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分析臂丛颈5~7神经根性撕脱伤后相应皮区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SNAP)、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的神经电生理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20例经手术探查证实为臂丛颈5~7神经根撕脱的患者,回顾性统计分析术前神经电生理检测所得颈5(三角肌皮区)、颈6(拇指及前臂背外侧、桡骨上至虎口区)、颈7(示指)皮区SNAP和SEP的指标.结果 20例臂丛颈5皮区SNAP均未引出.臂丛颈5.6皮区SNAP、SEP检测结果 显示:SNAP、SEP均未引出各3例;臂丛颈6皮区SNAP、SEP均可引出10例,其SEP潜伏期较健侧延长14.3%,波幅较健侧降低54.4%.臂丛颈7皮区SNAP、SEP均可引出8例,其SEP潜伏期较健侧延长13.1%,波幅较健侧降低51.8%;臂丛颈6皮区SNAP可引出,SEP未引出7例.臂丛颈7皮区9例.结论 三角肌皮区的SNAP未引出可定性为臂丛颈5神经根性完全损伤,需综合其他神经根性损伤证据共同判别颈5神经根性撕脱与否.SNAP、SEP均未引出提示神经损伤均较为严重,可伴有神经节的损毁或臂丛神经多平面损伤.臂丛颈6、7皮区SNAP、SEP均可引出的患者中,SEP潜伏期较对侧延长大于15%或波幅下降大于55%可作为判别神经根节前损伤的佐证.只有不到50%的患者出现SNAP可引出、SEP未引出的典型电生理表现.对臂丛颈6神经根,拇指或前臂背外侧、桡骨上至虎口区中任有一项表现为SNAP可引出、SEP未引出,即有判断神经撕脱的指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臂丛颈5~7神经根性撕脱伤后相应皮区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SNAP)、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的神经电生理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20例经手术探查证实为臂丛颈5~7神经根撕脱的患者,回顾性统计分析术前神经电生理检测所得颈5(三角肌皮区)、颈6(拇指及前臂背外侧、桡骨上至虎口区)、颈7(示指)皮区SNAP和SEP的指标.结果 20例臂丛颈5皮区SNAP均未引出.臂丛颈5.6皮区SNAP、SEP检测结果 显示:SNAP、SEP均未引出各3例;臂丛颈6皮区SNAP、SEP均可引出10例,其SEP潜伏期较健侧延长14.3%,波幅较健侧降低54.4%.臂丛颈7皮区SNAP、SEP均可引出8例,其SEP潜伏期较健侧延长13.1%,波幅较健侧降低51.8%;臂丛颈6皮区SNAP可引出,SEP未引出7例.臂丛颈7皮区9例.结论 三角肌皮区的SNAP未引出可定性为臂丛颈5神经根性完全损伤,需综合其他神经根性损伤证据共同判别颈5神经根性撕脱与否.SNAP、SEP均未引出提示神经损伤均较为严重,可伴有神经节的损毁或臂丛神经多平面损伤.臂丛颈6、7皮区SNAP、SEP均可引出的患者中,SEP潜伏期较对侧延长大于15%或波幅下降大于55%可作为判别神经根节前损伤的佐证.只有不到50%的患者出现SNAP可引出、SEP未引出的典型电生理表现.对臂丛颈6神经根,拇指或前臂背外侧、桡骨上至虎口区中任有一项表现为SNAP可引出、SEP未引出,即有判断神经撕脱的指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针对臂丛上干根性撕脱伤合并膈神经损伤病例,采用新的同侧颈7神经根选择性束组移位方法,并证实其科学性、可行性与实用性。方法:自96年6月-99年2月,运用同侧颈7神经根选择性束组移位术12例。其中臂丛上干撕脱伤10例,臂从上干根性撕脱伤合并中干颈7神经根部分损伤2例。全麻下行同侧选择性颈7神经根前股前外侧份移位,直接与上干前股显微缝合。术后随访9例,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7例颈7神经根前段外侧份移位至上干前股有明显疗效,术后2月肌电检查证实有移位神经长入;术后4-7月即见肱二头肌恢复屈肘动作,而原颈7神经根支配肌肉功能均无明显功能障碍。结论:内侧选择性颈7神经根纤维束组移位不仅不影响颈7神经根原有支配肌的运动功能,而且提供动力神经源,不失为一种新的切实可行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5.
