ级择期行斜疝、鞘膜积液、血管瘤等短小手术的患儿60例,年龄1~8岁,随机分为氯胺酮组(K组)和七氟烷组(S组),各30例.2组术前均给予阿托品0.01~0.02mg/kg肌内注射.K组给予氯胺酮6mg/kg肌内注射,入睡后开放静脉,常规监测,面罩吸氧,术中如有体动,则静脉追加氯胺酮每次1~2mg/kg.S组给予5%七氟烷吸入诱导,氧流量8L/min,以加压面罩吸入,患儿入睡后开放静脉,监测心电图、血压、氧饱和度,以及呼末二氧化碳分压和七氟烷的浓度.术中氧流量调整为1L/min,根据体动、心率和血压等情况调节七氟烷的吸入浓度,使呼出浓度维持在2.5%~3.0%,如呼吸抑制则行面罩机控呼吸.手术结束时停吸七氟烷,氧流量恢复至8L/min,直至自主呼吸平稳,再给予普通面罩吸氧.比较2组的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以及术中心率、血压和氧饱和度的变化.同时观察2组的不良反应.结果 S组的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分别短于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的心率、血压、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均未发生呛咳、喉痉挛、流涎等不良反应;苏醒期,2组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躁动发生率S组高于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七氟烷的诱导时间及苏醒时间均较氯胺酮快,而在非插管情况下,全凭七氟烷吸入更适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2.
刘小平  钟廷惠 《四川医学》2011,32(6):842-844
目的比较七氟烷吸入麻醉和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小儿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术对术中维持、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40例6个月~6岁择期行唇腭裂修复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n=20):七氟烷吸入麻醉组(S组)和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组(P-R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诱导前(T0)、插管时(T1)、手术即刻(T2)、手术15min(T3)、手术30min(T4)及清醒拔管(T5)时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及拔管时间,并观察术后恶心、呕吐(PONV)、苏醒期躁动(EA)、呼吸抑制及嗜睡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七氟烷吸入麻醉和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均适用于小儿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七氟烷在婴儿眼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方法选择ASAⅠ级、择期行眼科手术患儿4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七氟烷全凭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全麻,观察麻醉诱导期及维持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苏醒质量及相关时间。结果七氟烷吸入麻醉术中循环波动小,苏醒及清醒快,手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氯胺酮静脉麻醉组。结论七氟烷全凭吸入麻醉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婴儿眼科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或复合七氟烷与纯七氟烷全麻分别用于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手术对术后躁动(EA)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2年10月间12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扁桃体、腺样体手术的学龄前患儿分为三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组(Ⅰ组)、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组(Ⅱ组)和纯七氟烷吸入全麻组(Ⅲ组),每组40例。术中根据患儿的血压心率变化调整七氟烷吸入浓度和丙泊酚泵注速度。观察患儿术后苏醒、拔管情况及术后躁动发生情况。结果Ⅰ组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少于Ⅱ组和Ⅲ组[(4.03±1.38)vs(9.42±1.21)vs(10.22±1.71)min,(5.15±1.27)vs(9.68±1.58)vs(11.64±1.78)min,(5.89±1.60)vs(10.58±2.10)vs(12.18±2.30)min,P0.001];Ⅰ组、Ⅱ组儿童麻醉后躁动评分(PAED)≥10分的例数少于Ⅲ组(15 vs 27,P0.001;16 vs 27,P0.05),Ⅰ组、Ⅱ组四点法EA评分≥3分的例数少于Ⅲ组(11 vs 11 vs21,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或复合静吸复合七氟烷麻醉用于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手术,较单纯七氟烷吸入麻醉术后躁动的发生率低,其中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术后苏醒更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七氟烷复合麻醉方法对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术患儿60例,年龄4~7岁,ASAⅠ级,按病例资料中麻醉方法分为瑞芬太尼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泵注和吸入七氟烷复合麻醉;对照组给予吸入七氟烷全凭麻醉;记录两组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躁动评分。