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动物实验分析髂股静脉血栓形成(IFVT)后纤溶激活和管壁重塑发生时间,确定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irx,rs)的发生时间;对比分析早期和中晚期手术治疗IFPTS的疗效,探寻最佳手术时机.方法 建立大鼠IFVT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管壁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表达.采用弹力、胶原纤维染色方法检测内弹力膜阳性率,血管周径和管壁僵硬指数.将1990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51例接受大隐静脉交叉转流术的IFPTS患者分为早期治疗组(IFVT后1~2个月,n=21),中晚期治疗组(IFVT后>2个月,n=30).用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症状评分标准(VCSS)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大鼠静脉管壁tPA和uPA在IFVT后2周和4周表达明显增加(P<0.05).管壁内弹力膜阳性率在4、8和12周明显下降(P<0.01),血管周径在12周明显增大(P<0.05),管壁僵硬指数在4、8和12周明显上升(P<0.01).早期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术后和术前VC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0.9比5.2±1.1,P<0.05),中晚期治疗组症状变化无统计学意义(6.8±1.7比7.6±3.0,P>0.05).结论 IFFTS发生时间在血栓形成后1个月左右.IFVT后1~2个月是大隐静脉交叉转流术治疗IFFIS的最佳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2.
目的 动物实验分析髂股静脉血栓形成(IFVT)后纤溶激活和管壁重塑发生时间,确定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irx,rs)的发生时间;对比分析早期和中晚期手术治疗IFPTS的疗效,探寻最佳手术时机.方法 建立大鼠IFVT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管壁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表达.采用弹力、胶原纤维染色方法检测内弹力膜阳性率,血管周径和管壁僵硬指数.将1990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51例接受大隐静脉交叉转流术的IFPTS患者分为早期治疗组(IFVT后1~2个月,n=21),中晚期治疗组(IFVT后>2个月,n=30).用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症状评分标准(VCSS)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大鼠静脉管壁tPA和uPA在IFVT后2周和4周表达明显增加(P<0.05).管壁内弹力膜阳性率在4、8和12周明显下降(P<0.01),血管周径在12周明显增大(P<0.05),管壁僵硬指数在4、8和12周明显上升(P<0.01).早期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术后和术前VC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0.9比5.2±1.1,P<0.05),中晚期治疗组症状变化无统计学意义(6.8±1.7比7.6±3.0,P>0.05).结论 IFFTS发生时间在血栓形成后1个月左右.IFVT后1~2个月是大隐静脉交叉转流术治疗IFFIS的最佳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3.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尿激酶溶栓治疗给药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应用经患肢末梢静脉给溶栓药加近心端浅表静脉阻断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在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变化与作用。 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与模型组(n=50),模型组大鼠采用双侧股静脉钳夹联合后肢石膏制动诱导后肢DVT,并分别在造模后2、5、10、15、25 h各处死10只大鼠取材,观察股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用real-time PCR检测股静脉内皮组织IL-6 mRNA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IL-6、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和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水平。 结果:模型组大鼠造模后2 h未见血栓形成,但从5 h开始出现血栓形成,并随着时间的延长,血栓形成逐渐增多。模型组大鼠股静脉内皮组织中的IL-6 mRNA水平在造模后逐渐升高,于15 h达高峰;模型组大鼠血清IL-6、PAI含量变化情况与IL-6 mRNA变化一致,但血清tPA浓度变化则与前两者相反。模型组以上各指标在各时间点与假手术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在大鼠DVT过程中IL-6水平升高,其可能通过促进PAI的产生、抑制tPA的活化来促进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腔内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64例行腔内综合治疗的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患者经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置管溶栓术治疗后,新鲜血栓均得到有效溶解,无严重溶栓并发症发生;13例(13/64)患者发现髂静脉狭窄严重,下肢肿胀缓解不明显,同期行球囊扩张,其中5例(5/64)二期造影发现侧支血管代偿不佳、髂静脉狭窄50%,行二期支架植入。