目的 用肌电图 -神经电图检测方法 ,研究健侧颈 7神经根移位通过桥接至受体神经后再生的状况。方法  1996年 3月至 1998年 9月 ,对 2 8例健侧颈 7移位二期手术后患者 ,定期进行肌电图 -神经电图随访。术后随访时间为 3~ 5 8个月 ,平均 15 .4个月。分别在胸锁关节、胸腋部、腋部、肘部或外侧肌间隔刺激受体神经 (肌皮神经、桡神经和正中神经 ) ,于该神经支配的相应肌肉上记录复合肌肉动作电位 (CMAP) ,测定其潜伏期 (L at)、波幅 (Amp)。计算出动力神经纤维在受体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 ,并观察其肌电图表现。结果 患侧桡、肌皮和正中神经支配的相应肌肉 ,分别在术后 4、6和 12个月时检测到神经再生电位。结论 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后 ,受体神经中出现再生电位最早的为肌皮神经 ,桡神经次之 ,正中神经最晚  相似文献   

6.
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治疗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神经移位术是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的主要方法。臂丛丛外移位神经包括肋间神经(Tsuyama1969)、副神经(Kotani1970)、颈丛运动支(Brunelli1977)、膈神经(顾玉东1970)、健侧颈7神经根(顾玉东1986)等。其中,健侧颈7根移位神经纤维数量最多,安全有效,已被国内外广泛应用。近年来,胸腔镜下超长切取膈神经,有效缩短了神经再生时间。对颈5、6根性撕脱伤,改良的Oberlin术式——臂丛丛内部分尺神经或正中神经移位修复肌皮神经肱二头肌支,手术简单,屈肘功能疗效肯定;同侧颈7根移位术有效且能恢复多组肌肉功能。对颈8胸1根性撕脱伤,肌皮神经肱肌肌支移位修复正中神经屈指肌束或骨间前神经以恢复屈指功能。对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改良的Doi术式——双股薄肌移位联合神经移位较好恢复了手握持功能;肢体短缩,健侧颈7移位直接修复正中、尺神经,能恢复屈拇屈指功能,但手内肌功能仍无恢复。如何重建手内肌仍需作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通过比较健侧G移位术中背阔肌上、中、下份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波幅的差异,了解臂丛神经根对背阔肌的支配权重,从而为同侧G移位术的应用提供电生理依据。方法于健侧G移位术中依次刺激臂丛神经上、中、下干,分别于背阔肌上、中、下份记录CMAP,比较CMAP波幅差异,确定各臂丛神经对背阔肌的支配权重。术后4周随访背阔肌肌力。结果CMAP波幅提示背阔肌上份主要受臂丛中干和上中干支配占60%,受上干支配仅10%;中份受中干支配占70%,受上干支配占15%;下份受中、下干和中干支配占70%,无单独上干支配。综合背阔肌上中下份分析显示由上干主要支配仅占8%、由中干主要支配占33%、由下干主要支配占10%、中下干支配占23%、上中下干支配占8%。术后4周随访背阔肌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通过术中对背阔肌所受臂丛神经支配的电生理权重的研究,证实了同侧G神经根移位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健侧C7神经根移位修复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术后患侧肢体运动、感觉功能恢复情况,以及该术式对健侧肢体的影响。方法 2008年8月-2010年11月,采用健侧C7神经根移位修复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22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4~47岁,平均33.3岁。术前临床检查及电生理检测均确诊为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其中修复正中神经16例,桡神经3例,肌皮神经3例;一期手术2例,二期手术20例。观察手术前、后患侧肢体运动、感觉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1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7~25个月,平均18.4个月。健侧C7神经根修复正中神经:屈腕肌肌力达3级或以上10例,屈指肌肌力达3级或以上7例;感觉恢复达S3或以上11例。健侧C7神经根修复肌皮神经:屈肘肌肌力达3级或以上2例;前臂外侧皮肤感觉达3级2例。健侧C7神经根修复桡神经(失访1例)伸腕肌肌力达3级1例;感觉恢复达S3 1例。结论健侧C7神经根全干移位修复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效果较好,分期手术是提高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两种神经电图-肌电图检测方法对臂丛根性损伤的诊断符合率。