结果: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组在患儿躁动评分比例、躁动例数及躁动时间大于15 min患儿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和麻醉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麻醉方法可以明显减少全麻苏醒期躁动,效果优于全凭七氟烷吸入。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七氟烷面罩吸入麻醉用于小儿深静脉置管时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住院患儿87例,入室后予氧流量5L/min,6%七氟烷吸入诱导,直至患儿睫毛反射消失,维持浓度3-4%,保留自主呼吸,监测生命体征.常规消毒铺巾行颈内静脉或段静脉穿刺留置Arrow导管.结果 睫毛反射消失的时间为52±10秒,针刺反应消失时间为112±15秒,手术时间10±6分钟,术中所有患儿均保持自主呼吸且顺利完成深静脉置管术,术毕停药后病人完全清醒的时间为7.8±4.3分钟.结论 七氟烷用于小儿短小手术,诱导快速.苏醒迅速,安全可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七氟烷在小儿唇腭裂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50例7个月~13岁患儿,患儿均不给予术前药,入手术室后面罩直接吸纯氧加七氟炕,合作者逐步升高七氟烷的吸入浓度;不合作的直接给七氟烷8%诱导插管。术中全凭七氟烷麻醉,保留自主呼吸。结果七氟烷吸入诱导成功率100%,睫毛反射消失时间为(76±45)s,拔管时间为(6.5±2.3)min,苏醒时间(12.2±2.3)min,呼吸道分泌物少,气道耐受性好,血流动力学稳定。结论七氟烷吸入用于小儿诱导、苏醒迅速,安全可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儿童颌面外科短小手术七氟烷麻醉后苏醒期躁动(Emergency agitation,EA)的抑制作用.方法:择期口腔颌面部手术患儿35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uesthesiologists,ASA)Ⅰ级2~5岁,体重15~26 kg,随机分为2组,氯胺酮组(K组,n=20)和对照组(C组,n=15),2组患儿麻醉方法相同,8%七氟烷吸入诱导后罗库溴铵0.6mg/kg静脉注射后经鼻气管插管,术中机械通气2%~3%七氟烷吸入维持,K组术毕前10 min静脉推注氯胺酮0.5 mg/kg,C组生理盐水,2组均于术毕停用七氟烷,待患儿苏醒后采用儿童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Pediatric anesthesia emergence delirium,PAED)量表评估并记录EA发生率,不良反应和监护室停留时间.结果:2组儿童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K组儿童术后EA发生率明显少于C组(P<0.01),但术后不良反应及监护室停留时间无差异.结论:氯胺酮能有效减少儿童经七氟烷麻醉口腔颌面部手术术后苏醒期EA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面罩吸入七氟烷联合地佐辛在乳腺肿块切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红娟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2):94-94,108
目的观察七氟烷联合地佐辛用于乳腺肿块切除手术时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ASAⅠ~Ⅱ级的女性患者,无呼吸系统疾病史。地佐辛5mg静脉注射后,面罩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监测并记录MAP,BP、HR、SpO2变化及恶心呕吐发生率、苏醒期烦躁、躁动发生例数。结果所有病例均在面罩吸入麻醉下完成手术,麻醉时间(40±9)min,术中BP、P、SPO2平稳。呼吸抑制1例,停药后苏醒时间为(8±2.5)min,术后无恶心呕吐发生,所有患者均无不良记忆及烦躁、躁动等症状。结论地佐辛联合面罩吸入七氟烷用于乳腺区段切除手术是一种安全简便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七氟醚全凭吸入诱导和维持麻醉在日间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术前常规禁食禁饮,入手术室后监测心电图(ECG)、心率(HR)、无创血压(NIBP)和血氧饱和度(SpO2),高流量吸入七氟醚进行麻醉诱导,插入食管引流型喉罩,全程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保留患者自主呼吸,必要时手控辅助通气,维持呼末二氧化碳分压(PET CO2)(35~45) mm-Hg.缝皮结束时停用吸入麻醉药,患者拔除喉罩通气道后送回麻醉恢复室观察.记录诱导时间、停药至喉罩拔除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呼之睁眼)和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结果:所有病例麻醉过程平稳,顺利完成手术,围术期均未发生低氧血症、CO2蓄积,血流动力学平稳,手术时间(25~60) min.诱导时间为(2.8 +0.6)min,停药至喉罩拔除时间为(2.8±1.6)min,意识恢复时间为(4.7±0.8) min,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为(28.8±3.9)min.