经腔内综合治疗,患者的双下肢膝上15 cm周径差较术前明显缩小(3.87 cm vs.7.56 cm,P0.05);随访期间无再发下肢肿胀、髂股静脉狭窄及支架内血栓形成,无下肢色素沉着及溃疡形成,无肺动脉栓塞及死亡病例。结论:腔内综合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安全、有效,对清除血栓、解除狭窄实现管腔再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经小隐静脉插管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经小隐静脉途径置管直接溶栓治疗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分析2005年6月至2007年3月收治的37例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资料,均经小隐静脉穿刺置溶栓导管插入深静脉血栓,微泵持续推注尿激酶(149±71)万IU直接溶栓.以静脉造影结果的静脉通畅评分和静脉通畅率评价疗效.结果 全组患者溶栓后症状明显改善,与溶栓前比较,静脉通畅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330,P<0.01),静脉通畅率改善50%±15%,无严重并发症.本组37例,随访22例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4)个月,复查静脉造影.按随访时间6~12个月、13~18个月分两组,结果与溶栓前比较.6~12个月组,静脉通畅评分改善有统计学意义(Z=-3.545,P<0.01),静脉通畅率为58%±13%;13~18个月组,静脉通畅评分改善有统计学意义(Z=-2.201,P<0.05),静脉通畅率为68%±20%.结论 经小隐静脉置管直接溶栓治疗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组织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t—PA)、尿激酶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u-PA)及其受体(u-PAR)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诱导痰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ELISA法分别检测29例哮喘急性发作者(发作组)、26例缓解者(缓解组)及15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诱导痰中PAI-1、t-PA、u—PA和u-PAR的含量,同期测定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pred),并进行比较。结果发作组和缓解组诱导痰PAI-1、u—PAR含量[分别为(23.32±2t.64)、(0.766±0.272)μg/L和(17.23±9.40)、(0.700±0.271)μg/L]较对照组[(5.99±5.04)、(O.516±0.197)μg/L3均明显升高(P〈0.05)。而三组诱导痰u—PA、t-PA含量[分别为(O.287±0.235)、(7.68±3.46)μg/L,(0.251±0.276)、(9.88±4.68)μg/L,(0.239±0.322)、(10.35±7.47)μg/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组诱导痰PAI-1与FEV1 % pred呈负相关(r=-0.756,P〈0.01)。缓解组诱导痰PAI-1与病程呈正相关(r=0.454,P〈0.05)。结论PAI-1、u-PAR参与了哮喘气道慢性炎性反应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8.
介入联合手术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介入联合手术治疗(intervention combined surgical therapy,IST)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介入导管取栓溶栓(catheter-directed pharmacomechanical thrombolysis,CDPT)和IST治疗的61例急性髂股DV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1例患者中CDPT组47例,IST组14例.IST组中双侧髂股DVT 3例,1个月内有骨科、妇科手术史者5例,逆行进入患侧髂股静脉困难者3例.术后出院时,CDPT组水肿缓解有效率为93.6%,IST组为94.1%;CDPT组1例患者出现黑便,IST组1例患者出现切口血肿.术后14~37个月随访,CDPT组水肿缓解有效率为85.0%,IST组为85.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4,P=0.948);术后CDPT组1例患者出现足靴区色素沉着;BUS检查CDPT组静脉通畅率为52.6%,IST组为8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57,P=0.041).结论 IST与CDPT比较,水肿缓解率相似,血栓复发率较低.在双侧急性髂股DVT、具溶栓禁忌证或逆行进入患侧髂股静脉困难的情况下,应考虑采用IST治疗急性髂股DVT.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不同阶段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1-1)的变化.方法:分为健康对照组、肾病综合征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血浆中t-PA和PAI-1水平的变化.结果:t-PA的血浆水平在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PAI-1的水平在肾病综合征组较正常明显升高(P<0.05),激素治疗1周后进一步升高(P<0.05),治疗4周后比1周组有显著下降(P<0.05),但较正常仍高(P<0.05).