方法1997年前,对82例臂丛根性损伤用上肢五大神经代表肌肉及肩胛带肌群肌电图(EMG)、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诱发电位和传导速度(SNAP、SNCV)及体感诱发电位(SEP)进行分析诊断。1997年起,对118例臂丛根性损伤加测颈椎旁肌EMG、双侧膈肌的CMAP和斜方肌的EMG、CMAP进行诊断。结果1997年至今,臂丛根性损伤神经电图-肌电图的诊断和术中发现相比,诊断完全符合率为80%,完全及基本符合率为95.4%,比1997年前分别提高14.1%和10.3%。结论臂丛神经根性损伤加测椎旁肌EMG、膈神经、副神经肌电可提高臂丛根性损伤尤其是C5节后损伤的肌电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电生理检测分析臂丛颈,神经根的主要代表肌.方法 选择16例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行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的患者,术中采用电生理检测,对颈7神经根支配肌的波幅进行分析,确定颈7神经根的主要代表肌.结果 电生理检测表明背阔肌与肱三头肌长头均可较好地代表颈7神经根的功能.尤其是肱三头肌长头在所有16例患者的检测中,刺激颈7神经根所得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值均明显大于其余神经根所得波幅值;而背阔肌有4例(占25.0%),在刺激颈6神经根时所得CMAP波幅值与颈,神经根接近.结论 将肱三头肌长头、背阔肌作为定位颈,神经根的代表肌更具有合理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臂丛神经阻滞时神经刺激器诱发患者不同运动反应与桡神经阻滞效果的关系.方法 择期拟行手、腕或前臂手术患者120例,性别不限,ASA I或Ⅱ级,年龄18~60岁,随机分为2组(n=60),三点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周围神经刺激器引导下,采用1%利多卡因与0.33%罗哌卡因混合液注射于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分别为5、10 ml,I组和Ⅱ组分别诱发前臂外展或腕及手指外展时,采用上述混合液20 ml注射于桡神经周围,于注射完毕后5、10、15、20、25和30 min时采用针刺法评价肌皮神经、正中神经的感觉阻滞情况,桡神经近端和远端的感觉及运动阻滞情况.记录神经阻滞操作时间,记录桡神经定位次数,评价桡神经定位的难易程度.结果 与I组相比,Ⅱ组感觉完全阻滞成功率高,桡神经远端感觉及运动阻滞成功率高,神经阻滞操作时间长,桡神经定位困难程度高(P<0.05或0.01).结论 臂丛神经阻滞时,当神经刺激器诱发患者腕及手指外展较诱发前臂外展应用1%利多卡因与0.33%罗哌卡因混合液20 ml阻滞桡神经的效果更完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臂丛神经阻滞时神经刺激器诱发患者不同运动反应与桡神经阻滞效果的关系.方法 择期拟行手、腕或前臂手术患者120例,性别不限,ASA I或Ⅱ级,年龄18~60岁,随机分为2组(n=60),三点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周围神经刺激器引导下,采用1%利多卡因与0.33%罗哌卡因混合液注射于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分别为5、10 ml,I组和Ⅱ组分别诱发前臂外展或腕及手指外展时,采用上述混合液20 ml注射于桡神经周围,于注射完毕后5、10、15、20、25和30 min时采用针刺法评价肌皮神经、正中神经的感觉阻滞情况,桡神经近端和远端的感觉及运动阻滞情况.记录神经阻滞操作时间,记录桡神经定位次数,评价桡神经定位的难易程度.结果 与I组相比,Ⅱ组感觉完全阻滞成功率高,桡神经远端感觉及运动阻滞成功率高,神经阻滞操作时间长,桡神经定位困难程度高(P<0.05或0.01).结论 臂丛神经阻滞时,当神经刺激器诱发患者腕及手指外展较诱发前臂外展应用1%利多卡因与0.33%罗哌卡因混合液20 ml阻滞桡神经的效果更完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臂丛神经阻滞时神经刺激器诱发患者不同运动反应与桡神经阻滞效果的关系.方法 择期拟行手、腕或前臂手术患者120例,性别不限,ASA I或Ⅱ级,年龄18~60岁,随机分为2组(n=60),三点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周围神经刺激器引导下,采用1%利多卡因与0.33%罗哌卡因混合液注射于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分别为5、10 ml,I组和Ⅱ组分别诱发前臂外展或腕及手指外展时,采用上述混合液20 ml注射于桡神经周围,于注射完毕后5、10、15、20、25和30 min时采用针刺法评价肌皮神经、正中神经的感觉阻滞情况,桡神经近端和远端的感觉及运动阻滞情况.记录神经阻滞操作时间,记录桡神经定位次数,评价桡神经定位的难易程度.结果 与I组相比,Ⅱ组感觉完全阻滞成功率高,桡神经远端感觉及运动阻滞成功率高,神经阻滞操作时间长,桡神经定位困难程度高(P<0.05或0.01).