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朱莉  张莉  余鸣 《医药导报》2012,31(7):892-893
目的 研究盐酸右美托咪啶对开胸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镇静作用. 方法 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开胸患者47例,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啶,用0.9%氯化钠注射液配制成4 μg.mL-1的浓度,20 min给予1.0 μg.kg-1的负荷量,之后使用微量泵以0.2~0.7 μg.kg-1.h-1的速度输注维持,维持Ramsay评分>3分,监测各项指标. 结果镇静效率为(87.5±4.2)%,镇静时间内平均输注速度为(0.64±0.12) μg.kg-1.h-1,镇静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呼吸率(RR)及心率(HR)明显下降,而中心静脉压(CVP)及血氧饱和度(SpO2)无明显差异. 结论 盐酸右美托咪啶对开胸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有较好的镇静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和舒芬太尼麻醉下脑功能区手术术中唤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拟行术中唤醒试验的脑功能区手术患者40例,年龄18~65岁,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完全随机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组,每组20例。右美托咪定组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 μg?kg-1,对照组则静脉输注等量生理盐水,此后2组均靶控输注丙泊酚和舒芬太尼诱导与维持。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为3~5 μg?mL-1,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45~55;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0.1~0.2 ng?mL-1。麻醉维持期,右美托咪定组右美托咪定速率下调到0.4 μg?kg-1?h-1,对照组则静脉输注等量生理盐水。硬脑膜打开后,2组均停止输注丙泊酚及肌松药,并将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调整为0.1 ng?mL-1;此时右美托咪定组右美托咪定速率下调到0.1 μg?kg-1?h-1,而对照组给予输注等量生理盐水。同时,记录唤醒前麻醉时间、唤醒前麻醉药用量、唤醒时间、唤醒期间并发症以及术中知晓等的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唤醒,并顺利完成手术。与对照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唤醒前丙泊酚用量减少,唤醒试验期间高血压、心动过速、头痛和术中知晓的发生率均降低,唤醒时间缩短,差异均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BI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以缩短脑功能区手术患者的唤醒时间,提高唤醒试验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中低位硬膜外麻醉与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中低位硬膜外麻醉临床效果,分析两种不同给药途径的优劣点,以期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选择某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行中低位硬膜外麻醉的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组)、B组(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组)、C组(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组)。由专门的麻醉医师实施临床麻醉,监测记录患者麻醉实施过程中生命体征的变化,记录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最高阻滞平面和感觉阻滞时间。于硬膜外给药后30 min时记录改良Bromage分级、Ramsay镇静评分。结果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好于其他两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其他两组,VAS评分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能够提高镇痛效果,提高患者的麻醉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姚菊  黄赛赛 《安徽医药》2016,20(12):2343-2346
目的 探讨三种剂量右美托咪啶用于小儿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儿 80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0例。对照组(C 组)患儿插管后微泵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 1ml.kg-1.h-1,低、中、高剂量右美托咪啶组(D1、D2、D3组)患儿插管后分别用微泵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0.2μg.kg-1.h-1, 0.5μg.kg-1.h-1,0.7μg.kg-1.h-1。记录患儿入室时( T1)、麻醉诱导后( T2) 、手术开始10min(T3) 、术 毕 (T4) 的 平 均 动 脉 压( MAP) 、心率(HR) ; 苏醒时间,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 苏醒期疼痛评分; 术后躁动发生人数、比例; 术后患儿呼吸抑制、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T3、T4时间点D1、D2、D3组患儿HR明显低于T1(P<0.05),也明显低于同时间点C组患儿(P<0.05),四组患儿T2时间点MAP均显著低于T1(P<0.05);术后疼痛评分D1、D2、D3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D3组又明显低于D1和D2组(P<0.05);苏醒期躁动发生率D1、D2、D3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D3组又明显低于D1和D2组(P<0.05)。四组患儿均未有出现呼吸抑制和心动过缓。C组有一例患儿发生恶心呕吐。 结论 0.7μg/kg右美托咪啶微泵静脉注射用于小儿腹腔镜手术,血流动力学稳定,镇痛效果好,减少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不良反应少,更适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万芳  余奇劲  肖兴鹏  陶红 《中国药师》2014,(10):1744-1747
摘 要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在硬膜外麻醉经腹子宫全切术中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硬膜外麻醉经腹子宫全切术择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即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镇静组(D1组,D2组,D3组)和咪达唑仑镇静组(M组)。D1组、D2组、D3组在手术前10 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0.5μg·kg-1,随之分别以0.4,0.6,0.8 μg·(kg·h)-1维持输注;M组患者在手术前10 min静脉泵注咪达唑仑0.06 mg·kg-1,随之以0.04 mg·(kg·h)-1维持输注。比较各组患者入室时(T0)、确定硬膜外麻醉阻滞效果满意时(T1)、镇静药物泵注后10 min(T2)、20 min(T3)、40 min(T4)、手术结束时(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镇静药物使用时间和手术时间。评估各时点镇静程度,及术后患者手术期间遗忘程度、药品不良反应和麻醉服务满意度。结果:T3时点后,D3组HR显著低于其余3组(P<0.05);T2时点后,4组HR均明显低于T0时(P<0.05和P<0.01)。M组T3、T4 时点RR显著低于其余3组(P<0.05)。与T0时比较,T2时点后,各组患者均取得显著镇静效果(P<0.05和P<0.01);D3组T3、T4时镇静评分显著优于D1组和M组(P<0.05)。4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药品不良反应。结论: 硬膜外麻醉经腹子宫全切术应用右美托咪啶维持镇静无类似输注咪达唑仑后发生呼吸抑制的风险,但剂量宜低于0.8 μg·(kg·h)-1。  相似文献   

6.