结论: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过程平稳,苏醒迅速,可以满足妇科腹腔镜日间手术的麻醉要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择期行短小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七氟烷组( S组)和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组( SR组),每组20例,术前均予七氟烷吸入后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 mg/kg、阿托品0.01 mg/kg、芬太尼3μg /kg,行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麻醉维持,SR组采用瑞芬太尼6μg/kg·h持续静脉泵注,复合七氟烷吸入;S组仅七氟烷吸入,手术开始追加芬太尼2μg/kg,术毕拔除气管导管观察呼吸无异常送入麻醉后监测治疗室( PACU);记录两组患儿诱导前( T0),插管时( T1),插管后5 min (T2)、手术开始(T3)、手术开始后5 min(T4)、手术结束(T5)、拔除气管导管时(T6)及拔管后5 min(T7)的心率( HR)、平均动脉压( MAP)、脉搏氧饱和度( SpO2)变化,比较两组患儿术后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后呼吸道事件发生情况,对患儿进行苏醒期躁动评分( PAED)和疼痛评分( FLACC)。结果:两组患儿麻醉过程平稳,气管插管、拔管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拔管时间、苏醒时间SR组比S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患儿PAED评分,SR组术后躁动低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FLACC评分比较无差异,SR组术中七氟烷用药量少于S组( 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易于维持,苏醒快,术后躁动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面罩七氟烷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麻醉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优点.方法 60例ASAI-II级8个月-6岁择期行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患儿.随机分为面罩七氟烷吸入麻醉(A组30例)和氯胺酮麻醉(B组30例).七氟烷(A组)扣紧面罩保留自主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吸入浓度4%-5%,摇头、肢体活动消失后麻醉浓度维持2%-3%.氯胺酮麻醉(B组)肌注氯胺酮2-5mg/kg,保留自主呼吸,并鼻导管给氧.观察记录,两组手术麻醉前、后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RR)数值及苏醒时间.结果 A组和B组SPO2、RR无明显差异.麻醉后B组HR快于A组,而苏醒时间A组明显短于B组.结论 面罩七氟烷吸入麻醉用于小儿短小手术诱导迅速,苏醒快.对循环影响小、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婴幼儿短小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术中采用七氟烷持续吸入的方法维持麻醉为观察组,单纯使用氯胺酮为对照组.术毕,观察至患儿清醒,监测并记录患儿平均动脉压、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观察患儿肢体运动情况,苏醒时间,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儿术中生命指征较对照组明显稳定,麻醉维持满意,无肢体运动,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且术后苏醒时间缩短.结论 七氟烷吸入应用于患儿术中维持具有麻醉平稳、起效迅速、清醒快而安全等优点,可以应用于婴幼儿短小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七氟醚氟烷用于学龄前儿童麻醉效果及谵妄躁动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进行较小的泌尿科手术的儿童116例、ASA均为Ⅰ级、年龄3~5岁63例、6~10岁53例。随机分为氟烷组和七氟醚组,共分4组:学龄前儿童氟烷组(n=32)、学龄前儿童七氟醚组(n=31)、学龄儿童氟烷组(n=27)、学龄儿童七氟醚组(n=26)。麻醉诱导用氟烷或七氟醚混合氧气吸入,并在整个手术期间维持麻醉吸入1MAC浓度。术中、术后止痛用0.25~1.0mL/kg实施骶麻,1%利多卡因3~5mL实施局麻。比较4组之间恢复的特点和谵妄躁动的发生率。结果:学龄前儿童氟烷组的两位患者,学龄前儿童七氟醚一位患儿,学龄儿童氟烷组一位患儿,由于止痛不充分和诱导前哭闹,从此比较中排除,在两个年龄组,七氟醚麻醉苏醒比氟烷苏醒快(约30min),学龄前儿童六氟醚苏醒恢复期谵妄躁动发生率(40%),比其他几组均高(学龄前儿童氟烷组是10%,学龄儿童氟烷组是15.4%,学龄儿童七氟醚组是11.5%)。结论:七氟醚苏醒快,恢复快,但学龄前儿童七氟醚麻醉后恢复期谵妄躁动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七氟烷吸入麻醉用喉罩通气管理气道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方法 ASA分级Ι或Ⅱ级手术患儿69例,麻醉诱导8%-6%七氟烷吸入,氧流量3~4L/min,紧闭面罩吸入、呼吸平稳后减少七氟烷吸入浓度至3%~4%,氧流量2L/min继续加深麻醉。达到一定的麻醉深度后,根据患儿体重置入相应大小的喉罩。于手术开始前逐步调控患儿MAC值至2.0-2.5并根据手术应激反应强弱调整麻醉深度,术毕以3~4L/min新鲜氧气清洗出七氟烷,当MAC值在0.8时拔出喉罩,面罩紧闭辅助通气,避免刺激待患儿自行苏醒。术中严密观察患儿血氧饱和度、心率,PETCO_2变化,记录麻醉诱导时间、拔出喉罩时间、苏醒时间,记录整个手术期有无咳嗽、呕吐、哭闹、躁动。结果麻醉诱导及术中SpO_2,PETCO_2均在正常范围,心率稳定,无心动过缓发生。