结论:t-PA/PAI-1平衡的紊乱,可能参与了肾病综合征的损伤机制,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高凝状态短期内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尿激酶(urokinase UK,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是一种主要由肾脏细胞分泌的蛋白质,能降解纤维蛋白凝块、血循环中的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V和凝血因子Ⅷ,抑制血小板聚集,因此常用于急性发作的血栓性疾病的治疗.近年来研究表明,尿激酶与泌尿系结石的形成有一定关系,为了从宏观上阐明uPA可以抑制结石的形成,从微观上证明uPA基因控制着这一过程.本文就uPA的结构、生物学特性、基因、其受体以及与泌尿系结石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手术取栓联合腔内介入治疗急性髂股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15例急性DVT患者接受手术取栓联合同侧髂静脉腔内支架植入术.男性6例,女性9例;年龄36~71岁,平均57.4岁.DVT位于左股、髂及下腔静脉内2例,双侧髂静脉1例,其余12例均在左髂股静脉.所有患者表现患肢明显肿胀,其中12例伴有患肢疼痛.DVT发病时间平均为3.3 d.诱发DVT的原因包括外科手术6例,DVT复发2例,其余7例病因不清.并发症包括消化道出血1例,胃溃疡1例,高血压3例,脑梗死1例.取栓之前均先经右股静脉穿刺植入下腔静脉滤器(包括1例双髂静脉血栓患者),取栓之后术中造影均发现髂静脉受压致重度狭窄或完全闭塞,均先行球囊血管成形后植入自膨式支架.结果 术中造影证实髂静脉压迫综合征12例,取栓后残留狭窄3例.共植入18枚自膨式支架,手术成功率15/15,30 d病死率为0;1例术后伤口出现血肿,保守治疗后痊愈.1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26个月,平均13.3个月.所有患者疼痛消失,仅2例表现为活动后患肢轻度肿胀.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血栓复发.结论 手术取栓联合腔内介入治疗急性DVT安全有效,早期临床结果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手术取栓联合腔内介入治疗急性髂股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15例急性DVT患者接受手术取栓联合同侧髂静脉腔内支架植入术.男性6例,女性9例;年龄36~71岁,平均57.4岁.DVT位于左股、髂及下腔静脉内2例,双侧髂静脉1例,其余12例均在左髂股静脉.所有患者表现患肢明显肿胀,其中12例伴有患肢疼痛.DVT发病时间平均为3.3 d.诱发DVT的原因包括外科手术6例,DVT复发2例,其余7例病因不清.并发症包括消化道出血1例,胃溃疡1例,高血压3例,脑梗死1例.取栓之前均先经右股静脉穿刺植入下腔静脉滤器(包括1例双髂静脉血栓患者),取栓之后术中造影均发现髂静脉受压致重度狭窄或完全闭塞,均先行球囊血管成形后植入自膨式支架.结果 术中造影证实髂静脉压迫综合征12例,取栓后残留狭窄3例.共植入18枚自膨式支架,手术成功率15/15,30 d病死率为0;1例术后伤口出现血肿,保守治疗后痊愈.1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26个月,平均13.3个月.所有患者疼痛消失,仅2例表现为活动后患肢轻度肿胀.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血栓复发.结论 手术取栓联合腔内介入治疗急性DVT安全有效,早期临床结果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手术取栓联合腔内介入治疗急性髂股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15例急性DVT患者接受手术取栓联合同侧髂静脉腔内支架植入术.男性6例,女性9例;年龄36~71岁,平均57.4岁.DVT位于左股、髂及下腔静脉内2例,双侧髂静脉1例,其余12例均在左髂股静脉.所有患者表现患肢明显肿胀,其中12例伴有患肢疼痛.DVT发病时间平均为3.3 d.诱发DVT的原因包括外科手术6例,DVT复发2例,其余7例病因不清.并发症包括消化道出血1例,胃溃疡1例,高血压3例,脑梗死1例.取栓之前均先经右股静脉穿刺植入下腔静脉滤器(包括1例双髂静脉血栓患者),取栓之后术中造影均发现髂静脉受压致重度狭窄或完全闭塞,均先行球囊血管成形后植入自膨式支架.结果 术中造影证实髂静脉压迫综合征12例,取栓后残留狭窄3例.共植入18枚自膨式支架,手术成功率15/15,30 d病死率为0;1例术后伤口出现血肿,保守治疗后痊愈.1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26个月,平均13.3个月.所有患者疼痛消失,仅2例表现为活动后患肢轻度肿胀.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血栓复发.结论 手术取栓联合腔内介入治疗急性DVT安全有效,早期临床结果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4.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是继发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远期并发症,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肢沉重不适、胀痛、水肿、溃疡等。由于PTS静脉壁纤维化不可逆,且常伴有管腔闭塞导致难愈溃疡形成,治疗方法十分有限且效果不确切。以往观点认为血栓形成后,随病程进展其静脉阻塞扩张和血栓机化再通导致静脉瓣功能受损,产生的静脉高压是引起PTS的主要发病机制。近年来发现静脉瘀滞环境下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无菌性炎症性血栓形成被异常激活,可启动凝血级联反应产生瀑布效应加剧血栓形成。在静脉血栓溶解阶段,巨噬细胞可通过分泌各类炎症因子促进血栓内新生血管形成等加速血栓溶解,亦可以影响静脉管壁降低顺应性,引起管腔纤维化并重塑不良导致PTS发生。本文主要聚焦血栓性炎症在静脉血栓形成、溶解和静脉壁纤维化不同阶段的作用,并围绕炎性标志物和相关抗炎靶点药物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的血管腔内微创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年间收治的262例(275条肢体)下肢深静脉PTS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局部麻醉下的血管腔内微创介入治疗.其中经皮血管腔内成形74条肢体,血管成形联合支架置入201条肢体.结果:手术成功268条肢体(97.5%),闭塞血管完全开通,恢复正常的血液回流;7条肢体未能完全开通(左髂总静脉段未能开通)经腰升静脉回流或侧支代偿.240例(91.6%) 253条肢体获随访8~96个月,平均(48.3±20.2)个月,其中完全缓解94条肢体(37.2%);明显缓解152条肢体(60.0%);轻度缓解7条肢体(2.8%).结论:下肢深静脉PTS的微创介入治疗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6.