许新友  叶子 《医药导报》2007,26(10):1177-1179
[摘要]目的 观察围手术期给予美托洛尔对甲状腺手术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方法 甲状腺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美托洛尔0.5 mg,然后开始静脉麻醉诱导.诱导用药依次为:咪唑安定0.05 mg·kg-1、芬太尼5 μg·kg-1、维库溴铵0.1 mg·kg-1、依托咪酯0.3~ 0.5 mg·kg-1.气管插管后立即重复缓慢静脉注射美托洛尔1.5 mg.麻醉维持用药为:咪唑安定0.05 mg·kg-1·h-1,芬太尼3 μg·kg-1·h-1+维库溴铵0.15 mg·kg-1·h-1 持续静脉泵注.在强手术刺激前注射合适剂量的芬太尼和咪唑安定.对照组患者没有接受美托洛尔,麻醉诱导和维持方法同治疗组. 结果 两组患者各指标在整个手术过程呈现进行性上升趋势,其中白细胞介素(IL)-6、 IL-8、皮质醇(CORT)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切皮后2 h的变化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5),C-反应蛋白(CRP)在术后24 h的变化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之间各参数比较在术后24 h的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美托洛尔应用于甲状腺手术患者能够降低血压和心率,减少心肌氧耗,减少炎症因子分泌.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右美托咪啶和依托咪酯用于脑功能区手术术中唤醒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30例择期脑功能区(运动区病灶)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依托咪酯组(E组)。麻醉诱导为丙泊酚(D组,TCI,Cp 4 μg·mL-1)或依托咪酯(E组,0.1 mg·kg-1)、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瑞芬太尼(TCI,Cp 3 ng·mL-1)。气管插管后2 min,D组丙泊酚Cp调整为2.5 μg·mL-1,瑞芬太尼Cp调整为2 ng·mL-1,先在10 min内缓慢静注右美托咪啶负荷量1 μg·kg-1,然后以0.5 μg·kg-1·h-1维持,右美托咪啶负荷量输注结束时,停止丙泊酚TCI;E组瑞芬太尼Cp也调整为2 ng·mL-1,依托咪酯以10 μg·kg-1·min-1泵注维持。在要求唤醒前10 min,两组均将瑞芬太尼Cp减小为0.5 ng·mL-1,D组右美托咪啶减小为0.2 μg·kg-1·h-1,E组停止输入依托咪酯。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后,若能按指令活动双手及双足,即视其为清醒。在患者清醒配合下,术者利用CES及ECoG定位病灶。在确定手术范围后重新麻醉。观察唤醒时间、唤醒质量、唤醒期间不良事件、围唤醒期生命体征以及术终即刻术者和术后第2天随访时患者对术中唤醒过程的满意度。结果 唤醒时间2组无差异(P>0.05);唤醒质量D组优于E组(P<0.05);唤醒期间不良事件平均发生率D组低于E组(P<0.05);术者及患者对术中唤醒实施过程的满意度D组均高于E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和依托咪酯均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脑功能区手术术中唤醒麻醉,比较而言,右美托咪啶的唤醒质量更高,唤醒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术者和患者对术中唤醒过程的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防治腰硬联合麻醉后寒战反应的最小有效剂量。方法:选择经腰硬联合麻醉行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的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3个剂量试验组,各试验组麻醉后分别泵注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0.2μg/kg(A组)、0.4μg/kg(B组)、0.6μg/kg(C组)],对照组静脉泵注生理盐水。观察各组患者麻醉前、右美托咪定(或生理盐水)泵注后15 min、30 min、60 min、术毕各时间点的体温、寒战反应发生率、Ramsay镇静评分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B、C组患者泵注右美托咪定后各时间点体温均低于麻醉前,即均处于低体温状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寒战程度较轻,寒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组寒战程度及寒战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泵注右美托咪定后各时间点A组镇静Ramsay评分均显著高于泵注前,其余各组Ramsay评分与泵注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泵注右美托咪定后不同时间点Ramsay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泵注右美托咪定后有3例出现口干、5例出现心率下降,其余各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右美托咪定防治腰硬联合麻醉后寒战的最小有效剂量是0.4μg/kg,既可有效减轻寒战程度,降低寒战反应发生率,又不使患者过度镇静,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冯微  陈琦 《中国药师》2017,(10):1801-1805