结论七氟烷吸入麻醉用喉罩通气管理气道在小儿手术中应用,麻醉平稳,苏醒快,无呕吐、误吸,躁动发生轻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对学龄前儿童颌面外科门诊(America society of anesthesia)短小手术七氟烷麻醉后苏醒期躁动(Emerg ence agitation,EA)的抑制作用,为合理使用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择期口腔颌面部门诊手术患儿40例ASA Ⅰ级2~5岁,体重15~26 kg,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眯达唑仑组(M组)和对照组(C组),两组患儿麻醉方法相同,8%七氟烷吸人1min后置入喉罩,术中2%~3%七氟烷吸入维持,术中保持自主呼吸,M组术毕前10 min经鼻滴入咪达唑仑0.25 mg/kg,C组滴入生理盐水,两组均于术毕停用七氟烷,待患儿苏醒后采用儿童麻醉EA量表(Pediatric anesthesia emergence delirium scale,PAED)评估并记录躁动期持续时间,苏醒时间和离院时间以及苏醒期不良反应.结果:2组儿童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M组儿童术后苏醒时间略长于C组(P<0.01),但术后躁动时间明显短于C组(P<0.05),离院时间无差异.结论:咪达唑仑能有效缩短学龄前儿童经七氟烷麻醉门诊口腔颌面部手术术后躁动持续时间,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七氟烷用于小儿全身麻醉(全麻)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将择期行小儿全麻手术40例,随机均分为七氟烷组和异氟烷组。2组均予静脉快速诱导插管,七氟烷组术中以2%~3%七氟烷吸入维持麻醉,异氟烷组以2%~3%异氟烷吸入维持麻醉。比较2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躁动、哭闹等。结果: 七氟烷组患儿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异氟烷组(P < 0.01);苏醒期出现躁动、哭闹七氟烷组2例,异氟烷组6例,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七氟烷用于小儿全麻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樊娟  李爱军  李福龙 《广东医学》2016,(23):3604-3607
目的 与咪达唑仑对比,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七氟烷吸入麻醉预防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内环结扎术患儿术后躁动的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行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内环结扎术手术患儿60例,年龄3~6岁,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n=30)和咪达唑仑组(n=30).两组患儿均以七氟烷吸入麻醉,分别于建立静脉通路后泵注含1μg/kg右美托咪定或含0.05 mg/kg咪达唑仑的生理盐水稀释液10 mL,泵注时间均为15 min.记录两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和停留恢复室时间;于入恢复室即刻开始对患儿进行小儿麻醉后躁动量表(PAED)、镇静、FLACC镇痛评分评估,每隔5 min评估1次,评估总时间为15 min,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苏醒时间和停留恢复室时间均短于咪达唑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各时点躁动、镇静、镇痛评分均低于咪达唑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儿术后发生不良反应(10.00%)少于咪达唑仑组(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预防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内环结扎术患儿术后躁动的发生,且苏醒快,无呼吸抑制,并发症少,术后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的临床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小儿短小手术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诱导时静脉注射氯胺酮,术中静滴维持,观察组采用七氟醚吸入诱导及维持,间断静脉追加氯胺酮.对比两组的氯胺酮用量,麻醉后呼叫睁眼时间,完全清醒时间,术中呼吸抑制、体动发生率,围麻醉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氯胺酮用量(58.0±20.8) mg,术后呼叫睁眼时间(5.9±3.2) min,完全清醒时间(15.0±3.3) min,术中呼吸抑制率为5.0%,术中体动发生率为5.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氯胺酮复合七氟醚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过程平稳,氯胺酮用量少,不良反应少,苏醒快,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在短小手术中,全凭静脉和吸入麻醉维持方式对术后肌松残余作用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该院收治的70例ASAⅠ~Ⅲ级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麻醉诱导方式完全相同,术中麻醉维持分别采用七氟烷吸入维持和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维持。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ASA分级、体质指数(BMI)、手术时长、麻醉时长(麻醉诱导至气管拔管时长)、拔管即刻脑电双频谱监测(BIS)值及手术类型;研究两组患者的术后肌松残余发生率及平均水平。结果两组患者BMI、ASA分级、性别、年龄、手术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时4个串行刺激比值(TOFr)值为(0.84±0.09),低于对照组的(0.89±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5,P=0.008)。结论 在短小手术中,与吸入麻醉维持相比,全凭静脉麻醉维持术后肌松残余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