The investigation and surgery of the post-thrombotic syndrom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reviews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the post-thrombotic syndrome. The functional abnormalities found in this condition and the various methods available for their investigation are described. Past methods of treatment are reviewed and the necessity for objective 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new operations is stressed. The methods of operative treatment are outlined and the results so far reported are evaluated. The relative roles of surgery and conservative treatment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接触性溶栓治疗犬急性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尿激酶给药方式和溶栓导管位置对急性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效果的影响。方法将30只实验犬的30条静脉随机分为五个实验组,每组6条,每组尿激酶给药方式和溶栓导管位置不完全相同。通过造影观察溶栓效果,记录每组再通时间、尿激酶用量、并发症情况、APTT值等。结果在尿激酶给药方式不同的前提下比较,A、B、C三组中,B组再通时间最短,C组再通时间居中,A组再通时间最长(P0.01)。在导管位置不同的前提下比较,B组再通时间明显短于D组。结论大剂量尿激酶冲击后,续以小剂量尿激酶持续溶栓,并将溶栓导管首端置于血栓远心端,治疗的方案效果更好、更安全。  相似文献   

18.
To clarify the changes which occur postoperatively in intravascular fibrinolysis, plasma levels of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t-PA) antigen, the total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type-1 (PAI-1) antigen, and the t-PA-PAI-1 complexes were assayed in this study. Blood samples were taken the morning before surgery, then at 0, 12, 24, 36, 60, 108, and 156h postoperatively in ten patients who underwent radical surgery for thoracic esophageal cancer. The plasma levels of the t-PA and total PAI-1 antigens, and the t-PA-PAI-1 complexes were then measured by enzyme immunoassay. The plasma t-PA and total PAI-1 level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immediate postoperative period, the percent increase of the latter being much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former. Moreover, the calculated free t-PA antigen level was decreased throughout the postoperative period, suggesting postoperative hypofibrinolysis. The platelet count and neutrophil elastase level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free t-PA antigen level atr = 0.630,P < 0.001, andr = -0.447,P < 0.01,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d that postoperative hypofibrinolysis caused by the increased synthesis of PAI-1 may enhance postoperative hypercoagulability, and this may lead to the development of organ damage. Thus,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PAI-1 antigen may be a potentially important index for the prediction of postoperative illn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