摘 要 目的:探讨不同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心房颤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手术的房颤患者63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接受大负荷剂量的右美托咪定1 μg·kg-1(HDex组),小负荷剂量的右美托咪定0.5 μg·kg-1(LDex组)和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NS组),均静脉输注10 min。HDex组与LDex组负荷剂量后予维持剂量右美托咪定0.4 μg·kg-1·h-1至手术结束,NS组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3组患者在手术开始时均予局部麻醉,静脉联合泵注芬太尼(1 μg·kg-1·h-1)至手术结束。记录3组入室时(T0)、给负荷量后(T1)、手术开始时(T2)、射频消融开始后10 min(T3)、射频消融结束后10 min(T4)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术中面罩辅助通气发生次数、因疼痛需调整芬太尼用量而中断手术次数、手术时间。结果: T1、T2、T3、T4时,HDex组、LDex组Ramsay镇静评分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与N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1时,HDex比LDex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下降更显著(P<0.05)。HDex组发生2例心动过缓,2例术中面罩辅助通气。NS组发生2例因疼痛调整芬太尼用量而中断手术。结论: 在与芬太尼联用时,临床上予0.5 μg·kg-1小负荷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即可满足心房颤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的镇静、镇痛需要,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尚晓宁  何世华 《贵州医药》2022,46(2):218-219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全麻下行乳腺癌根治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6 μg/kg,15 min后改为维持剂量0.4μg/kg,到手术完成前40 min停用.对照组静脉泵注等量的生理盐水.结果 观察组的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明显低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下持续静脉输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上腹部手术病人七氟烷最低肺泡有效浓度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成3组:D1和D2组在麻醉诱导前,分别在10 min内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4,0.8μg.kg-1;而D0组给予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麻醉诱导后,D0组单纯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而D1、D2组吸入七氟烷的同时,分别持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4,0.8μg.kg-1.h-1。术中根据BIS值的变化调节七氟烷吸入浓度,维持BIS值在45~55。距术毕30 min停止右美托咪定的输注,缝合皮肤前关闭七氟烷挥发灌。结果 D0、D1和D2组术中七氟烷呼气末有效浓度分别为(1.7±0.4)%,(1.4±0.2)%和(1.0±0.2)%,D1和D2组较D0组分别降低17.7%和42.6%,其中D2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结论复合应用右美托咪定可以明显降低上腹部手术病人七氟烷的呼气末有效浓度,减少七氟烷用量,且对稳定血流动力学更有效。  相似文献   

12.
张伟  周东红  金孝岠 《江苏医药》2012,38(12):1428-1429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术后吗啡自控镇痛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全麻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D组诱导前10min静注右美托咪定1μg/kg,继以0.2μg.kg-1.h-1泵注至手术结束前30min;C组输注等量生理盐水。术后实施吗啡患者自控镇痛:背景输注吗啡3mg/h,PCA吗啡1mg/10min。记录术后2、6、12和24h的VAS疼痛评分及24-h吗啡总用量;检测麻醉前、术后2h和术后24h血浆皮质醇浓度。结果 D组术后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C组(P<0.05或P<0.01);D组24-h吗啡消耗量明显少于C组(P<0.05)。D组术后2h和术后24h血浆皮质醇浓度低于C组(P<0.01)。结论术中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可有效增加术后吗啡自控镇痛效果,减少吗啡用量。  相似文献   

13.