结论 臂丛神经阻滞时,当神经刺激器诱发患者腕及手指外展较诱发前臂外展应用1%利多卡因与0.33%罗哌卡因混合液20 ml阻滞桡神经的效果更完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臂丛神经阻滞时神经刺激器诱发患者不同运动反应与桡神经阻滞效果的关系.方法 择期拟行手、腕或前臂手术患者120例,性别不限,ASA I或Ⅱ级,年龄18~60岁,随机分为2组(n=60),三点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周围神经刺激器引导下,采用1%利多卡因与0.33%罗哌卡因混合液注射于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分别为5、10 ml,I组和Ⅱ组分别诱发前臂外展或腕及手指外展时,采用上述混合液20 ml注射于桡神经周围,于注射完毕后5、10、15、20、25和30 min时采用针刺法评价肌皮神经、正中神经的感觉阻滞情况,桡神经近端和远端的感觉及运动阻滞情况.记录神经阻滞操作时间,记录桡神经定位次数,评价桡神经定位的难易程度.结果 与I组相比,Ⅱ组感觉完全阻滞成功率高,桡神经远端感觉及运动阻滞成功率高,神经阻滞操作时间长,桡神经定位困难程度高(P<0.05或0.01).结论 臂丛神经阻滞时,当神经刺激器诱发患者腕及手指外展较诱发前臂外展应用1%利多卡因与0.33%罗哌卡因混合液20 ml阻滞桡神经的效果更完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臂丛神经阻滞时神经刺激器诱发患者不同运动反应与桡神经阻滞效果的关系.方法 择期拟行手、腕或前臂手术患者120例,性别不限,ASA I或Ⅱ级,年龄18~60岁,随机分为2组(n=60),三点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周围神经刺激器引导下,采用1%利多卡因与0.33%罗哌卡因混合液注射于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分别为5、10 ml,I组和Ⅱ组分别诱发前臂外展或腕及手指外展时,采用上述混合液20 ml注射于桡神经周围,于注射完毕后5、10、15、20、25和30 min时采用针刺法评价肌皮神经、正中神经的感觉阻滞情况,桡神经近端和远端的感觉及运动阻滞情况.记录神经阻滞操作时间,记录桡神经定位次数,评价桡神经定位的难易程度.结果 与I组相比,Ⅱ组感觉完全阻滞成功率高,桡神经远端感觉及运动阻滞成功率高,神经阻滞操作时间长,桡神经定位困难程度高(P<0.05或0.01).结论 臂丛神经阻滞时,当神经刺激器诱发患者腕及手指外展较诱发前臂外展应用1%利多卡因与0.33%罗哌卡因混合液20 ml阻滞桡神经的效果更完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臂丛神经阻滞时神经刺激器诱发患者不同运动反应与桡神经阻滞效果的关系.方法 择期拟行手、腕或前臂手术患者120例,性别不限,ASA I或Ⅱ级,年龄18~60岁,随机分为2组(n=60),三点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周围神经刺激器引导下,采用1%利多卡因与0.33%罗哌卡因混合液注射于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分别为5、10 ml,I组和Ⅱ组分别诱发前臂外展或腕及手指外展时,采用上述混合液20 ml注射于桡神经周围,于注射完毕后5、10、15、20、25和30 min时采用针刺法评价肌皮神经、正中神经的感觉阻滞情况,桡神经近端和远端的感觉及运动阻滞情况.记录神经阻滞操作时间,记录桡神经定位次数,评价桡神经定位的难易程度.结果 与I组相比,Ⅱ组感觉完全阻滞成功率高,桡神经远端感觉及运动阻滞成功率高,神经阻滞操作时间长,桡神经定位困难程度高(P<0.05或0.01).结论 臂丛神经阻滞时,当神经刺激器诱发患者腕及手指外展较诱发前臂外展应用1%利多卡因与0.33%罗哌卡因混合液20 ml阻滞桡神经的效果更完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臂丛神经阻滞时神经刺激器诱发患者不同运动反应与桡神经阻滞效果的关系.方法 择期拟行手、腕或前臂手术患者120例,性别不限,ASA I或Ⅱ级,年龄18~60岁,随机分为2组(n=60),三点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周围神经刺激器引导下,采用1%利多卡因与0.33%罗哌卡因混合液注射于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分别为5、10 ml,I组和Ⅱ组分别诱发前臂外展或腕及手指外展时,采用上述混合液20 ml注射于桡神经周围,于注射完毕后5、10、15、20、25和30 min时采用针刺法评价肌皮神经、正中神经的感觉阻滞情况,桡神经近端和远端的感觉及运动阻滞情况.记录神经阻滞操作时间,记录桡神经定位次数,评价桡神经定位的难易程度.结果 与I组相比,Ⅱ组感觉完全阻滞成功率高,桡神经远端感觉及运动阻滞成功率高,神经阻滞操作时间长,桡神经定位困难程度高(P<0.05或0.01).结论 臂丛神经阻滞时,当神经刺激器诱发患者腕及手指外展较诱发前臂外展应用1%利多卡因与0.33%罗哌卡因混合液20 ml阻滞桡神经的效果更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