程洪武  郑观顺 《安徽医药》2014,18(2):342-344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和咪唑安定两种不同镇静药物对下肢手术椎管内麻醉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实施下肢手术椎管内麻醉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采取右旋美托咪定于麻醉诱导后按0.5~1.0μg·kg-1给予负荷剂量,输注时间为15 min,然后再按0.3~1.0μg·kg-1·h-1持续泵入,直至手术结束前15 min;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注射负荷量咪唑安定0.03~0.1μg·kg-1,输注15 min后以0.03~0.1μg·kg-1·h-1剂量维持,直至手术结束前15 min,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认知功能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术后7 d POCD发生率均低于术后1 d,且观察组患者术后1、7 d POCD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组患者术后1、7 d MMsE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后7 d较术后1 d明显升高,观察组术后1、7d 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和咪唑安定2种镇静药均可在下肢手术椎管内麻醉患者中使用,但采用右美托咪定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右旋美托嘧啶联合雷米芬太尼麻醉应用于无痛结肠镜检查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40例ASAⅠ~Ⅱ级患者分为右旋美托嘧啶复联合雷米芬太尼肠镜组(A组,n=20),丙泊酚联合雷米芬太尼肠镜组(B组,n=20)。雷米芬太尼负荷剂量0.5μg.kg-1,然后以0.06μg.kg-1.h-1维持。A组从静脉5 min内缓慢注入右旋美托嘧啶1μg.kg-1,然后以0.2μg.kg-1.h-1维持;B组丙泊酚负荷剂量为0.8 mg.kg-1,丙泊酚维持量6 mg.kg-1.h-1,输注至肠镜到回盲部停药。根据患者反应,单次静脉追加雷米芬太尼30μg,观察并记录患者检查前,丙泊酚给药后,右旋美托嘧啶给药后,镜检开始后1、10 min,退镜完毕后1、5 min的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麻醉起效时间、入镜时间、苏醒时间,镇静评分、定向力恢复、离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肠镜检查中B组MAP低于A组(P<0.05),B组RR显著低于A组(P<0.01),B组PetCO2高于A组(P<0.05);检查过程中B组呼吸抑制、肢体无意识运动发生率高于A组。各组给药后、镜检中的MAP、HR、RR低于检查前(P<0.05,P<0.01),B组苏醒时间、离院时间长于A组(P<0.01),所有患者麻醉满意度为100%。结论:老年患者应用右旋美托嘧啶联合雷米芬太尼麻醉实施无痛肠镜检查是安全可行的,但应注意右旋美托嘧啶初始注药速度,并加强监测,尽可能避免心动过缓和血压的波动。  相似文献   

15.
袁红梅  徐世琴  沈晓凤 《中国药房》2011,(26):2478-2480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舒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吸入全麻用于乳腺肿块切除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乳腺肿块切除术的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18-60岁,随机分为A、B、C组,各20例。诱导时均给予舒芬太尼0.3μg·kg-1,术中分别持续输注舒芬太尼0.2、0.3、0.4μg·kg-1·h-1,复合吸入七氟醚-氧气,根据血流动力学调整七氟醚浓度。记录喉罩插入时及术中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脑电双频指数(BIS);术毕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与B组比较,A组血压升高者较多,C组发生低血压、需要药物支持者较多。持续输注舒芬太尼0.4μg·kg-1·h-1可明显延迟自主呼吸恢复。结论:静脉输注舒芬太尼0.3μg·kg-1·h-1复合七氟醚吸入应用于乳腺肿块切除手术,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少,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脑肿瘤术中应用右旋美托咪啶对芬太尼剂量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ASAⅠ-Ⅱ级欲行脑肿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右旋美托咪啶组和安慰剂组,右旋美托咪啶组给予负荷剂量0.5μg.kg 1(20 min)的右旋美托咪啶,然后0.9μg.kg 1.h 1泵注,安慰剂组则给予同一容量和外形相似的生理盐水。观察术中麻醉药的用量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右旋美托咪啶组术中芬太尼用量、麻醉诱导后40 min内及术终的心率、平均压与安慰剂组相比显著降低;麻醉诱导60 min后的七氟烷呼末浓度右旋美托咪啶组与安慰剂组相比明显降低。结论脑肿瘤术中应用右旋美托咪啶可降低术中心率和平均压,并减少麻醉药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椎管内麻醉下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DEX)对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水平的影响。方法:椎管内麻醉下手术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只进行椎管内麻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靶注DEX。靶控输注DEX方法:术中先以10 min靶控负荷量1μg.kg-1.(10 min)-1(T1),再以0.3μg.kg-1.h-1(T2),0.5μg.kg-1.h-1(T3),0.7μg.kg-1.h-1(T4)的剂量梯度递增,观察不同剂量下DEX对BIS的变化。结果:2组BIS比较,T1时,P<0.05,T2、T3、T4时P<0.01。结论:观察组较对照组在BIS水平上有明显差异,DEX镇静作用效果显著,对血流动力影响较小,无明显呼吸抑制,但需要监测心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复合芬太尼静脉输注用于老年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择期老年手术患者40例,ASAⅡ~Ⅲ级。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66~79岁,食道癌和肺切除1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12例,乳腺癌根治4例,前列腺切除11例,肾切除3例。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术后镇痛均使用一次性恒速输注泵(速度4mL/h,容量200mL)。A组镇痛泵的配方为利多卡因50mg/kg+芬太尼10μg/kg+昂丹司琼0.2mg/kg+生理盐水共200mL;B组镇痛泵的配方的为芬太尼20μg/kg+昂丹司琼0.2mg/kg+生理盐水共200mL。A、B两组患者分别在手术结束前10min给予利多卡因1mg/kg和芬太尼1μg/kg并随后接镇痛泵。两组患者的麻醉诱导和维持均相同。记录术后2、4、8、12、24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镇静评分、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均较满意,各时间点VAS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B组的恶心、呕吐、过度镇静、呼吸抑制和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多于A组(P〈0.05或P〈0.01)。结论:芬太尼复合利多卡因静脉持续输注用于老年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鼻腔及咽部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的作用。方法鼻、咽部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2组麻醉方法相同。术毕入恢复室后右美托咪定组静脉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5μg.kg-1并以0.5μg.kg-1.h-1维持输注至拔气管导管,对照组给予等容量氯化钠注射液。比较2组麻醉时间、拔管时间、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入室、拔管和出室3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镇静评分(RSS)、麻醉后恢复评分(AS)、躁动-镇静评分(RASS)、疼痛评分(CPOT)等。结果 2组麻醉时间、拔管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入室时2组MAP、HR和SpO2均无显著差异(P>0.05),拔管和出室时右美托咪定组MAP及HR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的RSS和AS在3个时间点均无显著差异(P>0.05),拔管和出室时右美托咪定组的RASS和CPOT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减轻麻醉后恢复期躁动发生率、增强镇痛效果并稳定循环,促进平稳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预先给予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全麻在脑瘫双下肢矫形手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以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为基础的全凭静脉麻醉,全程复合使用右旋美托咪定,探讨其对丙泊酚用量、术后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和复苏期血流动力学变化等指标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脑瘫双下肢矫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3组(n=20):对照组C、实验组D1、实验组D2。D1组患者于15 min内输注0.25μg·kg-1右旋美托咪定,随即以0.25μg·kg-1·h-1输注右旋美托咪定至拔管;D2组患者于15 min内输注0.45μg·kg-1右旋美托咪定,随即以0.45μg·kg-1·h-1输注右旋美托咪定至拔管;C组同法输注生理盐水。右旋美托咪定负荷剂量完成后开始丙泊酚TCI输注麻醉诱导血浆靶浓度3μg·mL-1,瑞芬太尼TCI血浆靶浓度3.5 ng·mL-1,静脉给予维库溴铵0.1 mg·kg-1、全凭静脉麻醉维持。记录观察注药前(T0)、麻醉诱导前(T1)、插管前即刻(T2)、插管后即刻(T3)、插管后3 min (T4)、拔管后即刻(T5)、拔管后3 min(T6)的脑电双频指数(BIS)、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麻醉恢复情况,随访术后延迟性呼吸抑制、术中知晓情况。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气管拔管时间、睁眼时间、术中和麻醉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瑞芬太尼用量、气管拔管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D1组、D2组苏醒时间延长,术中高血压、心动过速和麻醉恢复期高血压、心动过速、烦躁、呕吐和寒战发生率降低(P<0.05)。与D1组相比,D2组丙泊酚用量减少,苏醒时间延长,术中高血压、心动过速和麻醉恢复期高血压、心动过速、烦躁、呕吐和寒战发生率降低(P<0.05)。 T2时D2组BIS明显低于T1时和C组(P<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